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在路上的时候,内心充满期待:新教师能够从中获得怎样的教益,而工作多年的我又能得到什么收获,心灵的能量又能增加多少。这样的阅读期待总能把我从现实的杂乱中引向诸多美好,等待进入书里的问题情境时,我骤然有了新的认识,曾经所遇到的问题、曾经相遇的学生、曾经交谈过的同事……历历在目,这一切,都需要具体教育情境的深化与引申。从职业初期的规划,到课堂教学;从班级管理,到师生关系;从人际交往,到专业成长……如此丰富的问题“叙事”竟然被陈兴杰校长罗列在一个框架下,成为新教师职业初期的最佳成长宝典——《新教师应该知道的50个问题》。一书在手,教学何忧之有?成长何难之有?愚以为,单书中所呈现的案例、分析与表述,就足见陈老师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甚至是文学的深厚积淀,没有这样的积蓄,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书稿是不容易的。
当教师的时候,陈老师对于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深刻的体会,有切肤之痛,自然就能从教育叙事中梳理出头绪来,从案例的回放到成长在场的解析,再到教育智慧的提炼,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又是充满挑战的乐趣的。
在管理者的职位上,陈校长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广泛了,所承担的责任更多了,但她的敏思继续向深处漫溯,她借助读书时期特有的文思对管理视域里的点点滴滴进行深度的反思,便有了关于教师成长与教育管理的六个小框架的问题研究,这当属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范畴。其实,我更愿意看到每一个小框架都能延伸出更多富有细节性的叙事范本,这样才能深入每个人的生命世界,只有呈现被人忽视的教育常识的真相,才能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关痛痒的问题报告,从而引发他们的深层震荡,达到时时自我更新的效果。
陈老师俨然心灵的导师,她在观察着校园里、课堂上的点滴,而后发挥她的专长,让新教师自然而然地进行她所营建的心理场域。只要进入这样的场域,自然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能量。当她身为校长角色进行分解难题时,自然能够让下属有精神上的向心力,可以想见,她领导下的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强大的生命在场感与创造的活力。作为新教师,应该克服自身的“完美心理”情结,这样的心理疏导仿佛是对我说的,我曾经以唯美心理和理想主义高举我的教育大旗,却不料,在到处碰壁的过程中弄伤了自己,后来,收敛了自己的粗野,开始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乖中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我所需要的是“教育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批判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使我有了一种平衡力与定力。作者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进行了渗透,让其分析更有说服力,让人感受到其分析是有大量的现实与理论依据的。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对青年教师而言,往往侧重于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殊不知,后者更重要。“预设学情还应留有空白,使预设空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教师要适时把握这些不确定因素拥有的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第50页)”这样的认识融合了陈校长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理性反思,课堂上,往往更需要教师的应急机智,唯有对课堂上的这些瞬间的细节进行捕捉,才能使课堂出现诸多思维碰撞与创造的火花。一如她对待学生的课堂“插嘴”一样,她在留白与生成中发现了学生个性表达的创造基因,即刻给予肯定与提升,使无意间的回答成为课堂美丽瞬间的定格。起初,我觉得课堂“插嘴”是不尊师的表现,待细究,猛然发觉巧用“插嘴”既能化解课堂危机,还能引发学生深层的学习情趣,可谓两全其美!
教育的难题带有鲜明的共性,即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了人格的扭曲,这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当我们把学习生动而丰富的内在过程简化成对学习结果的追求,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结果的标准时,学习就被简单地等同于对考分的追逐了。(第63页)”当我再次读到此语时,我心戚戚然,深感教育现实的无奈,即便教育信念与理想再强大,也会被现实的功利折腾得不成“人样”,因为有多少人仍然把考试与做题当成教育的全部,当成生命的全部,这是愚不可及之举!一想到自己早已成为此中的帮凶,就心酸不已,何时才能从此间挣脱开来呢?!
时时的挣脱,处处有痛感,依然要走在自己的路上,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也要将生命教育进行到底。
事物的标准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多年前就已形成的一个教育共识,故在评价学生的成长问题上也该如此,在评价教师的劳动付出上也该如此。在我们的评价视野中,我们除了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之外,就难以有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范围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细化,而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学生竟然能够在学习的众多领域中细列出“学得好”的范本,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惊叹:难怪他们的教育比我们发达!在我们的管理领域里,行政化的评价模式莫不以考上“重点”为标准,在这一系列的精英教育思维里,很难找到一个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完人”。尽管这样的教育备受诟病,但局中人依然我行我素,这就出现了教育去生命化等怪状。为了个别学生的“优秀”,为了一棵大树的成长而放弃整个树林的生长,这是管理体制中精英意识的特有现象,教育者如果不好好反思自身的行为,就会在无形之中也把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也扼杀了。
套子里的聪明人,你可知:教育已经无处可逃了!
每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学生被人无意有意地边缘化,面对这样的学生,正面的说教只会造成学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待这类学生,实质上,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反传统”性格特征,这类学生往往不会在正常的教育常规里“就范”。由于他长期处于一种不信任、冷漠、逼迫的环境中,为了自我保护,他就会做出一些抗拒甚至是破坏行为,以此引发别人的关注,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从人的存在意义这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有这类学生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教育经验有所颠覆、有所更新,他们的叛逆行为在某一程度上刷新了我们的陈旧经验领域,使我们时常从“教育的可能性”范围内寻找改善的策略。正是这类学生的令人头痛的言行,才使我们敢于尝试不同的办法,几近软硬兼施,几近黔驴技穷的地步。那一位诅咒老师“早点死、天天生气、儿子早点死”的学生,她的心灵早已扭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试想这样的问题若长期潜伏着,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注意,她就有可能恶化到更可怕的境地。学生的心理问题,不管症结多深,越早发现,越有利于疗治,或许,教育者给其宽容的生长环境,她就能不治自愈。
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时,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纠缠过失”上,非要把问题弄得个水落石出不可,非要分清对错好坏不可,非要上纲上线不可。有时,冷处理更能体现教者的智慧。
换一个角度看学生的困惑,静下心来分析学生的心理轨迹,我们能够在叙事中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个“树上十只鸟”的故事,在让人发笑之余,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元的教育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是个性不一的生命体,他们都有各自的多种发展途径,教师千万不可以单一的标准来限制他们的发展。
新教师常常因自身知识积蓄、个人阅历与职业视野等局限,而难以在教育现场中游刃有余地对学生进行高品位的引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自身反思深广度的拓展,若仍无法有所突围的话,则要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以“边读边写”的方式抵达教育的圣殿。而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这本关于新教师要注意的“50个问题”依然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书里的许多问题都曾经历过,彼时并未有谁能够在旁边给我警醒,便走了许多弯路,甚至仍不知所措。条目式的陈述,不管是正确的心理归因,还是科学的教育分析,极具启发性意义,只是,具体案例的在场感需要再强烈一点。掩卷之际,我正试图用自己的案例去丰富那些理性的概括,这大概就是半个月来的最大收获了。
责任编辑 赵霭雯
当教师的时候,陈老师对于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深刻的体会,有切肤之痛,自然就能从教育叙事中梳理出头绪来,从案例的回放到成长在场的解析,再到教育智慧的提炼,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又是充满挑战的乐趣的。
在管理者的职位上,陈校长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广泛了,所承担的责任更多了,但她的敏思继续向深处漫溯,她借助读书时期特有的文思对管理视域里的点点滴滴进行深度的反思,便有了关于教师成长与教育管理的六个小框架的问题研究,这当属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个范畴。其实,我更愿意看到每一个小框架都能延伸出更多富有细节性的叙事范本,这样才能深入每个人的生命世界,只有呈现被人忽视的教育常识的真相,才能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关痛痒的问题报告,从而引发他们的深层震荡,达到时时自我更新的效果。
陈老师俨然心灵的导师,她在观察着校园里、课堂上的点滴,而后发挥她的专长,让新教师自然而然地进行她所营建的心理场域。只要进入这样的场域,自然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能量。当她身为校长角色进行分解难题时,自然能够让下属有精神上的向心力,可以想见,她领导下的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强大的生命在场感与创造的活力。作为新教师,应该克服自身的“完美心理”情结,这样的心理疏导仿佛是对我说的,我曾经以唯美心理和理想主义高举我的教育大旗,却不料,在到处碰壁的过程中弄伤了自己,后来,收敛了自己的粗野,开始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乖中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我所需要的是“教育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批判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才使我有了一种平衡力与定力。作者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进行了渗透,让其分析更有说服力,让人感受到其分析是有大量的现实与理论依据的。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对青年教师而言,往往侧重于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殊不知,后者更重要。“预设学情还应留有空白,使预设空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教师要适时把握这些不确定因素拥有的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第50页)”这样的认识融合了陈校长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理性反思,课堂上,往往更需要教师的应急机智,唯有对课堂上的这些瞬间的细节进行捕捉,才能使课堂出现诸多思维碰撞与创造的火花。一如她对待学生的课堂“插嘴”一样,她在留白与生成中发现了学生个性表达的创造基因,即刻给予肯定与提升,使无意间的回答成为课堂美丽瞬间的定格。起初,我觉得课堂“插嘴”是不尊师的表现,待细究,猛然发觉巧用“插嘴”既能化解课堂危机,还能引发学生深层的学习情趣,可谓两全其美!
教育的难题带有鲜明的共性,即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了人格的扭曲,这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当我们把学习生动而丰富的内在过程简化成对学习结果的追求,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结果的标准时,学习就被简单地等同于对考分的追逐了。(第63页)”当我再次读到此语时,我心戚戚然,深感教育现实的无奈,即便教育信念与理想再强大,也会被现实的功利折腾得不成“人样”,因为有多少人仍然把考试与做题当成教育的全部,当成生命的全部,这是愚不可及之举!一想到自己早已成为此中的帮凶,就心酸不已,何时才能从此间挣脱开来呢?!
时时的挣脱,处处有痛感,依然要走在自己的路上,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也要将生命教育进行到底。
事物的标准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多年前就已形成的一个教育共识,故在评价学生的成长问题上也该如此,在评价教师的劳动付出上也该如此。在我们的评价视野中,我们除了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之外,就难以有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范围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细化,而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学生竟然能够在学习的众多领域中细列出“学得好”的范本,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惊叹:难怪他们的教育比我们发达!在我们的管理领域里,行政化的评价模式莫不以考上“重点”为标准,在这一系列的精英教育思维里,很难找到一个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完人”。尽管这样的教育备受诟病,但局中人依然我行我素,这就出现了教育去生命化等怪状。为了个别学生的“优秀”,为了一棵大树的成长而放弃整个树林的生长,这是管理体制中精英意识的特有现象,教育者如果不好好反思自身的行为,就会在无形之中也把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也扼杀了。
套子里的聪明人,你可知:教育已经无处可逃了!
每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学生被人无意有意地边缘化,面对这样的学生,正面的说教只会造成学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待这类学生,实质上,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反传统”性格特征,这类学生往往不会在正常的教育常规里“就范”。由于他长期处于一种不信任、冷漠、逼迫的环境中,为了自我保护,他就会做出一些抗拒甚至是破坏行为,以此引发别人的关注,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从人的存在意义这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有这类学生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教育经验有所颠覆、有所更新,他们的叛逆行为在某一程度上刷新了我们的陈旧经验领域,使我们时常从“教育的可能性”范围内寻找改善的策略。正是这类学生的令人头痛的言行,才使我们敢于尝试不同的办法,几近软硬兼施,几近黔驴技穷的地步。那一位诅咒老师“早点死、天天生气、儿子早点死”的学生,她的心灵早已扭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试想这样的问题若长期潜伏着,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注意,她就有可能恶化到更可怕的境地。学生的心理问题,不管症结多深,越早发现,越有利于疗治,或许,教育者给其宽容的生长环境,她就能不治自愈。
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时,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纠缠过失”上,非要把问题弄得个水落石出不可,非要分清对错好坏不可,非要上纲上线不可。有时,冷处理更能体现教者的智慧。
换一个角度看学生的困惑,静下心来分析学生的心理轨迹,我们能够在叙事中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个“树上十只鸟”的故事,在让人发笑之余,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元的教育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是个性不一的生命体,他们都有各自的多种发展途径,教师千万不可以单一的标准来限制他们的发展。
新教师常常因自身知识积蓄、个人阅历与职业视野等局限,而难以在教育现场中游刃有余地对学生进行高品位的引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自身反思深广度的拓展,若仍无法有所突围的话,则要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以“边读边写”的方式抵达教育的圣殿。而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这本关于新教师要注意的“50个问题”依然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书里的许多问题都曾经历过,彼时并未有谁能够在旁边给我警醒,便走了许多弯路,甚至仍不知所措。条目式的陈述,不管是正确的心理归因,还是科学的教育分析,极具启发性意义,只是,具体案例的在场感需要再强烈一点。掩卷之际,我正试图用自己的案例去丰富那些理性的概括,这大概就是半个月来的最大收获了。
责任编辑 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