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瓦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nhard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瓦是象形字吗?瓦的结构之特别,超出了汉字的基本特征。那个往里拐的勾,在我开始习字时,总是让它不情愿地往外拐一下,此种固习很长时间不能改变,以致使我对瓦一开始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想象一场天火,很大的天火,天火过后,先人看到了被火烧过的东西,其中或许有像瓦的形状的物质,扁扁的,带有一点弯曲。泥土形成了瓦的雏形。这个雏形或让我们的先人想到了防雨的功能,也就在房顶上加以利用,由一个不自觉变作了自觉。泥与火的自觉。
  而这个瓦字,是否就是那个时候第一个惊喜的发音呢?我不得而知。但想象告诉我,这是可能的。很多的事物都是偶然获取的,很多的发明也是利用了某种自然的变化。
  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好瓦的颜色是十分好看的深蓝色,那是一种长期的民间蓝。那种蓝让人看着特别舒服。我说不好那种颜色。有一个词叫瓦蓝,说那个颜色瓦蓝瓦蓝的,你就知道是多么好的一种颜色了。瓦蓝似是一种沉稳而深刻的颜色,它不浮漂,不混杂,而且不褪色,经过了火的淬炼,它就形成了永远的色彩。火的物质渗入进去,火该是一种让人琢磨的东西。你可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作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数百上千年的岁月。
  屋总是不嫌弃瓦,即使屋子实在承受不住,也只是先将瓦卸下,重新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对此总是沉默地忠厚地接受着。
  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瓦最终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中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的双重意义。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水和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我曾经试图挽救一片碎瓦的命运,我用胶水将两块瓦片粘合,但是没能如愿,那是好多年前的事。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的“502”类的黏合剂。我用泥和水将它们对在一起,然后架到砖上,上边覆上东西,下面不停地烧火。最后还是垮了。
  一滴水打在瓦上,瓦会吸收到体内,再一滴水打上去,瓦还会吸收到体内,只要不是连续的打击,瓦都能承受并且吸收,而且不会渗入到下面去。直到一连串的雨水的灌注,瓦才会承受不住让水下落。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
  瓦,我的小村的一部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
  二
  真正的瓦的出现应该是离水,离土地,离氏族首领、诸侯王最近的地方,只有有了财富,有了统领的能力,才能把房子盖得好一点,才会利用瓦。
  瓦的大量的出现,起码应该是国出现的时候,“秦砖汉瓦”是指的成熟期,知道利用的时代是一个建筑需求较为讲究的时代,这个时代或许在周,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安的郊区发掘了一个汉墓,西安的朋友领着我去看。我看到了一片被土压着的瓦砾,想象出瓦的曾经的宏大。
  前些日又一次去河南博物院,由于留意,竟然看到一群的瓦。有些瓦非常大,事先想象不出来的那种大。我们的祖先在制造瓦的时候,竟然那么用工夫,像对待他们的生活一样对待一片瓦。那个时候瓦的烧制技术已经炉火纯青,而应用更加具有了美学意味。
  有一个图景,远处是草房,还有瓦房,近处是他们的土地,土地上劳作的人和牛,让你感觉到时间没有走。中国的农民在汉代已经生活得很好了,在草下,在瓦下,在天地之间。在人最需要什么的时候,会去寻求,科学的进步是因为寻找的力量,寻找的力量是因为生活的推动。由此来说,从一开始人们就把瓦当成一种高贵的物质。
  瓦是最慢的物质,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我曾经观察过北方和南方的农具,部分农具会有很大的变化,而瓦却是一成不变的。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三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砖不像瓦,永远上不了大席面,砖费了老鼻子劲,从地上往上爬得再高,没有瓦还是成不了气候。瓦就像那主要人物,等人到齐,停当了,才会出来。所以建房只要瓦上齐了,一切都齐了,就可以把生活安顿到里面。
  瓦堆在那里,从瓦窑厂运来就再没有动过地方,它们大小不差,地位相等,很长一个时间段,亲密无间。只是后来,由于建筑工的随意性,或可先从左边搬起,又从右边搬动,由此改變了一些瓦的命运,多数瓦上了高大的屋顶,少部分剩余的盖了鸡窝。这样,不仅盖鸡窝的瓦每天要最晚才能享受到一许阳光的照射,而且还要承受大屋上的瓦滴落的噼噼啪啪的水滴。
  鸡们出窝的第一件事,便是上到窝瓦上到处拉屎。鸡并不会觉得它们用上了同人一样的瓦而自豪,由此也使得鸡窝上的那些瓦自豪不起来。鸡一般是上不得高屋之瓦的,必是知道那是人之所居。除非遇到非常事件,鸡才会有出格的举动,并且叫得非常响亮,以表明不是自己故意的。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似乎它心里很知道高瓦的地位。
  离地越高,越神圣,这谁都知道。
  有钱的人家盖房子,在瓦的下面,要铺上芦苇或秸秆编成的萡。多数屋子的瓦下是不铺设东西的,直接把瓦盖在檩条上,连泥都没有。这使得瓦可以直观到屋子里日常发生的一切。人们在做着什么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屋顶的瓦,但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他们是放心的。除非有人在上边将瓦挪开了一道缝隙,借助瓦的掩护实施自己的某种目的或欲望。
  每一座屋子里的瓦,都成为这个屋子的忠诚的守候者。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被从这个房屋转到另一个房屋,瓦也不会将这个房屋的秘密带到另一个房屋里,而且瓦会坚守新的房屋的秘密,将以前的记忆永远封存。
  能造屋的人被称为瓦匠,而非砖匠或泥匠。瓦匠可以担当砖石泥木等一切分责。在我的印象中,瓦匠是很受人尊重的,给人盖房子,瓦匠可以上大席面,吃大块的鱼大碗的肉。而最初的瓦匠,则是在王宫里面,建造殿堂豪舍,更是一种少缺的手艺人。   我们的祖辈会聪明地利用瓦的弯度,把瓦合起来,摆成一组一组的,就能合出美妙的结构。第一次吸引我的目光是在江苏盛泽一户豪门的后花园。合在一起的瓦构制的甬道,弯弯曲曲的,最外面的也是弯曲的花边。后来我在很多地方见到过这种甬道。瓦缝间会有一些青苔,不规则地出现在甬道上。细雨刚下过,有些湿滑,但踩在上面不是那种坚硬感,而是带有着一种温润,似乎还有一种清新,从脚底泛上来。
  周围的墙上,是两片瓦扣成的一个个的叶瓣,多片叶瓣组成的墙围花里,似有一阵唧唧的笑声传过。
  四
  一片瓦被一个孩子捡了起来,放在地上在小拳头下变成了五六瓣。
  其他的孩子加入进来,更多的瓦遭遇了厄运。碎片又被这些手旋进了坑塘,一片片地在水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片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不自觉地旋转着,由上层建筑转入了黑沉沉的地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它们将永无天日。
  我想很多从童年过来的人都做过这种损瓦不利己的事情,只是瓦不会记恨他们。瓦始终采取了沉默。瓦的性格决定了它自身并且由此获得了人的永远的信任。
  上世纪60年代,铺地、修路主要借助于砖屑瓦砾,也有平房的房顶是灰沙掺和着这种物质锤砸而成。一般是将废弃的砖瓦砸成比铁路垫基石子还小的碎块。受欢迎的当然是那些废瓦,好砸,大小容易均匀,功效显著。那个年月,就像城市街道糊纸盒子,家家都参与,大人小孩都会挑着箩筐,四处寻觅碎砖烂瓦。而由于对瓦的偏好,瓦相对较为难拾。
  我所在的那个小城,白天晚上都在响着这种沉闷的砸击,尤其晚上,真可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瓦声。时常会有人上门来收,一堆堆地摊成正方体或长方体,以便丈量。好大一堆,卖不了块儿八毛钱,但是能使废砖旧瓦换钱,觉得还是很值得的一件事。那个年代不缺力气。不知道多少瓦变成碎片被铺入了地下。铺入房顶的倒是与瓦的作用有些联系。
  有人告诉我,使蚕蛾将卵产在瓦上,然后放在水中去泡,一周以后,便会变出金鱼来。我听了感到好笑,但小伙伴都这么传,也就动摇了我的疑心。我们那时都在养蚕玩,做个实验也不费什么事。于是便使用强迫的手段,让蚕蛾将卵产在了一块瓦上。瓦是我特意选的,没有一点破损,洗净后透着朴实的蓝色。盆子里盛了水,将粘着卵的瓦放进去。瓦上起了几颗泡泡,就安靜地躺在了水底。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每天我都仔细观察瓦片上的变化。
  我已经完全相信,是蚕卵和瓦的特殊结合而产生了离奇的变化,这即是要用新瓦而不能用旧瓦的特别之处,新瓦一定带有着炉火的温度以及瓦蓝的色彩。蚕卵的变化就需要这种条件,而瓦也是一个特殊的介体,为什么是瓦而不是别的东西?我至今都认为是我的操作有问题,我没有耐性坚持不懈,当我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时,我不得已做了放弃的决定。而那时那些卵有的已经脱离了瓦片,我瞪大眼睛,也看不出它们有小金鱼的雏形。
  邻家大妈在瓦上焙鸡胗,炉火在瓦下,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轰鸣。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承受力很强。在最冷的时候,邻家大妈会用布片包好烧热的瓦放在孩子的被窝里,那种温暖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我让娘也这样做。冰凉的脚放上去,瓦的温度渐渐上传,等瓦把自己的体温传遍我的全身,瓦变得冰冷起来。
  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五
  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
  从我们的先民的茅屋生活、窑洞生活,进入到瓦的生活,是一种生活的进步。瓦是家的新理念的最外面的东西,是家的被子。
  失落那么一片、两片,为了维护家,也会修修补补。时间长了,你会看到瓦的不一样的形态和布局。瓦是家温暖的补丁连缀的形式。
  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隙淌下来,大盆小盆都接满,然后溢到了地上。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
  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蹚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
  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和瓦的力量。
  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云是天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一个“五保户”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等着他,瓦知道他的心思。
  一条狗不知道从哪里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瓦的主人?
  六
  我们的姓氏的起源,多是由先人出门所遇或所居之物而定,比如石,比如水,比如花。只是没有姓瓦的,大概是瓦出现得晚的缘故。
  外国人中出现了瓦的名字:瓦格纳,瓦西里,瓦尔特,瓦德海姆。这个瓦的发音非常适应于外国人的口齿吗?每次听到这些名字,都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涅瓦,哈瓦那,瓦尔登。似乎这个瓦很适合那名字的本意,让我们叫起来觉得亲近。尽管我明白,那只是汉语翻译而整出的事情。这个瓦,在物理上还有一个意思,表示功率的单位。同瓦的本身没大意思,是同那个叫瓦特的人联系着。
  在西藏扎什伦布寺,我看到了一种带有瓦字的树。 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地区最负盛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修建在日喀则西面的尼玛山上。通往寺内的路在爬升,庙宇层层叠叠,一种树也是层层叠叠,高高地遮盖了一条路和路两边的屋舍,绿色的叶片同白色的屋舍形成了比照。
  我第一次听到树的名字的时候,惊喜地让人再强调了一遍,不错,卓瓦树。像卓越的瓦的植物,它长在寺庙里,长成了三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   挑夫担着瓦,累了会将担子放下。他知道他挑的是瓦,不像其他物品,所以放的时候很是小心。瓦不是娇贵的,瓦是让人娇贵的。这两篓子瓦担上去,就會遮挡一片雨雪。什么能比得上瓦能让人感到安适呢?
  瓦仍然相拥着,随着阵阵喘息在上升。
  我跟着瓦,也一级一级地上升,若果当天不能下山,我终也要暖和在瓦的下面的,我对瓦充满了敬意,由此对挑瓦的人也充满了敬意。
  这些瓦在山顶盖起房子,那样,瓦就垫高了泰山的海拔,成为离天最近的俗物。
  五岳独尊,尊的也有瓦。
  一色的石头房,高低错落,在一个岛的山坳里。岛是洞头岛,离台湾只有一百多海里,有些房子已经很老,老得不再住人,但是房上的瓦还在。
  在很多的海边的民居,我看到石片的瓦。也就是说,渔民是用石料来当瓦用的。石料可以就地取材,瓦不行,瓦要来自很远的内地,运过来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而且,海上的风大,瓦待不牢。铺瓦要做好不断修补的心理准备。
  但是洞头岛的渔民对瓦有着格外的亲近感,这或许与他们的祖地有关。为了生存,祖先避乱从福建、浙江的陆地迁来。内心却依然对瓦有着强大的崇尚和依赖感。为了这种情感,有了钱后,他们不管花多大代价也要将瓦运来,覆上屋顶。
  为防止风的侵扰,他们又在瓦上压石,密密匝匝的石头成了房上另一种装饰。让人想起小时候,在“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漆面缠上一些布条或胶带,以小心保护不致磕碰。瓦下的生活心理是满足的。怎么说住的都是瓦屋啊。
  从湖南益阳的周立波故居走出来,阳光打在院墙的瓦棱上,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是一片挨着一片的小方瓦,那些小方瓦不能挡水,也不起排水作用,似乎只是压实和装饰,小瓦粗糙,却拙朴得可爱,衬托了檐瓦的细致和庄重。
  看周围房上的瓦,竟然摆放得有些随意,这几片瓦压得多一些,那几片少一些,少的地方,是因为瓦不够了吗?但是似乎没有妨碍下面的生活。
  阳光在上升,一个从这处普通的瓦下走出的作家,离我们渐渐远了,但我仍旧怀着格外的崇敬来看他,看他的《暴风骤雨》,看他的《山乡巨变》。那个时候,捧着他的作品坐在一处瓦下,不明白一个人会如此地了解那些平民的生活。
  来到这里,我知晓了。
  车子越来越远,拐过那片池塘的时候,我又看到了那片瓦,那片完全地呈现给阳光的朴素的瓦。
  在“瓦库”这样一个喝茶的地方,你会感到瓦的厚重、茶的美妙,会想到瓦的男性气质和茶的女子形态。瓦的发音那么沉郁浑厚:瓦。而茶的发音则清脆明净:茶。这是优雅的结合体呢。各种各样的瓦,呈现着各种各样的时光和生活。设计师余平在帮助我们找回那些失去或正在失去的温暖。瓦和绿色植物构成了一个古朴的本原氛围,让你一下子回到了久远的从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甚至会觉得,在哪堆瓦后面,会走出一个苍苍老者,闪出一个翩翩秀姑。潺潺的水声,野溪一般从哪里流来,直飘出淡淡的茶香。
  瓦,让我们仰视,而茶也让我们仰视,他们都是我们最亲近的物品。有言道,上无片瓦,那是最不愿有的情景,也就不可能有品茶的境界。
  《说文》中说瓦是“土器已烧之总名”,好多都跟瓦靠谱,最初煮茶的工具说不准也是瓦盆陶罐。
  有瓦有屋,才会有茶香。爱惜我们头顶的瓦,便会引来好的茶。因瓦而聚茶,因瓦的朴才有茶的香。瓦让人心生敬意,茶才会让人有感觉。对瓦有雅兴,对茶才会有感情。
  九
  瓦藏在草中。那是一坡委顿又复生的草,那是一片不再完整的瓦。
  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时间的承受。它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
  草里散布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遗址。
  早晨的阳光从山上斜照下来,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第一次没有了鸡鸣,一切显得出奇的安静。一二三四五……有人在查数。五百零六人,一个不差,登上了开往唐河县毕店镇移民新村的客车。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搬迁全面启动。人们在挥手告别,送别的长队,送别的手,送别的喊声:找空儿回家来看看……
  还能回来吗?回不来啦。一个老人眼里滚出了两滴浑浊的泪水,而后传出了哭声,哭声把一片瓦震落了。
  一片废墟留在那里,瓦砾散乱,有脚步走在上面,瓦片发出破碎的声音。阳光破碎在瓦上,也是一片片的,瓦或许不明白为何有一天,会乍然碎裂。
  一爿房脊挺立着,把最后一溜瓦托举到天上。
  一块块墙皮脱离了原来的位置,露出里面一块块本质的土坯,同托举的瓦形成了最后的和谐。滔河,曾经是大水涌流的地方,终将又要变成一片水。土墙坍塌,瓦会无声落地,落在大地的最底层,同阳光永别。
  也许,多少年后,有人发现这些瓦,会进行一番研究,找到多少年前瓦的故乡。那故乡里,有此起彼伏的鸡鸣,此起彼伏的问候。一个小人儿拿着一片瓦跑着,上车的时候,被老人夺下丢在了车外。
  老人不想带走让人心乱的东西。
  黑龙江的宁安原是渤海国的首都所在地,那曾是亚洲最大都城之一,街市不亚于当时唐朝长安城的规模,人们的生活也过得十分富裕。
  正因如此,受到了契丹的觊觎。强盗的铁蹄踏破城池的一刻,昔日繁华毁于一旦。契丹由此也感到了害怕,害怕这样的一座城池会唤起人们的回忆。于是契丹人放了一把火,让一世大都竞相赴焰。
  数月过去,唯余一片瓦砾。
  我写这段历史,不是别的,是想起了那片瓦砾,后来的考古人员发掘这片遗址时,竟然发现那些瓦砾多被黏合在了一起。可以想见火烈的程度。
  瓦是经历过高温考验的,如何经不住这场火了呢?一定是瓦上的其他物质的混合与凝聚加上爆烈的烧灼,方使瓦体产生了化学反应。那些伴随着生活的至今不好得出定论的物质,化入了瓦中。这么说来,也许那瓦中会有柔弱的香肤凝脂,有坚实的金银瓷玉,以及无数哭喊与笑声。
其他文献
1978年7月一天晩上,三弟来家跟我说:“大哥,妈近几天身体非常不好,心闷胸痛,一点劲儿没有,是不是领妈去医院看看。”“妈有病怎不早说呢,明一早我带妈去看病。你们早点吃饭。”  次日一早,我带着妈妈去了鞍钢铁西医院。周医生检査后说:“你妈的一切症状都由乳房上长的肿块引起的。肿块有鸡蛋大,是两个,都长在左侧乳房上。需住院治疗。” 办好了住院手续。病房护士长说:“各房间正在刷油,过半个月再来。” 我说
【训练主题】  美食、旅行、梦想、创意、集邮、阅读、种花、诚信……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这次习作,让我们围绕“××让生活更美好”这个话题,分享你的美好生活。  【指点迷津】  一、确定方向  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美食、手机、空调、私家车……,这些是物质方面的;旅行、集邮、阅读、种花……,这些是行动方面的;问候、宽慰、鼓励、赞扬……,这些是语言方面的;梦想、愿望、信念、创意……,这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晴  期待已久的除夕终于到來了。在这个日子里每家每户都会挂灯笼、贴对联,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年过年,与往年不同,爸爸带我们去乡下过年。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就开始拜访亲戚。我们一家人齐声说:“新年好!恭喜发财……”新年祝福说完后,大人们聚在一起做饭,小孩们则一起放鞭炮。  表哥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他简直是个胆大的“炮仗英雄”。别说女孩子了,就连男孩子也佩服他。不论是在水里还是在
世间必先有纸,然后才有造纸术。  蔡伦改进了纸的制作工艺,并将这一成果奏报了皇上,那一年是公元105年。世间必先有纸,然后才有秦简上刻着的“纸”字。既然秦简中出现了“纸”,那作为秦人家园的西和礼县,纸,也应该就早早地存在了。纸的本义就是,在平底板上摊晒压平形成的纤维浆液硬结层。《说文》曰:“纸,絮一苫也。从糸,氏声。”那一苫之絮,就是最初的纸了。  直到亲眼见到了,才知道西和麻纸的确是被手捞出来的
我今年十岁,可我听民乐的历史已有十一年。你可能会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哈哈,这是因为我的妈妈是位不折不扣的民乐迷,别人家孩子的胎教音乐也许是交响乐,而我在妈妈肚子里听的是民乐!  据妈妈说,在我还不会走路时,只要一听到从音响里飘出的悠扬的胡琴声,我就会爬到音响前不肯离开。等我稍微大了一点,妈妈就带我去上海民族乐团观看排练,即便排练现场锣鼓喧天、震耳欲聋,我也照样不哭不闹,这赢得了乐团里叔叔阿姨们的一
汉阴这座小城,桂花树绿荫密集,一排排、一簇簇汇集起强大的气场,让小城度过千百年的光阴。  汉阴人钟情桂花树,可以追溯到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县址由金州(安康)迁建到新店(现址)时,此处有一汪泉井,旁边矗立两棵大桂花树,郡守一见,开颜悦色而题一联辞:“一泉灵光,净兆今生缘洞天;两桂毓秀,芳溢古来逢福地。”此联意境优美,嫣然一幅圣泉古桂、天上人间的水墨画。后来明朝修建城郭时,便将此处圈在北门内侧
又是一个土豆丰收的季节。  打小就知道,土豆是村里家家户户赖以生存的主粮之一,与红薯一起并肩称为活命宝。这个不分国土疆域的拉杂货,出身低贱,在哪都能顽强地活下来,扎根农村,也就成了它的命。听说,困难时期,不少城里的姑娘,被迫嫁进了小山村,就因为村里有活命的宝贝,饿不了肚子。隔壁三婶,那皮肤,那气质,怎么都不像是农村的。长大后我才明白,为五斗米折腰有什么稀奇的?为了活命,土豆都能把凤凰招来。  也许
兇猛的异特龙
期刊
在每个风霜雨雪任性降临或金光摇醒酣梦的早晨  呵护就像和风轻润顺利 或遇沟坎  都无妨笑声 轻漾开心  画水墨之境 写鲜活的诗篇  读书 散步 品茗 交谈  理解每棵树自爱的身姿 候鸟留鸟缤纷的容颜  各类花草迎风摇曳 同时继续自己的追寻  柔情的白云能酿造的磨难轻盈温暖  太阳雪的金箭逼尘埃退去  天宇尽显辽阔 湛蓝 如洗的虹霓勾勒出身影  伫立白玉护栏前共眺天鵝  双眸相携 依依相伴 惬意地环
卢仝(775—835年),河南济源人,亦说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社会名流。隐居登封少室山,自号玉川子。朝廷闻其品德高洁,才华出众,曾先后两次召他入朝任谏议大夫,他拒不应召,终生不仕。《全唐诗》存卢仝诗三卷,《七碗茶歌》是卢仝的代表作,被视作与陆羽《茶经》齐名的茶歌。入夜,我每每坐在书房饮茶时,就会想起这首诗中的几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