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效。因此,本文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切入点,探讨其与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教师 专业素质 计算机课堂教学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当代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新方向。面对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面对未来信息技术的要求以及中学计算机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精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中学计算机教师必须精通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计算机上机实验技能,还要懂得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另外,还应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其次,维护维修能力。计算机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是正常现象,尤其上机次数多、机器质量差的学校,机器故障更是频繁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机器维护和排除故障的能力以及不大复杂的维修能力。
第三,应用开发能力。中学计算机教师要有能使用现成的应用软件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对学校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编程序软件解决的能力, 对企业单位请求我们计算机教师解决的计算机问题给予其适当帮助的能力。这些都要求中学计算机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再者,中学计算机教师应具备对新技术、新软件迅速了解、消化和使用推广的能力。
第四,计算机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并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撰写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性的教学论文,自觉把学科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支撑计算机素质教育的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对完成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具备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改革中学计算机课堂。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强烈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社会在信息技术方面对人们的要求不再是计算机的具体操作,因为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只会越来越简单,问题将集中在人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上。因此,在中学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习惯与意识,换言之,在中学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只是“即学即用”的职业式教育。
其次,重视上机实践。上机实践是中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上机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把已学的计算机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上机实践中检验巩固计算机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学生有效地进行现代學习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和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和实践于一体的过程。只有手脑的交替与协同运用,才会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创造所以,在中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上机操作。教师要正确设计好每一堂上机的内容,上机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要密切相关,任务明确,内容充实,要有布置有检查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要交替进行、合理安排上机实践的内容既要统管全局,又要注意个别动向,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要经常性地开展爱护公物、节约用电、严守机房操作规程和遵守集体纪律教育。
第三,改进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探讨和建立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进程的根本途径。例如,可以通过个别化学生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采用分组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以活动课的形式,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计算机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而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单一不变的“传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
第四,打破学科界限。中学计算机教学要与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联系起来,计算机科学与别的科学一样,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计算机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两门学科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计算机学科解题能力培养的关键之一,例如,学习和掌握排列与组合、数列、数学归纳法等离散系统的数学方法对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尤为重要,问题描述和建立数学模型是程序设计的前奏,数学归纳法、穷举法、构造证明法等证明技术都是算法设计。基础物理电子学中的电路分析等对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程序设计语言的符号系统以英语为基础,程序设计文档语言首选英语,同时英文资料是计算机的最新和最大的技术资料来源。所以,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加强数学、物理、英语的学习,并让学生认识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学信息技术课担负着培养学生计算机本领的责任,中学计算机老师可谓任重而道远。而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在计算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中学计算机老师必须自觉提高专业素质,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中学计算机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蒲玲,杨海中.关于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2,(04).
[2]张晓如.中学计算机教育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1998.
[3]薛维明,王振灿.金健舟中学计算机教学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
[关键词]教师 专业素质 计算机课堂教学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当代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新方向。面对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面对未来信息技术的要求以及中学计算机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精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中学计算机教师必须精通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计算机上机实验技能,还要懂得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另外,还应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其次,维护维修能力。计算机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是正常现象,尤其上机次数多、机器质量差的学校,机器故障更是频繁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机器维护和排除故障的能力以及不大复杂的维修能力。
第三,应用开发能力。中学计算机教师要有能使用现成的应用软件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对学校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编程序软件解决的能力, 对企业单位请求我们计算机教师解决的计算机问题给予其适当帮助的能力。这些都要求中学计算机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再者,中学计算机教师应具备对新技术、新软件迅速了解、消化和使用推广的能力。
第四,计算机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并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撰写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性的教学论文,自觉把学科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支撑计算机素质教育的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对完成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具备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改革中学计算机课堂。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强烈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社会在信息技术方面对人们的要求不再是计算机的具体操作,因为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只会越来越简单,问题将集中在人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上。因此,在中学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习惯与意识,换言之,在中学计算机课堂上,应该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只是“即学即用”的职业式教育。
其次,重视上机实践。上机实践是中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上机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把已学的计算机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上机实践中检验巩固计算机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学生有效地进行现代學习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和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和实践于一体的过程。只有手脑的交替与协同运用,才会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创造所以,在中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上机操作。教师要正确设计好每一堂上机的内容,上机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要密切相关,任务明确,内容充实,要有布置有检查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要交替进行、合理安排上机实践的内容既要统管全局,又要注意个别动向,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要经常性地开展爱护公物、节约用电、严守机房操作规程和遵守集体纪律教育。
第三,改进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探讨和建立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进程的根本途径。例如,可以通过个别化学生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采用分组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以活动课的形式,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计算机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而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单一不变的“传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
第四,打破学科界限。中学计算机教学要与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联系起来,计算机科学与别的科学一样,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计算机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两门学科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计算机学科解题能力培养的关键之一,例如,学习和掌握排列与组合、数列、数学归纳法等离散系统的数学方法对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尤为重要,问题描述和建立数学模型是程序设计的前奏,数学归纳法、穷举法、构造证明法等证明技术都是算法设计。基础物理电子学中的电路分析等对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程序设计语言的符号系统以英语为基础,程序设计文档语言首选英语,同时英文资料是计算机的最新和最大的技术资料来源。所以,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加强数学、物理、英语的学习,并让学生认识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学信息技术课担负着培养学生计算机本领的责任,中学计算机老师可谓任重而道远。而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在计算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中学计算机老师必须自觉提高专业素质,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中学计算机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蒲玲,杨海中.关于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2,(04).
[2]张晓如.中学计算机教育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1998.
[3]薛维明,王振灿.金健舟中学计算机教学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