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动物比喻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同一种动物比喻可能对于译语读者来说理解完全不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尽可能体现原语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译语文化背景,翻译出能被译语读者所接受的译文。本文就动物比喻在英汉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做了简单的对比,希望能为同样热爱翻译的同仁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动物比喻 联想 文化背景
一、导言
比喻这种修辞格在英语中的应用常见而广泛。它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中文说‘胆小如鼠’,英文要说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兔’;中文讲‘猛如虎’,英文说as brave as a lion ‘猛如狮’。在本章中,我们会讨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比喻,以及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这些比喻所引起人们的相同或不同的联想,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使英语表达更形象、生动、地道。
二、相同的联想原语与译语有一一对应的动物
例子1.a case of the fox and the grapes.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例子2.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the Bible披着羊皮的狼。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原语与译语可以一一对应的动物还有:鹿是胆小温顺的,小羊是讨人喜欢的,猪是肮脏贪吃的,猴子是顽皮淘气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可用保留形象直译的方法。
三、不同的联想
1.原语与译语动物不能一一对应,但却可以在译语文化背景下找到与原语文化背景相似的动物:
例如:马是英国人早期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它象征着勇气、慷慨大方。如To eat like a horse (狼吞虎咽),我们不会直译为(像马那样吃饭);而牛是我们中国早期的生产生活主要工具所以:as strong as a horse;我们会将它翻译成(壮如牛)。诸如此类的还有:to talk horse我们会讲“吹牛”而不是“吹马”。中国古代马主要用于战争,所以马通常代表一种勇敢、无畏的气概,如:“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宋·陆游《陇头水》);马还代表了一种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民族精神;如:“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国家的“马”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和汉语有一定差距,在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了动物形象名称的转换。又如:汉语中“龙”象征着“权威”、“力量”、“吉祥”,它给人的联想往往是褒义的,比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等,但是在英语国家,它给人们的印象却是“凶残”的。因此我们说“亚洲四小龙”这一词时就不能翻译为“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这样,英语国家的人就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亚洲经济的四个强国说成是恶魔,所以用“tiger”这一词来替换,因为在他们眼中“tiger”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的象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原语与译语动物不能一一对应,但却可以在译语文化背景下找到与原语文化背景相似的动物,我们要采取归化(更换形象套译)的方法来翻译。
2.某种动物在特定的文化之下有特定的意思,无法使译语读者产生相应的联想。
例如:以公牛,河狸和泥鳅为例。看到公牛和河狸这两种动物,中国人不会有任何的联想。看到“John Bull”这个短语,我们很难想象这是英国人自嘲的形象。它来源于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在《约翰·布尔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形象——一个矮胖愚笨的绅士,用来讽刺当时辉格党的战争政策。由于“布尔”在英文中是牛的意思,故译为“约翰牛”。随着《约翰·布尔的历史》一书的行销,人们便用“约翰牛”来称呼英国人,后来,约翰牛渐渐变为专指英国,成为英国的代名词。
河狸是北美洲的一种常见动物。它有啃树筑巢,建造水坝的习性。因此有eager h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在喻义方面eager beaver则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这个比喻有时略带贬义,则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
中国人经常会说某个人油滑的像个泥鳅。但这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简直是无法理解。因为大部分英语国家里都没有泥锹。将泥鳅比喻成“圆滑”、“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等意思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碰到上述情况,我们要采取释义或直译加释义的方法来翻译。
四、结语
总之,英汉两种语言动物比喻内容的产生和发展与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两种文化的种种差异。所以它所反映出来的含义依赖于对英汉文化的理解。我们在翻译中,应灵活的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尽可能体现原语风格,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更地道,更生动。
参考文献:
[1]张荣婕.英语动物类习语的内涵及其汉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1(10):15-17.
[2]杨才元.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形象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3, 15(10):13-15.
[3]周昆华,张镇.华英语习语的特征及其汉译问题[J].大学英语,2005,15(5):13-14.
【基金项目】2013 银川能源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编号:2013-KY-Y-28)。
作者简介:马奕晟(1979—),女,宁夏银川人,英语专业,学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动物比喻 联想 文化背景
一、导言
比喻这种修辞格在英语中的应用常见而广泛。它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中文说‘胆小如鼠’,英文要说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兔’;中文讲‘猛如虎’,英文说as brave as a lion ‘猛如狮’。在本章中,我们会讨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比喻,以及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这些比喻所引起人们的相同或不同的联想,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使英语表达更形象、生动、地道。
二、相同的联想原语与译语有一一对应的动物
例子1.a case of the fox and the grapes.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例子2.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the Bible披着羊皮的狼。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原语与译语可以一一对应的动物还有:鹿是胆小温顺的,小羊是讨人喜欢的,猪是肮脏贪吃的,猴子是顽皮淘气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可用保留形象直译的方法。
三、不同的联想
1.原语与译语动物不能一一对应,但却可以在译语文化背景下找到与原语文化背景相似的动物:
例如:马是英国人早期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它象征着勇气、慷慨大方。如To eat like a horse (狼吞虎咽),我们不会直译为(像马那样吃饭);而牛是我们中国早期的生产生活主要工具所以:as strong as a horse;我们会将它翻译成(壮如牛)。诸如此类的还有:to talk horse我们会讲“吹牛”而不是“吹马”。中国古代马主要用于战争,所以马通常代表一种勇敢、无畏的气概,如:“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宋·陆游《陇头水》);马还代表了一种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民族精神;如:“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国家的“马”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和汉语有一定差距,在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了动物形象名称的转换。又如:汉语中“龙”象征着“权威”、“力量”、“吉祥”,它给人的联想往往是褒义的,比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等,但是在英语国家,它给人们的印象却是“凶残”的。因此我们说“亚洲四小龙”这一词时就不能翻译为“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这样,英语国家的人就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亚洲经济的四个强国说成是恶魔,所以用“tiger”这一词来替换,因为在他们眼中“tiger”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的象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原语与译语动物不能一一对应,但却可以在译语文化背景下找到与原语文化背景相似的动物,我们要采取归化(更换形象套译)的方法来翻译。
2.某种动物在特定的文化之下有特定的意思,无法使译语读者产生相应的联想。
例如:以公牛,河狸和泥鳅为例。看到公牛和河狸这两种动物,中国人不会有任何的联想。看到“John Bull”这个短语,我们很难想象这是英国人自嘲的形象。它来源于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在《约翰·布尔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形象——一个矮胖愚笨的绅士,用来讽刺当时辉格党的战争政策。由于“布尔”在英文中是牛的意思,故译为“约翰牛”。随着《约翰·布尔的历史》一书的行销,人们便用“约翰牛”来称呼英国人,后来,约翰牛渐渐变为专指英国,成为英国的代名词。
河狸是北美洲的一种常见动物。它有啃树筑巢,建造水坝的习性。因此有eager h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在喻义方面eager beaver则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这个比喻有时略带贬义,则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
中国人经常会说某个人油滑的像个泥鳅。但这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简直是无法理解。因为大部分英语国家里都没有泥锹。将泥鳅比喻成“圆滑”、“狡猾”、“不老实”、“不可靠”等意思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碰到上述情况,我们要采取释义或直译加释义的方法来翻译。
四、结语
总之,英汉两种语言动物比喻内容的产生和发展与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它体现着两种文化的种种差异。所以它所反映出来的含义依赖于对英汉文化的理解。我们在翻译中,应灵活的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尽可能体现原语风格,使翻译出来的作品更地道,更生动。
参考文献:
[1]张荣婕.英语动物类习语的内涵及其汉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1(10):15-17.
[2]杨才元.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形象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3, 15(10):13-15.
[3]周昆华,张镇.华英语习语的特征及其汉译问题[J].大学英语,2005,15(5):13-14.
【基金项目】2013 银川能源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编号:2013-KY-Y-28)。
作者简介:马奕晟(1979—),女,宁夏银川人,英语专业,学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