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生长,但还大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
引言
未来教育正在朝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方向发展。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国内外已经全面启动,并逐步增长。作为信息时代学习的新形态,它因个别化、交互性、情境性、移动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其超越,它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引擎。它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对一个性化化学习正在引起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利用信息手段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认真理解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包括说写表达与听读吸收能力,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注意培养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审美情趣包括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及创造力,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及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文化修养,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对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化的积累程度。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先生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这四个维度,列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老师们学习新课标特别要注意: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注重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实践和综合学习。
2.课前导学,助力教与学备课个性化
教师在课前发布导学案,包含自学目标及重难点,共享背景资料,相关微课,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这里,体现了学与教的个性化特点。学生学习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个性化查找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资料;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层次,个性化学习微课内容,选择学习次数,遇到不懂知识点停下来思考和理解,反复回放,直至全部掌握(微课讲解,相比传统的集体讲授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传统课堂中学生即使没理解,也只能跟着课堂进度带过,没有重听重学的机会,更没有咀嚼品味的过程);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及摘录笔记,并提出个性化思考后的质疑;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学,形成个性化的成果(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完成的时间、和全班数据的对比),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错题集,为课堂中的个性化展示提供依据。教师备课个性化:教师在课前要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利用系统功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二次备课。教师需要梳理总结筛选出课前质疑的核心问题,作为新课的主问,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有别于传统课堂中,所有问题都是基于教师的经验和猜测,而不是学生真实的需要。这样的教学目标确立,其本质是针对具体班级需要开展的个性化教学,以具体班级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课堂起点,以学生自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设置课堂主问。
3.互动生成反馈评价,助力课堂个性高效
全面深度互动参与:一对一系统的互动推送功能促使师生互动频繁,阅读交流与沟通及时高效。一对一数字环境下,学生有了更多参与方式,每一个人都是在真正进行自己的学习,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倾听者,课堂不再是教师与少数优生的课堂,而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课堂互动面更大,互动更立体丰富。传统课堂更多的是老师的“一对多”,现在的“一对一”环境则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互动,同学间的一对一的互动,老师和交互式设备的互动,学生和交互式设备的互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程度大大提高,每个人都是学习中的一份子。学生个体学习方式不同、能力不同、研究层次不同,学习成果自然不同。在课中通过深度互动,思维碰撞,渐次推进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整体提升。
及时反馈评价:一对一提供及时检测反馈评价功能,让课堂调控精准高效。评价是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课堂检测是一个经常发生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评定教学内容完成与否,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传统课堂检测方式多以提问方式进行,只能够看到个别情况,全体书面练习必须在课后进行,效率较低,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及时反馈。而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环境能进行及时反馈评价。教师运用现场数据反馈了解教学重难点解决情况,针对现场生成的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的点拨,调整教学活动进程,非常精准。教学不再是凭着感觉与经验模糊前行。
4.结束语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继续关注与研究,继续丰富和完善,开展各种教学研討活动,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推荐优质案例给全市教师学习观摩。开展传统教学与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并进行课堂观察,用数据来验证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巧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3):35-38.
[2]王新,朱翠杰.基于一对一智慧教育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No.288(8):69-70+76.
[3]邱艳艳.探析“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10):152-152.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
引言
未来教育正在朝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方向发展。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国内外已经全面启动,并逐步增长。作为信息时代学习的新形态,它因个别化、交互性、情境性、移动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其超越,它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引擎。它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对一个性化化学习正在引起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利用信息手段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认真理解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包括说写表达与听读吸收能力,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注意培养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审美情趣包括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及创造力,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及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文化修养,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对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化的积累程度。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先生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这四个维度,列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老师们学习新课标特别要注意: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注重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实践和综合学习。
2.课前导学,助力教与学备课个性化
教师在课前发布导学案,包含自学目标及重难点,共享背景资料,相关微课,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这里,体现了学与教的个性化特点。学生学习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个性化查找解决自身问题所需的资料;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层次,个性化学习微课内容,选择学习次数,遇到不懂知识点停下来思考和理解,反复回放,直至全部掌握(微课讲解,相比传统的集体讲授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传统课堂中学生即使没理解,也只能跟着课堂进度带过,没有重听重学的机会,更没有咀嚼品味的过程);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及摘录笔记,并提出个性化思考后的质疑;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学,形成个性化的成果(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完成的时间、和全班数据的对比),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错题集,为课堂中的个性化展示提供依据。教师备课个性化:教师在课前要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利用系统功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二次备课。教师需要梳理总结筛选出课前质疑的核心问题,作为新课的主问,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有别于传统课堂中,所有问题都是基于教师的经验和猜测,而不是学生真实的需要。这样的教学目标确立,其本质是针对具体班级需要开展的个性化教学,以具体班级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课堂起点,以学生自学中的出现的问题设置课堂主问。
3.互动生成反馈评价,助力课堂个性高效
全面深度互动参与:一对一系统的互动推送功能促使师生互动频繁,阅读交流与沟通及时高效。一对一数字环境下,学生有了更多参与方式,每一个人都是在真正进行自己的学习,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倾听者,课堂不再是教师与少数优生的课堂,而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课堂互动面更大,互动更立体丰富。传统课堂更多的是老师的“一对多”,现在的“一对一”环境则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互动,同学间的一对一的互动,老师和交互式设备的互动,学生和交互式设备的互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程度大大提高,每个人都是学习中的一份子。学生个体学习方式不同、能力不同、研究层次不同,学习成果自然不同。在课中通过深度互动,思维碰撞,渐次推进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整体提升。
及时反馈评价:一对一提供及时检测反馈评价功能,让课堂调控精准高效。评价是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课堂检测是一个经常发生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评定教学内容完成与否,是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传统课堂检测方式多以提问方式进行,只能够看到个别情况,全体书面练习必须在课后进行,效率较低,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及时反馈。而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环境能进行及时反馈评价。教师运用现场数据反馈了解教学重难点解决情况,针对现场生成的问题及时进行个性化的点拨,调整教学活动进程,非常精准。教学不再是凭着感觉与经验模糊前行。
4.结束语
在未来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模式的继续关注与研究,继续丰富和完善,开展各种教学研討活动,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推荐优质案例给全市教师学习观摩。开展传统教学与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并进行课堂观察,用数据来验证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巧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3):35-38.
[2]王新,朱翠杰.基于一对一智慧教育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No.288(8):69-70+76.
[3]邱艳艳.探析“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10):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