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构建探究式的数学课堂,首先必须大胆摒弃传统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数学课堂的构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充实有趣有效。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数学教学
我校数学科的研究课题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学的实践研究”,几年来,我们数学课题组全体教师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构建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尝试与研讨,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针对如何构建探究式数学课堂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构建探究式的数学课堂,首先必须大胆摒弃传统的教学过程,(因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让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做法已经把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学生的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其次必须按照课改理论,创立新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感到困惑,时而感到喜悦,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深刻到位,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从而使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既能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又能体验着集体智慧的力量,)这就是探究式的教学过程,老师们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构建了探究式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探究式的教学尝试,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实施。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知识,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他们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是探究式教学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基本做法是:(1)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可以互换座位,可以重组小组,可以热烈讨论,有时甚至可以相互争辩;(2)尊重学生,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意见;(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圆的面积”一课时,就采用了上面的几点做法,当学生按照书本知识推导出圆的面积时,教师再引发学生进行奇思妙想:老师发现推导圆的面积不只书本上说的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有谁能不照书本说的那样去推导出圆的面积呢?顿时,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之后,几种创造性的推导方法出来了:有把圆面积转变为三角形面积的、有转变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有转变为梯形面积的,等等,这样,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新景象,学生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发挥了创造性才能。
二、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
数学知识总是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时,需要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这里所说的智力活动,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在群体交流中,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教学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达到,让所学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有位教师就是这样独具匠心地上好这堂课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圆形花圃,再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长钉、一条短绳、一个锥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地上画出圆形花圃的形状,(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必须有伙伴合作,而且在运用长钉、短绳和锥头的综合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这样的圆,因此这个画圆的过程便增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当学生把圆画好时,教师当即让学生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又要求他们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又感到发自内心地需要,要用圆规画圆,必须认真地观察圆规、准确地认识圆规:圆规的一只脚相当于长钉,另一只脚相当于锥头,两只脚的距离相当于长绳,学生在激烈地思考和不停地动手中,掌握了画圆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了圆,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着一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师生感受到乐趣,体验着享受。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探究式的新课堂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来提是比较容易的,而要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在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操作探讨——交流总结——拓宽应用,经反复实践,终于收到了初步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老师先创设了有趣的问题:课本的里边有一个等式,为什么会相等呢?谁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这时,学生进行了有趣的操作探讨,有的画线段网,有的分小卡片,有的研究分子分母的倍数关系,最后终于解决了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有讨论、有交流、有答辩,真正树立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这样的课,上出了深度,上出了情趣,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可见,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
探究式的数学课堂已在我校中得到初步构建,尽管探索是初步的,但已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愿与广大教师同交流、共实践,不断把这项研究推向深入。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数学教学
我校数学科的研究课题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学的实践研究”,几年来,我们数学课题组全体教师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构建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尝试与研讨,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针对如何构建探究式数学课堂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构建探究式的数学课堂,首先必须大胆摒弃传统的教学过程,(因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让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做法已经把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学生的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其次必须按照课改理论,创立新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感到困惑,时而感到喜悦,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深刻到位,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从而使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既能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又能体验着集体智慧的力量,)这就是探究式的教学过程,老师们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构建了探究式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探究式的教学尝试,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实施。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知识,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他们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是探究式教学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基本做法是:(1)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可以互换座位,可以重组小组,可以热烈讨论,有时甚至可以相互争辩;(2)尊重学生,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意见;(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圆的面积”一课时,就采用了上面的几点做法,当学生按照书本知识推导出圆的面积时,教师再引发学生进行奇思妙想:老师发现推导圆的面积不只书本上说的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有谁能不照书本说的那样去推导出圆的面积呢?顿时,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之后,几种创造性的推导方法出来了:有把圆面积转变为三角形面积的、有转变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有转变为梯形面积的,等等,这样,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新景象,学生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发挥了创造性才能。
二、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
数学知识总是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时,需要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这里所说的智力活动,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在群体交流中,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教学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达到,让所学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有位教师就是这样独具匠心地上好这堂课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圆形花圃,再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长钉、一条短绳、一个锥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地上画出圆形花圃的形状,(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必须有伙伴合作,而且在运用长钉、短绳和锥头的综合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这样的圆,因此这个画圆的过程便增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当学生把圆画好时,教师当即让学生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又要求他们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又感到发自内心地需要,要用圆规画圆,必须认真地观察圆规、准确地认识圆规:圆规的一只脚相当于长钉,另一只脚相当于锥头,两只脚的距离相当于长绳,学生在激烈地思考和不停地动手中,掌握了画圆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了圆,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着一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师生感受到乐趣,体验着享受。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探究式的新课堂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来提是比较容易的,而要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在实践中,我们初步形成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操作探讨——交流总结——拓宽应用,经反复实践,终于收到了初步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老师先创设了有趣的问题:课本的里边有一个等式,为什么会相等呢?谁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这时,学生进行了有趣的操作探讨,有的画线段网,有的分小卡片,有的研究分子分母的倍数关系,最后终于解决了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有讨论、有交流、有答辩,真正树立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这样的课,上出了深度,上出了情趣,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可见,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
探究式的数学课堂已在我校中得到初步构建,尽管探索是初步的,但已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愿与广大教师同交流、共实践,不断把这项研究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