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文科强校公关学科的转型发展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两次提到学科交叉融合问题,认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为高等学校今后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共关系学学科如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寻求转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公关学科转型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一)公关市场的“大众化”与公关学科的“小众化”态势
  作为市场(抑或需求)的公关与作为学科(抑或专业)的公关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公关市场的需求是极为旺盛的。倘若学生对公关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进而也反映了公关市场的需求侧,那么,当下我国的公关市场是极为广阔的。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各類公关专业招生人数如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学科的公关却呈现出明显的“小众化”态势,而且从可预期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独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和专业学术期刊为零。中国公关协会、中国国际公关协会是行业协会而非学术性团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委员会不是独立运作的学术性团体;专业布局步履蹒跚。2009年,中国内地开设公共关系学全日制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6所,迄今只有23所,增长异常缓慢,其中有多所学校处于停办状态。同行之间彼此互助并共同应对困境的能力弱化;双一流高校开设公关专业的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开全日制公关本科专业先河并对我国公关教育定位定向起重要作用的中山大学,在持续20多年后无疾而终,令人唏嘘不已;由于学科是申报项目、申请经费、培养人才、授予学位的基础和依据,那么,学科的“小众化”就很难获得相应的学科地位而在大多数学校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二)公关学科的交叉性、多科性特征凸显了公关学科的短板与优势


  公关学科具有交叉性、多科性、边缘性特征,使得公关学科的定位成为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在学科依托与院系归属方面,各个学校五花八门。迄今为止,公关究竟归属新闻学与传播学,还是公共管理,抑或其他,依然莫衷一是。结果是:国家认可的各一级学科谁都不认为公关是其麾下必须配置的学科之一,使得公关学科或专业俨如弃婴;缺少作为独立学科必要的专属范畴与理论体系,传统的主流学科对其学理性存疑,也就难以展开学科间的对话;与公关相关联的包括大家名家在内的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研究(学科发展)与教学(办专业)的分离和事实上的双轨制。
  另一方面,公关学科的这一属性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又凸显了其优势。
  新文科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进传统文科的升级迭代,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我们认为,新文科的要义在于“新”,主要是指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培育,还有理论创新、平台创新、课程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等。但是,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弃旧从新,而是在保持与强化特色基础上的创新,是转型、改造、升华与超越。如何实现这种创新?从公共关系学学科而言,就是走融合的道路,而这种交叉与融合恰恰是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与学科增长点最为临近的社会科学的融合,包括新闻学与传播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等一级学科;第二个层面是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第三个层面是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公共关系学学科所具有的交叉性、多科性特征为这种融合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三)当前学科生态下的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
  众所周知,目前从国家层面存在学校、学科、专业、课程“四个一流”的建设,这是新时期从学校到课程的每个层面的中心工作之一。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估已经接近尾声,意味着新一轮的相互角力已然展开。即使不是一流学校或一流学科,也存在相应层级的各种评估。就学科评估而言,主要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覆盖到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
  毋庸讳言,在当下中国学术生态下做公关学科,不容易;在研究型大学做公关学科,更不容易。要在研究型大学或“一流大学”发展公关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当下中国公关学科的“小众化”态势、学科定位悬而未决、大家名家参与者寡,严重影响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因此,必须另辟蹊径,立足一个更大的学科平台去涵育公关学科。
  二、作为传统文科强校的华东师范大学公共关系学学科的转型与发展
  (一)转型的历程
  华东师范大学的公关学科转型从2014年就已启动,主要是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具体思路是:以公关学科为原点,强化政府公关特色,拓展政治传播方向,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学、传播学一级学科建设,反哺并提升公关学科发展水平。
  2015年,在政治学系新设新闻与传播专业(政治传播方向);2016年,公关教研室更名为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教研室,将华东师范大学品牌文化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也同步更名,政治学系把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学科作为学科建设“一体两翼”中的其中一“翼”;2017年,将公共关系硕士点调整为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硕士点;2020年,招收“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双学位四年制全日制本科生,同样聚焦于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
  (二)转型的路径   1. 平台构筑:多学科间的协同
  一是在组织上,由隔离走向協同,建立没有围墙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机构。我们设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研究中心,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把有相同或相近学术旨趣的跨学科的校内外相关研究人员聚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我们教研室教师,也积极参加其他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机构,开展学术交流。
  二是学生培养的多学科协同。就本科生培养而言,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平台:首先,是学校平台,包括公共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分别占21.64%、7.02%,合计28.66%;其次,是由政治学系、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传播学院组成的学科大类平台,合计学分8.77%;再次,整合本系其他教研室教师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之中。从研究生培养看,也是依循这样的思路,其中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立足政治学一级学科培养,导师为本教研室老师;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由本教研室承担核心课程,但选修课与传播学院打通,其他教研室也参与选修课开设,导师也以其他教研室教师居多。
  三是探索开放式培养模式。主要是创设科教结合、校企合作、中外交流的协同培养机制。首先,也是重中之重,就是科教结合。就公关学科而言,目前主要是结合专业学习,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作品竞赛;吸纳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其次,是校企合作,集中体现在学生专业实习和业界专家进课堂两个方面。我们每届本科生22-31人之间,已经签约5家公关公司并由学校教务处挂牌,研究生专业实习与上海市新闻办、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等党政机关,解放日报、新民周刊等新闻媒体,上汽集团、中国商飞等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业界专家进课堂方面,每年有近20次左右的讲座。再次,在中外交流方面,鼓励学生在读期间赴境外交流,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每年均有人数不等的学生去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典、法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交流。与此同时,还常年聘请美籍华裔学者唐文方教授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美籍教授马哈尼教授更是有长期聘用合同。
  四是学校层面设立的书院制模式。目前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已经建立大夏书院、光华书院、经管书院、孟宪成书院等,将相近学科的学生归入特定书院,书院与相关院系在学生培养的各环节分工合作。在公关专业学生培养方面,政治学系和公关教研室主要承担教学、科创指导、专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推免等工作。
  2. 培养方案: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
  总体思路是:以知识主体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宏阔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塑造既有一定知识宽度又有一定知识厚度的T型创新型人才;以学习成果导向、问题导向和社会需求导向展开课程体系的重构乃至具体课程的再造。
  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要在培养方案中针对明德乐群、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反思探究、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毕业要求,并在每门课程中得以体现。我们认为,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做到培养目标的“培养人”与“培养特定的人”的统一;做到教学内容的“文明传承”与“知识创新”的统一;做到教育理念的“能力提升”与“人格养成”的统一。
  在公关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除了外语、计算机技术、思政类、体育类、军事理论等公共必修课外,在通识课设置方面,形成了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经典阅读课程、核心课程、分布式课程四大模块。在学科大类平台课方面,覆盖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由4个院系共同承担,其中包括公关学科的政府公共关系课程。在10门学科基础课中,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四个一级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文科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有比较雄厚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相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借力助力比较容易达成,走“强而精”的道路也容易实现。特别是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与政治学系存在共同的渊源与学脉,平时交往比较密切,实现某种形式、某种程度的合作,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3. 信息技术:思维体系的重塑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文科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革新了传统文科的研究场景和研究方式;二是要求学生掌握编程、新媒体技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CIS建模等方法,要具备理科的那种严谨、缜密的科学分析思维,习惯并擅长运用新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问题重新梳理并作出再解释,真正做到文理之间的交汇与和多学科之间的交融。
  就公关学科而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比较强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一是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类公共必修课;二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三是专业实习的实践场域;四是渗透在各专业课程之中。
  小到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中到虚拟现实的引入,大到智慧课堂的建设,都是努力的方向。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不能将工具奉为圭臬抑或强调技术主导一切,让技术取代研究人员做出判断,而丢失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意蕴及其批判性思考。即使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公关学科,同样如此。
  4. 固本培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相对稳定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态度、思维品质和精神面貌等,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有人把学生的核心素养概括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承担、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我们认为,公关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以及对各种价值取向的深刻洞悉与理解;在广泛阅读和社会体验中获得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精准而独特的媒体作业能力和现实生活中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   对此,我们的抓手主要是三个:一是通过读书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展开广泛的经典著作的閱读,获得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二是通过科教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研究小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数据库、案例库,以理论审视现实,从现实升华理论。
  (三)转型的效果
  1. 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适应新文科背景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就公关学科而言,我们实际上形成了三个具有交叉关系的不同团队:一是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教研室9名教师组成的核心团队,主要承担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二是扩延到政治学系其他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和相关院系教师组成的辅助团队,形成第二梯队,主要承担大类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三是进一步扩延到全校范围内的外围团队,形成第三梯队,主要承担辅修专业课程和网络教育毕业论文指导。
  从学院结构看,核心团队成员中具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有5人,其他涉及政治学、公共管理、历史学等学科。其中,邰浴日老师本科读政治学、硕士读经济学、博士读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跨越中国、英国、匈牙利3个国家、5所高校、4个学科门类。由于拥有比较合理的学缘结构,就比较好地适应了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的新的发展方向与学科定位,彼此能够在日常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密切互动,取长补短。
  2. 扎实有序地推进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核心课程为重点的课程建设
  在公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中,目前有《公共关系学原理》《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等7门课程纳入校级核心课程。一方面,获得学校教务处的经费支持,开展课程内容更新、资源库建设、讲义编修和教材建设等;另一方面,通过与学校开放学院的合作,制作视频、过程性讨论、微能力认证、标准化测试,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
  我们还积极推进上海市的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2017年,易妍老师主持的《政府公共关系》课程获准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立项,结项时被评为优秀,2020年成为上海市本科一流课程。2019年,于晶老师主持的《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也获准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立项。易妍老师用全英文参加上海市教学大赛,获得优秀奖;易妍老师、于晶老师、王逸帅老师参与的《政府公共关系》课程还是几个院系共有的学科大类学科平台课程。
  3. 适应新文科背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是实施小班化教学。就专业课而言,基本上采用小班化教学,每门课的规模一般在10-30人之间,进而实现更深入的师生互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推广研究性学习。改变传统的听讲式、接受型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思考、体验、观察、参与,在课堂讨论、撰写课程论文、课外阅读、科教结合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部分课程鼓励“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可以称为“颠覆课堂”,是指对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时间加以重构,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翻转课堂的出现,实际上也是与新文科建设所要求的具有一致性。
  四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我们有一门课是《国情调查》,就会有比较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此外,每门课都可以申请到1-2次聘请业界专家开讲座的机会,经费由系里承担。
  4. 科研产出有长足进步
  在将公共关系学科转型为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之后,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核心团队聚焦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两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课题研究。近三年获准立项的省部级以上课题有7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课题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项。 二是近三年,戴宇辰、邰浴日、王帆、易妍等老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权威期刊或SSCI发表了9篇论文。 三是王帆等老师的十多项专报获得各级领导批示,其中半数获得副国级以上领导批示。四是出版著作和编写公共关系学系列教材。2014年-2016年,约15种;近三年出版3本。此外,出版著作3部。
  5. 卓越育人理念下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源质量进一步改善。就本科生源质量而言,综合各地文科录取最低分排名情况,基本上在第12-20名之间,在36所A类一流高校中居中上游水平。研究生招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考生,全部来自211以上高校。二是学生普遍参与科研训练。三是近三年就业率接近100%,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四是本科生读研率50%左右。其中2014级本科生海外深造的有10人,比例是41%,其中9人在世界前50名高校深造。五是在上海公关协会每年一次的公关奖学金评选和全国公关策划大赛中表现比较优异。
  6. 社会服务获得迅猛发展
  除了全日制学生培养外,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学科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集中体现为发挥学科优势,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资源,与其他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公共关系学辅修专业学生,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与此同时,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学校都有一定比例的经费返还,这对于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公共关系学学科转型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国情、世情和校情确定转型的方向
  政府倡导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相对容易的、能够展开学术对话的,就是我们的着力点。与学校整体学科布局吻合的、有利于与其他学科展开合作的,就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因此,先看国情,再看世情,然后看校情,就会找到转型的方向。
  目前开设公共关系学专业的高校,在学校规模、性质、办学模式、定位、依托的院系、现有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贡献率等方面均不同,那么,转型的方向就不能铁板一块,或者简单复制。
  (二)厘清价值与工具的界限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作为大学,不是简单培养工匠,更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有创新能力和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的人才。
  (三)在更广阔的平台才有更大的作为
  公关只是一个二级学科,是一个具有交叉性因而在学科归属上存在争议的学科,是一个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因而还显得比较稚嫩的学科,是一个“小众化”因而还显得势单力薄的学科。那么,仅仅依靠现有的平台当然可以获得成长,但要快速成长就必须立足于更广阔的平台。这个更广阔的平台,就是与公共关系学有密切关联的各个一级学科。因此,需要从相关的一级学科汲取理论营养,并习惯于在一级学科的“大视野”去关照公关这个“小学科”。
  (四)在“横向拓宽”之后还需要“纵向提升”
  橫向拓宽,昭示了公关学科的生命力。据我们了解,许多高校的公关学科在学校内部的专业布局、延伸领域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是可喜的。但是,就全国而言,专业开设还没有形成集群效应,还需要进一步横向拓宽。与此同时,在横向拓宽基础上还需要择机展开“纵向提升”。这种提升,意味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整体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乃至教师个人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横向拓宽与纵向提升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保障,缺一不可。就已经开设公关专业的学校而言,当务之急是纵向提升问题。
  (五)善于借力和善于凝心聚力
  目前开设公关专业的高校,核心团队的人数普遍不足,有的连国家规定的一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至少要有8名专业教师的条件都不具备。这将使从事公关学科的教师普遍比较辛苦,在“横向拓宽”的同时也会限缩“纵向提升”的想象力。久而久之,在疲于奔命之后,忘却了自己提升的空间,也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不能画地为牢,正确的做法是:善于借力,实现助力;要借力,就得凝心聚力——包括各级领导、其他学科乃至其他部门。
  (作者简介:刘绍庭,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中心主任;于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学系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传播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刘兰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负责人)
其他文献
“哲学的诸终结时代”这个短语并不是“哲学的终结”或“历史的终结”的新版本.拉吕埃勒区分了作为一种制度性实体的哲学和关于世界和历史也即关于“思想-世界”的可哲学化的
公共关系学一流课程是具有“五个一流”的示范性课程,它会受到教育者、学习者、课程内容、课程网站等各方面的影响,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是一流课程
引导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度难关,形成克难攻坚,度危求进强大合力。
《民谣》的作者王尧是当代文学尤其是“文革”文学研究者,他熟谙小说叙事理论,也洞悉当代文学的写作规律和发展脉络,这部书写时间跨越二十多年的长篇小说带给大家一些新的阅读体验,本次读书会以“民众歌谣、文体实验与革命叙事传统的延展”为主题进行讨论。  廖文娟(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民谣”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我读《民谣》,首先是从题目开始。小说以“民谣”为题,但书中通篇都没有提及与民谣相关的东西,难得
期刊
摘要:部分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公共关系专业课程教学中陆续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设计理论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设计理论已经形成体系;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设计理论独到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形象设计理论融入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框架  关键词: 国家形象设计,课程
公共图书馆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播作用,能够有效的丰富百姓生活,有助于逐步推动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素养提升。
本文就优化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高行业企业售后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我曾在《携手共同构建人类整体传播学》一文中认为,中国传播学并不“健康”,而且有病,即学术研究“过度西方化”和“过度量化”,现在需要回到中西方平等对话、交流的立场上来,需要在学术研究中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中国传播学研究需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也要丢掉建构“东方中心主义”的幻想,应该积极探索和建构传播学研究中的“第三条路经”或“第三种范式”。 [1]  必须承认,中国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
期刊
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社会交流沟通的推进器。随着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公共关系事业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公共关系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发展中的中国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这为中国公关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中国公共关系工作须从基础性的发展向高层次的整合和专业化迈进,要积极推动高素质公共关系人才培养工作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2018 年6 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