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洛文化建筑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价值探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_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之中”,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而以洛阳为中心形成的“河洛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一,以其具有鲜明文化基因的建筑而与之共生。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人们不能亲身经历,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具有河洛文化烙印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才能够使华夏文明随着一代代人继承和传扬下去。洛阳也正以新的姿态迎接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给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城市印记。
  【关键词】 河洛文化;建筑遗产;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77-02
  基金项目:洛阳师范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在小学课程中的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YJSJYJJ—03。
  一、河洛文化:历史悠久的璀璨明珠
  古往今来对于河洛地区尚无确定唯一的定义。翻开中国历史古籍与考古文献资料,也无对于河洛地区的定义与描述。著名历史考古专家刘庆柱认为河洛文化不是一般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根文化”。[1]由此可见河洛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而作为河洛文化核心城市的洛阳,历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洗礼与沉淀,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无不带着时代的文明印记,近些年来吸引着大量的历史学家、考古专家等投入到河洛文化的研究之中。
  河洛文化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将近40年,到现在已拥有专门研究机构、大量的学术成果、城市规划中建筑遗产的保护性措施,以及因地制宜的城市文化建設等。在河洛地区的高校率先组织进行专门研究河洛文化的学术机构。2006年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成立,这也是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唯一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自成立以来,整体学术研究呈稳步上升趋势,涉及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的不断推进,对于河洛文化的研究从最初单一的地域定义研究,向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研究深入发展,不断拓宽研究的广度与深度。[2]
  河洛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交流,近年来随着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型和对遗产价值的新认知,对于承载河洛文化的建筑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17年,国家文化部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遗产不可计数,文化遗产的另一价值则是教育传承价值。作为古城演变至今的新型历史名城,河洛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正在影响着中华民族后代。城市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综合体,是成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传承和发扬的文化精髓,是历史的演绎与时空的沉积。洛阳市教育局响应国家号召,基于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优势,洛阳市建立文化教育基地等,并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正常教学之中,这一系列措施正是从政府角度将历史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二、建筑遗产:承载文脉的厚重历史
  泱泱大国,文明源远流长,砖瓦之间流露出先祖的文明基因。拥有4000多年建城史的洛阳,以其十三朝古都而闻名于世。河洛文化正是在一座座文化建筑遗产之中,历经千年流转不断地传承下去。洛阳的五大都城遗址闻名遐迩,也拥有着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河洛大鼓等8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盛大的文化主题节日活动: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等。
  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城市的变迁,历史文化名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从20世纪初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短期快速的增长使得城市中的文化遗产建筑的保护工作滞后于城市发展。那么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座城市的设计反映的是城市的文化属性,城市设计不仅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健康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城市环境,还要考虑城市的文化、文脉、场所等,洛阳市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对文化的保护尤为重视。早在2011年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针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专门的规划:保护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延续城市历史风貌,促进文旅融合,推动历史名城的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河洛文化,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到2021年1月全市已建有各类博物馆102座,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由此也开设了“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河洛文化”的全新研学形式,教育与研学相结合,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真切地感受文化。“东方博物馆之都”已成为洛阳崭新的名片。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时代赋予河洛人的历史责任。
  三、文化传承:一城一园一书房的承旧立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之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之根本。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地区,洛阳作为核心城市,立足于丰富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等,以河洛文化传承与创新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基因,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洛阳越来越重视对于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在城市建设中除了满足市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更注重人文环境的创设和文化资源的供给。显而易见,在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洛阳走在了前列。
  洛阳—— “东方博物馆之都”。洛阳悠久的历史和星罗棋布的考古遗址造就了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遗迹,为保护珍贵的历史遗迹,2020年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塑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品牌。洛阳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塑造了“东方博物馆之都”的文化新地标。[3]目前,洛阳的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新的学习途径,他们走出教室,走进城市历史,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温度。洛阳的博物馆除了馆藏丰富外,还极具洛阳特色,洛阳的博物馆不仅在整个城区遍布各地,更是在其范围内的县区建立地方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覆盖面积之广泛,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之都”。如果说博物馆是对河洛文化的保护,那么由此而推动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的建设和研学旅行教育计划的实施则是对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学纳入教学计划,洛阳市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目前已开放32家首批研学基地,将研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之中,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   洛阳—— “国家园林城市”。一座城市的建设除了保证市民衣食住行必要的设施外,不可或缺的是涵养身心的人居环境。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辙在其《洛阳李氏园池诗记》一文中曾赞叹洛阳“贵家巨室,苑囿亭观之盛,实甲天下”。洛阳作为古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久居之地,长久以来便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洛阳园林。皇家苑囿规模宏大、建筑豪华、工艺精巧、风景秀丽、宏伟壮观的独特气派,隋朝时期的“西苑”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称为“天下第一苑”。早在秦汉洛阳已有私家园林,东汉之后,园林逐渐曾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石崇所建的洛阳金谷园私家园林。石崇结诗社24人,史称“金谷二十四友”,常游园中,饮酒赋诗。[4]寺观园林也遍布洛阳,作为佛教第一寺的白马寺便坐落在洛阳。但随着北宋的灭亡,园林也随之遭到破坏。到今天,洛阳园林虽无往日之辉煌,但古代园林所蕴含具有的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和城市文化與内涵,却仍然在如今的城市设计中展现出来。如今城市一改旧貌,城市园林棋布星陈,而园林也成了整个城市的精神所在。洛阳除了“中国国花园”“隋唐遗址植物园”等花园型园林,还有“洛阳西苑公园”“洛阳王城公园”等保护性的遗址公园。除此之外,洛阳市建设有大大小小近百座供人休憩游玩的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宜居环境的创建,更应注重文化环境的创设,洛阳城市建设一直以来注重文化生态保护与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竭力提供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传承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也成为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5]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城市公园中的人文环境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公园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洛阳—— “河洛书苑,书香洛阳”。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自2018年来成为“书香洛阳”的一项重大举措。截至2020年5月,洛阳市“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建成开放已有165座,遍布市区和县区。在建设风格上,注重与周边环境、历史文化遗存等相融合,着力打造突出文化品位和特色的“城市书房”。河洛书苑多设立在人员集中和环境优美的公园附近,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洛阳结合地方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建设体系化的阅读服务平台,面对不同群体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圈,使阅读融入生活,让文化根植于心。
  洛阳,一个古今辉映的城市,如今正以百花齐放之态势让河洛文化遍布中华大地,让河洛文化的根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
  参考文献:
  [1]张杰,张清俐.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根文化”——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13.
  [2]程新晓.近年来河洛文化研究综述[J].文化学刊,2019,10.
  [3]杨祎.“东方博物馆之都”成洛阳新名片[N].光明日报,2020-10-5.
  [4]司全胜.河洛古代文学概览[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5]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姣姣,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卡珊德拉》是德国著名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取材古希腊文学作品《伊利亚特》,从女性写作的角度出发,对特洛伊战争史诗进行的生态女性主义式重写的一部作品。通过颠覆历史文本男性化书写的传统,小说消解了以男性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统治逻辑,警示了男性霸权给人类世界带来的潜在威胁,并着重凸显了反对以恢复“他者”主体地位为由,将女性和自然凌驾于男性和理性之上的生态意识,为建构一个多元融合、和谐并存的理想社会
期刊
【摘要】 盐渎是汉初古县,由于战乱、废县和复置等多种原因,除县丞孙坚青史留名,其他信息几乎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新的考古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问世,一些湮没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各种古籍的复制传播、网络图书馆海量文献资源在线共享,为研究尘封的历史提供了前人无法企及的条件。经考证,盐渎置县时间为汉高帝(刘邦)六年(前201)而不是元狩四年(前119)。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网络文学在现代人生活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当今文学的快餐化、碎片化,促使大众思考“何为文学经典”这一命题。本文将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对比网络文学,分析何为文学经典。  【关键词】 文学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33-02  在网络文学迅
期刊
【摘要】 清至民国时期,在清水江流域发现的民间契约中,涉及民间社会组织之一的清明会文献颇多。作为清明会重大经济基础的会产,在清水江文书中多有体现,诸如会产类型、会产来源以及会产的使用、经营增值与流转等。故探讨清明会诸类文书,对于揭示会产在清明会各项活动中的渗透度,以及厘清清明会在家庭、宗祠和社会组织中的关系,对民间社会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文書;清明会会产
期刊
【摘要】 神话作为一个从古到今一直流传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日本神话据前人研究,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与南方神话的联系较大。本文将着眼于日本神话中有关于“天之柱”的记载,力图剖析其与考古学界在南方发现的青铜树的联系。  【关键词】 日本神话;长江文明;中日对比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54-02  
期刊
【摘要】 宋代打破了前代严格的坊市制度,市民们的日常经营活动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城乡集市贸易迅速崛起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东京汴梁的集市上各行各业种类齐全,争奇斗艳,有了马市、药市等专门性交易市场,并有各种与节日、节气相关的集市贸易。此外,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促进了各类服务业的产生。《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东京汴梁繁荣的社会生活,书中关于集市活动的大量描写,有利于对当时代的集市贸易状况进行梳理和
期刊
【摘要】 电影《花桥荣记》改编自白先勇同名小说,以平缓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以春梦婆等为代表的“失根人”群体被迫离乡的生活艰辛与精神困顿。影片中“失根人”群像有——被迫离乡而归乡不得的现实宿命、梦寻往昔而梦碎他乡的精神宿命——两大宿命表征。宿命之下的“失根人”群体面对二重困境:艰难的生存困境呈现为动荡的政治时局、贫苦拮据的日常生活、欲望横流的社会现实等方面;复杂的精神困境则表现为在“回不去的过往”与“
期刊
【摘要】 为研究《红楼梦》对元杂剧中度脱剧的承继与演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红楼梦》在情节建构、度人者设定、佛道教思想方面对度脱剧的继承;以及《红楼梦》在度脱情节融入小说整体、被度者从受度到自悟进行转变这两点上对度脱剧的演进进行研究与论述。最终发现,《红楼梦》既对元杂剧中的度脱剧进行了广泛继承,又有其自觉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元杂剧;度脱剧;《红楼梦》;承继与演进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要】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创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成了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产业,研究文创产业具有现实意义。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江苏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建筑,是中国红色文化遗产,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备文创产品开发所需的客观条件。  【关键词】 雨花台;红色;文创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这一重要地位,人民群众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精神要义,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地位至上论、奋斗目标人民幸福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论的角度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以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