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荀子作为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者,在扬弃孔、孟教育观的基础上,扩大了教育的内涵。其中“化性起伪”的人性论,“亲师”“隆礼”的学习途径,“士”“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标准,为当代学生树立了一种人格奋斗目标,有助于加强学生人生观教育与道德观教育。
关键词:荀子 教育思想 人生观教育 道德观教育
一.引言
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文化、教育以及个人成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荀子作为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战国时代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在当时以及汉代享有很高的威望,其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儒家教育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已日臻成熟,荀子在扬弃孔、孟教育观的基础上,扩大了教育的内涵。挖掘荀子的教育思想内容,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丰富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观教育。
二.荀子教育思想内核
1.“化性起伪”
荀子教育思想以其人性论即他对人性的判定为基础。认识人的本性是荀子教育思想的起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375,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是情欲,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1]45,“伪”是指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为的意思,其外延相当广泛,凡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东西都是伪,强调外在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荀子认为道德不属于自然的产物,而是属于社会的产物,“化性起伪”就是要用人的社会性来改造人的自然性。知识是后天性的,人性是恶的,所以善来自于“伪”,是通过教育后天养成的。性伪合作为积善成德的进程,由量变达成质变,“成圣人之名”,然后“天下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5。通过学以成人、化以成人、教以成人的曲折的化性起伪过程,可以获得一种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教养。荀子的教育思想中,时刻提醒人们要以学来培养德性,以礼来涵养性情。
2.“亲师”与“隆礼”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影响极大。教师不仅教人知识,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本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按照荀子的观点,没有教师,人的行为就不会符合礼仪法度,人的恶的本性就会表现出来。荀子表明了老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荀子说:“礼者,正身也,师者,正礼义也”[1]21,礼义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老师是传授礼义的人。“学莫便乎近其人”[1]9,不断的学习,可以帮助人提升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肯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倡接近良师益友,师友的行为示范和教育传递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礼义,有“礼仪之邦”之称,“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礼义渗入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礼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别人格高低的标准,“人而无礼,胡不遄死”[2]。荀子正视礼的内在精神和意义,礼能内化人的性情,可以外推家、国、天下。荀子关于礼的观点中,重视人格的提升。而荀子之礼,既有传统的一面,如“礼者,所以正身也”[1]21。更有制度的一面,因为“群而无分”会导致混乱,所以先王“制礼义以分之”,礼的目的是“养人之欲”,礼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在规范个人的行为之外,更是治理社会的工具。
3.“士”、“君子”、“圣人”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荀子教育思想偏重于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他推崇的理想人格是“成人”,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境界,即通过教育培养具有“仁义法正”的人,具有“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1]344的本领,这个过程也是德性养成的过程。所以他强调“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1]21,将理想人格归为“士”、“君子”和“圣人”三个不同的阶段,以更好发挥儒家道德修身体系的作用。
士是德行的初阶。学就是“始乎为士”,首先,注重礼法。“好法而行,士也”,即崇尚礼法并且依据礼法办事,不做违法邪恶的事情,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正身和学以致用。正身指注重个人品德修養,维护自身操守,要能舍贵为贱,舍富为贫,坚持自己的立场。最后,注重仁爱。子路对于孔子“仁者若何”的提问,回以“仁者使人爱已”,孔子称之“可谓士矣”[3]。荀子继承了孔子关于“士”的观点,认为“士”需注重仁爱这一品质的培养。“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1]376,君子可以通过道德教化,不断积累知识,遵守道德礼义,所以君子是修身养性的高级目标。荀子指出“君子处仁以义”[1]435,仁义是君子之本,遵守礼义是君子重要的道德品质。圣人是修身养性和“化性起伪”的终极目标。荀子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1]385,圣人是“人道之极也”,是道德的顶级。荀子强调“圣也者,尽伦者也”[1]353,学习的最高境地是圆满,即知晓圣王之道,圣人就是达到人伦涵养完善境界的人。
三.德育启示
1.人生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发展、完善过程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经的重要步骤。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高校的任务和责任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并指引高校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状态大体上呈现踊跃向上的趋势,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可轻忽的问题,如学生不清楚的理想信念、不太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及价值取向不明确等。这些都归因于高校学生受到了多元化文化思潮、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而成了高校学生树立高尚、宏远的理想信念道路上的障碍。荀子认为礼义是“治之始”,君子是治礼义的人,是一种人们应该寻求的理想人格。而荀子理想人格的塑造进程是层层递进的,由士至君子,最终成为圣人,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荀子为当代学生树立的一种人格奋斗目标,也是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的一生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他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从根本方向和原则上指明人生应该追求什么和怎么做的价值取向[5]。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理想人格,是实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小我层面价值目标的根本和保障,只有社会各阶层的人都以理想人格的标准进行自我完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才能实现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道德观教育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荀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道德观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和承继性。
师生关系是学生面对的社会关系之一。荀子主张“亲师”,认为人性本恶,需要老师进行后天的教育,他认为师有四术,“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1]225。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有章法的进行系统教学,要能精通细微道理,能深入浅出的讲解清楚并加以发挥,如此才能为“师”。公民道德重尊师重道和师德师风的精神,与荀子“师术”观以及“亲师”的观点和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致力于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道德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荀子指出人有“气”与“生”、同时具备“知”与“义”,只有人才有道德性,可称之为“天下贵”。他“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1]42,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1]199,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私观,这些正是道德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推动高校学生“明礼”与“明理”,“成才”与“成人”的养料。将荀子教育思想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面对学业、生活、道德等树立科学的认知。
注 释
[1]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李曉芬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6,12(8)
[5]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关键词:荀子 教育思想 人生观教育 道德观教育
一.引言
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文化、教育以及个人成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荀子作为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战国时代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师,在当时以及汉代享有很高的威望,其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儒家教育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已日臻成熟,荀子在扬弃孔、孟教育观的基础上,扩大了教育的内涵。挖掘荀子的教育思想内容,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丰富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观教育。
二.荀子教育思想内核
1.“化性起伪”
荀子教育思想以其人性论即他对人性的判定为基础。认识人的本性是荀子教育思想的起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375,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是情欲,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1]45,“伪”是指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为的意思,其外延相当广泛,凡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东西都是伪,强调外在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荀子认为道德不属于自然的产物,而是属于社会的产物,“化性起伪”就是要用人的社会性来改造人的自然性。知识是后天性的,人性是恶的,所以善来自于“伪”,是通过教育后天养成的。性伪合作为积善成德的进程,由量变达成质变,“成圣人之名”,然后“天下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5。通过学以成人、化以成人、教以成人的曲折的化性起伪过程,可以获得一种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教养。荀子的教育思想中,时刻提醒人们要以学来培养德性,以礼来涵养性情。
2.“亲师”与“隆礼”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影响极大。教师不仅教人知识,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本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按照荀子的观点,没有教师,人的行为就不会符合礼仪法度,人的恶的本性就会表现出来。荀子表明了老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荀子说:“礼者,正身也,师者,正礼义也”[1]21,礼义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老师是传授礼义的人。“学莫便乎近其人”[1]9,不断的学习,可以帮助人提升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肯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倡接近良师益友,师友的行为示范和教育传递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礼义,有“礼仪之邦”之称,“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礼义渗入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礼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别人格高低的标准,“人而无礼,胡不遄死”[2]。荀子正视礼的内在精神和意义,礼能内化人的性情,可以外推家、国、天下。荀子关于礼的观点中,重视人格的提升。而荀子之礼,既有传统的一面,如“礼者,所以正身也”[1]21。更有制度的一面,因为“群而无分”会导致混乱,所以先王“制礼义以分之”,礼的目的是“养人之欲”,礼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在规范个人的行为之外,更是治理社会的工具。
3.“士”、“君子”、“圣人”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荀子教育思想偏重于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他推崇的理想人格是“成人”,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境界,即通过教育培养具有“仁义法正”的人,具有“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1]344的本领,这个过程也是德性养成的过程。所以他强调“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1]21,将理想人格归为“士”、“君子”和“圣人”三个不同的阶段,以更好发挥儒家道德修身体系的作用。
士是德行的初阶。学就是“始乎为士”,首先,注重礼法。“好法而行,士也”,即崇尚礼法并且依据礼法办事,不做违法邪恶的事情,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正身和学以致用。正身指注重个人品德修養,维护自身操守,要能舍贵为贱,舍富为贫,坚持自己的立场。最后,注重仁爱。子路对于孔子“仁者若何”的提问,回以“仁者使人爱已”,孔子称之“可谓士矣”[3]。荀子继承了孔子关于“士”的观点,认为“士”需注重仁爱这一品质的培养。“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1]376,君子可以通过道德教化,不断积累知识,遵守道德礼义,所以君子是修身养性的高级目标。荀子指出“君子处仁以义”[1]435,仁义是君子之本,遵守礼义是君子重要的道德品质。圣人是修身养性和“化性起伪”的终极目标。荀子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1]385,圣人是“人道之极也”,是道德的顶级。荀子强调“圣也者,尽伦者也”[1]353,学习的最高境地是圆满,即知晓圣王之道,圣人就是达到人伦涵养完善境界的人。
三.德育启示
1.人生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发展、完善过程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经的重要步骤。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高校的任务和责任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并指引高校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状态大体上呈现踊跃向上的趋势,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可轻忽的问题,如学生不清楚的理想信念、不太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及价值取向不明确等。这些都归因于高校学生受到了多元化文化思潮、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而成了高校学生树立高尚、宏远的理想信念道路上的障碍。荀子认为礼义是“治之始”,君子是治礼义的人,是一种人们应该寻求的理想人格。而荀子理想人格的塑造进程是层层递进的,由士至君子,最终成为圣人,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荀子为当代学生树立的一种人格奋斗目标,也是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的一生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他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从根本方向和原则上指明人生应该追求什么和怎么做的价值取向[5]。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理想人格,是实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小我层面价值目标的根本和保障,只有社会各阶层的人都以理想人格的标准进行自我完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才能实现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道德观教育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荀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道德观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和承继性。
师生关系是学生面对的社会关系之一。荀子主张“亲师”,认为人性本恶,需要老师进行后天的教育,他认为师有四术,“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1]225。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有章法的进行系统教学,要能精通细微道理,能深入浅出的讲解清楚并加以发挥,如此才能为“师”。公民道德重尊师重道和师德师风的精神,与荀子“师术”观以及“亲师”的观点和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致力于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道德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荀子指出人有“气”与“生”、同时具备“知”与“义”,只有人才有道德性,可称之为“天下贵”。他“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1]42,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1]199,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私观,这些正是道德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推动高校学生“明礼”与“明理”,“成才”与“成人”的养料。将荀子教育思想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面对学业、生活、道德等树立科学的认知。
注 释
[1]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李曉芬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吴晶,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6,12(8)
[5]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