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视角较为新颖,采用散文式笔法和比较诗学双向阐发的方法,同时选取较为冷门的材料,得出与中国学者有同有异的结论。本文试探究第一章“早期文本”中“三级阶段论”的创新之处及与中国各家解释的相似处,说明本书在理论阐释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宇文所安 “三级阶段论” 解蔽 柏拉图 孔子
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所著《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是一部专供在美国大学里学习中文的学生使用的教材,通过阅读中文版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适合西方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论,而且也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正如徐志啸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比较诗学价值》所述:“概括地看,《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在中国古代文论的材料选择、英语翻译和理论阐释三个方面体现了它的长处和价值,而尤以第三方面取胜。”[1]
本书第一章“早期文本”中第一段引文是《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对此,史冬冬在《他山之石:宇文所安如何译释中国古代文论——以<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为例》提到:“这是国内学者和中国文论选本、文论批评史很少引证和分析的一段话,而宇文所安将它作为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起始,足见他分析视角的独特和他对这段话的重视。”[2]作者认为,孔子这段话提出了若干假定,而本文将围绕这些基本假定,阐述作者提出的“三级阶段论”(triadic sequence of stages)[3]思想。
一.宇文所安“三级阶段论”思想
讨论“三级阶段论”前,我们需要详细阐述引文中体现的三个假设。
(一)“首先,有两种真实,一在内,一在外:虽然对外在真实的观察有可能导致对内在真实的误解(存在隐藏的可能)。”[4]
1.柏拉图的观点
“Alêtheia”这个希腊词在英语中被译为“disclosedness”,中文译为“解蔽”或“真理”,这是柏拉图关注的中心:“认为世界的外表是欺骗性的,绝对的真理隐藏在欺骗性的外表之下。”[5]是“Becoming”(变化)和“Being”(存在)的对立(译者在此处注明:“becoming”可译为“正在形成”、“成为存在”、“将成之物”)。
2.孔子的观点
而孔子虽然会认为“being”是一个不可想象之物,但却可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作为解蔽的真理”。
本假设中投射出的中西两种观点“都处理欺骗性的外表和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某种正确的东西的对立”[6],都关心“在欺骗和谎言的强大威胁下,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7],但“这两种传统在文学及各种其他思想上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8]是下文将讨论的解释的不同。
(二)“然而,它同时也假定,通过对外在真实的某种特殊的关注,完全可以充分地深入到内在真实之中。”[9]
解释的不同在于:
1.在二者关系方面
柏拉图关注具体现象(即“becoming”)和“idea”(理念)性质上的差异;而孔子关注这两者之间必然的联系,即宇文所安在本假设中提出的“它认为在具体的内在状态和外在表现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10]。
例如:柏拉图认为美人身上的美是“美”理念的具体表象,孔子认为美就在人的身上,“它表现在外,要发现它需要某种特殊的观察。”
2.在从西方“理念”到现象,即中国的从内到外的过程方面
中西方的分歧在于“再现”(represent)和“暴露”的差异。例如一个尴尬的面部表情不是“再现”某种尴尬之情,而是首先不自觉地“暴露”感情,而后这种暴露又暗示了它的起因即“所由”。也即“制作”和“显现”(manifestation)的差异。希腊词“pioêma”(诗)来自于“piein”,故“制作”即“先有固定的模子再根据模子制作”[11],而“显现”即“一切内在的东西——人的本性或贯穿在世界中的原则——都天然具有某种外发和显现的趋势”[12]。
3.作者的结论
回到孔子的观点,作者对此假设的解释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交织在一起,任何一种内在真实都有可能被遮蔽,但只要你知道如何去观察,那么你就会发现,内在的真实其实就在(immanent)外在现象之中。”[13]作者英译为"He said,’Look to how it is.Consider from what it comes.Examine in what a person would be at rest.How can a person remain hidden?--how can someone remain hidden?"[14]而把“人焉瘦哉”翻译成“How can a person (someone)remain hidden?”也明确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这种思想的认识。
(三)“最后,这段话还有一个最微妙的假定:被表现的东西不是一个观念或一件事,而是一种情况,人的一种性情,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15]
1.这个假定是对于“所安”的论述
“孔子这里考虑的是如何认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16],也即“人的言行的种种复杂前提”[17],而下文說明这段话牵扯到的认识问题主要是“如何在具体的个案中识别善”[18],而不是善这个概念,引发了这种特殊的解释学,也是与西方观点的不同之处。
2.孔子关注的重点
《论语·泰伯》里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结合后文要谈到的朱熹“视”、“观”、“察”递进之序可知孔子关注的重点是做事和事后表现。宇文所安同樣反复表述了孔子关注的这一重点:“不过,第三层是最有意思的,在第三层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将‘安’于何种状态。这就意味着,在那个纯外表的层面上,我们还可以推断出不受纷纭现世干扰的,稳定而一贯的人性诸维度。”[19]
关键词:宇文所安 “三级阶段论” 解蔽 柏拉图 孔子
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所著《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是一部专供在美国大学里学习中文的学生使用的教材,通过阅读中文版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适合西方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论,而且也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正如徐志啸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的比较诗学价值》所述:“概括地看,《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在中国古代文论的材料选择、英语翻译和理论阐释三个方面体现了它的长处和价值,而尤以第三方面取胜。”[1]
本书第一章“早期文本”中第一段引文是《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对此,史冬冬在《他山之石:宇文所安如何译释中国古代文论——以<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为例》提到:“这是国内学者和中国文论选本、文论批评史很少引证和分析的一段话,而宇文所安将它作为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起始,足见他分析视角的独特和他对这段话的重视。”[2]作者认为,孔子这段话提出了若干假定,而本文将围绕这些基本假定,阐述作者提出的“三级阶段论”(triadic sequence of stages)[3]思想。
一.宇文所安“三级阶段论”思想
讨论“三级阶段论”前,我们需要详细阐述引文中体现的三个假设。
(一)“首先,有两种真实,一在内,一在外:虽然对外在真实的观察有可能导致对内在真实的误解(存在隐藏的可能)。”[4]
1.柏拉图的观点
“Alêtheia”这个希腊词在英语中被译为“disclosedness”,中文译为“解蔽”或“真理”,这是柏拉图关注的中心:“认为世界的外表是欺骗性的,绝对的真理隐藏在欺骗性的外表之下。”[5]是“Becoming”(变化)和“Being”(存在)的对立(译者在此处注明:“becoming”可译为“正在形成”、“成为存在”、“将成之物”)。
2.孔子的观点
而孔子虽然会认为“being”是一个不可想象之物,但却可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作为解蔽的真理”。
本假设中投射出的中西两种观点“都处理欺骗性的外表和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某种正确的东西的对立”[6],都关心“在欺骗和谎言的强大威胁下,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7],但“这两种传统在文学及各种其他思想上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8]是下文将讨论的解释的不同。
(二)“然而,它同时也假定,通过对外在真实的某种特殊的关注,完全可以充分地深入到内在真实之中。”[9]
解释的不同在于:
1.在二者关系方面
柏拉图关注具体现象(即“becoming”)和“idea”(理念)性质上的差异;而孔子关注这两者之间必然的联系,即宇文所安在本假设中提出的“它认为在具体的内在状态和外在表现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10]。
例如:柏拉图认为美人身上的美是“美”理念的具体表象,孔子认为美就在人的身上,“它表现在外,要发现它需要某种特殊的观察。”
2.在从西方“理念”到现象,即中国的从内到外的过程方面
中西方的分歧在于“再现”(represent)和“暴露”的差异。例如一个尴尬的面部表情不是“再现”某种尴尬之情,而是首先不自觉地“暴露”感情,而后这种暴露又暗示了它的起因即“所由”。也即“制作”和“显现”(manifestation)的差异。希腊词“pioêma”(诗)来自于“piein”,故“制作”即“先有固定的模子再根据模子制作”[11],而“显现”即“一切内在的东西——人的本性或贯穿在世界中的原则——都天然具有某种外发和显现的趋势”[12]。
3.作者的结论
回到孔子的观点,作者对此假设的解释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交织在一起,任何一种内在真实都有可能被遮蔽,但只要你知道如何去观察,那么你就会发现,内在的真实其实就在(immanent)外在现象之中。”[13]作者英译为"He said,’Look to how it is.Consider from what it comes.Examine in what a person would be at rest.How can a person remain hidden?--how can someone remain hidden?"[14]而把“人焉瘦哉”翻译成“How can a person (someone)remain hidden?”也明确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这种思想的认识。
(三)“最后,这段话还有一个最微妙的假定:被表现的东西不是一个观念或一件事,而是一种情况,人的一种性情,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15]
1.这个假定是对于“所安”的论述
“孔子这里考虑的是如何认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16],也即“人的言行的种种复杂前提”[17],而下文說明这段话牵扯到的认识问题主要是“如何在具体的个案中识别善”[18],而不是善这个概念,引发了这种特殊的解释学,也是与西方观点的不同之处。
2.孔子关注的重点
《论语·泰伯》里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结合后文要谈到的朱熹“视”、“观”、“察”递进之序可知孔子关注的重点是做事和事后表现。宇文所安同樣反复表述了孔子关注的这一重点:“不过,第三层是最有意思的,在第三层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将‘安’于何种状态。这就意味着,在那个纯外表的层面上,我们还可以推断出不受纷纭现世干扰的,稳定而一贯的人性诸维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