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需要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如果不适合,那再好也换不来快乐。
小时候,我经常听到同学们吹嘘自己的表哥、堂姐在美国英国生活得多么多么好,心中渐渐生出了对国外的向往。我常常悲哀地想:为什么我没出生在外国呢?在家里,我也经常抱怨,为此常被妈妈批评。
机会终于来了!上六年级时,妈妈拗不过我年复一年的苦苦哀求,与叔叔商量后,准许我参加去英国的夏令营。
临行那天,我拖着行李箱,与亲人们一一告别。终于可以去国外了!我美滋滋地想,登上飞机的步伐也很轻快。想着过一会儿就能吃上同学们描述的美味的“西餐”,我简直笑得合不拢嘴了。
可事情跟我想的截然相反。到了英国,我志得意满地以为自己能住进一栋豪华双层别墅,可迎接我们的却是一栋老房子。房间墙壁上的油漆都要掉光了,睡觉的被子像是二手的,我强忍着失望打开行李箱,期待着过一会儿能与寄宿家庭共同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
可希望再次破灭,端上桌的不是汉堡和薯条,而是一碗饭,上面覆盖着黄豆与番茄酱。“Is that all?”我狐疑地问女主人。“Yes,try it, taste good!”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多说什么,紧皱眉头吃了第一口。刹那间,我的胃里一阵翻滚,一种说不出来的恶心涌上来。我急忙冲进厕所,全吐到马桶里,并把饭偷偷扔进垃圾桶,逃离似的跑回房间。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持续恶化,不适应的感觉与日俱增。一个星期洗一次衣服、每天晚上被狗吠声吵醒、早餐吃麦片等一件件小事不断困扰着我。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眺望着远方的中国——那片属于自己的、熟悉的土地,对国外的新鲜感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家的渴望。联想起同学们的对话,不禁叹了口气:“这种生活可能不适合我。”
就这样,我在煎熬中度过了二十一天。从英国回中国的飞机落地了,我激动地跑到妈妈身边,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终于真切地感到:我回到了中国,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提向往国外的生活了,外国的月亮失去了它的神秘,因為我深刻地懂得:看似时髦又高大上的出国游学,并不适合现在的我,我更适合国内这种平凡又繁忙的都市生活,更适合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别人说好不一定真的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佳作点评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小作者热切向往国外的生活,可真正到了国外,面对寄宿家庭简陋的生活环境、单调的一日三餐,失望至极,这时才觉得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习作对比自己出国前后的心境变化,衬托出想象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结尾的领悟真切深刻。
(杨晓亮)
小时候,我经常听到同学们吹嘘自己的表哥、堂姐在美国英国生活得多么多么好,心中渐渐生出了对国外的向往。我常常悲哀地想:为什么我没出生在外国呢?在家里,我也经常抱怨,为此常被妈妈批评。
机会终于来了!上六年级时,妈妈拗不过我年复一年的苦苦哀求,与叔叔商量后,准许我参加去英国的夏令营。
临行那天,我拖着行李箱,与亲人们一一告别。终于可以去国外了!我美滋滋地想,登上飞机的步伐也很轻快。想着过一会儿就能吃上同学们描述的美味的“西餐”,我简直笑得合不拢嘴了。
可事情跟我想的截然相反。到了英国,我志得意满地以为自己能住进一栋豪华双层别墅,可迎接我们的却是一栋老房子。房间墙壁上的油漆都要掉光了,睡觉的被子像是二手的,我强忍着失望打开行李箱,期待着过一会儿能与寄宿家庭共同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
可希望再次破灭,端上桌的不是汉堡和薯条,而是一碗饭,上面覆盖着黄豆与番茄酱。“Is that all?”我狐疑地问女主人。“Yes,try it, taste good!”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多说什么,紧皱眉头吃了第一口。刹那间,我的胃里一阵翻滚,一种说不出来的恶心涌上来。我急忙冲进厕所,全吐到马桶里,并把饭偷偷扔进垃圾桶,逃离似的跑回房间。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持续恶化,不适应的感觉与日俱增。一个星期洗一次衣服、每天晚上被狗吠声吵醒、早餐吃麦片等一件件小事不断困扰着我。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眺望着远方的中国——那片属于自己的、熟悉的土地,对国外的新鲜感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家的渴望。联想起同学们的对话,不禁叹了口气:“这种生活可能不适合我。”
就这样,我在煎熬中度过了二十一天。从英国回中国的飞机落地了,我激动地跑到妈妈身边,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终于真切地感到:我回到了中国,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提向往国外的生活了,外国的月亮失去了它的神秘,因為我深刻地懂得:看似时髦又高大上的出国游学,并不适合现在的我,我更适合国内这种平凡又繁忙的都市生活,更适合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别人说好不一定真的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佳作点评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小作者热切向往国外的生活,可真正到了国外,面对寄宿家庭简陋的生活环境、单调的一日三餐,失望至极,这时才觉得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习作对比自己出国前后的心境变化,衬托出想象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结尾的领悟真切深刻。
(杨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