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法国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比较忠实于雨果的原著。它以其音乐的旋律美、演员的演唱美、剧作的风格美强烈地吸引着观众,堪称艺术界的瑰宝。
关键词:音乐剧 旋律美 演唱美 风格美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自19世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这是一部跨越时空的作品。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由欧美乐界顶尖才子Luc Plamondon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并在1998年1月的法国戛纳唱片大展中绽放异彩。随后,该剧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各国观众的好评。本文用文艺理论来对这部音乐剧的艺术美进行分析。
一 音乐的旋律美
音乐是音乐剧之体、之形,之外貌,音乐剧需要把旋律美完全展现出来,才能使剧作内涵得以充分的诠释。《巴黎圣母院》的旋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二是音乐音调高低的不同。
传统音乐剧重视美声唱法,而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却把流行音乐植入其中,这使其音乐风格多样化。剧中的主要人物爱斯梅拉达是吉普赛人,吉普赛音乐也就成为本剧的应有之义。本剧中的吉普赛人来自西班牙。他们天生聪明,以较低的姿态生存,却常常赢得更多的收入和发展机会,也因此被西方社会所排斥。在西方文化上视他们为野人,恶人。吉普赛女性大多能歌善舞,本剧中也展现了吉普赛的音乐文化。第一幕《吉普赛人》中,以吉普赛音乐的方式诉说着爱斯梅拉达的身世,此段吉普赛音乐,既有西班牙的风格,又有西亚的色彩。这些音乐元素在其它地方也有所展现,如加西莫多的一些唱段。这种音乐展现了此剧的异域风采。另外,还有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如第一幕中《爱斯梅拉达,你明了》其中较为尖锐的音乐。这种尖锐的声音配合快速的节奏,为音乐剧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第二,香颂歌谣的使用平添了法国文化细腻精致的情调。香颂是法国流行音乐的一种,它把唯美的曲调、浪漫的抒情与大胆的叙事相结合。本剧中爱斯梅拉达唱的《菲比斯》、《他灿烂太阳》都属于这种艺术。还有教堂音乐元素的加入,也为音乐剧平添了欧洲异域风情。这在音乐剧中虽不多见,并且也不是主要的形式,甚至更多的是背景伴唱,但是它的点染就为音乐剧增加了色彩。这样多风格浑然一体的音乐剧,尤如七种色彩构成的阳光,让《巴黎圣母院》的旋律更加丰富,更加优美,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音调高低的不同,为音乐剧增添了旋律美。不同音高的音符如果以一定的节奏排列,就会形成各具特点的旋律。不同的旋律体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甚至也会体现出其时代特色和个人的特色。如果再能加上和声,就能使其节奏更加富有特色。下面我们结合作品来分析其旋律美。在《巴黎圣母院》的原著中,作者开篇介绍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在音乐剧中通过诗人甘果瓦的吟诵,把观众带入到了情境之中。此时,剧作以简单的吉他和弦琶音做为伴奏。刚开始的部分,其语调平直;随着情感的迸发,调音与音域节节高升,至演唱时,又突然扬起,正当高声吸引人时,语音又缓缓下降,每个乐句好像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在此过程中,音乐每反复一次,高昂激越的情绪就会再一次扬起。音乐剧就是在这种音调的高高低低中引入剧情: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时值1482年,叙述爱与欲望的故事,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运用意象和诗韵,试着赋予它生命,献给各位及未来的世纪,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一砖一石,日复一日,一世纪接一世纪,爱从未消逝。人类眼看亲手造的塔越升越高,诗人和吟游诗人唱着爱曲情歌,许诺要带给全人类,一个更好的明天。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信仰的时代已成云烟,一群野蛮人聚集在各个城门,异教徒和破坏者纷纷涌进,世界临近末日,预言了西元两千年的今日。”
音乐剧的序曲,尤其是音乐的情感营造了悲剧的气氛,这与小说中原著描写巴黎圣母院的情形相似。小说中巴黎圣母院高耸入云,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刻着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ANKH(宿命)。小说以这种隐喻的方式告诉观众,故事结局是悲剧。音乐剧则以音乐的节奏和诗人吟唱与之暗合。暗示在命运面前,人类终将无能为力,暗示在那个时代,在宗教思想的束缚下,即使是人类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爱与美都只能以悲剧而结束。
二 演员的演唱美
音乐剧,演员的演唱是音乐剧的重要一环。演员的声演唱美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主要部分。这部剧中七位演员的演唱各具特点,他们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美,把每一个人物的特点都栩栩如生地传达了出来。剧中乞丐王克罗盼的演唱,其声音与气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略带沙哑的独特嗓音加上他的中气,使声音有一种钢般的硬质。他对不公平的世界予以批判,其愤怒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演员的传唱以强烈的节奏来展现,整个节奏多是三拍子,以呐喊般的声音直指人心。而这种三拍式,也象征了吉普赛人原始率真的舞步和激动跳跃的脉搏。然后,在和声中又出现反向下降,其低沉逐渐变弱,形成了四度音程模式的不断循环,象征着吉普赛人流离失所,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和欺压时,其绝望生活的悲剧际遇。在克罗盼的歌声中我们体会到演員演唱的悲壮美。他把吉普赛这一类人的生活状况以歌唱的方式写实地传达了出来。
剧中爱斯梅拉达的演唱,更是全剧中的亮点。每个部分,她的演唱均能展示出她某个时段的性格和过往历程。下面我们以第一部分来说明。音乐剧一开始是爱斯梅拉达的吟唱,那是以一种优美的低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再加上电子合成器形成的朦胧和声效果,给观众谜一般的感觉。音乐剧也以此种方式暗示了它谜一样的身份。而随后她的唱词,更是与之相合。“我是个吉普赛女郎,没人知道我来自何方。吉普赛女郎,我浪迹天涯,谁又知道我明天的去向”。这几句揭示了她地位的低下,生活处于流浪的状态,没有理想和生活的目标。这时,音乐剧以《奇迹之殿》再次由克罗盼向观众介绍其吉普赛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乐曲的方式暗示其生活的矛盾。这一部分,音乐以小调与大调的反复渲染,交替出现,象征了爱斯梅拉达生活中“光明”与“黑暗”、“善良”与“丑恶”的斗争。
在《圣母玛利亚颂》中,音乐剧表现了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伤感情绪。这段演员的演唱同样非常优美。这一段,演员演唱的情绪一会儿是低吟式的,一会儿又是高亢式的。但由于这支曲子是在12/8的拍子下展开的,加上用吉他伴奏,感觉演员唱的不是走在感情的极端,而是在整体平缓的氛围中进行,如一条流淌的小河,虽然偶尔也有波浪翻滚的时刻,但由于是在人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它的起伏整体上还算是平缓的。但是反复的音乐旋律,承载着爱斯梅拉达对圣母玛利亚的祈祷,承载着她由于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无限的感伤。这种伤感悠远流长,于平缓中包蕴着深刻。由于演员将演唱把握得十分准确,使唱曲在音乐的伴奏下增添了无限的意境。
音乐剧的情感高潮集中在《撕裂》部分。这一部分描述了三个男人对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爱”。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长得极丑,但他内心深处也爱着爱斯梅拉达,并一次次对她的保护来表达这种爱情。在他受到世人无边的蔑视眼神和言语下,爱斯梅拉达对于他来说是一位纯洁美丽的天使,是其生命中的一束阳光。他仰视她,崇拜她,迷恋她。内心深处希望“他的手能拂过她的长发”。对于副主教克洛德来说,爱斯梅拉达亦是一个美丽的诱惑。他说:我看过无数美丽的姑娘,但一回到圣母院,他都会把她们忘记。一看到爱斯梅拉达,他就会动心。回到圣母院,他认为她是魔鬼,并希望自己下次再见到她时,把她当作魔鬼。可是,每当再一次见到爱斯梅拉达时,他就希望能见到她一千次。对于法比来说,爱斯梅拉达是生活的调味品,是他生活中众多女性中最普通的一位。他并不把爱斯梅拉达的爱情当一回事。在音乐剧中,三位男演员在舞台上各据一方,他们一同演唱歌曲《佳人》。这是一首男声三重唱的作品。三重唱形式简单,旋律相同,但调性却按他们演出的顺序逐渐升高。他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感,用三重唱表达了他们不同的爱恋。这种巧妙的音乐组合,为音乐剧增添了华美的色彩。
三 剧作的风格美
《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时代的优秀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家雨果早在1827年就提出了他作品中的美学原则。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小说正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人物的塑造,让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的内外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也是按这一原则来编排的。法国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在已知观众已经熟悉了小说的前提下进行编排音乐剧的,它通过人物形象的设置、歌曲旋律的调整、舞蹈动作的演绎以及舞台的艺术效果来体现雨果原著中的艺术风格。
在人物设置上,女主角娇小玲珑,男主角身材魁梧;女主角楚楚动人,男主角(主要指加西莫多)外形奇丑无比。这种强弱对比,在音乐剧中还通过歌曲的舒缓来展现。有时歌曲平静柔美,有时急速有力。静时如万里睛空,紧张则似乱石穿空,舞蹈亦是如此。舞台上也从色彩强弱,灯光明暗来映衬。总之,雨果的对比原则,都是通过舞台上的各种艺术效果来展示的。这与中国文艺理论中的婉约与豪放、阴柔与阳刚十分相似。在音乐剧中,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来调动观众的情感,给观众以心灵上的震撼,来彰显正义,彰显人性的不可压抑与中世纪宗教对人的束缚。音乐剧与原著一样,强化美与丑。爱斯梅拉达几乎美到极致,加西莫多外形则丑到极致,克洛德与法比的心灵也丑到了极致。爱斯梅拉达,“她的歌喉,也像她的舞蹈、她的姿色一样动人,难以用言语形容,叫人消魂荡魄。可以这么说,这歌声清纯、嘹亮、空灵、悠扬;旋律如鲜花不停开放,音调抑扬顿挫,节奏千变万化;再说,歌词句子简短,间夹着尖声和嘘声的音符;还有,音阶急速跳跃,连夜莺也要甘拜下风,却始终保持着和谐;还有,八度音唱得那么纏绵荡漾,就像这年轻歌女的胸部那样,时起时落,忽高忽低。她那张秀丽的脸孔,随着歌声万般情愫的变化,其表情也从最狂乱的激情直至最纯贞的尊严,变幻莫测”。音乐剧的表演如原著这种描写一样,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的美。而加西莫多丑到吓人,克洛德内心的罪恶以至于要让爱斯梅拉达,要么嫁给他,要么送她上绞刑台。
音乐剧也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来强化悲剧效果。鲁迅说“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唯有“一个人遭遇不应该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爱斯梅拉达作为美的化身,却是非常的纯真,她把法比逢场作戏的感情当作真正的爱情。当音乐剧中爱斯梅拉达以优美的旋律表明自己对法比的无限深情时,观众内心也为这种情感所感动,同时也为女主人公的未来而担忧。此时,我们既为她的悲剧行为而同情,也为她不应有此劫难而怜悯恐惧。女主人公至善至美至纯,与社会现实的至恶至丑至浑形成了强烈对比,其悲剧性也更加强烈。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特性根源于两种对立的理想和势力冲突;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悲剧性的冲突。从这个意义来看,克洛德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本应有正当追求爱情的权利,是由于宗教思想的束缚才导致他人性的扭曲。加西莫多则是因为外形的丑而导致内心的痛。音乐剧则通过他们的吟唱传达了这种悲剧效果。
参考文献:
[1]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 陶辛:《〈巴黎圣母院〉音乐解读》,《歌剧艺术》,2003年第1期。
[3] 张前、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关键词:音乐剧 旋律美 演唱美 风格美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自19世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这是一部跨越时空的作品。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由欧美乐界顶尖才子Luc Plamondon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并在1998年1月的法国戛纳唱片大展中绽放异彩。随后,该剧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各国观众的好评。本文用文艺理论来对这部音乐剧的艺术美进行分析。
一 音乐的旋律美
音乐是音乐剧之体、之形,之外貌,音乐剧需要把旋律美完全展现出来,才能使剧作内涵得以充分的诠释。《巴黎圣母院》的旋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二是音乐音调高低的不同。
传统音乐剧重视美声唱法,而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却把流行音乐植入其中,这使其音乐风格多样化。剧中的主要人物爱斯梅拉达是吉普赛人,吉普赛音乐也就成为本剧的应有之义。本剧中的吉普赛人来自西班牙。他们天生聪明,以较低的姿态生存,却常常赢得更多的收入和发展机会,也因此被西方社会所排斥。在西方文化上视他们为野人,恶人。吉普赛女性大多能歌善舞,本剧中也展现了吉普赛的音乐文化。第一幕《吉普赛人》中,以吉普赛音乐的方式诉说着爱斯梅拉达的身世,此段吉普赛音乐,既有西班牙的风格,又有西亚的色彩。这些音乐元素在其它地方也有所展现,如加西莫多的一些唱段。这种音乐展现了此剧的异域风采。另外,还有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如第一幕中《爱斯梅拉达,你明了》其中较为尖锐的音乐。这种尖锐的声音配合快速的节奏,为音乐剧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第二,香颂歌谣的使用平添了法国文化细腻精致的情调。香颂是法国流行音乐的一种,它把唯美的曲调、浪漫的抒情与大胆的叙事相结合。本剧中爱斯梅拉达唱的《菲比斯》、《他灿烂太阳》都属于这种艺术。还有教堂音乐元素的加入,也为音乐剧平添了欧洲异域风情。这在音乐剧中虽不多见,并且也不是主要的形式,甚至更多的是背景伴唱,但是它的点染就为音乐剧增加了色彩。这样多风格浑然一体的音乐剧,尤如七种色彩构成的阳光,让《巴黎圣母院》的旋律更加丰富,更加优美,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音调高低的不同,为音乐剧增添了旋律美。不同音高的音符如果以一定的节奏排列,就会形成各具特点的旋律。不同的旋律体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甚至也会体现出其时代特色和个人的特色。如果再能加上和声,就能使其节奏更加富有特色。下面我们结合作品来分析其旋律美。在《巴黎圣母院》的原著中,作者开篇介绍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在音乐剧中通过诗人甘果瓦的吟诵,把观众带入到了情境之中。此时,剧作以简单的吉他和弦琶音做为伴奏。刚开始的部分,其语调平直;随着情感的迸发,调音与音域节节高升,至演唱时,又突然扬起,正当高声吸引人时,语音又缓缓下降,每个乐句好像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在此过程中,音乐每反复一次,高昂激越的情绪就会再一次扬起。音乐剧就是在这种音调的高高低低中引入剧情: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时值1482年,叙述爱与欲望的故事,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运用意象和诗韵,试着赋予它生命,献给各位及未来的世纪,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一砖一石,日复一日,一世纪接一世纪,爱从未消逝。人类眼看亲手造的塔越升越高,诗人和吟游诗人唱着爱曲情歌,许诺要带给全人类,一个更好的明天。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信仰的时代已成云烟,一群野蛮人聚集在各个城门,异教徒和破坏者纷纷涌进,世界临近末日,预言了西元两千年的今日。”
音乐剧的序曲,尤其是音乐的情感营造了悲剧的气氛,这与小说中原著描写巴黎圣母院的情形相似。小说中巴黎圣母院高耸入云,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刻着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ANKH(宿命)。小说以这种隐喻的方式告诉观众,故事结局是悲剧。音乐剧则以音乐的节奏和诗人吟唱与之暗合。暗示在命运面前,人类终将无能为力,暗示在那个时代,在宗教思想的束缚下,即使是人类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爱与美都只能以悲剧而结束。
二 演员的演唱美
音乐剧,演员的演唱是音乐剧的重要一环。演员的声演唱美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主要部分。这部剧中七位演员的演唱各具特点,他们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美,把每一个人物的特点都栩栩如生地传达了出来。剧中乞丐王克罗盼的演唱,其声音与气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略带沙哑的独特嗓音加上他的中气,使声音有一种钢般的硬质。他对不公平的世界予以批判,其愤怒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演员的传唱以强烈的节奏来展现,整个节奏多是三拍子,以呐喊般的声音直指人心。而这种三拍式,也象征了吉普赛人原始率真的舞步和激动跳跃的脉搏。然后,在和声中又出现反向下降,其低沉逐渐变弱,形成了四度音程模式的不断循环,象征着吉普赛人流离失所,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和欺压时,其绝望生活的悲剧际遇。在克罗盼的歌声中我们体会到演員演唱的悲壮美。他把吉普赛这一类人的生活状况以歌唱的方式写实地传达了出来。
剧中爱斯梅拉达的演唱,更是全剧中的亮点。每个部分,她的演唱均能展示出她某个时段的性格和过往历程。下面我们以第一部分来说明。音乐剧一开始是爱斯梅拉达的吟唱,那是以一种优美的低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再加上电子合成器形成的朦胧和声效果,给观众谜一般的感觉。音乐剧也以此种方式暗示了它谜一样的身份。而随后她的唱词,更是与之相合。“我是个吉普赛女郎,没人知道我来自何方。吉普赛女郎,我浪迹天涯,谁又知道我明天的去向”。这几句揭示了她地位的低下,生活处于流浪的状态,没有理想和生活的目标。这时,音乐剧以《奇迹之殿》再次由克罗盼向观众介绍其吉普赛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乐曲的方式暗示其生活的矛盾。这一部分,音乐以小调与大调的反复渲染,交替出现,象征了爱斯梅拉达生活中“光明”与“黑暗”、“善良”与“丑恶”的斗争。
在《圣母玛利亚颂》中,音乐剧表现了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伤感情绪。这段演员的演唱同样非常优美。这一段,演员演唱的情绪一会儿是低吟式的,一会儿又是高亢式的。但由于这支曲子是在12/8的拍子下展开的,加上用吉他伴奏,感觉演员唱的不是走在感情的极端,而是在整体平缓的氛围中进行,如一条流淌的小河,虽然偶尔也有波浪翻滚的时刻,但由于是在人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它的起伏整体上还算是平缓的。但是反复的音乐旋律,承载着爱斯梅拉达对圣母玛利亚的祈祷,承载着她由于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无限的感伤。这种伤感悠远流长,于平缓中包蕴着深刻。由于演员将演唱把握得十分准确,使唱曲在音乐的伴奏下增添了无限的意境。
音乐剧的情感高潮集中在《撕裂》部分。这一部分描述了三个男人对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爱”。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长得极丑,但他内心深处也爱着爱斯梅拉达,并一次次对她的保护来表达这种爱情。在他受到世人无边的蔑视眼神和言语下,爱斯梅拉达对于他来说是一位纯洁美丽的天使,是其生命中的一束阳光。他仰视她,崇拜她,迷恋她。内心深处希望“他的手能拂过她的长发”。对于副主教克洛德来说,爱斯梅拉达亦是一个美丽的诱惑。他说:我看过无数美丽的姑娘,但一回到圣母院,他都会把她们忘记。一看到爱斯梅拉达,他就会动心。回到圣母院,他认为她是魔鬼,并希望自己下次再见到她时,把她当作魔鬼。可是,每当再一次见到爱斯梅拉达时,他就希望能见到她一千次。对于法比来说,爱斯梅拉达是生活的调味品,是他生活中众多女性中最普通的一位。他并不把爱斯梅拉达的爱情当一回事。在音乐剧中,三位男演员在舞台上各据一方,他们一同演唱歌曲《佳人》。这是一首男声三重唱的作品。三重唱形式简单,旋律相同,但调性却按他们演出的顺序逐渐升高。他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感,用三重唱表达了他们不同的爱恋。这种巧妙的音乐组合,为音乐剧增添了华美的色彩。
三 剧作的风格美
《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时代的优秀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家雨果早在1827年就提出了他作品中的美学原则。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小说正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人物的塑造,让人物之间、人物自身的内外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也是按这一原则来编排的。法国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在已知观众已经熟悉了小说的前提下进行编排音乐剧的,它通过人物形象的设置、歌曲旋律的调整、舞蹈动作的演绎以及舞台的艺术效果来体现雨果原著中的艺术风格。
在人物设置上,女主角娇小玲珑,男主角身材魁梧;女主角楚楚动人,男主角(主要指加西莫多)外形奇丑无比。这种强弱对比,在音乐剧中还通过歌曲的舒缓来展现。有时歌曲平静柔美,有时急速有力。静时如万里睛空,紧张则似乱石穿空,舞蹈亦是如此。舞台上也从色彩强弱,灯光明暗来映衬。总之,雨果的对比原则,都是通过舞台上的各种艺术效果来展示的。这与中国文艺理论中的婉约与豪放、阴柔与阳刚十分相似。在音乐剧中,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来调动观众的情感,给观众以心灵上的震撼,来彰显正义,彰显人性的不可压抑与中世纪宗教对人的束缚。音乐剧与原著一样,强化美与丑。爱斯梅拉达几乎美到极致,加西莫多外形则丑到极致,克洛德与法比的心灵也丑到了极致。爱斯梅拉达,“她的歌喉,也像她的舞蹈、她的姿色一样动人,难以用言语形容,叫人消魂荡魄。可以这么说,这歌声清纯、嘹亮、空灵、悠扬;旋律如鲜花不停开放,音调抑扬顿挫,节奏千变万化;再说,歌词句子简短,间夹着尖声和嘘声的音符;还有,音阶急速跳跃,连夜莺也要甘拜下风,却始终保持着和谐;还有,八度音唱得那么纏绵荡漾,就像这年轻歌女的胸部那样,时起时落,忽高忽低。她那张秀丽的脸孔,随着歌声万般情愫的变化,其表情也从最狂乱的激情直至最纯贞的尊严,变幻莫测”。音乐剧的表演如原著这种描写一样,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的美。而加西莫多丑到吓人,克洛德内心的罪恶以至于要让爱斯梅拉达,要么嫁给他,要么送她上绞刑台。
音乐剧也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来强化悲剧效果。鲁迅说“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唯有“一个人遭遇不应该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爱斯梅拉达作为美的化身,却是非常的纯真,她把法比逢场作戏的感情当作真正的爱情。当音乐剧中爱斯梅拉达以优美的旋律表明自己对法比的无限深情时,观众内心也为这种情感所感动,同时也为女主人公的未来而担忧。此时,我们既为她的悲剧行为而同情,也为她不应有此劫难而怜悯恐惧。女主人公至善至美至纯,与社会现实的至恶至丑至浑形成了强烈对比,其悲剧性也更加强烈。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特性根源于两种对立的理想和势力冲突;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悲剧性的冲突。从这个意义来看,克洛德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本应有正当追求爱情的权利,是由于宗教思想的束缚才导致他人性的扭曲。加西莫多则是因为外形的丑而导致内心的痛。音乐剧则通过他们的吟唱传达了这种悲剧效果。
参考文献:
[1]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 陶辛:《〈巴黎圣母院〉音乐解读》,《歌剧艺术》,2003年第1期。
[3] 张前、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