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批以诗词歌赋、国宝非遗、名人书信、家国情怀为核心要素的文化类节目,陆续登上荧屏。它们从多元角度切入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几呈井喷之势。
这是一份不短的节目单:《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信·中国》《儿行千里》《唱响中华》《拜见小师傅》《汉字风云会》《中华好故事》《传承者》《传承中国》《非凡匠心》……
據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了50档。
在口碑和收视率的表现上,文化类节目也实现了双丰收。《国家宝藏》《朗读者》等“现象级”节目,在社交媒体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热度,让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在荧屏外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当明星类节目陷入泡沫化发展的疲软状态,文化类节目却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为根基,从“一枝独秀”发展到“春色满园”。有论者谓之为“文化类节目,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回答的考题。
2017年,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加大了对文化类节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与娱乐性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在题材属性上重在对“中华文化基因”进行传承,在原创性表达上具备天然的优势。
在节目类型的样态上,这一波文化类节目吸收了竞技类、真人秀类节目的元素,开始摆脱以往相对单一和严肃厚重的样态,向多样化和流行化方向发展。
以正在热播、颇具美誉度的两档节目为例:《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从2000多封共产党人的书信中甄选出60余封,在节目内容的构建上予以创新,力图还原共产党人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非凡匠心2》则旨在让嘉宾体验每一门匠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展现出匠人匠艺背后的独特故事,并对即将消失的手艺秘笈进行“抢救性”的记录保存。
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有精神上的故乡。
这样的方向引领,得到了年轻人的积极回应。每一档文化类节目的热播,都离不开年轻人的自发观看与传播。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其主体受众人群中,20~25岁的年轻人最多,15~20岁的青少年紧随其后。
年轻人群体对文化类节目的高度关注,显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魅力的高度自信与自豪,也让这类节目的发展潜力变得更为可期。
在当今时代,被称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的文化类节目,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迈向“新主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这是一份不短的节目单:《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信·中国》《儿行千里》《唱响中华》《拜见小师傅》《汉字风云会》《中华好故事》《传承者》《传承中国》《非凡匠心》……
據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了50档。
在口碑和收视率的表现上,文化类节目也实现了双丰收。《国家宝藏》《朗读者》等“现象级”节目,在社交媒体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热度,让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在荧屏外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当明星类节目陷入泡沫化发展的疲软状态,文化类节目却以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为根基,从“一枝独秀”发展到“春色满园”。有论者谓之为“文化类节目,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回答的考题。
2017年,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加大了对文化类节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与娱乐性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在题材属性上重在对“中华文化基因”进行传承,在原创性表达上具备天然的优势。
在节目类型的样态上,这一波文化类节目吸收了竞技类、真人秀类节目的元素,开始摆脱以往相对单一和严肃厚重的样态,向多样化和流行化方向发展。
以正在热播、颇具美誉度的两档节目为例:《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从2000多封共产党人的书信中甄选出60余封,在节目内容的构建上予以创新,力图还原共产党人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非凡匠心2》则旨在让嘉宾体验每一门匠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展现出匠人匠艺背后的独特故事,并对即将消失的手艺秘笈进行“抢救性”的记录保存。
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有精神上的故乡。
这样的方向引领,得到了年轻人的积极回应。每一档文化类节目的热播,都离不开年轻人的自发观看与传播。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其主体受众人群中,20~25岁的年轻人最多,15~20岁的青少年紧随其后。
年轻人群体对文化类节目的高度关注,显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魅力的高度自信与自豪,也让这类节目的发展潜力变得更为可期。
在当今时代,被称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的文化类节目,正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迈向“新主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