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论文讲究“就事”,即在赏析评论诗词文章时要注意联系作者写作此诗文时特殊的人生遭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很有见地与实用价值的观点。由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古诗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作者的人生遭际,学生感同身受,理解起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来就会容易、深刻得多。事实上,广大的语文教师也一直在这样做着。但问题是,我们总习惯于在学习课文之初即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背景介绍也往往是为介绍而介绍,既不精选内容,也不精挑时机,随意性很大,模式化太浓。这就使背景介绍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写作背景的介绍,应根据理解课文的实际需要,精心选择内容,灵活把握时机,有的放矢,方能切中要害,事半功倍。
一、精挑细选内容,力求切中要害
平时听课,发现好多教师总是把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介绍放在一个环节,然后事无巨细地把作者的生平与经历介绍出来。但笔者认为,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应追求一个“精”字。因为,课本上所选诗文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大家,要想把他们介绍全、介绍细,那不是几十、几百个字就能完成的,并且我们上课介绍作者的生平及诗文的写作背景,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思想感情,介绍得多了,反而会扰乱视听,使背景介绍失去它应有的效用。所以说,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要精挑细选那些最核心的、最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思想感情内容,其余的一定要忍痛割爱。
二、灵活把握时机,做到有的放矢
精挑细选好介绍的内容后,如果抓不准时机,还像传统做法那样一律放在教学流程的开始部分介绍,仍然发挥不了写作背景最大的效用。笔者认为,根据理解课文的需要,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必全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还可以放在中间和收束阶段进行。
1.在中间阶段可利用写作背景来解决疑难。
有些课文,在理解它的关键内容时,往往会遇到“拦路虎”,这时就可以请写作背景来帮忙打“虎”。比如,《小石潭记》,学到后期,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前面作者的心情是“乐之”,而到后来变成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好像不乐了?这时,如果能精当地介绍一下作者写作此文时的遭际,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此时的作者为国效力不成反遭贬谪,孤独、寂寞、忧愤充满了他的内心,游山玩水只是想排遣心中的烦恼,而一旦景与情合,内心深处的孤独、忧愤就会不由得荡漾开来,由乐到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如《天上的街市》,学到后期,学生就会问:诗人为什么要让传说中被分割在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自由往来?这时介绍一下作者写作这首诗时特定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诗人是想借此来表达在那黑暗的时代里他美好的理想以及对现实的否定。看来,只要写作背景介绍能抓住时机,就能收到“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的可喜效果。
2.在收束阶段也可用写作背景来总结全文,深化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千头万绪疑无解,一子落定满盘活。有些课文,学生学完它后如坠云里雾里,认不出它的“庐山真面目”。这时,写作背景常常能帮学生“拨开云雾见太阳”。比如《马说》,探究主旨时,学生往往会问:韩老先生究竟借马要表达什么?这时教师若能让学生了解韩愈写作此文时的处境——怀才不遇,忧愤满怀;然后加以点拨,学生马上就会懂得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象征意义及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再如《丑小鸭》,总结课文时适当介绍一下安徒生的生平经历,稍作点拨,学生就会明白:文中的丑小鸭就是安徒生的写照,安徒生正是想借此告诉人们,只要不断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一定会走向成功。
三、巧妙分解背景,进行各个击破
军队在作战时,有时遇到强大的敌人,一口“吃”不了它,经常会想方设法把敌人分成几股,然后各个击破。教学中也一样。有些课文的内容一次、两次突破不了,那就把它们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种情况下,写作背景也不妨分批、分次出现,以求“蚁穴毁堤”的效果。比如《行路难》,学习它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绊脚石”,那就来各个击破吧。开始学习时,可只让学生知道它的作者是李白,然后学习前四句。一学,问题出来啦,学生理解不了:为什么面对“黄金宴”,诗人“停杯投箸不能食”?这时,教师可让学生知道诗人当时被“赐金放还”,心情不好,所以“不能食”。接下来往后走,学生又不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指什么?这时,教师再简要介绍一下李白的生平——少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志,二十五岁开始寻求报国的机会,却屡屡碰壁;好不容易有道士吴筠推荐为供奉翰林,然只是个跟着皇帝吟风咏月的御用文人,志不得申;后来竟由于得罪了皇帝宠信的小人而被“赐金放还”。仕途可谓坎坷,世路几多艰险,这不就是“冰塞川”、“雪满山”吗?照这样,后面的几个问题也可由分解的诗人的生平与写作背景来化解。
当然,在教学中,写作背景的介绍并不是非有不可的,这全取决于教学的实际需要。但如果介绍写作背景时能做到抓准时机,有的放矢,肯定会达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宇帆)
一、精挑细选内容,力求切中要害
平时听课,发现好多教师总是把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介绍放在一个环节,然后事无巨细地把作者的生平与经历介绍出来。但笔者认为,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应追求一个“精”字。因为,课本上所选诗文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大家,要想把他们介绍全、介绍细,那不是几十、几百个字就能完成的,并且我们上课介绍作者的生平及诗文的写作背景,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思想感情,介绍得多了,反而会扰乱视听,使背景介绍失去它应有的效用。所以说,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要精挑细选那些最核心的、最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思想感情内容,其余的一定要忍痛割爱。
二、灵活把握时机,做到有的放矢
精挑细选好介绍的内容后,如果抓不准时机,还像传统做法那样一律放在教学流程的开始部分介绍,仍然发挥不了写作背景最大的效用。笔者认为,根据理解课文的需要,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必全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还可以放在中间和收束阶段进行。
1.在中间阶段可利用写作背景来解决疑难。
有些课文,在理解它的关键内容时,往往会遇到“拦路虎”,这时就可以请写作背景来帮忙打“虎”。比如,《小石潭记》,学到后期,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前面作者的心情是“乐之”,而到后来变成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好像不乐了?这时,如果能精当地介绍一下作者写作此文时的遭际,学生就会明白:原来此时的作者为国效力不成反遭贬谪,孤独、寂寞、忧愤充满了他的内心,游山玩水只是想排遣心中的烦恼,而一旦景与情合,内心深处的孤独、忧愤就会不由得荡漾开来,由乐到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如《天上的街市》,学到后期,学生就会问:诗人为什么要让传说中被分割在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自由往来?这时介绍一下作者写作这首诗时特定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诗人是想借此来表达在那黑暗的时代里他美好的理想以及对现实的否定。看来,只要写作背景介绍能抓住时机,就能收到“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的可喜效果。
2.在收束阶段也可用写作背景来总结全文,深化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千头万绪疑无解,一子落定满盘活。有些课文,学生学完它后如坠云里雾里,认不出它的“庐山真面目”。这时,写作背景常常能帮学生“拨开云雾见太阳”。比如《马说》,探究主旨时,学生往往会问:韩老先生究竟借马要表达什么?这时教师若能让学生了解韩愈写作此文时的处境——怀才不遇,忧愤满怀;然后加以点拨,学生马上就会懂得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象征意义及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再如《丑小鸭》,总结课文时适当介绍一下安徒生的生平经历,稍作点拨,学生就会明白:文中的丑小鸭就是安徒生的写照,安徒生正是想借此告诉人们,只要不断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一定会走向成功。
三、巧妙分解背景,进行各个击破
军队在作战时,有时遇到强大的敌人,一口“吃”不了它,经常会想方设法把敌人分成几股,然后各个击破。教学中也一样。有些课文的内容一次、两次突破不了,那就把它们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种情况下,写作背景也不妨分批、分次出现,以求“蚁穴毁堤”的效果。比如《行路难》,学习它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绊脚石”,那就来各个击破吧。开始学习时,可只让学生知道它的作者是李白,然后学习前四句。一学,问题出来啦,学生理解不了:为什么面对“黄金宴”,诗人“停杯投箸不能食”?这时,教师可让学生知道诗人当时被“赐金放还”,心情不好,所以“不能食”。接下来往后走,学生又不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指什么?这时,教师再简要介绍一下李白的生平——少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志,二十五岁开始寻求报国的机会,却屡屡碰壁;好不容易有道士吴筠推荐为供奉翰林,然只是个跟着皇帝吟风咏月的御用文人,志不得申;后来竟由于得罪了皇帝宠信的小人而被“赐金放还”。仕途可谓坎坷,世路几多艰险,这不就是“冰塞川”、“雪满山”吗?照这样,后面的几个问题也可由分解的诗人的生平与写作背景来化解。
当然,在教学中,写作背景的介绍并不是非有不可的,这全取决于教学的实际需要。但如果介绍写作背景时能做到抓准时机,有的放矢,肯定会达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