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和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育工作应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培养;教育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又强调:“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所以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有知识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有理性,有分析能力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只有探索才能使人类积累新的知识,只有创新才能为世界增加新的财富,也才能给人类带来新的幸福。可见,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说,构建和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那么,教育工作应该怎样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呢?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基础,只有先进的、科学的、前沿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引发教学创新的全面开展和积极稳步的推进。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创新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人本思想”和“创造人格本位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制定切实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同进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习、创造,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人格本位”的主要内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健全的人格、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来进行,特别是创造能力,它在各种能力中处于最高层次,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同时健全的人格的形成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富有想象力、独立生活与学习,对一切事情有自己的主见,不怕困难与挫折等。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中心环节。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灵魂,科学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能够鲜活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创新教育则提倡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体式教学”和“开拓式教学”不失为有效的探索方法。“集体式教学”是指教师参与学生的学 ,学生参与教师的教,教与学相互渗透,充分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班级管理、作业讲评、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锻炼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探索、创新水平。“开拓式教学”指两个方面:一冲破课时、课堂的限制、拓展教学的时空范围,把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在外出考察、旅游休闲,甚至家庭娱乐之中,自觉地实践教育,实现家庭、学校和教育的三位一体。二是打破传统教学的学科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综合知识为主,问题的提出和讲解,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加以分析,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诱发学生多想问题,开阔他们的思维领域。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核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的缩短,知识增长的速度在加快。因此,教学内容的创新对于是否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课程的设置是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内容。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有与之适应的教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今天,课程的设置可以推行“整体式”的课程设置并加以实践。
第一,开设综合知识课程群,把课程按其内容的相关性或近似性,加以分类和归纳,形成综合课程。这样做可以高效率地傳授给学生最多最优的知识框架,为他们思维发展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各学科的合理联系和相互融通,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第二,开设方法、策略训练课程群。包括认知策略、思维策略、创新策略训练课程及活动课程、实践实作课程、潜在课程、科技发明制作课程等实践操作课程。
第三,开设情商训练课程群。这些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使其长久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指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的科技含量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更加有利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方案,以及制订客观现实的培养目标,为教学创新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归纳和总结,创新教学评价要求我们努力克服“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考试”的传统格局,按照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及实效性原则的要求,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一,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考试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注意灵活性、运用性试题的运用。考试方法多样化,事先考试与考查,闭卷与开卷,集中与分散,书面考试与实际运用能力测查及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等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大力推行“综合评价”, 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
组成学生综合评价小组,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
第三,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主要看学生成才的数量和质量,对
教学效果进行“延时性评价”,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评判教师和学校的教学效果及质量。
五、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重要物质要素。
传统的学习基本上是从课堂里获取信息和知识,但将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将更加强调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这种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主要是依靠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先进的、高科技的、配套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实现教学信息化,推动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教学创新必须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
总之,创新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造就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当然,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这里谨就个人的体会和探索谈了一点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创新;培养;教育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又强调:“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所以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有知识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有理性,有分析能力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只有探索才能使人类积累新的知识,只有创新才能为世界增加新的财富,也才能给人类带来新的幸福。可见,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说,构建和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那么,教育工作应该怎样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呢?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基础,只有先进的、科学的、前沿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引发教学创新的全面开展和积极稳步的推进。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创新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人本思想”和“创造人格本位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制定切实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同进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习、创造,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人格本位”的主要内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健全的人格、比较熟练的操作能力来进行,特别是创造能力,它在各种能力中处于最高层次,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同时健全的人格的形成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富有想象力、独立生活与学习,对一切事情有自己的主见,不怕困难与挫折等。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中心环节。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灵魂,科学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能够鲜活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创新教育则提倡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体式教学”和“开拓式教学”不失为有效的探索方法。“集体式教学”是指教师参与学生的学 ,学生参与教师的教,教与学相互渗透,充分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班级管理、作业讲评、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锻炼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探索、创新水平。“开拓式教学”指两个方面:一冲破课时、课堂的限制、拓展教学的时空范围,把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在外出考察、旅游休闲,甚至家庭娱乐之中,自觉地实践教育,实现家庭、学校和教育的三位一体。二是打破传统教学的学科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综合知识为主,问题的提出和讲解,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加以分析,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诱发学生多想问题,开阔他们的思维领域。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核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的缩短,知识增长的速度在加快。因此,教学内容的创新对于是否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课程的设置是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内容。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有与之适应的教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今天,课程的设置可以推行“整体式”的课程设置并加以实践。
第一,开设综合知识课程群,把课程按其内容的相关性或近似性,加以分类和归纳,形成综合课程。这样做可以高效率地傳授给学生最多最优的知识框架,为他们思维发展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各学科的合理联系和相互融通,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第二,开设方法、策略训练课程群。包括认知策略、思维策略、创新策略训练课程及活动课程、实践实作课程、潜在课程、科技发明制作课程等实践操作课程。
第三,开设情商训练课程群。这些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使其长久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指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的科技含量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更加有利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方案,以及制订客观现实的培养目标,为教学创新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教学评价是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归纳和总结,创新教学评价要求我们努力克服“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考试”的传统格局,按照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及实效性原则的要求,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一,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考试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注意灵活性、运用性试题的运用。考试方法多样化,事先考试与考查,闭卷与开卷,集中与分散,书面考试与实际运用能力测查及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等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大力推行“综合评价”, 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
组成学生综合评价小组,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
第三,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主要看学生成才的数量和质量,对
教学效果进行“延时性评价”,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评判教师和学校的教学效果及质量。
五、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重要物质要素。
传统的学习基本上是从课堂里获取信息和知识,但将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将更加强调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这种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主要是依靠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先进的、高科技的、配套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实现教学信息化,推动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教学创新必须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
总之,创新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造就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当然,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这里谨就个人的体会和探索谈了一点浅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