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参加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浴血沙场、屡立战功;她创下三项中国空降兵之最——第一批女空降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年届五旬,她潜心科研,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离休后,她悬壶济世,为贫困群众义诊;耄耋之年,她再次作出惊世之举——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她就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
“松花江啊,你离开的女儿回来了!”2019年6月29日,飞越2500公里距离,跨过43年的光阴,继1976年回乡为父母扫墓之后,马旭再次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
去时豆蔻芳华,归来满头华发,但她的心从未离开这片热土。正是这份对故乡的执着眷恋,才有了“为家乡一掷千万”的惊人壮举,在这份义举的背后,是展示给世人的一颗始终赤诚的初心。
勇冠巾帼的“空中木兰”
2018年3月,哈尔滨市木兰县委副书记徐向峰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一个名叫金长福的空降部队老兵:“我有个老首长,名叫马旭,她想给家乡木兰的教育事业捐笔钱。老人一生都特别信任党组织,所以让我帮着联系木兰县委。”
马旭是谁?捐款数额是多少?起初,这些信息均不清楚。在与金长福及马旭本人多次沟通后,关于马旭的情况逐渐清晰起来。
1933年3月,马旭出生于木兰县建国乡李国宝屯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去世早,马旭和弟弟跟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全家人靠母亲说大鼓书养活。木兰从军、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从小就深深烙在马旭的心底。
1947年,村里的贫民会主任建议马旭妈妈送一个娃去当兵。由于弟弟年纪太小,母亲就让马旭去了。
在乡亲的护送下,14岁的马旭参军入伍。同年,马旭考入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学习半年后,她成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名卫生员。辽沈战役、抗美援朝……6年多时间里,马旭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救死扶伤,曾光荣负伤并立功,先后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
但马旭对参战立功的事很少提及,她说:“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幸福。”
作为优秀卫生员,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1956年,马旭以全优的成绩被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军医。
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以黄继光烈士生前所在的英雄部队某军为主体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负责卫勤保障工作。
“部队同志都跳伞了,如果不能和他们一起跳,我这个军医就是废物。”但马旭身高只有一米五三,体重仅有七十斤,远不能达到训练的要求。部队领导几经考虑,婉拒了她的请求。
马旭不死心,她在宿舍挖了一个坑,垫上细沙,把椅子叠到桌子上,自制简易跳台,每天晚上练习上百次。她还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身在空降师,如果不跳伞,怎么能叫伞兵?我恳求组织批准,并保证成为合格的伞兵!”部队首长无奈地说:“如果你跳得比战士好,就让你上!”她立马跳上平台,连跳三下,动作标准利索。首长这才批准:“你这个小鬼,不愧为我们英雄连队的花木兰,我犟不过你了。”
从1962年秋第一次跳伞开始,20多年间,马旭先后跳伞140多次,从青年、中年一直跳到了老年。
志同道合的军中伉俪
“结婚生子影响工作,我坚决不干!”在30岁之前,马旭并没有谈婚论嫁的念头,直到志同道合的颜学庸走进她的生活。
当时,同为军医的颜学庸已是马旭工作上的好伙伴。一次,他们听说苏联的一名驻岛战士突发阑尾炎,但岛上只有一名医生,没有助手帮忙打开腹部。“能否发明一种自动开腹器?”“在手术时帮助医生拉开腹部。”两人一拍即合。他们一起设计、修改,又把图纸送到上海的医疗器械厂家生产。
1963年,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工作中,他们紧盯实战需求,共同攻克科研难题。在随军空降时,马旭发现,在着陆的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战士腰部、踝部骨折。如何避免这种非战斗减员?马旭和丈夫反复试验,设计出了像袜子一样套在脚上的充气护踝,下降时充气减少冲击力,降落后把气放掉。为了验证效果,他们20多次亲自跳伞实验,甚至在花甲之年还在高原跳伞。这种充气护踝最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空降兵部队推广使用。
一起工作,一起学习,马旭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家里摆满了书。
78岁那年,马旭在老伴儿的支持下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考研。尽管困难重重,但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破格錄取的马旭很珍惜这次机会。经过三年学习,马旭大多数学科都通过考试,只有日语没有过关。为了学好日语,她经常朗读给老伴儿听。在家中的饭桌、床头甚至鞋面上,都贴满了马旭自学日语的字条。
马旭和丈夫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为当地贫困百姓义诊,家门口经常出现天不亮就排起长队的景象。
夫妻情深,相濡以沫50余载,两位老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手牵着手,一起跳交际舞,一起看书学习,一个轻声唱歌、一个打着节拍,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对马旭来说,丈夫是最爱她、最宠她的人,也是最懂她的人,这也就不难理解当马旭决定为家乡捐资时丈夫对她的坚定支持。
甘守清贫的“最美奶奶”
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的军区大院旁,有一处低矮的平房,拥挤的屋子里堆满了书,一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两个已露出破麻袋和破棉絮的沙发……
“这就是捐出1000万元积蓄的马旭家?”凡是到过马旭家中的人,都会心生巨大反差,难以将这样清贫如洗的生活与1000万元联系到一起。
“这笔钱是我们一分一角攒起来的。”马旭说,“我俩舍不得花钱,也从不买衣服,一辈子穿军装。70多年来,大部分工资都存入银行,再把利息算入本金,越存钱越多。”加上专利和专著版权的收益,日积月累,夫妻硬是从牙缝里省下了1000万元的积蓄。
2018年9月13日,第一笔300万元的捐款成功汇到木兰县;2019年3月底,马旭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另外700万元也如数汇出。这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将用于教育等公益事业。
与捐款“一掷千金”的“大气”相比,生活中的马旭却是“小气”得令人心酸。这些年,老两口一直共用着一部已使用多年的翻盖手机,身上穿的迷彩作训服早已洗得发白。马旭自己买过最贵的鞋是一双仅15元的“人造革”红皮鞋,掉了皮、开了线,用胶粘上继续穿。
说来也巧,堪称“当代木兰”的马旭似乎与“木兰”二字有着不解之缘——出生于哈尔滨市木兰县,现在居住的地方则是素有“木兰故里”之称的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
2019年2月,马旭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为人类奉献一切,为革命万古长青”,这是1976年马旭在父母墓碑上刻下的留言。这是她对父母的慰藉,也是自己立下的初心誓言,更是她一生大爱无私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