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核磁场变化,地球北磁极正以每年40英里(约合64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
据悉,由于地核所处位置太深,使得科学家无法直接探测其磁场的位置,不过,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跟踪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磁场变化,推断地核磁场的活动情况。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地核表面存在一个磁性快速变化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由地核更深处的神秘磁性“羽状物质”产生的。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学家阿诺德·楚利亚特说,正是这个区域,让北磁极不断远离其长期所处的加拿大北部地区。北磁极是罗盘针所指方向,处于地理上所说的北极附近,但与北极不在同一个位置。目前,北磁极靠近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
数百年来,一旦远离可识别的界标,航海家就利用北磁极导航。尽管全球定位系统(GPS)已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这种传统做法,但很多人发现,在水下和地下等全球定位系统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地方,罗盘仍有其用武之地。科学家在1831年首次确定了北磁极的位置,在之后的七十多年里,它几乎没有移动过。
然而,到了1904年,北磁极开始以每年大约9英里(约合15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1989年,它再次开始加速,科学家在2007年确认,北磁板每年以34到37英里(约合55到60公里)的速度朝西们利亚方向移动。
由于北磁极的快速移动,这意味着必须更为频繁地更新磁场图,以便让罗盘使用者随之做出重大调整,让北磁极指向真正的北部。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有磁场,是因为地核的核心由固体铁构成,而核心周围又是快速旋转的液态金属。这形成了一个驱动地球磁场不断运转的“发电机”。
科学家长期以来便猜测,由于处于熔融状态的地核在不停地移动,其磁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北磁极的表面位置。尽管最新研究看起来支持这一观点,不过楚利亚特表示难以确定磁北极最终是否会进入俄罗斯。
我国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便携质谱仪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活不断考验着分析仪器的性能。“现场、快速、便携式”成为国内外分析仪设备研究关注的重点。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便携式质谱仪样机在京发布。这台重量不到10公斤的小型仪器被认为与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同步。
质谱仪是将物质粒子电离成离子,并将它们分离,检测其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由于其高灵敏、高分辨等特性和可直接测量,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新药研制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以质谱仪为代表的分析仪器设备一直存在核心技术不足的问题,国内质谱仪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从“十五”开始,我国在科技计划中设立相关课题,此次便携式质谱仪便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创新方法”的资助成果。
课题组在“十五”攻关课题“质谱联用仪器的研制与。开发”成果基础上,通过两个具有不同技术优势和特色的团队成功合作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科技成果。该套便携式质谱仪核心关键部件由课题组自主攻关、设计,关键部件和整机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同类仪器相当。
专家认为,该套便携式质谱仪的核心部件离子源及质量分析器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的创新性:仪器具备二级质谱(MS/MS)的串联分析能力,体积小、功耗低;此外,该仪器具有可直接分析气体、液体、固体样品的能力,能实现快速、原位分析。
据悉,由于地核所处位置太深,使得科学家无法直接探测其磁场的位置,不过,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跟踪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磁场变化,推断地核磁场的活动情况。最新分析结果表明,地核表面存在一个磁性快速变化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是由地核更深处的神秘磁性“羽状物质”产生的。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学家阿诺德·楚利亚特说,正是这个区域,让北磁极不断远离其长期所处的加拿大北部地区。北磁极是罗盘针所指方向,处于地理上所说的北极附近,但与北极不在同一个位置。目前,北磁极靠近于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
数百年来,一旦远离可识别的界标,航海家就利用北磁极导航。尽管全球定位系统(GPS)已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这种传统做法,但很多人发现,在水下和地下等全球定位系统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地方,罗盘仍有其用武之地。科学家在1831年首次确定了北磁极的位置,在之后的七十多年里,它几乎没有移动过。
然而,到了1904年,北磁极开始以每年大约9英里(约合15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1989年,它再次开始加速,科学家在2007年确认,北磁板每年以34到37英里(约合55到60公里)的速度朝西们利亚方向移动。
由于北磁极的快速移动,这意味着必须更为频繁地更新磁场图,以便让罗盘使用者随之做出重大调整,让北磁极指向真正的北部。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有磁场,是因为地核的核心由固体铁构成,而核心周围又是快速旋转的液态金属。这形成了一个驱动地球磁场不断运转的“发电机”。
科学家长期以来便猜测,由于处于熔融状态的地核在不停地移动,其磁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北磁极的表面位置。尽管最新研究看起来支持这一观点,不过楚利亚特表示难以确定磁北极最终是否会进入俄罗斯。
我国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便携质谱仪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活不断考验着分析仪器的性能。“现场、快速、便携式”成为国内外分析仪设备研究关注的重点。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便携式质谱仪样机在京发布。这台重量不到10公斤的小型仪器被认为与国外同类研究水平同步。
质谱仪是将物质粒子电离成离子,并将它们分离,检测其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由于其高灵敏、高分辨等特性和可直接测量,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新药研制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以质谱仪为代表的分析仪器设备一直存在核心技术不足的问题,国内质谱仪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从“十五”开始,我国在科技计划中设立相关课题,此次便携式质谱仪便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创新方法”的资助成果。
课题组在“十五”攻关课题“质谱联用仪器的研制与。开发”成果基础上,通过两个具有不同技术优势和特色的团队成功合作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科技成果。该套便携式质谱仪核心关键部件由课题组自主攻关、设计,关键部件和整机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同类仪器相当。
专家认为,该套便携式质谱仪的核心部件离子源及质量分析器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的创新性:仪器具备二级质谱(MS/MS)的串联分析能力,体积小、功耗低;此外,该仪器具有可直接分析气体、液体、固体样品的能力,能实现快速、原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