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是笔者所在学校在多年中职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切合校情、学情的一种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满足中职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并进、知识与技能并举、升学与就业并存,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复合教学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改善“齐步跑”“一锅煮”无差别教学带来的“低效率”“低达成度”“高流失率”的创新教学模式。
应用背景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好,长期受到老师批评、家长怨恨、同学瞧不起,导致自信心丧失,容易形成不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如自卑、自我放弃、叛逆、暴躁、破罐子破摔、沉迷游戏、厌学、早恋等。由于上述特征,导致学生学习动机欠缺,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稀里糊涂“长3年身体”,还有一部分因同伴引诱而来,就想“一起玩”,真正想借职业教育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不多。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制度若明若暗,“考纲”统领的功利化教学倾向,不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齐步跑”“一锅煮”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差异,不利于形成“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小学化”的课程教学倾向,难以适应“专业化、职业化、开放化”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要求;重知识、轻技能,重升学、轻就业的教学导向,背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上因素已严重制约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改革教学模式和改革培养模式已是学校亟需解决的首要大事。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三分三因” 教学模式。按计划,从2019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学校将予以全面实施。
实施方法与步骤
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分流 基础分流。其包括专业分流和培养方向分流。新生注册报到期间,学生、家长可依据学校招生计划及专业介绍,自愿选择就学专业,实现专业分流。开学后开展“入学教育”期间,学生填写“分流培养志愿表”,教务处根据学生自愿、家长意见、入学成绩将学生按专业分流为:本科升学、高职升学、就业三个大类、四小类(本科、高职、订单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本科升学类:在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把入学成绩接近普高录取线的学生编入所选专业1班进行培养;高职升学类:在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把入学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编入2、3班进行培养,该类学生包括3 2贯通培养。
调整分流。专业分流需保持基本稳定,在保障招生计划、专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只能微调。培养方向分流,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学业水平变化、学生自愿、家长要求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以在学期初进行调整。
動态分流。对于选择职业技能培训方向就业的学生,可随时根据学生申请调整专业。
培养要求 本科教学分流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育人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实施要充分体现“四合”要求,要突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省级课程计划和部颁课程标准,拟定本类学生的实施性教学计划,部分课程或章节内容可拔高要求,增大难度,扩大容量,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可适当加大课时量;安排较强的师资力量,完成本类课程教学任务;加大文化课补习力度,尽管这类学生中职录取成绩相对较好,但终究是普高落选者,文化基础不牢固或有不少欠缺,成为正常完成学业的障碍,倒逼式的文化补习是促进这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强化技能训练,按照专业课教学标准,可拔高实训要求,突出实操能力,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力争在省、市技能大赛中拿到好成绩好名次,力求取得较高的高考加分。
高职教学分流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育人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实施要充分体现“四合”要求,要突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省级课程计划和部颁课程标准,拟定本类学生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正常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加强与对接院校的联系,共同拟定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努力克服中高职贯通培养中的“两张皮”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中职阶段教学任务;适当增加“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课时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为对接院校培养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打基础。
订单培养就业分流教学要求: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以学生就业目标,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充分利用用人单位的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技能培训分流教学要求:采用灵活学籍管理制度,这类同学可能要通过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考试取证等多种环节取得毕业证或实现最终就业,学校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或考核这类学生,而应采用一种“5年灵活学籍管理制度”进行考核管理;放宽教学要求,降低教学难度,甚至可以学习部分文化课或专业课,以职业指导和技能训练为重点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寻找合作机构,建立稳定创新的培训机制和诚信可靠的就业渠道,确保这部分同学“学得好”“送得出”,就业有保障;通过“三证”并取,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提升就业资质,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职业资格证》除本校获取的初级证外,还可个人或集体申请鉴定中高级证。
取得的成效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 实施“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此,我们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贯穿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始终。
加强校本培训,确保树立教学模式改革理念。校本培训是全员参与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学校的领导下为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学校将《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下发各教研组,采用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由教研组长传达学习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邀请学校领导为全体教师对《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方案》进行解读,拓宽教师视野。其次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让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切实感受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感性认识。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教师对教学模式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清醒的认识到了改革新理念与旧传统思想的矛盾,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行动方向,大家都认识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利用2018年暑假和2019年寒假派送省级示范校建设三个重点专业教师和部分其他專业教师共计75人次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参加了“甘肃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重点支持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项目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水平、成为教学改革的推动者、质量提升的保障者,为全校教师作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基本形成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课程目标以职业教育需要和学生自身基础未来发展为主要目标,按照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职业性的培养,明确了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和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生学习动机思想认识有了较大改变 通过“三分三因”教学模式的实施成功改变了80%以上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找回了遗失的自信。由原来的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自我放弃、叛逆、暴躁、破罐子破摔、厌学的孩子逐渐的变为具有积极进取不甘落后渴望被认可、肯定的一个崭新的自我。尊重学生个性,发现学生“闪光点”,挖掘学生潜藏能力,就一定能让学生重新抬起头来做人,发展他潜在的才能,塑造学生成为可用之才,实现部分同学借职业教育“出彩人生”的理想。
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理念彻底的改变,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相比过去得以较大的提升。3年来,参加省级教师技能大赛,获奖教师累计65人次;获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47项。承担4个省级规划课题,5个市级课题。2017至2020年,荣获国家信息化教学奖1项,甘肃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奖26项。
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通过“三分三因”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80%的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彻底改变,有了自信,知道自己通过2至3年的学习将要收获什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
2017至2019年在省级中职技能大赛中,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团体总分分别名列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获奖学生累计366人次,其中,2018年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农机维修”赛项小组代表甘肃省参加国赛,2019年农村电子商务赛项小组代表甘肃省参加国赛,并获得集体三等奖。
体会与反思
通过3年的改革实践证明,“三分三因”教学模式符合笔者所在校教情学情实际,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大幅提高,流失率大幅下降,总体成效明显。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结构性改革,会触及到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的模式定势、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构建等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实践的磨砺和洗礼。
(工作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应用背景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好,长期受到老师批评、家长怨恨、同学瞧不起,导致自信心丧失,容易形成不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如自卑、自我放弃、叛逆、暴躁、破罐子破摔、沉迷游戏、厌学、早恋等。由于上述特征,导致学生学习动机欠缺,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稀里糊涂“长3年身体”,还有一部分因同伴引诱而来,就想“一起玩”,真正想借职业教育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不多。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制度若明若暗,“考纲”统领的功利化教学倾向,不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齐步跑”“一锅煮”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差异,不利于形成“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小学化”的课程教学倾向,难以适应“专业化、职业化、开放化”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要求;重知识、轻技能,重升学、轻就业的教学导向,背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上因素已严重制约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改革教学模式和改革培养模式已是学校亟需解决的首要大事。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三分三因” 教学模式。按计划,从2019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学校将予以全面实施。
实施方法与步骤
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分流 基础分流。其包括专业分流和培养方向分流。新生注册报到期间,学生、家长可依据学校招生计划及专业介绍,自愿选择就学专业,实现专业分流。开学后开展“入学教育”期间,学生填写“分流培养志愿表”,教务处根据学生自愿、家长意见、入学成绩将学生按专业分流为:本科升学、高职升学、就业三个大类、四小类(本科、高职、订单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本科升学类:在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把入学成绩接近普高录取线的学生编入所选专业1班进行培养;高职升学类:在本人自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把入学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编入2、3班进行培养,该类学生包括3 2贯通培养。
调整分流。专业分流需保持基本稳定,在保障招生计划、专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只能微调。培养方向分流,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学业水平变化、学生自愿、家长要求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以在学期初进行调整。
動态分流。对于选择职业技能培训方向就业的学生,可随时根据学生申请调整专业。
培养要求 本科教学分流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育人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实施要充分体现“四合”要求,要突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省级课程计划和部颁课程标准,拟定本类学生的实施性教学计划,部分课程或章节内容可拔高要求,增大难度,扩大容量,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可适当加大课时量;安排较强的师资力量,完成本类课程教学任务;加大文化课补习力度,尽管这类学生中职录取成绩相对较好,但终究是普高落选者,文化基础不牢固或有不少欠缺,成为正常完成学业的障碍,倒逼式的文化补习是促进这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强化技能训练,按照专业课教学标准,可拔高实训要求,突出实操能力,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力争在省、市技能大赛中拿到好成绩好名次,力求取得较高的高考加分。
高职教学分流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育人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实施要充分体现“四合”要求,要突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省级课程计划和部颁课程标准,拟定本类学生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正常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加强与对接院校的联系,共同拟定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努力克服中高职贯通培养中的“两张皮”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中职阶段教学任务;适当增加“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课时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为对接院校培养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打基础。
订单培养就业分流教学要求: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以学生就业目标,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充分利用用人单位的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技能培训分流教学要求:采用灵活学籍管理制度,这类同学可能要通过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考试取证等多种环节取得毕业证或实现最终就业,学校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或考核这类学生,而应采用一种“5年灵活学籍管理制度”进行考核管理;放宽教学要求,降低教学难度,甚至可以学习部分文化课或专业课,以职业指导和技能训练为重点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寻找合作机构,建立稳定创新的培训机制和诚信可靠的就业渠道,确保这部分同学“学得好”“送得出”,就业有保障;通过“三证”并取,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提升就业资质,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职业资格证》除本校获取的初级证外,还可个人或集体申请鉴定中高级证。
取得的成效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 实施“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此,我们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贯穿于教学模式改革的始终。
加强校本培训,确保树立教学模式改革理念。校本培训是全员参与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学校的领导下为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学校将《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下发各教研组,采用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由教研组长传达学习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邀请学校领导为全体教师对《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方案》进行解读,拓宽教师视野。其次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让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切实感受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感性认识。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教师对教学模式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清醒的认识到了改革新理念与旧传统思想的矛盾,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行动方向,大家都认识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利用2018年暑假和2019年寒假派送省级示范校建设三个重点专业教师和部分其他專业教师共计75人次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参加了“甘肃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重点支持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项目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水平、成为教学改革的推动者、质量提升的保障者,为全校教师作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基本形成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课程目标以职业教育需要和学生自身基础未来发展为主要目标,按照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职业性的培养,明确了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和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生学习动机思想认识有了较大改变 通过“三分三因”教学模式的实施成功改变了80%以上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找回了遗失的自信。由原来的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自我放弃、叛逆、暴躁、破罐子破摔、厌学的孩子逐渐的变为具有积极进取不甘落后渴望被认可、肯定的一个崭新的自我。尊重学生个性,发现学生“闪光点”,挖掘学生潜藏能力,就一定能让学生重新抬起头来做人,发展他潜在的才能,塑造学生成为可用之才,实现部分同学借职业教育“出彩人生”的理想。
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理念彻底的改变,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相比过去得以较大的提升。3年来,参加省级教师技能大赛,获奖教师累计65人次;获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47项。承担4个省级规划课题,5个市级课题。2017至2020年,荣获国家信息化教学奖1项,甘肃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奖26项。
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通过“三分三因”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80%的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彻底改变,有了自信,知道自己通过2至3年的学习将要收获什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
2017至2019年在省级中职技能大赛中,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团体总分分别名列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获奖学生累计366人次,其中,2018年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农机维修”赛项小组代表甘肃省参加国赛,2019年农村电子商务赛项小组代表甘肃省参加国赛,并获得集体三等奖。
体会与反思
通过3年的改革实践证明,“三分三因”教学模式符合笔者所在校教情学情实际,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大幅提高,流失率大幅下降,总体成效明显。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结构性改革,会触及到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的模式定势、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构建等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实践的磨砺和洗礼。
(工作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