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它指的是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以问题探讨、同伴互助、行为跟进、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发展系统。这样的定位,对于教研组这样的一个基层教师组织,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们知道,自1957年国家开始有了教研组这样一个组织形式以来,现在已经过了60余年了。在它诞生之初,主要是以保障教学,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任务有效完成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制定教学计划,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今天我们把它提升到“专业学习共同体”这样一个层面来,就对它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既有学科建设的任务,又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嘉定区教研室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教研组的建设,以“优秀教研组”评选为驱动,通过制度规范(颁布了《加强嘉定区中小学教研组工作的建议》)、(教研员)蹲点实岗、柔性流动(基层学校聘请学术顾问)、联片教研(小规模学校学科联合教研)、主题教研、课题研究等措施着力推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为检验建设成效,找寻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层次矛盾,我们在2020年11月中旬,使用问卷星,开展了“嘉定区中学教研组建设问卷调查”。本报告主要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参加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数据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层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问卷设计
基于“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研理念,我们在研究“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一线教师在专业学习组织中的主体地位,把了解一线教师参加专业学习活动的行为与认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们的调查、判断、思考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的资料。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教研室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从学校教研制度建设、专业学习活动的内容、共同体研修形式、学校教研内部与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的,下文对此逐一进行分析。
二、调查方式及调查对象
2020年11月,由嘉定区教研室组织在全区初高中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教师问卷的调查活动。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全覆盖,我们使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通过教研组长与教导主任两条线布置下去,用时一周,确保一线教师在充分梳理了情况的基础上真实填写调查问卷。
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要求嘉定区全体初高中学校的教师身份人员2300人全部参与;采取不记名的形式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卷,由教研室质量监控中心的评价专家进行数据统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嘉定区中学教师专业学习现状分析
1.学校的教研制度
学校的教研制度体系一般是三个方面,即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新老教师结对,以及相互听随堂课。对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主要是所谓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而地点与人员是固定的,所以我们主要是询问了教研的时间与频率。
第一个问题是:教研活动有无固定的时间?90%以上的教师回答本校教研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可见教研制度建设还是很有效。
第三个问题是:有没有“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的发展?“师徒结对”是中国传统,也被认为是对教师发展非常有效的一种形式。92.22%的教师回答教研组内有这样的一个活动,青年教师到了学校,走向新的岗位,大部分都可以得到这样的专业支持。当然也还有将近8%的教师没有师父带教,所以没有做到全覆盖,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五个问题是:随堂听课后有无反馈、评价?90.39%的教师回答说“有”,可见嘉定区各学校教研组内部学术研讨的氛围还是很浓郁的,大家可以正常而真诚地在一起开展学术批评、学术探讨。
2.专业学习的内容
为了避免教研的碎片化,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主要关注教研活动主题之间的连贯性、发展性,是否有反馈、反思、行为改进,以及是否通过集体备课让共同体内所有教师都受益。
第一个问题是:是否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主题?有90%以上的教师回答本校每次教研活动每次都有主题。我们知道不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因为可能有一些会议、活动属于工作布置。教师在答卷的时候,可能分不太清楚每次活动到底是事务性质还是业务性质。当然,这里面也触及到一个教研组架构的深层矛盾,就是它行政性管理职责和它的专业领导职责,有时候是叠加的。在某些学校事务性的工作布置甚至占比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研组的专业领导力。应该尽量减少或者分化这一部分功能,让教研组的业务进修即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功能更突显一些,更单纯一些。
第三个问题是:教研活动后是否有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后,接下来会是问题或者任务的分解。84%教师回答“有”。这个数字还是挺高的,加上“有时有有时没有”这一项的话占比就更高了。
3.专业学习的形式
教研组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所以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公开课”来谈的。
第一个问题是:你参加不参加区级活动?86.91%的教师回答都参加。所谓“有时参加有时不参加”,有可能有难以调课的问题,或者是各种活动之间有冲突。两部分加在一起,将近99%的教师参加区级教研活动。所以说区教研室的课程执行力还是很强的,这跟我们实施“研、训、教一体”的师训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每学年组内有无组织片级公开课?嘉定区采用三级教研制度,除区级教研与校本教研外,还有联片教研(相近区域内的同一学科不同学校的教研组组成教研共同体)。有54.91%的教师回答,有片区公开课。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以来,片级联盟有所调整。
第五个问题是:开课以后是否组织评课?评课是共同體研修的重要部分,教师们对待评课的态度以及专业程度决定了研修的品质。91.74%的教师回答都有评课,显示出嘉定区中学教研组活动整体上的规范性。
第二个问题是:教研组有学校领导蹲点吗?
这两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是我们区近年对于校本教研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其中重要的有两项,一是校长要走进教室听课,一是校长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前面我们提到,在现有体制下,教研组同时兼有管理与研究两项功能,但是教研组长又没有相应的职权,所以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如何确保教研活动的规范与质量?我们提请校级领导分散到不同的教研组,作为共同体中的一员参加进去。这样可以将教研组长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些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带到校级层面进行研究。我们尝试着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弥合教研组两项功能之间的裂缝,改变教研组长专业领导力和教研管理能力不能统一的问题,让教研组发挥的力量更大一点。所以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调查的是学校教研环境和支持系统。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教研组、备课组应该进一步分化,重组,即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学科研究组织,甚至跨学科研究组织,而不仅仅只是根据所教授的学科简单地将不同的人群归为一个组织。
第三个问题是:学校有无组织校内教师基本功比赛、赛课等竞赛活动?我们认为,除了公开课之外,竞赛课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教研平台,因此嘉定区教研室十分重视各种评选。市级下达的各项评比活动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学校选拔、片级选拔、区级选拔,都会组织评审委员会,拟定评选方案与规则,强调评选的规范与公正。更重要的是,我们强调了普通教师的参与,将更多的教师连接进来,或做评委,或观摩活动,或参与备课、反思;同时,比赛结束之后,还组织系列的展示、汇报活动,总之,将评选、竞赛作为一次重要的研修活动。除了市级布置的比赛,还有区级的传统比赛项目,如教学新秀、优秀教研组的评选等,也按照同样的规格来组织操作。从调查数据的反馈也可以看出,这些比赛给普通教师还是留下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的。
一、问卷设计
基于“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研理念,我们在研究“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一线教师在专业学习组织中的主体地位,把了解一线教师参加专业学习活动的行为与认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们的调查、判断、思考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的资料。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教研室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从学校教研制度建设、专业学习活动的内容、共同体研修形式、学校教研内部与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的,下文对此逐一进行分析。
二、调查方式及调查对象
2020年11月,由嘉定区教研室组织在全区初高中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教师问卷的调查活动。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全覆盖,我们使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通过教研组长与教导主任两条线布置下去,用时一周,确保一线教师在充分梳理了情况的基础上真实填写调查问卷。
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要求嘉定区全体初高中学校的教师身份人员2300人全部参与;采取不记名的形式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卷,由教研室质量监控中心的评价专家进行数据统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嘉定区中学教师专业学习现状分析
1.学校的教研制度
学校的教研制度体系一般是三个方面,即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新老教师结对,以及相互听随堂课。对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要求主要是所谓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而地点与人员是固定的,所以我们主要是询问了教研的时间与频率。
第一个问题是:教研活动有无固定的时间?90%以上的教师回答本校教研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可见教研制度建设还是很有效。
第三个问题是:有没有“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的发展?“师徒结对”是中国传统,也被认为是对教师发展非常有效的一种形式。92.22%的教师回答教研组内有这样的一个活动,青年教师到了学校,走向新的岗位,大部分都可以得到这样的专业支持。当然也还有将近8%的教师没有师父带教,所以没有做到全覆盖,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五个问题是:随堂听课后有无反馈、评价?90.39%的教师回答说“有”,可见嘉定区各学校教研组内部学术研讨的氛围还是很浓郁的,大家可以正常而真诚地在一起开展学术批评、学术探讨。
2.专业学习的内容
为了避免教研的碎片化,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主要关注教研活动主题之间的连贯性、发展性,是否有反馈、反思、行为改进,以及是否通过集体备课让共同体内所有教师都受益。
第一个问题是:是否每次教研活动都有主题?有90%以上的教师回答本校每次教研活动每次都有主题。我们知道不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因为可能有一些会议、活动属于工作布置。教师在答卷的时候,可能分不太清楚每次活动到底是事务性质还是业务性质。当然,这里面也触及到一个教研组架构的深层矛盾,就是它行政性管理职责和它的专业领导职责,有时候是叠加的。在某些学校事务性的工作布置甚至占比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研组的专业领导力。应该尽量减少或者分化这一部分功能,让教研组的业务进修即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功能更突显一些,更单纯一些。
第三个问题是:教研活动后是否有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后,接下来会是问题或者任务的分解。84%教师回答“有”。这个数字还是挺高的,加上“有时有有时没有”这一项的话占比就更高了。
3.专业学习的形式
教研组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所以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公开课”来谈的。
第一个问题是:你参加不参加区级活动?86.91%的教师回答都参加。所谓“有时参加有时不参加”,有可能有难以调课的问题,或者是各种活动之间有冲突。两部分加在一起,将近99%的教师参加区级教研活动。所以说区教研室的课程执行力还是很强的,这跟我们实施“研、训、教一体”的师训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每学年组内有无组织片级公开课?嘉定区采用三级教研制度,除区级教研与校本教研外,还有联片教研(相近区域内的同一学科不同学校的教研组组成教研共同体)。有54.91%的教师回答,有片区公开课。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以来,片级联盟有所调整。
第五个问题是:开课以后是否组织评课?评课是共同體研修的重要部分,教师们对待评课的态度以及专业程度决定了研修的品质。91.74%的教师回答都有评课,显示出嘉定区中学教研组活动整体上的规范性。
第二个问题是:教研组有学校领导蹲点吗?
这两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是我们区近年对于校本教研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其中重要的有两项,一是校长要走进教室听课,一是校长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前面我们提到,在现有体制下,教研组同时兼有管理与研究两项功能,但是教研组长又没有相应的职权,所以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如何确保教研活动的规范与质量?我们提请校级领导分散到不同的教研组,作为共同体中的一员参加进去。这样可以将教研组长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些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带到校级层面进行研究。我们尝试着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弥合教研组两项功能之间的裂缝,改变教研组长专业领导力和教研管理能力不能统一的问题,让教研组发挥的力量更大一点。所以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调查的是学校教研环境和支持系统。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教研组、备课组应该进一步分化,重组,即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学科研究组织,甚至跨学科研究组织,而不仅仅只是根据所教授的学科简单地将不同的人群归为一个组织。
第三个问题是:学校有无组织校内教师基本功比赛、赛课等竞赛活动?我们认为,除了公开课之外,竞赛课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教研平台,因此嘉定区教研室十分重视各种评选。市级下达的各项评比活动我们都会认真对待。学校选拔、片级选拔、区级选拔,都会组织评审委员会,拟定评选方案与规则,强调评选的规范与公正。更重要的是,我们强调了普通教师的参与,将更多的教师连接进来,或做评委,或观摩活动,或参与备课、反思;同时,比赛结束之后,还组织系列的展示、汇报活动,总之,将评选、竞赛作为一次重要的研修活动。除了市级布置的比赛,还有区级的传统比赛项目,如教学新秀、优秀教研组的评选等,也按照同样的规格来组织操作。从调查数据的反馈也可以看出,这些比赛给普通教师还是留下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