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下面根据我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学习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经历、探索、体验”等过程性的目标,这说明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现实,同时还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经验,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动手、动脑“做数学”。
在教学中,我选取学生感兴趣、可探索、可操作的素材作问题情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元、角、分”时,为让学生体验到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我把教室布置成超市,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因为低年级学生没有独立购物的经历,当他们听到自己有权支配手中的人民币时,兴趣异常高涨。接着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营业员”问:“一瓶果酱2元4角,应怎样付钱?”“顾客们”将手中的人民币举起,他们想出各种不同的付款方式,有的学生举起5元的纸币要求“营业员”找回2元6角。在这种情境化的主体参与式教学中,学生饶有兴趣,不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提高,而且不断发散。
二、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容易学得会。
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教材刚开始是通过一幅含有里程标志的图画来说明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长度单位千米。在这幅图下面紧接着出现100米的跑道,然后说明10个100米连起来就是1000米,即1千米。虽然教材中连续运用了两幅图来说明1千米的长度,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千米的实际长度,这说明仍然显得非常空白。学生即使看了、学了,对感受1千米的长度及形成1千米长度的概念还是很难理解。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操场,师生共同绕着跑道跑步(跑道每圈250米,共跑了4圈),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中形成对1千米的空间观念。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跑1米,比较跑1米与1千米的感受;感知1千米、1米、1厘米、1毫米的长短,并想象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从学校到社区有多长路程。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长度差别以及应用差别,可让学生运用刚刚感知的长度,估计一下远处通信塔的高度、眼前旗杆的高度,然后回到教室,估计教师出示的各种交通工具一般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节课实践性很强,学生积极性很高,积极动手动脑。
三、注重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实验大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方式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转化,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如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提供的是买气球、套圈游戏、捉迷藏、丢手绢等许多学生喜爱的游戏场景,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出计算问题。授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描述上述情景,并提出问题:1.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2.投了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
从这一课例可以看出,教材提供鲜活生动的场景后,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大胆创新,让学生在表演、游戏中学习
新课程还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无拘无束地问答、创设愉快情境、穿插一些表演和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我带学生到操场跑步,不仅使学生真正感知1千米的长度,同时给学生呈现的是好玩的数学。数学课还要跑步?学生们感到新奇和好玩。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真实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心理的满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理解深刻,也学得扎实。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责编黄桂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学习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经历、探索、体验”等过程性的目标,这说明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现实,同时还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经验,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动手、动脑“做数学”。
在教学中,我选取学生感兴趣、可探索、可操作的素材作问题情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例如,教学“元、角、分”时,为让学生体验到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我把教室布置成超市,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因为低年级学生没有独立购物的经历,当他们听到自己有权支配手中的人民币时,兴趣异常高涨。接着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营业员”问:“一瓶果酱2元4角,应怎样付钱?”“顾客们”将手中的人民币举起,他们想出各种不同的付款方式,有的学生举起5元的纸币要求“营业员”找回2元6角。在这种情境化的主体参与式教学中,学生饶有兴趣,不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提高,而且不断发散。
二、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容易学得会。
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教材刚开始是通过一幅含有里程标志的图画来说明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长度单位千米。在这幅图下面紧接着出现100米的跑道,然后说明10个100米连起来就是1000米,即1千米。虽然教材中连续运用了两幅图来说明1千米的长度,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千米的实际长度,这说明仍然显得非常空白。学生即使看了、学了,对感受1千米的长度及形成1千米长度的概念还是很难理解。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操场,师生共同绕着跑道跑步(跑道每圈250米,共跑了4圈),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中形成对1千米的空间观念。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跑1米,比较跑1米与1千米的感受;感知1千米、1米、1厘米、1毫米的长短,并想象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从学校到社区有多长路程。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长度差别以及应用差别,可让学生运用刚刚感知的长度,估计一下远处通信塔的高度、眼前旗杆的高度,然后回到教室,估计教师出示的各种交通工具一般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节课实践性很强,学生积极性很高,积极动手动脑。
三、注重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实验大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方式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转化,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如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提供的是买气球、套圈游戏、捉迷藏、丢手绢等许多学生喜爱的游戏场景,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出计算问题。授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描述上述情景,并提出问题:1.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2.投了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
从这一课例可以看出,教材提供鲜活生动的场景后,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大胆创新,让学生在表演、游戏中学习
新课程还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无拘无束地问答、创设愉快情境、穿插一些表演和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我带学生到操场跑步,不仅使学生真正感知1千米的长度,同时给学生呈现的是好玩的数学。数学课还要跑步?学生们感到新奇和好玩。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真实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心理的满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理解深刻,也学得扎实。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