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凭借自身知识、阅历去体味、感悟文本,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的认同和赞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在丰厚学生文学底蕴的同时丰富其精神世界,真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充满魅力的课堂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活、美上。
一、求“实”
一是教学目标求实。科学、严密,易操作、易测评,切忌大而空,更忌“信天游”;提倡优化目标设计,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二是课堂训练要实。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化教学理论;要重学法指导,重习惯培养,重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不仅要有集体的活动,更要有个体的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品质。
三是教学效果要实。一节课下来,不仅要经得起评,还要经得起考,学生的各种素质不仅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量”的提高,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有“质”的突破。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到能力的迁移,甚至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
四是教学基本功要实。“三字一话”要扎实过关,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要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要能熟练使用,要能全方位地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条件。
二、求“活”
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是教材处理要活。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分解和突破、经典习题的选择、切入口的确定等,都要在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灵活掌握,不要一味地重复书本、重复别人、重复自己。
二是教学设计要活。一堂课的教学程序、过渡衔接、双边活动的安排乃至课堂节奏的转换、体态语的使用等都要根据课堂实际、学生实际随时加以调整。有道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随学而改,因学而变”,出现意外情况,要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慌而不乱,见机行事。
三是课堂气氛要活。要力图通过多种形式来调动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满足他們的成就欲,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钱梦龙先生的提问艺术堪称一“绝”。他提的问题一是“小”,即所提问题的角度小,常常是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乃至课文中的一个词、一个字、一个细节入手,看似“细枝末节”,却又牵动全身。即使全局性的问题,也不是笼统地问“是什么”“为什么”。二是“悬”,故意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地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趣”,即所提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精神兴奋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四是“曲”,即每个问题都要拐个弯,言在此,意在彼。这种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求“美”
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净化、升华,进而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要注意教态美。表情首先要美,善于用丰富的表情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师理解。体态语在强化记忆方面的作用并不局限于“面部表情”,其他手段(手势、姿态等)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如果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恰当地配以动作,一举手一投足等,都可能给学生留下美的享受。
二要注意语言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高潮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鲜活的语言美,这是教学机智的集中流露。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工具。我们强调教师的授课技能,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强调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
三要注意板书美。板书是教师课堂口语的重要的辅助工具。设计完好的板书,就内容来说,它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完善了的提纲;就形式来说,它应当深入浅出,直观形象,鲜明醒目,富有表现力。它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记忆所学的内容,从总体上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无论是综合式还是单项式,无论是提纲式还是词语式……都应该做到简洁新颖、主题鲜明、直观形象。
总之,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需要注意的地方还很多,如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师,课后练习的安排与难度,等等,只要端正态度、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获得宝贵的经验,就会向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目标逐步迈进。
【作者单位: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江苏】
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充满魅力的课堂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活、美上。
一、求“实”
一是教学目标求实。科学、严密,易操作、易测评,切忌大而空,更忌“信天游”;提倡优化目标设计,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二是课堂训练要实。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化教学理论;要重学法指导,重习惯培养,重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不仅要有集体的活动,更要有个体的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品质。
三是教学效果要实。一节课下来,不仅要经得起评,还要经得起考,学生的各种素质不仅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量”的提高,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有“质”的突破。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到能力的迁移,甚至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
四是教学基本功要实。“三字一话”要扎实过关,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要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要能熟练使用,要能全方位地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条件。
二、求“活”
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是教材处理要活。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分解和突破、经典习题的选择、切入口的确定等,都要在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灵活掌握,不要一味地重复书本、重复别人、重复自己。
二是教学设计要活。一堂课的教学程序、过渡衔接、双边活动的安排乃至课堂节奏的转换、体态语的使用等都要根据课堂实际、学生实际随时加以调整。有道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随学而改,因学而变”,出现意外情况,要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慌而不乱,见机行事。
三是课堂气氛要活。要力图通过多种形式来调动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满足他們的成就欲,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钱梦龙先生的提问艺术堪称一“绝”。他提的问题一是“小”,即所提问题的角度小,常常是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乃至课文中的一个词、一个字、一个细节入手,看似“细枝末节”,却又牵动全身。即使全局性的问题,也不是笼统地问“是什么”“为什么”。二是“悬”,故意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地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趣”,即所提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精神兴奋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四是“曲”,即每个问题都要拐个弯,言在此,意在彼。这种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求“美”
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净化、升华,进而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要注意教态美。表情首先要美,善于用丰富的表情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师理解。体态语在强化记忆方面的作用并不局限于“面部表情”,其他手段(手势、姿态等)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如果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恰当地配以动作,一举手一投足等,都可能给学生留下美的享受。
二要注意语言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高潮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鲜活的语言美,这是教学机智的集中流露。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工具。我们强调教师的授课技能,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强调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
三要注意板书美。板书是教师课堂口语的重要的辅助工具。设计完好的板书,就内容来说,它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完善了的提纲;就形式来说,它应当深入浅出,直观形象,鲜明醒目,富有表现力。它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记忆所学的内容,从总体上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无论是综合式还是单项式,无论是提纲式还是词语式……都应该做到简洁新颖、主题鲜明、直观形象。
总之,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需要注意的地方还很多,如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师,课后练习的安排与难度,等等,只要端正态度、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会获得宝贵的经验,就会向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目标逐步迈进。
【作者单位: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