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民的精神乐园,发展农村文化礼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发展的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发展;建设
对现在的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来说,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农村中度过,在他们的印象中,村子里通常都会有一个大礼堂。闲暇时,老老少少喜欢都喜欢聚集到文化礼堂里,这一地方是村民们精神文化的殿堂。可是,社会的发展使得大部分的礼堂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整合基层体育健身、党员教育、宣传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相关设施的课题被提出,这一课题的提出促进了很多省份的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建设进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同时还有助于对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薄弱的情况进行改善,满足农村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农村文化礼堂在农村中是一个多功能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文化礼堂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农民群众,它的功能多集中于向民众弘扬主流价值方面,也是一个为民众提供文化、精神、体育娱乐、休闲的场所。如何促进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发展,是每一个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应当思考的课题。
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面临的困难
(1)主动性不强。大部分的农村文化活动都不是农村主动开展的,而是借助于乡镇政府或者综合文化站的力量组织开展的,缺乏相依的奖励机制,也没有足够的相应经费支持,很多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没有太高的热情。(2)设施陈旧。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往往没有很高的质量,在形式上也不够丰富多彩,并且没有很高的利用率。不少村庄的礼堂(戏台)、文体活动中心的建筑建成时间已经非常久远,有的是十几年前建成的,有的在几十年前就建成了,很多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设备已经非常陈旧、房子也很破旧,缺乏齐全的功能和合理的布局,有必要对这些老旧的建筑进行统筹规划。(3)缺乏管理。在我国,农村文化礼堂还是一个新兴的项目,很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建设经验,因此并没有非常规范的管理以及合理的制度。相对于建设设施,管理无疑属于一项更艰巨,用时也更长的工作,即使建成了文化礼堂,若是没有开展活动、没有经常维护设备的话,这个礼堂就如同一个摆设的花瓶,属于一种平白耗费资源的建设,农村群众名义上有了文化礼堂,但是却从来没有享受过文化礼堂带来的好处。(4)活动单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们看到的农村文化活动只停留在文化站送戏下乡的活动中,只有一些村级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或者得到上级部门支持的村庄会在一些大型传统节日时举办灯会、舞龙或者春节晚会等,可是这些村毕竟是少数,即使个别村有能力举办这些活动也缺乏正规性。很多农村群众的农闲时间文化娱乐生活非常贫乏,集体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二、对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发展的建
议与意见
1.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和形式,保障礼堂运行资金充足。在进行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为节俭的模式,即对村子里已经存在的农家书屋、村民学校、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或者祠堂等现有的设施资源重新改造。有不少地方的文化礼堂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再改造充分利用,如鄞州区古林镇的蜃蛟村文化礼堂就是在原有的建筑上改造而成。其很早之前是周家祠堂,之后改造成了村大会堂,现在它已经被改造成了文化礼堂,当中的设备非常齐全,如图书室、多媒体室、棋牌室、电脑室以及活动室等,除此外,礼堂内还有展览陈列馆:在陈列馆里可以看到很多旧物件,如20世纪60年代的生产的收音机、老式的手摇电话机、民国时期的消防灭火设备以及老式的电唱机等。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和形式。首先是设立专项资金,比如政府、扶贫等各级部门设定专项的补助资金用于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维持礼堂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是以奖代补,比如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出扶持资金奖励办法,评选出年度的优秀农村文化礼堂,以资奖励,激发礼堂管理者的管理热情;再次是调动不同群体的参与热情。充当主导作用的通常选择乡镇(街道)为佳,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自愿出一份力,促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
2.善于运用本土文化为载体,鼓励全民参与。要想让更多的民众参与,提升村民对文化礼堂的归属感和亲近感,应当把本土文体活动当成载体,多组织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或者大多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百姓常去、爱去村里的文化礼堂。比如,在重阳节的时候举办敬老活动,在春节的举办迎新纳福活动,这是人人熟知的传统节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村民的接受度更高,更容易提升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比如我国一个农村在某年春节的时候就在文化礼堂举办了一个送春联活动,老老少少的村民都到场观看,多为书法爱好者发挥所长,给村民送上一幅幅洋溢着喜庆色彩的春联,让村民提前感受到过年的欢喜。
3.结合“文化走亲”、“送文化”等活动,促进文化礼堂活动多样化。要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多样化的农村文化礼堂的文体活动,加快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有必要拓宽活动形式,比如借助于组织举办村村交流活动或者“送文化”等活动,吸引外村的优秀团队加入,让村里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比如在有一年的1月份,某个省份的文联在本省的一个村的文化礼堂组织了“送文化”、“我们的中国梦”等活动,观看到精彩演出的村民们非常喜悦和兴奋,活动结束后艺术家们把礼仪背景音乐集赠送给了文化礼堂留作纪念。还有地方举办摄影家为7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12岁以下的小孩拍照等。这些活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有的地方有着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我们应当对这些向上的文化进行弘扬。
4.健全文化礼堂管理机制,促进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礼堂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如下的内容,如组织领导、设施维护、活动开展等不同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和正常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健全三级管理制度,即从县市区,到乡镇,再到村级的层层管理,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在乡镇的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中添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这一项考核内容。通过常态监督方式对礼堂建设情况进行通报表扬、批评,促进常态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将这一项工作列入乡镇建设的内容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推动文化礼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5.加快数字化体系建设,以科技武器打造文化礼堂。若是只有一些普通的、实物的设施,势必跟不上时代变化而产生的新的建设标准,也难以吸引广大热爱新事物的年轻人的目光,文化礼堂将会少了一大批支持者。因此,我们应该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化的文化礼堂,提升文化礼堂的建设标准,吸引更多群体前来参加活动。而文化礼堂往数字化建设体系方向发展,这也会给不同的群体带来益处。比如,我们可以按照当地的实情建立起一系列区镇连通共享的网络,如数字化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连锁网、综合培训连锁网、文化走亲连锁网以及图书阅览(阅读小站)连锁网等。这些数字化体系的建立能够让该地区在当地实施的不同的惠民活动以及文化设施往新的平台上嫁接,让这些事物在最基层进一步发芽、生长、壮大,让更多的农村群众继续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的有序输送。
在慈溪毛三斢村,数字化体系建设已经让很多村民受益。该村主要抓住两方面内容打造“数字化农村文化礼堂”。一方面是礼堂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结合毛三斢村的文化特色,专门设计以及创作出了能体现本村特色的毛三斢村村徽、村歌和村报,同时还开通了网上社区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村中的群众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扫描文化礼堂宣传展板上的二维码,实现对本地资源的高速连接,实现随时阅读本村村报、倾听本地村歌,还可以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直接对话,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该村的最新的工作动态。另一方面是文化礼堂和特色模块相结合。该村以移动数字农家书屋为载体,我们可以在文化礼堂中发现其设有7个Wifi无线发射器终端,不管是在文化礼堂的哪一个角落都可以连接到无线信号,方便了村民利用网上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尽情地享受免费体验或阅读文化资源带来的乐趣,真正实现了文化资源的人人共享,这对于农村文化体系建设无疑有着重大意义。
6.创新服务理念,推行文化定制服务。创新是每一样事物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文化礼堂也不例外。在丽水市,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已经开始施试行,即“文化订制”服务方式。“文化订制”重点在于“订”。“订”,顾名思义即预定,即由村民提出定制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再按照要求创造出相应的文化“产品”。“文化订制”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文化产品的专属性;二是文化决策的民主化;三是文化配置的市场化。
文化产品的专属性体现如下:在订制文化产品前,首先要了解该村文化礼堂有何需求,其本身有何特点,村民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将这些因素梳理清楚,再为村庄量身定做能够体现当地特点、满足村民需求的文化产品,这种产品在其他村运用并无特别之处,但在订制村运用则非常合适,甚至有着非常出彩的效果,这就是文化产品的“专属性”。
文化决策的民主化属性体现如下:在很多农村,以前享受到的电影、戏剧下乡活动都是文化部门规定放映、表演的节目,村民没有节目的选择权。但是文化订制方式则是赋予了农村选择权,根据农村群众的“口味”送节目下村,让群众真正看到他们喜闻乐见的节目,村民的接受程度提升了,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更好。
文化配置的市场化体现如下:以前的文化服务模式是一种“供给餐”,即上级计划送什么文化,农村就只能接受什么文化。现在的文化服务模式是一种“自助餐”,即农村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市场取代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角色。比如,丽水市某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城,每一个村都要有一首独一无二的村歌,并将这个项目列入了“文化订制”内容中。为了完成这项订制任务,丽水市文化馆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服务模式完成这项任务,组织调配了几十位歌手、作曲家和配器人,一起完成服务项目。最后,每个村都有了自己满意的村歌,这就是“自选式”服务模式具有完成任务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结语
农村文化礼堂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农村群众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整个社会给予关注、关心、支持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发展,给农村文化礼堂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不断创新,才能让农村文化礼堂变为农村群众的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①蒋旭俊.浅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J].大众文艺.2013(23)
②王金良.漫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J].大众文艺.2014(10)
③程明芝.怎样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成摆设[J].大众文艺.2014(11)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发展;建设
对现在的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来说,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农村中度过,在他们的印象中,村子里通常都会有一个大礼堂。闲暇时,老老少少喜欢都喜欢聚集到文化礼堂里,这一地方是村民们精神文化的殿堂。可是,社会的发展使得大部分的礼堂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整合基层体育健身、党员教育、宣传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相关设施的课题被提出,这一课题的提出促进了很多省份的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建设进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同时还有助于对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薄弱的情况进行改善,满足农村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农村文化礼堂在农村中是一个多功能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文化礼堂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农民群众,它的功能多集中于向民众弘扬主流价值方面,也是一个为民众提供文化、精神、体育娱乐、休闲的场所。如何促进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发展,是每一个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应当思考的课题。
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面临的困难
(1)主动性不强。大部分的农村文化活动都不是农村主动开展的,而是借助于乡镇政府或者综合文化站的力量组织开展的,缺乏相依的奖励机制,也没有足够的相应经费支持,很多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没有太高的热情。(2)设施陈旧。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往往没有很高的质量,在形式上也不够丰富多彩,并且没有很高的利用率。不少村庄的礼堂(戏台)、文体活动中心的建筑建成时间已经非常久远,有的是十几年前建成的,有的在几十年前就建成了,很多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设备已经非常陈旧、房子也很破旧,缺乏齐全的功能和合理的布局,有必要对这些老旧的建筑进行统筹规划。(3)缺乏管理。在我国,农村文化礼堂还是一个新兴的项目,很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建设经验,因此并没有非常规范的管理以及合理的制度。相对于建设设施,管理无疑属于一项更艰巨,用时也更长的工作,即使建成了文化礼堂,若是没有开展活动、没有经常维护设备的话,这个礼堂就如同一个摆设的花瓶,属于一种平白耗费资源的建设,农村群众名义上有了文化礼堂,但是却从来没有享受过文化礼堂带来的好处。(4)活动单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们看到的农村文化活动只停留在文化站送戏下乡的活动中,只有一些村级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或者得到上级部门支持的村庄会在一些大型传统节日时举办灯会、舞龙或者春节晚会等,可是这些村毕竟是少数,即使个别村有能力举办这些活动也缺乏正规性。很多农村群众的农闲时间文化娱乐生活非常贫乏,集体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二、对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发展的建
议与意见
1.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和形式,保障礼堂运行资金充足。在进行文化礼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为节俭的模式,即对村子里已经存在的农家书屋、村民学校、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或者祠堂等现有的设施资源重新改造。有不少地方的文化礼堂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再改造充分利用,如鄞州区古林镇的蜃蛟村文化礼堂就是在原有的建筑上改造而成。其很早之前是周家祠堂,之后改造成了村大会堂,现在它已经被改造成了文化礼堂,当中的设备非常齐全,如图书室、多媒体室、棋牌室、电脑室以及活动室等,除此外,礼堂内还有展览陈列馆:在陈列馆里可以看到很多旧物件,如20世纪60年代的生产的收音机、老式的手摇电话机、民国时期的消防灭火设备以及老式的电唱机等。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和形式。首先是设立专项资金,比如政府、扶贫等各级部门设定专项的补助资金用于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维持礼堂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是以奖代补,比如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出扶持资金奖励办法,评选出年度的优秀农村文化礼堂,以资奖励,激发礼堂管理者的管理热情;再次是调动不同群体的参与热情。充当主导作用的通常选择乡镇(街道)为佳,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自愿出一份力,促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
2.善于运用本土文化为载体,鼓励全民参与。要想让更多的民众参与,提升村民对文化礼堂的归属感和亲近感,应当把本土文体活动当成载体,多组织一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或者大多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百姓常去、爱去村里的文化礼堂。比如,在重阳节的时候举办敬老活动,在春节的举办迎新纳福活动,这是人人熟知的传统节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村民的接受度更高,更容易提升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比如我国一个农村在某年春节的时候就在文化礼堂举办了一个送春联活动,老老少少的村民都到场观看,多为书法爱好者发挥所长,给村民送上一幅幅洋溢着喜庆色彩的春联,让村民提前感受到过年的欢喜。
3.结合“文化走亲”、“送文化”等活动,促进文化礼堂活动多样化。要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多样化的农村文化礼堂的文体活动,加快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有必要拓宽活动形式,比如借助于组织举办村村交流活动或者“送文化”等活动,吸引外村的优秀团队加入,让村里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比如在有一年的1月份,某个省份的文联在本省的一个村的文化礼堂组织了“送文化”、“我们的中国梦”等活动,观看到精彩演出的村民们非常喜悦和兴奋,活动结束后艺术家们把礼仪背景音乐集赠送给了文化礼堂留作纪念。还有地方举办摄影家为7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12岁以下的小孩拍照等。这些活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有的地方有着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我们应当对这些向上的文化进行弘扬。
4.健全文化礼堂管理机制,促进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礼堂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应当包括如下的内容,如组织领导、设施维护、活动开展等不同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和正常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健全三级管理制度,即从县市区,到乡镇,再到村级的层层管理,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在乡镇的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中添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这一项考核内容。通过常态监督方式对礼堂建设情况进行通报表扬、批评,促进常态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将这一项工作列入乡镇建设的内容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推动文化礼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5.加快数字化体系建设,以科技武器打造文化礼堂。若是只有一些普通的、实物的设施,势必跟不上时代变化而产生的新的建设标准,也难以吸引广大热爱新事物的年轻人的目光,文化礼堂将会少了一大批支持者。因此,我们应该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化的文化礼堂,提升文化礼堂的建设标准,吸引更多群体前来参加活动。而文化礼堂往数字化建设体系方向发展,这也会给不同的群体带来益处。比如,我们可以按照当地的实情建立起一系列区镇连通共享的网络,如数字化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连锁网、综合培训连锁网、文化走亲连锁网以及图书阅览(阅读小站)连锁网等。这些数字化体系的建立能够让该地区在当地实施的不同的惠民活动以及文化设施往新的平台上嫁接,让这些事物在最基层进一步发芽、生长、壮大,让更多的农村群众继续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的有序输送。
在慈溪毛三斢村,数字化体系建设已经让很多村民受益。该村主要抓住两方面内容打造“数字化农村文化礼堂”。一方面是礼堂建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结合毛三斢村的文化特色,专门设计以及创作出了能体现本村特色的毛三斢村村徽、村歌和村报,同时还开通了网上社区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村中的群众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扫描文化礼堂宣传展板上的二维码,实现对本地资源的高速连接,实现随时阅读本村村报、倾听本地村歌,还可以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直接对话,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该村的最新的工作动态。另一方面是文化礼堂和特色模块相结合。该村以移动数字农家书屋为载体,我们可以在文化礼堂中发现其设有7个Wifi无线发射器终端,不管是在文化礼堂的哪一个角落都可以连接到无线信号,方便了村民利用网上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尽情地享受免费体验或阅读文化资源带来的乐趣,真正实现了文化资源的人人共享,这对于农村文化体系建设无疑有着重大意义。
6.创新服务理念,推行文化定制服务。创新是每一样事物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文化礼堂也不例外。在丽水市,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已经开始施试行,即“文化订制”服务方式。“文化订制”重点在于“订”。“订”,顾名思义即预定,即由村民提出定制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再按照要求创造出相应的文化“产品”。“文化订制”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文化产品的专属性;二是文化决策的民主化;三是文化配置的市场化。
文化产品的专属性体现如下:在订制文化产品前,首先要了解该村文化礼堂有何需求,其本身有何特点,村民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将这些因素梳理清楚,再为村庄量身定做能够体现当地特点、满足村民需求的文化产品,这种产品在其他村运用并无特别之处,但在订制村运用则非常合适,甚至有着非常出彩的效果,这就是文化产品的“专属性”。
文化决策的民主化属性体现如下:在很多农村,以前享受到的电影、戏剧下乡活动都是文化部门规定放映、表演的节目,村民没有节目的选择权。但是文化订制方式则是赋予了农村选择权,根据农村群众的“口味”送节目下村,让群众真正看到他们喜闻乐见的节目,村民的接受程度提升了,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更好。
文化配置的市场化体现如下:以前的文化服务模式是一种“供给餐”,即上级计划送什么文化,农村就只能接受什么文化。现在的文化服务模式是一种“自助餐”,即农村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市场取代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角色。比如,丽水市某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城,每一个村都要有一首独一无二的村歌,并将这个项目列入了“文化订制”内容中。为了完成这项订制任务,丽水市文化馆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服务模式完成这项任务,组织调配了几十位歌手、作曲家和配器人,一起完成服务项目。最后,每个村都有了自己满意的村歌,这就是“自选式”服务模式具有完成任务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结语
农村文化礼堂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农村群众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整个社会给予关注、关心、支持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发展,给农村文化礼堂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不断创新,才能让农村文化礼堂变为农村群众的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①蒋旭俊.浅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J].大众文艺.2013(23)
②王金良.漫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J].大众文艺.2014(10)
③程明芝.怎样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成摆设[J].大众文艺.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