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像青春期时那样,对外面的世界陌生的人群充满了兴趣,而是更注重跟自己相关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经历了长久的家庭生活之后,人到中年就会更关注家庭内部的那些质感,那些细节,那些亲情中莫名幽微的东西。
所以像《三个六月》这样的由中年人写就的家庭小说,读起来就特别的会心。这是一部对我口味的小说,温存、柔和、伤感,如光斑一般,讲述初夏的阳光、阴影、失去、深厚的爱、那些被控制了但最终将会释放出来的情感。最关键的是,它呈现得合情合理(我现在对合情合理的要求相当强烈)。
《三个六月》,是由美国女作家朱莉亚·格拉丝所著的一部三段式长篇小说,由《牧羊犬》、《端方正直》、《男孩子们》三个独立的中篇构成。三个中篇中,《端方正直》品质最佳。
三个部分的故事都放置在6月这个时间里,分别是1989年、1995和1999年的6月,每一个部分的叙述者不同,但都围绕着芬诺一家进行。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部小说的叙述主体芬诺身上,并由他发散出去,发散到他的家人,他的父母、兄弟们以及他爱过的人。这中间,有着几乎所有的家庭所共有的那些隔阂、猜忌、不解,有很多的伤感、委屈和愤怒,同时,更有太多的爱和付出。透过芬诺这个人物所折射出的家庭光景,其实可以在任何文化任何国度的读者身上找到对应点。而芬诺这个人物身上那种敏感沉默深情稳重的气质,让他成为一个极佳的叙述主体,这不仅在于他作为长子的身份,还在于他对家庭生活的责任和个人生活的自由之间有一种明晰的让人信服的平衡能力。我自己对这部小说的阅读,基本上是在相当认同芬诺并对他的一切给予赞美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让阅读过程有一种契合的美妙,使得我在一定程度上与叙述主体重叠在一起来进入“我们”(叙述主体和读者)所共同的世界。这在我看来是小说阅读中的一种难得的美妙体验。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蓦然惊觉:人的世界其实有三个,一是现实世界,一是文艺世界,再就是内心世界。真是有三个世界。现实和文艺都像光线一样照进隐秘的小小的黑屋子一般的内心。内心是单独存在的,但受其他两个世界深刻的影响。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就出来了,亮了,开门了。它邀请你进去,它是白日梦,它复杂、甜美、享受,但很黑暗。它有一股迷药的气息,令人陶醉。
以前,我总觉得现实和文艺是平行的两个世界,而一个聪明的人可以把它们的界线分得很清楚。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内心就在这条界线上,它很小很细,但非常坚固,它联系着另外两个广阔的世界。也许,我不应该说它是“内心”。但除了“内心”这个词汇,不知道什么词汇更适合。对于这个东西,就像小说中朱莉亚?格拉丝写下的一句很机巧的话,“他话语的正规形式对我们的聚会来说大了好几个码子。”也许什么词汇对它来说都不合适,什么词汇都大了好几个码子,但它存在着,我暂时就叫它“内心”。
“内心”的最深的那一部分里面,就有家庭这个东西。它藏得很深,它面目模糊,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三个六月》这部小说,很好地呈现了这种深且模糊的东西,所用的手法就像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托尼的摄影观:“对准非常非常小的东西,让它变得很大,使它变得醒目,将高度和体积赋予细节。”作为读者来说,所看到的并享受的,同时也影响着内心的,就是这些细节。
所以像《三个六月》这样的由中年人写就的家庭小说,读起来就特别的会心。这是一部对我口味的小说,温存、柔和、伤感,如光斑一般,讲述初夏的阳光、阴影、失去、深厚的爱、那些被控制了但最终将会释放出来的情感。最关键的是,它呈现得合情合理(我现在对合情合理的要求相当强烈)。
《三个六月》,是由美国女作家朱莉亚·格拉丝所著的一部三段式长篇小说,由《牧羊犬》、《端方正直》、《男孩子们》三个独立的中篇构成。三个中篇中,《端方正直》品质最佳。
三个部分的故事都放置在6月这个时间里,分别是1989年、1995和1999年的6月,每一个部分的叙述者不同,但都围绕着芬诺一家进行。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部小说的叙述主体芬诺身上,并由他发散出去,发散到他的家人,他的父母、兄弟们以及他爱过的人。这中间,有着几乎所有的家庭所共有的那些隔阂、猜忌、不解,有很多的伤感、委屈和愤怒,同时,更有太多的爱和付出。透过芬诺这个人物所折射出的家庭光景,其实可以在任何文化任何国度的读者身上找到对应点。而芬诺这个人物身上那种敏感沉默深情稳重的气质,让他成为一个极佳的叙述主体,这不仅在于他作为长子的身份,还在于他对家庭生活的责任和个人生活的自由之间有一种明晰的让人信服的平衡能力。我自己对这部小说的阅读,基本上是在相当认同芬诺并对他的一切给予赞美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让阅读过程有一种契合的美妙,使得我在一定程度上与叙述主体重叠在一起来进入“我们”(叙述主体和读者)所共同的世界。这在我看来是小说阅读中的一种难得的美妙体验。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蓦然惊觉:人的世界其实有三个,一是现实世界,一是文艺世界,再就是内心世界。真是有三个世界。现实和文艺都像光线一样照进隐秘的小小的黑屋子一般的内心。内心是单独存在的,但受其他两个世界深刻的影响。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就出来了,亮了,开门了。它邀请你进去,它是白日梦,它复杂、甜美、享受,但很黑暗。它有一股迷药的气息,令人陶醉。
以前,我总觉得现实和文艺是平行的两个世界,而一个聪明的人可以把它们的界线分得很清楚。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内心就在这条界线上,它很小很细,但非常坚固,它联系着另外两个广阔的世界。也许,我不应该说它是“内心”。但除了“内心”这个词汇,不知道什么词汇更适合。对于这个东西,就像小说中朱莉亚?格拉丝写下的一句很机巧的话,“他话语的正规形式对我们的聚会来说大了好几个码子。”也许什么词汇对它来说都不合适,什么词汇都大了好几个码子,但它存在着,我暂时就叫它“内心”。
“内心”的最深的那一部分里面,就有家庭这个东西。它藏得很深,它面目模糊,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三个六月》这部小说,很好地呈现了这种深且模糊的东西,所用的手法就像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托尼的摄影观:“对准非常非常小的东西,让它变得很大,使它变得醒目,将高度和体积赋予细节。”作为读者来说,所看到的并享受的,同时也影响着内心的,就是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