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办学特色是当今高职院校区别其他高校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恰好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出理论知识够用又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培养模式
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特色迷失,一些高校正在失去自身优势。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高校结合各自的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特别要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在办出特色上做文章。在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在直属高校咨询会上,从教育部领导到高校的书记校长们,大家已经形成共识,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优势、看特色,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才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大学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优良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一些学校正在慢慢失去自身应有的办学特色,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直面高校办学特色迷失的问题,必须科学认识大学办学特色的现实意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特色立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和风格在一定的时期或范围内形成了其他大学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并以此确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1]。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规模和学位层次,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国人民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不是趋同式地把自己发展成为综合程度更高的大学,而是实施了差异性的发展战略,不贪多、不图全,有选择地追求卓越。一方面,建设较为齐全的大文科,另一方面也按照“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和“少而精”的原则发展,发展了少量理工学科。人大校长纪宝成指出,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我们大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選择。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学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走规模适度、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并不是学科越多越好,办学规模大不等于办学水平高。不去拼规模,而在乎特色与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有多强。
学科特色[2]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若干个一流学科,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也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它们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由此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和确立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声望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学者,才能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成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任何学校都要集中精力建设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
只有一大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只要每一所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等,确定更高的目标,形成各安其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就能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国内高校在选择自身定位时普遍存在求大求全,追逐“一流”的心理倾向。许多大学通过院校合并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并不断进行院系调整以扩大学科涵盖范围,筹建扩建“一流”的产学研基地、研究中心,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大学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中国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应首先全面考察、衡量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产业环境、区域和人文特色等相关因素,并提出几条发展思路,希望能为管理者或决策者在制定、改进或实施相关规划时,提供参考。中国只需要较少量的研究型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過剩的二流研究机构和二流研究人员,因为研究看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而在选择自身定位问题上,高校不要仅为了争取经费或政策支持就盲目地为自己贴上“研究型大学”的标签。除此之外,政府管理部门也需要从经费和政策等方面加以合理引导。鼓励少数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高校,应当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作为发展目标,而不能仅仅用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发展水平。
一些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应避免过于专业化,多从学科的实用性和满足产业需求等方面着眼,多聆听“客户”需求。教学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除了要减少和控制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外,中国还需要更多面向职业或专科教育、有准确学科定位和鲜明学科特色、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培养实用化人才的专科院校。中国兴办职业学校,不但是对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有益补充,而且它们的数量和质量更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以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后的就业危机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恰好适应了社会的需求,通过实践“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一年学理论,一年在校实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出“理论知识够用,又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心理预期和社会实践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培养模式
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特色迷失,一些高校正在失去自身优势。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高校结合各自的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特别要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在办出特色上做文章。在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在直属高校咨询会上,从教育部领导到高校的书记校长们,大家已经形成共识,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优势、看特色,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才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大学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优良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一些学校正在慢慢失去自身应有的办学特色,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直面高校办学特色迷失的问题,必须科学认识大学办学特色的现实意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特色立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和风格在一定的时期或范围内形成了其他大学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并以此确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1]。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规模和学位层次,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国人民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不是趋同式地把自己发展成为综合程度更高的大学,而是实施了差异性的发展战略,不贪多、不图全,有选择地追求卓越。一方面,建设较为齐全的大文科,另一方面也按照“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和“少而精”的原则发展,发展了少量理工学科。人大校长纪宝成指出,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我们大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選择。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学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走规模适度、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并不是学科越多越好,办学规模大不等于办学水平高。不去拼规模,而在乎特色与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有多强。
学科特色[2]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若干个一流学科,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也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它们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由此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和确立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声望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学者,才能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成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任何学校都要集中精力建设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
只有一大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只要每一所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等,确定更高的目标,形成各安其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就能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国内高校在选择自身定位时普遍存在求大求全,追逐“一流”的心理倾向。许多大学通过院校合并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并不断进行院系调整以扩大学科涵盖范围,筹建扩建“一流”的产学研基地、研究中心,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大学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中国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应首先全面考察、衡量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产业环境、区域和人文特色等相关因素,并提出几条发展思路,希望能为管理者或决策者在制定、改进或实施相关规划时,提供参考。中国只需要较少量的研究型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過剩的二流研究机构和二流研究人员,因为研究看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而在选择自身定位问题上,高校不要仅为了争取经费或政策支持就盲目地为自己贴上“研究型大学”的标签。除此之外,政府管理部门也需要从经费和政策等方面加以合理引导。鼓励少数真正具有研究型大学实力的高校,应当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作为发展目标,而不能仅仅用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发展水平。
一些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应避免过于专业化,多从学科的实用性和满足产业需求等方面着眼,多聆听“客户”需求。教学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除了要减少和控制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外,中国还需要更多面向职业或专科教育、有准确学科定位和鲜明学科特色、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培养实用化人才的专科院校。中国兴办职业学校,不但是对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有益补充,而且它们的数量和质量更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以及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后的就业危机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恰好适应了社会的需求,通过实践“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一年学理论,一年在校实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出“理论知识够用,又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心理预期和社会实践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