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历史”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中学历史教学要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
  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明确的说明:一是把握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熟悉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把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三是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一句话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功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呢?这是我们高中历史一线教师的重大课题。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反映,他们喜欢历史,却不怎么喜欢上历史课。因为,他们感到历史课往往远离现实生活,枯燥乏味。那么,如何让学生既能触摸到历史的真实,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从中获得对历史问题的深刻认识呢?笔者认为,采用一种“再现历史”式的情境体验教学,帮助、引导学生“神”入其中,达到一种“亲历历史”的体验效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体味、领悟,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发展能力的教学观或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学生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在教学《新文化运动》一课时,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角色表演的机会:课前,和历史科代表一起设计了一个活动报名表格,让学生选择角色扮演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个人特长和多数同学的意见决定扮演者。
  随后,老师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查阅资料。班里的“历史活跃分子”们还组成了一个“编辑小组”编写话剧剧本,自发创作,把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四位主角的对话中,加上借鉴网络上相关资源进行润色。终于在课前利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完成了从组织、编写到排演的全过程。上课时,学生们一扫往日的沉闷,表演者绘声绘色,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堂课学生反映颇佳,教学效果很好。下面,就是同学们在角色模拟表演时的几个片段:
  二、现场写真
  镜头一:
  幕启:(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
  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
  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 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最先提出来的。
  鲁 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干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
  ……
  镜头二:
  鲁 迅:(高举拳头)对,我们要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
  以《新青年》杂志为我们的主要思想阵地,向尊孔复古的逆流猛烈开火,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更加富有生气的思想解放潮流!
  陈独秀:(站起身)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在场的所有青年同学们全体起立!高举起我们的右拳,庄严宣誓我们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来,全体起立!
  (全体同学起立)
  陈独秀:“我们宣誓: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大家坐下(落座)
  ……
  镜头三:
  画外音:(一女生高声地有感情朗诵)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青年丙:(激动地朗诵感想)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
  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为祖国的进步出力!
  三、教后反思
  历史角色模拟表演这种形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形象直观,可以让学生在剧情的理解和表演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有助于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像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历来普遍感到教材比较抽象、枯燥,因此,难以消除历史的隔膜感,而通过上述这个角色模拟表演的体验过程,学生便立刻感到这段历史一下子在自己的心中“活”了起来,站立了起来。
  同學们所编的台词都是依据教材、课外资料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觉得自己走进了历史,融进了历史,从而深切体验到了历史人物的情感、历史事件的意义,极大地激起了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其历史的丰富想象力被充分释放出来,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在传统的单一讲解式教学之下的课堂里难以看到的。另外,历史角色模拟表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使同学们增强了自信。
  总之,在这堂课中进行这个历史角色模拟表演活动实践,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对历史学习是有兴趣的,也是能够学好的,关键是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我觉得,至少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注重学习材料的积累。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加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学生们的这一表演过程实际就是对久远历史的一种亲身体验过程,而伴随着体验的进一步深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历史的感悟。
  二要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即可。而体验式学习则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发挥主动精神,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教育尤其是课堂,需要解放孩子们的头脑、眼睛、双手、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思想,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从做中学”。切忌把学生的头脑当成一个个需要用知识填满的容器,把学生淹没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要尽可能注意寓教于乐。这里的“乐”,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教师把知识的传授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掌握的过程,即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学生学得快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和真正效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的确,以此来考量旨在让学生产生一种真实的“亲历历史”的活动体验教学方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难道还要赘言吗?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搞好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发展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主要渠道。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现代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处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让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提高效率  1、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在五个“转变”和五个“加强”上下功夫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基本特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理想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交往与审美的能力。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以生为本、注重细节、主动学习”,确定了三个具体要求(教学准备要求、课堂教学要求、课后巩固要求)、六个环节(预习展示,创设情境 - - 互助学习,相互答疑 -- 组间质疑,教师点拨- - 当堂检测、巩固练习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在数学中的创新能力能够同时带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创新。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其次,培养学生的邏辑思维。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教会学生联系知识与实际。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高中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中国创造却形只影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制造,却
期刊
【摘 要】作为管理者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积极、热情、主动、能干的教师,也会遇到消极、冷淡、被动、敷衍的教师。应该明确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能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校领导管理成败的关键。校长的管理思路再好,也需要教师去积极实施。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积极性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激发;教师;工
期刊
所谓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的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都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有关研究也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有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学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
期刊
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认识过程,而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在英语新课程的任务里,把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此,我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感情投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学家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多年,教师的课堂由开始的“热闹”转向理性,许多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线,一些不“恰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在开始反思,本文就如何把握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度”为主题谈谈笔者的反思。  一、课堂提问的“度”  我们的课堂过去以教师教授为主,被称之为“满堂灌”,改革后强调教师的启发,有的老师把它变成了“满堂问”,即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方式有两种:  其一,如果学生
期刊
【摘 要】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凸现使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切实渗透交际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文化导人  一、学习文化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以前我们主要强调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却忽略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凸现使教师认识到文化在
期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仍以“小统计”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解释数据的过程,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母亲生日的数据,课上在模拟给妈妈庆贺生日的情境中,认识各月份母亲生日人数的统计图。既使学生初步知道怎样收集、整理、解释数据,又进行了爱长辈的情感教育。又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