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学好地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中国。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追求其有效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好地理。
一、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去学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因此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只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生学习地理才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开端,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环节。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兴趣、自学习惯。第一步,先看教材中有几个黑体字标题,从中可以了解教材讲了几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二步,根据每一个标题下面教材篇幅大小,文字和图表多少,大体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步,在第一步、第二步的基础上,确定预习重点—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对一般内容快速阅读,重点和难点内容则应详细阅读,要找出教材中知识结构的层次和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关键,从而在较高的角度上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例如,预习时作简要的笔记,将重点知识画线,疑难知识打问号或作标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三、结合学科特点,掌握学习中学地理的科学方法,是学好中学地理的捷径
(一)学习地理要采用综合、分析、归纳的方法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及的特点。表现为:在自然地理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人文地理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地理只有采取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
(二)学习地理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
地理学科还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显著特点。任何区域(分区、分国)都具有本身不可替代的区域特征(位置、自然面貌、经济发展等)。因此,学习地理,应通过分析对比的方法,找出区域间的差异及相关联系。这是学习尤其是复习区域性地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对比的内容很广泛中,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可进行横向比较,也可进行纵向比较。总之,通过比较和认知,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
(三)图文结合,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八年级上册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是重要的地理技能。读图用图的过程,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但掌握用图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四、引导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和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五、以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上看,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另外,从教学评价体系上看,中考不考地理,从学校课程地位的角度看,地理就是副科,不被学校重视。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地理课不是主课。客观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反思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评价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情感性。只重视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地保护,这样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而我们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实施新型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让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使得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总之,地理環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责编 张景贤)
一、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去学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因此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只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生学习地理才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开端,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环节。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兴趣、自学习惯。第一步,先看教材中有几个黑体字标题,从中可以了解教材讲了几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二步,根据每一个标题下面教材篇幅大小,文字和图表多少,大体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步,在第一步、第二步的基础上,确定预习重点—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对一般内容快速阅读,重点和难点内容则应详细阅读,要找出教材中知识结构的层次和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关键,从而在较高的角度上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例如,预习时作简要的笔记,将重点知识画线,疑难知识打问号或作标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三、结合学科特点,掌握学习中学地理的科学方法,是学好中学地理的捷径
(一)学习地理要采用综合、分析、归纳的方法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及的特点。表现为:在自然地理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人文地理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地理只有采取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
(二)学习地理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
地理学科还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显著特点。任何区域(分区、分国)都具有本身不可替代的区域特征(位置、自然面貌、经济发展等)。因此,学习地理,应通过分析对比的方法,找出区域间的差异及相关联系。这是学习尤其是复习区域性地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对比的内容很广泛中,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可进行横向比较,也可进行纵向比较。总之,通过比较和认知,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
(三)图文结合,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八年级上册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是重要的地理技能。读图用图的过程,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但掌握用图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四、引导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和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五、以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上看,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另外,从教学评价体系上看,中考不考地理,从学校课程地位的角度看,地理就是副科,不被学校重视。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地理课不是主课。客观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反思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评价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情感性。只重视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地保护,这样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而我们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实施新型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让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使得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总之,地理環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