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写作中的认识能力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目前不少学生往往只能将事例罗列,却不能洞察本质;能写景状物,却不能深究理趣;能知晓古今中外,却不能体味现实生活。作文水平一直在浅、乏、淡上徘徊。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个“瓶颈”,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呢?
  第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一个看见作文题目就头疼的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文章的。为此,教师在布置作文题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讲,有感可发。同时,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情感中,了解学生写作文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明白其实写作就是自己心灵成长的真实记录,不要试图总拿别人的例子去证明什么,而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去诠释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跳出作文的老套路。
  第二要做好作文课堂的设计和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因所选示例几乎均为名家名作,离学生生活较远,很难引起学生共鸣、感悟,往往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自己设计一些作文材料,从学生周围生活入手,小中见大,巧妙引导。如关于“校园欺凌”问题,面对具体的事例材料,学生常常会直接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但他们的这些观点、认识多限于就事论事,这时可用归类法找出这些现象的根源究竟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然后跳出材料,从校园欺凌的一般意义上去审视它,立意就会更深。又如,某地换届出现了贿选问题,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会大力抨击腐败,如果引导他们看得远一点,让他们认识到这其实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客观现象,因为过去选人大代表往往只是举手通过,而现在有人拉选票,说明他们的选票起作用了,因此,更应关注选举的公平与公正。这样立意就会显得既有高度又新颖。
  第三要加强阅读指导,扩大学生阅读面,鼓励他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果语文学习仅限于那几篇课文,是无论如何也提高不了的,因为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本上,他们没有时间关注社会;即使关注了,也很肤浅。而大量阅读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别人的认识,尤其是同龄人的认识,他们可以直接参考。为此,教师可做些阅读材料方面的选择指导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证阅读效果。
  第四要注意开拓校外空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可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实地考察等开展活动。如,定期组織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看后立即让他们写出观后感。这会让他们有感而发,专家学者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会给他们以很大的启迪,长期坚持组织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积极因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同时,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 编 欣 航)
其他文献
EPS材料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其在建筑物墙体保温以及道路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分别介绍了EPS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与施工工艺,EPS材料在路堤填筑及道路填方中的应用,并简要
作者简介:  来华强,1978年全国高考河南省语文第一名,现为河南教育学院教授,学院首届教学名师,连续14次被评为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对中学语文教学、文学创作、心理学等有独到研究,已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6部。  最近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感到意见出台及时、意义深远。怎样落实呢?依笔者的浅见,在
自发光材料问世以来,凭借其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的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所制作的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自发光材料可以吸收可见光,然后在黑暗中发光,可以起到警示、装饰作用
通过对建成居住区环境的调研,发现经过设计的环境和居民实际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从居民意愿的角度入手,借鉴“使用状况评价”理论建立居住区环境设计理念的评价因子,并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让家长为学生营造读书氛围  要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班会上,我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家长上台交流经验,他们一致反映,孩子在家都特别爱看书。我给家长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使他们明白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求他
历史保护与生态节能相结合的上海里弄更新改造,是基于传统生态元素及其现代节能技术介入展开,提出在继承原有里弄模式与构成基础上,充分尊重可持续观念,主张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全
大家第一次认识这个叫“赟”的小男孩儿,是在刚开学分享自己名字故事的那节课上。他向大家介绍说:“爸爸妈妈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文武双全,还能有很多钱。”  在同龄的孩子里,赟属于瘦小的那一类型,小眼睛、单眼皮,但眼神里透着一种狡黠,看上去古灵精怪的。果然,初次“过招”,我就领教了这小子的厉害。  在大家介绍各自名字的时候,赟不时淘气地插话。人家说自己叫“柱”,他会说:“是铁柱子还是木柱子?” 人家
随班就读,是指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我国安置残疾少年儿童的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三种。其中,让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一直都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河南省作为教育人口大省,从2007年开始,每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班招收残疾少年儿童都在3千人以上,在校残疾少年儿童有2万人左右。开展残疾少年
网印艺术玻璃是一个较新的工艺,它能制作各种玻璃工艺品,玻璃相框,宾馆、酒吧、办公室隔墙玻璃,艺术玻璃壁挂、背景,玻璃茶几,玻璃门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