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下阶段,学前教育成为了一个新的热门专业。这个专业主要是以幼师工作为导向的,而且学前教育专业涉猎颇广。学生不仅要掌握心理、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还要对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教学,在这个过程中,钢琴是帮助老师完成音乐教学的重要媒介。幼教的钢琴与其他钢琴教学不一样。幼师钢琴教学,必须与幼儿结合起来,幼师在演奏过程中,既要渗透一定的作品赏析,还要添加一些儿歌的元素。让学生既能学到乐理知识,学会欣赏乐曲,又能提高上课的积极性。以下结合我多年从事幼教的经验,谈谈现下幼师钢琴课程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对接策略。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幼师钢琴教程;对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钢琴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技能。钢琴弹奏对于幼师来说,也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幼教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能进行钢琴简单的弹奏,利用钢琴这一乐器服务于幼教音乐教学。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是为了在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用钢琴开展教学活动。比如:给学生伴奏,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进行游戏,唱歌跳舞等。从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所学的钢琴与幼儿的音乐教学有着密切关联。在幼儿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证明,幼教中的钢琴教学必须与幼儿音乐教程连接起来,让幼师的钢琴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虽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幼师钢琴教学模式,仍存在需要改善地方,以下谈谈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注意演奏技巧,培养钢琴兴趣
随着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这就对幼师的钢琴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视起钢琴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让学生熟练掌握乐理的基本知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應该熟悉弹奏指法。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不断地向学生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钢琴的基础知识,不仅包括一些理论,其实还包括一些弹奏技巧。比如跳奏、断奏、联奏和重音等。在最开始学习钢琴弹奏时,弹奏者的姿势也很重要,要保证弹奏者的双手和手臂放松,这样才能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练习每个手指的独立性,虽然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乏味的过程,但是却是弹好钢琴的第一步。
(二)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
在钢琴弹奏中,除了演奏者的基本弹奏技能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识谱能力。在平时演奏过程中,学生一般是先看五线谱,然后在心里把它转化成简谱。再在琴键上进行演奏。其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节奏符号以及力度符号、强度符号等,需要同学去熟练掌握。当然,学生不仅要加强对曲谱的认识,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手指对琴键的熟悉度,注意弹奏时的准确率。这样学生的演奏就会越来越流畅,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三)加入流行性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有很多大学开设了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学前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是在18岁到22岁之间,而且一般是21世纪新的教育型人才。但是在传统的钢琴音乐教学中,很多钢琴曲的曲谱年代较为久远。而且选入教材的曲谱,一般是钢琴大家所作。这些曲谱大多部分是十九到二十世纪的作品。但是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二十世纪末的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上个世纪的那些音乐作品,对其背景可能也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教材不感兴趣。
所以我认为,在学校编排教材的时候,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流行性音乐元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练琴的兴趣,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还可以让他们真正喜欢上钢琴。这样对学校钢琴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好处。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感较强、弹唱性较强的流行乐曲,让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
二、学生弹奏能力的训练
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弹唱能力是其基本功。因为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难免要一边弹钢琴,一边进行演唱。而且钢琴本身就是进行辅助教学的工具,幼儿教师也必须学会唱歌,才能更好地用钢琴来带小朋友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或者游戏等。因为自弹自唱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而且弹唱结合的模式较为直观,即使小朋友没有乐理基础,也可以很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这样一来,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会容易很多。
三、加强幼师的儿歌伴奏训练
据很多幼儿园老师反映,即兴伴奏在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是最广泛的。因为,老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让小朋友进行声乐练习。也可以让钢琴伴奏,作为小朋友的游戏背景,从中可以看出,儿歌伴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要想能提高自己随性伴奏的能力,幼师就要加强自己两方面的能力。一个就是和声的配置,简单说就是,在看五线谱的过程中,头脑中应该能清晰地反映出伴奏的音乐类型。与此同时,还要能在键盘上找准音符的位置。
同时幼师还要加强对儿歌的理解,要能对儿歌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在演奏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转换。同时也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场景,根据不同的活动,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这样才能加深自己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四、结束语
当前由于人们对音乐的重视,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越来越重视。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师钢琴教学,不仅仅是单向的技能训练,还要与幼儿教学结合。这是由于其工作因素决定的。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多方面的音乐因素,让钢琴教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还要让钢琴教学与幼儿活动结合起来。实现钢琴教学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对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史宁中,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周素珍.高等师范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06).
[4]郭丹.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幼师钢琴教程;对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钢琴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技能。钢琴弹奏对于幼师来说,也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幼教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能进行钢琴简单的弹奏,利用钢琴这一乐器服务于幼教音乐教学。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是为了在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用钢琴开展教学活动。比如:给学生伴奏,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进行游戏,唱歌跳舞等。从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所学的钢琴与幼儿的音乐教学有着密切关联。在幼儿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证明,幼教中的钢琴教学必须与幼儿音乐教程连接起来,让幼师的钢琴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虽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幼师钢琴教学模式,仍存在需要改善地方,以下谈谈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注意演奏技巧,培养钢琴兴趣
随着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这就对幼师的钢琴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视起钢琴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让学生熟练掌握乐理的基本知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應该熟悉弹奏指法。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不断地向学生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钢琴的基础知识,不仅包括一些理论,其实还包括一些弹奏技巧。比如跳奏、断奏、联奏和重音等。在最开始学习钢琴弹奏时,弹奏者的姿势也很重要,要保证弹奏者的双手和手臂放松,这样才能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练习每个手指的独立性,虽然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乏味的过程,但是却是弹好钢琴的第一步。
(二)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
在钢琴弹奏中,除了演奏者的基本弹奏技能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识谱能力。在平时演奏过程中,学生一般是先看五线谱,然后在心里把它转化成简谱。再在琴键上进行演奏。其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节奏符号以及力度符号、强度符号等,需要同学去熟练掌握。当然,学生不仅要加强对曲谱的认识,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手指对琴键的熟悉度,注意弹奏时的准确率。这样学生的演奏就会越来越流畅,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三)加入流行性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有很多大学开设了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学前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是在18岁到22岁之间,而且一般是21世纪新的教育型人才。但是在传统的钢琴音乐教学中,很多钢琴曲的曲谱年代较为久远。而且选入教材的曲谱,一般是钢琴大家所作。这些曲谱大多部分是十九到二十世纪的作品。但是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二十世纪末的人,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上个世纪的那些音乐作品,对其背景可能也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教材不感兴趣。
所以我认为,在学校编排教材的时候,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流行性音乐元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练琴的兴趣,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还可以让他们真正喜欢上钢琴。这样对学校钢琴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好处。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感较强、弹唱性较强的流行乐曲,让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
二、学生弹奏能力的训练
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弹唱能力是其基本功。因为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难免要一边弹钢琴,一边进行演唱。而且钢琴本身就是进行辅助教学的工具,幼儿教师也必须学会唱歌,才能更好地用钢琴来带小朋友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或者游戏等。因为自弹自唱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而且弹唱结合的模式较为直观,即使小朋友没有乐理基础,也可以很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这样一来,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会容易很多。
三、加强幼师的儿歌伴奏训练
据很多幼儿园老师反映,即兴伴奏在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是最广泛的。因为,老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让小朋友进行声乐练习。也可以让钢琴伴奏,作为小朋友的游戏背景,从中可以看出,儿歌伴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要想能提高自己随性伴奏的能力,幼师就要加强自己两方面的能力。一个就是和声的配置,简单说就是,在看五线谱的过程中,头脑中应该能清晰地反映出伴奏的音乐类型。与此同时,还要能在键盘上找准音符的位置。
同时幼师还要加强对儿歌的理解,要能对儿歌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在演奏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转换。同时也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场景,根据不同的活动,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这样才能加深自己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四、结束语
当前由于人们对音乐的重视,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越来越重视。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师钢琴教学,不仅仅是单向的技能训练,还要与幼儿教学结合。这是由于其工作因素决定的。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多方面的音乐因素,让钢琴教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还要让钢琴教学与幼儿活动结合起来。实现钢琴教学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对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史宁中,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周素珍.高等师范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06).
[4]郭丹.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