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别林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可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的行为的养成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一名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他人,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当他步入社会之后,其发展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甚至是可怕至极的。所以,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据心理学分析,儿童的情感往往是比较浅显的,他们的脸部表情便是他们的晴雨表。如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教师情感的影响,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支配。因此,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不但能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起点。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一定要创设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几句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如在教学《观潮》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为导入。当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近课文,走近钱塘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引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当然,引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引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引导,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把握好节奏,内容丰富多彩,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富于变化,语境引人入胜。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与饱满的精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那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三、教师要以情激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作者动情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要使作者的情感被读者感受,进而使读者得到自我体验,就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深刻地把作者的感情波澜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高层次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象。什么是动情点呢?动情点即作者的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也是意境的落脚点。
   袁鹰的《白杨》这篇以大戈壁白杨为印象的借杨喻人的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租壮的枝干”,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哪艰苦哪安家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大戈壁滩上“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满目荒凉,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了白杨高大挺秀的身影。作者以“出神”唤起人们的思索,正是这一行行的白杨,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正是这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大戈壁的无尽的遐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的感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感情上的爆发,这深深埋藏着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所寄予的无限崇敬之情。小学语文借助语言文字创造了形象,体现了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这些美离开了情感是行不通的。教师在备课中要下功夫。在讲课时,要饱含激情,用各种手段把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中如能自然而顺利地渗入情感因素,学生学习定能事半功倍,回答问题定能佳句佳章叠出,定能够走出“灰”的阴影,进入五彩缤纷的春天。
其他文献
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而捉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绿色农业革命更是为世界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者以绿色捉业生态为出发点
1病例摘要患儿,女,1.5岁,主因不规则发烧15d,面色发黄,腹胀1周入院。查体:体温38.9℃,一般情况较差,贫血貌,咽部充血,口腔粘膜可见散在溃疡,颌下可触及2个肿大淋巴结(1.5cm×1.5cm),无压痛。皮肤无黄染及皮疹。
本文针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相对陈旧这一问题,以《商务谈判英语口语》课程为例,对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
缺血性心肌病34例临床分析(317200)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内科陈绍芳缺血性心肌病即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型,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农村冠心病患者发生典型心绞痛
摘 要: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较大分值。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学生在高中英语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规范化教学的新思路,以期能够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多元化评价;规范化训练  英语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最不愿意做的题型是写作,因为他们认为写作练习很枯
第一次让我知道它的,是我的学生。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爷爷的芦笛》,那是讲强强独自在暴风雨的夜里如何战胜了恐惧,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在发表感言的时候,一个男孩子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闪烁着智慧的思想,自然获得了我的赞赏。可更多的声音嚷了起来:“老师,那是歌词,不是他的。”  “歌词?什么歌?”  “《真心英雄》。”  就这样,我听到了这首歌,48个孩子为我激情而快乐地演唱。  在我心中曾经有
批评讲究艺术,批评中体现爱。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教育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巧妙运用批评的艺术,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让批评成为
《青蛙看海》是一篇言近旨远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教学时,可以采用“板块推进,读中入情,演中悟道”的办法来达成教学目标。
2006年12月28日至29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双门楼饭店召开会议.专题研讨当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来自全省部分市(县、区)教育局分管普教的教育行政领导和小学校长代表50余人出席
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有时真的很难说。也许会有人说,一部书改变了我的一生,使我走上了什么道路;也许会有人说,一部电影影响了我一生,让我选择了什么事业。生活中也许真有这样的事,但我想,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更多的是综合的,渐进的,是潜移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氛围与情调,一种文化对人的魂灵的浸染,往往就是一个时代对人的思想的影响。  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在成长经历中可能都有着一段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