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研究

来源 :教育·名师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修改了多次。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地域辽阔和文化样态丰富的国家,我国地理教材也出现了多元化现象。其中,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和鲁教版地理教材成为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四个版本。为了响应我国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深刻感受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对地理教材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有价值的,能够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本次研究以人教版第一章为例,将其中的学生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提出建议,从而使地理教师和学生从深层次上认识教材中的学生活动设计,以更好地辅助地理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相关教学理论及活动设计原则
  (一)课程理论
  1.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在教育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认知、发展都离不开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主张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体验中学习,从而不断地获得知识与能力,并建立适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要实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进步。
  2.学生主体理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的情况逐渐改变,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课堂教学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都应该由学生或学生的某些因素决定,而不是由老师决定。因此,在教材的活动设计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学生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契合其兴趣、能力、需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活动的目的。
  2.创新性原则
  活动的形式、内容等要有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3.开放性原则
  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应具有开放性。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应不局限于课堂,举办活动的地点也应不局限于学校。
  二、人教版教材中学生活动分析
  (一)数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共出现了15个学生活动(如表1)。从教材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教版教材中的学生活动数量较以前增加了很多,阅读(专栏)内容的增多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帮助其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活动(思考与实践)内容的增多会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中,读图思考(启发)的增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其分析数据和进行地理空间思维的能力。但是学生活动数量增多,会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且活动有效性也难以保证,活动质量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从表2中明显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中的学生活动类型很丰富,出现了6种类型。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如表1有4个,占总数的26.67%;数量最少的是开放探讨型学生活动,只有1个。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在数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现代教育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如何不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开放研讨型的学生活动是非常需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活动类型方面,人教版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类型丰富多样,但并不均衡。其中,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较多,其虽培养了学生观察地理图表、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但学生其他能力没有机会得到提高。
  人教版教材中合作类型的活动都不多,而现代社会需要合作型人才,因此合作型活动应适当增多;并且课外活动也需要增多,这样学生能更多地体会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在核心素养的实现方面,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都在逐渐努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融入了更多的实际生活问题,如地理探讨、地理考察、地理观测等,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使教育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二)建议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完成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喜好和要求等,这样教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教材具有系统性,教材中的活动也要具有系统性,符合教材的目录设定。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用语需要分外注意,直接出现的问题会给学生一种要完成任务的压迫感,最好能用一些“你能”“你可以”“请”等语词,对学生给予尊重,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2)[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要想让估算真正成为一种习惯,还得需要教师多去探究,自觉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估算的能力,让学生系统地真正地掌握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估算情境中去估算,使其感受到估算优越性,才会让估算慢慢变成习惯。  【关键词】 估算;精算;估算情境;估算策略 
《残疾人、助残者的心一同飞翔》讲了残疾人宋玉红身残志坚、奋勇拼搏的故事,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不禁从心底流露出敬佩之情。是啊,永不言弃,即使是残疾人,生命也可以飞翔。  宋红玉从小患有先天性腰部脊椎裂,她刚出生就被医生判定要与轮椅相伴一生。她渴望上学,可学校无法接收,一个没有上过学最终竟获得了大专文凭。她几经周折建立了一个网站,架起了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她在报纸、电台开办的专栏、主持的节目
陶行知先生说:“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教育应该和陶老先生说的一样,不同的学生,用的肥料,要浇的水量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牢固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一、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  “因材施教”可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多方面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多读模仿,行之有效  张志公说过,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教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韩国政治被邪教土豪掌控,总统朴槿惠向女闺蜜询问国家大事》。这样的标题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韩国媒体近日来的争论焦点。  根据韩国JTBC电视台记者的调查,在一台属于首尔江南区女土豪崔顺实的电脑中,发现了原本应该属于总统朴槿惠的Word文档,而且这些文档事关朝鲜半岛南北危机等国家机密,而文档的批改人居然不是朴槿惠,而是她的闺蜜崔顺实。  韩国电视台报道朴槿惠闺蜜崔顺实干政事件  也就是说,朴槿惠让闺
陕西民办高校共有21所高校被教育部列入“转型”名单,其中有9所属于传统意义的“纯民办高校”,此外还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等12所独立学院。近年来,虽然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在办学体系、招生规模、教育质量、专业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但是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尚未完全建立起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远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尤其是未能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转
摄影师内特·拉尔森和玛尼·辛德曼通过搜集Twitter(推特)上人们发送的推文,并从中抽取某条具有情感的短文,通过定位找到发送推文的具体位置,然后去那里拍摄一张照片,为某条不知是谁发送的推文,在每天数不清的数据河流中做上独有的标记。  “请告诉我,我没有错。请告诉我,你值得等待。”,这条推文伴随着厚重的期待在一个夜晚从个美国中部的汽车旅馆发出,一息之间就混进了每天4.5亿的推特之中。它有近乎百分之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教学主体发生了转移,由传统观念中的教师转换为学生。这种转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除了要求能说会道之外,还要做到有效倾听。由于受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中心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是缺乏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要想做到有效倾听,语文教师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一、建立平等的对话情境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发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有效的倾听首先应建
本刊讯 4月13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怀柔拉开帷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首部合拍故事片《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亮相电影节。  电影《音乐家》作为中哈两国“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文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和2017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一生为主线,讲述冼星海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中得到哈萨克斯坦著名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及其家人救助,历经艰苦,不忘初心,
星际飞船的每一次空间跳跃都在转瞬之间,泰客蓝星的公主请求星际猎人的帮助,紫荒星族控制了泰客蓝星进出的通道。星际猎人只有在3分鐘内破解通道的机关才能进入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