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修改了多次。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地域辽阔和文化样态丰富的国家,我国地理教材也出现了多元化现象。其中,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和鲁教版地理教材成为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四个版本。为了响应我国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深刻感受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对地理教材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有价值的,能够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本次研究以人教版第一章为例,将其中的学生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提出建议,从而使地理教师和学生从深层次上认识教材中的学生活动设计,以更好地辅助地理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相关教学理论及活动设计原则
(一)课程理论
1.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在教育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认知、发展都离不开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主张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体验中学习,从而不断地获得知识与能力,并建立适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要实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进步。
2.学生主体理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的情况逐渐改变,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课堂教学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都应该由学生或学生的某些因素决定,而不是由老师决定。因此,在教材的活动设计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学生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契合其兴趣、能力、需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活动的目的。
2.创新性原则
活动的形式、内容等要有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3.开放性原则
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应具有开放性。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应不局限于课堂,举办活动的地点也应不局限于学校。
二、人教版教材中学生活动分析
(一)数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共出现了15个学生活动(如表1)。从教材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教版教材中的学生活动数量较以前增加了很多,阅读(专栏)内容的增多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帮助其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活动(思考与实践)内容的增多会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中,读图思考(启发)的增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其分析数据和进行地理空间思维的能力。但是学生活动数量增多,会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且活动有效性也难以保证,活动质量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从表2中明显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中的学生活动类型很丰富,出现了6种类型。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如表1有4个,占总数的26.67%;数量最少的是开放探讨型学生活动,只有1个。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在数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现代教育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如何不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开放研讨型的学生活动是非常需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活动类型方面,人教版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类型丰富多样,但并不均衡。其中,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较多,其虽培养了学生观察地理图表、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但学生其他能力没有机会得到提高。
人教版教材中合作类型的活动都不多,而现代社会需要合作型人才,因此合作型活动应适当增多;并且课外活动也需要增多,这样学生能更多地体会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在核心素养的实现方面,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都在逐渐努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融入了更多的实际生活问题,如地理探讨、地理考察、地理观测等,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使教育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二)建议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完成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喜好和要求等,这样教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教材具有系统性,教材中的活动也要具有系统性,符合教材的目录设定。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用语需要分外注意,直接出现的问题会给学生一种要完成任务的压迫感,最好能用一些“你能”“你可以”“请”等语词,对学生给予尊重,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2)[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一、相关教学理论及活动设计原则
(一)课程理论
1.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在教育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认知、发展都离不开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主张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体验中学习,从而不断地获得知识与能力,并建立适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要实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进步。
2.学生主体理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的情况逐渐改变,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课堂教学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都应该由学生或学生的某些因素决定,而不是由老师决定。因此,在教材的活动设计中应当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学生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契合其兴趣、能力、需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实际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活动的目的。
2.创新性原则
活动的形式、内容等要有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3.开放性原则
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应具有开放性。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应不局限于课堂,举办活动的地点也应不局限于学校。
二、人教版教材中学生活动分析
(一)数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共出现了15个学生活动(如表1)。从教材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教版教材中的学生活动数量较以前增加了很多,阅读(专栏)内容的增多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帮助其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活动(思考与实践)内容的增多会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中,读图思考(启发)的增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其分析数据和进行地理空间思维的能力。但是学生活动数量增多,会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且活动有效性也难以保证,活动质量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从表2中明显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中的学生活动类型很丰富,出现了6种类型。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如表1有4个,占总数的26.67%;数量最少的是开放探讨型学生活动,只有1个。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在数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现代教育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如何不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开放研讨型的学生活动是非常需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活动类型方面,人教版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类型丰富多样,但并不均衡。其中,图表分析型的学生活动较多,其虽培养了学生观察地理图表、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但学生其他能力没有机会得到提高。
人教版教材中合作类型的活动都不多,而现代社会需要合作型人才,因此合作型活动应适当增多;并且课外活动也需要增多,这样学生能更多地体会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在核心素养的实现方面,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都在逐渐努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融入了更多的实际生活问题,如地理探讨、地理考察、地理观测等,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使教育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二)建议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完成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喜好和要求等,这样教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教材具有系统性,教材中的活动也要具有系统性,符合教材的目录设定。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用语需要分外注意,直接出现的问题会给学生一种要完成任务的压迫感,最好能用一些“你能”“你可以”“请”等语词,对学生给予尊重,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2)[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