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宗旨本是洗涤精神的尘埃,点燃智慧的灵光。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应是教书育人的道德场所。然而,在“教育产业化”浪潮的影响下,造成了学校形象的异化,于是“学店”和“企业”的隐喻便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学校形象 学店 企业
“教育产业化”是针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瞄准城镇居民的储蓄,把教育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指望扩大教育规模和收费来拉动内需,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教育产业化”思想引领下的教育改革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异化。“学店”、“企业”、这些隐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代学校教育的扭曲和异化。
一
学校是“象牙塔”,被誉为学术的殿堂,是教书育人的道德场所。然而,在这个社会大转型的特殊时期,价值理性的缺席和工具理性的盛行,催生了学校形象的异化。“学店”隐喻便揭示了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情境里教育产业化改革的弊端。在西方也有类似的隐喻,如“市场”、“超市”之说。在这一隐喻中,学校是商店,校长是老板,教师是店员,教育是商品,而学生则是顾客。如此,教育成为一个的消费过程,学生上学成了一种消费。作为“学店”的学校,主要由以下两种现象而得名:一是教育乱收费。“功利主义” 之风席卷天下,连学校这块最后的净土也不曾遗忘。学校本是不沾铜臭的圣洁之地,可当前的学校未能逃脱金钱的诱惑,把学生当作摇钱树,千方百计地从收费中谋取利益,收费方式层出不穷,如:“实验班”、“特长班”等等。二是择校潮和择校费。“教育产业化”的指导思想为学校收取择校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高价择校公开化、合理化和普遍化。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和“择校费”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对此现象进行禁止。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反而愈演愈烈。择校问题是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后遗症,择校费则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从“学店”隐喻可以看到当前的学校也深受功利主义思想的毒害,其中地方政府、学校和家长都是各取所需,从中得到了某种利益。然而,学校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一落千丈,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所言,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
二
学校被贴上“企业”的标签,因为它效仿了企业的某些手段,具有企业的某些性质。在这一隐喻中,学校成了企业,校长是老板,“他们往往把课堂教学视同为车间生产、课程教学计划视同为生产计划、教师视同为生产线上的工人、学生视同为被加工的产品,考试和分数被视同为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对学生重复的习题训练被视同为生产的计件制管理;教育管理被当作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教育管理执行企业管理中严格的标准化、定量化、程式化、模式化管理。”正如“学店”一样,“企业”也是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中产生的。前者是社会对学校的外部观感,而后者则是学校内部主体的主观体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办学校就像办企业一样,搞股份制、有投资、有分红,总之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根溯源,这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的学校教育功能的异化。学校不再是以培养学生为目标,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追求利益的手段。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不够活跃、手段相对落后、运作效率较低,适当的引入企业的一些管理制度可以给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被照搬到学校的管理上来,形成了学校形象的异化,如:有的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大张旗鼓进行广告宣传和其他学校进行“生源大战”,以优厚待遇吸引学生;更有甚者,大做虚假广告,鼓吹本校。本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现代的学校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忘却了自身的本质属性——教书育人。“让分数说话”是学校抢夺生源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秘密武器。受制于工具理性的现代学校在价值取向上是分数至上的。教师为了职称、福利、奖金和升迁而追求升学率,陷学生于题海之中;而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城市学生唯有拼命学习争取高分才有可能出人头地。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受害者。学校教育距理想越来越远,它正日益化身为一个加工厂、一道流水线、一个分数驯化的奴仆。
三
21世纪各个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学校作为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多么神圣和庄严的地方!曾几何时,学校被赋予“学术殿堂”的美称。然而,今天这个远离尘嚣、清高而又神秘的净土,竟然沦落到与“讨价还价的商店”和“以谋取经济利益为意图的企业”相提并论。在某种意义上,“教育产业化”确实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学校迷失了自己,忘却了教书育人的本分,沉沦在市场经济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学校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学校发展将何去何从?恐怕这些才是政府、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应当首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诚然,“教育产业化”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教育理念新颖、教育手段先进、运作高效等。但与此同时,更应该正视“教育产业化”影响下,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病,做到扬长避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富兴.关于学校形象若干隐喻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3.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学校形象 学店 企业
“教育产业化”是针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瞄准城镇居民的储蓄,把教育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指望扩大教育规模和收费来拉动内需,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教育产业化”思想引领下的教育改革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异化。“学店”、“企业”、这些隐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代学校教育的扭曲和异化。
一
学校是“象牙塔”,被誉为学术的殿堂,是教书育人的道德场所。然而,在这个社会大转型的特殊时期,价值理性的缺席和工具理性的盛行,催生了学校形象的异化。“学店”隐喻便揭示了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情境里教育产业化改革的弊端。在西方也有类似的隐喻,如“市场”、“超市”之说。在这一隐喻中,学校是商店,校长是老板,教师是店员,教育是商品,而学生则是顾客。如此,教育成为一个的消费过程,学生上学成了一种消费。作为“学店”的学校,主要由以下两种现象而得名:一是教育乱收费。“功利主义” 之风席卷天下,连学校这块最后的净土也不曾遗忘。学校本是不沾铜臭的圣洁之地,可当前的学校未能逃脱金钱的诱惑,把学生当作摇钱树,千方百计地从收费中谋取利益,收费方式层出不穷,如:“实验班”、“特长班”等等。二是择校潮和择校费。“教育产业化”的指导思想为学校收取择校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高价择校公开化、合理化和普遍化。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和“择校费”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对此现象进行禁止。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反而愈演愈烈。择校问题是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后遗症,择校费则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从“学店”隐喻可以看到当前的学校也深受功利主义思想的毒害,其中地方政府、学校和家长都是各取所需,从中得到了某种利益。然而,学校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一落千丈,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所言,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
二
学校被贴上“企业”的标签,因为它效仿了企业的某些手段,具有企业的某些性质。在这一隐喻中,学校成了企业,校长是老板,“他们往往把课堂教学视同为车间生产、课程教学计划视同为生产计划、教师视同为生产线上的工人、学生视同为被加工的产品,考试和分数被视同为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对学生重复的习题训练被视同为生产的计件制管理;教育管理被当作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教育管理执行企业管理中严格的标准化、定量化、程式化、模式化管理。”正如“学店”一样,“企业”也是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中产生的。前者是社会对学校的外部观感,而后者则是学校内部主体的主观体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办学校就像办企业一样,搞股份制、有投资、有分红,总之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根溯源,这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的学校教育功能的异化。学校不再是以培养学生为目标,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追求利益的手段。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不够活跃、手段相对落后、运作效率较低,适当的引入企业的一些管理制度可以给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被照搬到学校的管理上来,形成了学校形象的异化,如:有的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大张旗鼓进行广告宣传和其他学校进行“生源大战”,以优厚待遇吸引学生;更有甚者,大做虚假广告,鼓吹本校。本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现代的学校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忘却了自身的本质属性——教书育人。“让分数说话”是学校抢夺生源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秘密武器。受制于工具理性的现代学校在价值取向上是分数至上的。教师为了职称、福利、奖金和升迁而追求升学率,陷学生于题海之中;而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城市学生唯有拼命学习争取高分才有可能出人头地。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受害者。学校教育距理想越来越远,它正日益化身为一个加工厂、一道流水线、一个分数驯化的奴仆。
三
21世纪各个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学校作为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多么神圣和庄严的地方!曾几何时,学校被赋予“学术殿堂”的美称。然而,今天这个远离尘嚣、清高而又神秘的净土,竟然沦落到与“讨价还价的商店”和“以谋取经济利益为意图的企业”相提并论。在某种意义上,“教育产业化”确实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学校迷失了自己,忘却了教书育人的本分,沉沦在市场经济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学校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学校发展将何去何从?恐怕这些才是政府、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应当首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诚然,“教育产业化”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教育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教育理念新颖、教育手段先进、运作高效等。但与此同时,更应该正视“教育产业化”影响下,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病,做到扬长避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富兴.关于学校形象若干隐喻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