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语境的研究有人关注它的不同分类,有人则关注它的实际应用;有人认为语境是静态的,有人却坚信语境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则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本文主要论述认知语境及其对英语阅读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语境;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英语阅读
一:引言
语境一词出现后,就一直备受关注,研究的前景也令人期待。Sperber和Wilson合作提出关联理论后,对认知语境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关联理论主张,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是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虽然阅读理解不是一种直接性的话语交际活动,但从本质上来说,阅读也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交际。
本文主要探讨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即认知语境。
二:关联理论的语境观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阐述了关联理论,第一次提出 "认知语境"。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因此,语境即"认知语境",与话语的关联性密不可分,它的假设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语境是动态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获得正确的话语理解而选择与建立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对正确理解话语起重要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如:
A: 你今天看起来精神多了,我给你介绍的医生不错吧?
B: 我没去看医生啊!
A: 为什么不去啊?……
A根据对B的认知语境假设来生成话语,但他最初的语境假设(B去看医生了)是错误的,他没有得到期待的回答,来证实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但A和B之间的交际还是能够继续下去,因为B的回答使A获得新的信息,根据B的回答,A对自己的原有的认知语境假设进行调整与选择,于是交际能继续。因此,话语交际就是说话人、听话人不断改变、调整以及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
三:关联理论语境观与英语阅读理解和教学
1.英语阅读理解和教学
阅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阅读理解被逐渐视为读者将语篇中的新信息与他们的已知信息相结合的过程。
虽然阅读理解不是直接的言语交际,但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理解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交际。从作者角度来说,写作是一个明示过程,但从读者角度来讲,阅读是一个推理过程。在篇章理解过程中,作者和读者其实有着相同的目的:展示他们的交际意图。因此,作者总是竭尽所能将其意图表达给读者,然而,因为语言的复杂性,在获得作者的信息后,读者总是要通过推理得到话语的真正含义。在推理过程中,读者会运用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即存在于大脑认知结构体之内以便随时加以应用的那部分知识。
2.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英语阅读理解和教学
阅读除涉及策略的问题外,还涉及到背景知识。成功的阅读可以说是篇章内容与读者掌握的背景知识的相结合。脱离了相应的语境就可能会对文章产生误解,可见语境与阅读理解密切相关。
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假设被称之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假设,并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认知语境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恰当地选择和构建认知语境,从而获得篇章内部的最佳关联。
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认知语境是如何指导阅读理解及阅读教学的。
I met my father near Cooper Union. I recognized him, a hunched, frozen figure in an old overcoat standing by a banana cart. He looked so lonely. The tears came to my eyes. Then he saw me, and his face lit with his sad, beautiful smile-Charlie Chaplin's smile.(2005 TEM)
对读者来说,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如何理解"Charlie Chaplin's smile"显得至关重要。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他滑稽的动作总是令人捧腹不已,故事的背景却总能让人在笑声中落下泪花。他的笑有带泪的微笑,同情的微笑,无奈的微笑等等。在理解文章时作者会选择这一事实作为认知语境来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篇章中父亲的脸上有着悲伤但美丽的微笑,悲伤是因为生活所迫,生意所逼,美丽是因为看到了儿子,不想在儿子面前表露自己的内心。而Charlie Chaplin's smile在这里正是完全表达了父亲内心的情感,在这一点上,读者在"Charlie Chaplin's smile"与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含义之间建立了最佳关联,读者也可以感受到父子之前的伟大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在扩充学生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背景知识、百科知识的输入,这是认知语境得以发挥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要教学生学会在语境中阅读,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通过预测、分析和推理形成读者与篇章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认知语境假设进行合理分析和选择,最终获得对篇章内部最佳关联的理解,真正了解作者的意图。
在新编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课,The Gift of Life(赠送生命)中,第一段便提及"Vietnam War",讲到这里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设想一下越南战争中的残酷场面。在可怕的战争中生命显得尤为可贵,而课文的题目却是赠送生命,是人们都把自己宝贵的生命赠送给了上帝,还是有人在这么残酷的战争中还能慷慨地把自己的生命赠送给别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确立认知语境假设,并根据语境做出合理的推理。
读完全文后才得知文章的大意是一个小男孩在一次爆炸中输血救一名小女孩的故事。一开始,由于语言不通小男孩以为医生要用他全部的血救治小女孩,他很害怕但还是决定救她。当医生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She is my friend"。其实统观全文,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真正意图应该是赞扬友情。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但作为朋友,小男孩宁愿献出自己全部的血来救治他的朋友,不禁让人感叹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
在讲解全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小男孩做决定时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假设,不同的理解,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就要构建认知语境假设,寻求最佳关联。
四:结语
语境一词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感兴趣和关注的对象。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第一次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根据关联理论,交际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对方的认知,具体来说即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产生语境效果。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在阅读中充分运用认知语境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能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培养语境意识,建构认知语境。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Haso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Sperber,D. & D. Wilson(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3]Jef Verschueren(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Edward Arnold Limited.
[4]何自然、冉永平. 语用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侯国金. 动态语境与语境洽商[J]. 外语教学,2003(1).
[7]唐燕玲. 动态语境与明示推理.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
[8]王建华. 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 语言文学应用,2002(3).
[9]朱永生. 语境动态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语境;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英语阅读
一:引言
语境一词出现后,就一直备受关注,研究的前景也令人期待。Sperber和Wilson合作提出关联理论后,对认知语境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关联理论主张,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是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虽然阅读理解不是一种直接性的话语交际活动,但从本质上来说,阅读也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交际。
本文主要探讨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即认知语境。
二:关联理论的语境观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阐述了关联理论,第一次提出 "认知语境"。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因此,语境即"认知语境",与话语的关联性密不可分,它的假设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语境是动态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获得正确的话语理解而选择与建立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对正确理解话语起重要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如:
A: 你今天看起来精神多了,我给你介绍的医生不错吧?
B: 我没去看医生啊!
A: 为什么不去啊?……
A根据对B的认知语境假设来生成话语,但他最初的语境假设(B去看医生了)是错误的,他没有得到期待的回答,来证实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但A和B之间的交际还是能够继续下去,因为B的回答使A获得新的信息,根据B的回答,A对自己的原有的认知语境假设进行调整与选择,于是交际能继续。因此,话语交际就是说话人、听话人不断改变、调整以及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
三:关联理论语境观与英语阅读理解和教学
1.英语阅读理解和教学
阅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阅读理解被逐渐视为读者将语篇中的新信息与他们的已知信息相结合的过程。
虽然阅读理解不是直接的言语交际,但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理解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交际。从作者角度来说,写作是一个明示过程,但从读者角度来讲,阅读是一个推理过程。在篇章理解过程中,作者和读者其实有着相同的目的:展示他们的交际意图。因此,作者总是竭尽所能将其意图表达给读者,然而,因为语言的复杂性,在获得作者的信息后,读者总是要通过推理得到话语的真正含义。在推理过程中,读者会运用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即存在于大脑认知结构体之内以便随时加以应用的那部分知识。
2.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英语阅读理解和教学
阅读除涉及策略的问题外,还涉及到背景知识。成功的阅读可以说是篇章内容与读者掌握的背景知识的相结合。脱离了相应的语境就可能会对文章产生误解,可见语境与阅读理解密切相关。
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假设被称之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假设,并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认知语境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恰当地选择和构建认知语境,从而获得篇章内部的最佳关联。
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认知语境是如何指导阅读理解及阅读教学的。
I met my father near Cooper Union. I recognized him, a hunched, frozen figure in an old overcoat standing by a banana cart. He looked so lonely. The tears came to my eyes. Then he saw me, and his face lit with his sad, beautiful smile-Charlie Chaplin's smile.(2005 TEM)
对读者来说,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如何理解"Charlie Chaplin's smile"显得至关重要。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他滑稽的动作总是令人捧腹不已,故事的背景却总能让人在笑声中落下泪花。他的笑有带泪的微笑,同情的微笑,无奈的微笑等等。在理解文章时作者会选择这一事实作为认知语境来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篇章中父亲的脸上有着悲伤但美丽的微笑,悲伤是因为生活所迫,生意所逼,美丽是因为看到了儿子,不想在儿子面前表露自己的内心。而Charlie Chaplin's smile在这里正是完全表达了父亲内心的情感,在这一点上,读者在"Charlie Chaplin's smile"与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含义之间建立了最佳关联,读者也可以感受到父子之前的伟大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在扩充学生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背景知识、百科知识的输入,这是认知语境得以发挥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要教学生学会在语境中阅读,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通过预测、分析和推理形成读者与篇章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认知语境假设进行合理分析和选择,最终获得对篇章内部最佳关联的理解,真正了解作者的意图。
在新编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一课,The Gift of Life(赠送生命)中,第一段便提及"Vietnam War",讲到这里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设想一下越南战争中的残酷场面。在可怕的战争中生命显得尤为可贵,而课文的题目却是赠送生命,是人们都把自己宝贵的生命赠送给了上帝,还是有人在这么残酷的战争中还能慷慨地把自己的生命赠送给别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确立认知语境假设,并根据语境做出合理的推理。
读完全文后才得知文章的大意是一个小男孩在一次爆炸中输血救一名小女孩的故事。一开始,由于语言不通小男孩以为医生要用他全部的血救治小女孩,他很害怕但还是决定救她。当医生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She is my friend"。其实统观全文,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真正意图应该是赞扬友情。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但作为朋友,小男孩宁愿献出自己全部的血来救治他的朋友,不禁让人感叹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
在讲解全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小男孩做决定时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假设,不同的理解,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就要构建认知语境假设,寻求最佳关联。
四:结语
语境一词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感兴趣和关注的对象。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第一次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根据关联理论,交际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对方的认知,具体来说即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产生语境效果。
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在阅读中充分运用认知语境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能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培养语境意识,建构认知语境。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Haso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Sperber,D. & D. Wilson(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3]Jef Verschueren(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Edward Arnold Limited.
[4]何自然、冉永平. 语用学概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侯国金. 动态语境与语境洽商[J]. 外语教学,2003(1).
[7]唐燕玲. 动态语境与明示推理.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
[8]王建华. 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 语言文学应用,2002(3).
[9]朱永生. 语境动态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