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题目, 只觉平常, 料定其内容无非是赞颂父爱如山之类。果不其然, “他”身心俱冷, 向老僧求助, 老僧以三问重新唤起了“他”对父爱的感知。这些内容, 虽表述形式新颖, 但均在意料之中。按常理, 接下来应写“他”就此幡然悔悟, 重新感受父爱, 重扬生活风帆。可是, 作者笔锋却陡然一转, 用老僧的一问和“他”的一悟, 逼出这样一个主题: 父母的爱, 虽至真至深, 而我们往往会漠视它, 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真是语出惊人, “像重锤敲击”着“心灵”, 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是啊, 虽是意料之外, 但仔细想想, 却又在情理之中。自我们出生之日起, 父母倾其所爱, 受尽苦辛, 是父母的恩惠使我们得以生存, 然而我们却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没把它“当一回事”, 甚至觉得它“不算作恩惠”, “还不如一个馍”。这既是天下父母的悲哀, 更是天下儿女的悲哀! 作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 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迷失已久的父母之爱, 让我们学会了对父母感恩。
  更可贵的是, 作者并未就此止步, 而是借老僧之口继续拓展主题。为什么我们会漠视父母的爱, 因为它整天围绕在我们周围, 以至于熟视无睹, 甚至感觉不到。同样, 苍天的雨露, 路人的笑容, 小鸟的歌唱⋯⋯也常常围绕在我们周围, 如果我们也全部“不记得”的话, 那整个世界岂不“冷得像个冰窖”? 所以, 我们不但要学会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恩惠, 更要学会感谢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 只有这样, 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充满爱。
  本文虽篇幅短小, 却是一篇精致之作。语言平实之中蕴含深情。三问并列, 表述至深父爱, 条理清晰; 冷心而来, 赤面而去, 结构完整。于平淡之中突发奇思, 构思巧妙。尺幅之间, 意蕴深厚悠远, 堪称一篇佳作。
其他文献
好的小说对读者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令读者废寝忘食,希望一口气就把厚厚的一大本巨著看完。俗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阅读小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也是如此。到底小说有什么魅力,能让读者到了如此忘我的境界呢?  人在现实的世界里,常常遇到挫败、失落、不满足,小说的想象世界,成了最好的逃避的处所,至少可以暂时填补心灵的空虚、无助和无奈。小说所描写的人生,并不是现实生活的记录,而是经过加工、包
期刊
“自古兵者为不祥,放下你手中的枪!”该文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殷切向往。  与其他战争题材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通篇嗅不到硝烟的气息,却渗透着作者无限的愤懑。文章取材于生活,由生活中的片段引发对战争的思考,语言朴实生动。  “凭君莫话封候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使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也是建立在黎民生灵涂炭的基础之上,从“战争所带来的必然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一句,不难看出作者有
期刊
这是一片简洁生动的文章。  文章中,作者不用华丽的语言装饰画面,也不过多泼墨于背景烘托、气氛渲染。一问一答,一举一动均真实贴切,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读者真实快速并真切地嗅到主旨的芳香。  纵览全篇,主旨均在简单行文中,在简述自己报考了沈阳一所日办学校并通过笔试,以及笔试前的一些情况后,就直切主题,用大幅篇章的简单对话推动故事发展。以“想当公司经理”应答“为何到这儿来上学”;以“熟悉业务、善
期刊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小说也是如此。  本文的构思可谓精巧,一波三折。弟弟从高高兴兴地去报到到垂头丧气地回来,又从被爹逼走到最终想留下来;而爹呢,从生气地赶走儿子到思念儿子,又从找儿子到盼望儿子归来,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富于变化,紧紧地抓住了读者。而把两条线连起来的又是什么呢?作者把弟弟的来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样,高低起伏的情节像串珍珠一样被简短的文字富有新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精炼,短小,
期刊
这是一篇很仆实的小小说,文中的话语来自生活,读起来亲切自然,但文章的主旨却不像文中叙说的那样轻松畅快。它反映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象: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形势依然严峻。  文章以“弟弟”任教展开情节,以来往家书纵贯全文。情节跌宕,一波三折,余波不平,引人深思。  和文中的“弟弟”一样,很多人总以为以蛇肉、耗子肉为荤是茹毛饮血的历史,总以为没有粉笔的教学只属于张艺谋的电影,总以为没水没电的生活已经结束
期刊
一首诗是一个宇宙,一首诗是一片风景,一首诗是一种形式,一首诗是一座宝藏。斯德曼(Stedman)说:“诗是一种富有韵律而且充满想象的语言,它表现着人类灵魂的创造、趣味、思想、情感与洞察。”我们要欣赏新诗,首先必须了解新诗的含义和特质。新诗相对于旧诗,就如同现代相对于传统,所以新诗也叫现代诗,是现代人用现代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情感、思想、生活的诗。一切文学的发展,都像长江的后浪推动前浪,所谓“江山代
期刊
他,“四肢健全,最终却沦为乞丐,就是因为人们的同情吗?就是因为给他的那几十元钱吗?换作你,会因此而去做一名乞丐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说,同情无罪,同情非无情。  他,住在一个连电灯也没有的山区,穿着“那件烂得不能再烂的棉袄”,背着“那个似乎已绝迹几个世纪的破麻袋”——他的生活是何等的窘迫啊!  饿了,他会拿起别人扔掉的饭菜吃,而过着幸福生活的你,即使再饿,会吃吗?不会!困了,他会枕着麻袋,躺在地
期刊
王文献的短篇小说《出租车司机》写了一个温馨的故事,故事在心与心的交流越来越困难的今天让人读后口舌生香, 备感温馨——多么善解人意的“出租车司机”呀! 通观全文可以发现, 这个美丽的故事是由一场误会引出的, 直到最后“出租车司机”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时, 误会才得以消除, 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圆满。其实, 小说对“出租车司机”并非出租车司机的情况设置了多处伏笔, 作了多处暗示:  一是黄昏傍晚埋伏笔。因为
期刊
《蚂蚁、面包和我》是一则带有寓言色彩的作品。作者通过蚂蚁的命运来隐喻人类的命运, 把人生中的悲剧意识阐述得淋漓尽致。  作者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叙述蚂蚁拖面包屑的过程和结局。对蚂蚁来说, 面包屑是它们的生命必需品, 因此, 它们发现面包屑后便集体出动, 竭力欲将面包屑扛回家去。但窗纱挡住了它们的去路, 任凭它们怎样努力, 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至此, 蚂蚁世界里的故事好象可以结束了, 但作者笔锋
期刊
如果你骑在时代的骏马上感到头晕目眩或焦躁不安, 我劝你跳下马来看一看这一篇《柔软》。朱以撒对生活的那种领悟是“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的当代芸芸众生所无法体会到的。或许他的文章中多少还有几分禅意, 但绝没有丝毫消极隐逸的情怀。神色疲惫、焦灼不安几乎是当代一些勇往直前者的共同形象, 而且也是一直以来人们所肯定的一种姿态。可无数的损失甚至生命的白白流逝已经让人困惑。活着即使是为了奋斗, 然而也还有一个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