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的《咬文嚼字》,列举了郭沫若改剧本、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苏轼炼字等典例,从传统文艺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文学审美意义上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情感的微妙关系。现代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从新颖视角重新解读和探究经典文本的可能。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和概念,秉承“咬文嚼字”的精神,重新审视“李广射虎”,并从文本叙事形式和内容感情表达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朱光潛先生观点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朱光潜;《咬文嚼字》;“李广射虎”;叙事理论;文本新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选录了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一文。该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观点,举重若轻,选例典范,评析精当。作者“咬”出了新意,“嚼”出了新味,文章本身就是“咬文嚼字”的经典范例。
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对于朱光潜先生这一段关于“李广射虎”的看法,窃以为不妥。
《咬文嚼字》一文,虽列举了诸如“李广射虎”之类炼字的好例,分别从“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
【关键词】朱光潜;《咬文嚼字》;“李广射虎”;叙事理论;文本新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选录了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一文。该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观点,举重若轻,选例典范,评析精当。作者“咬”出了新意,“嚼”出了新味,文章本身就是“咬文嚼字”的经典范例。
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对于朱光潜先生这一段关于“李广射虎”的看法,窃以为不妥。
《咬文嚼字》一文,虽列举了诸如“李广射虎”之类炼字的好例,分别从“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