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饶县第七中学 江西 上饶 33410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写作指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分析学生中“全体”的内涵。作文指导的对象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他们有特定的写作基础;二是他们有差异性,但在一般情况下差异性是比较大的,教学中简单统一的指导难以适合学生的个体的胃口;三是他们接受作文指导是带着独特的个体实际,其结果可想而知——低效或无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程作文时,应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落实习作教学目标,力求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最终达到提高整体作文水平的目的。
一、降低习作要求,完成好初级练笔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尊重、承认、适应、利用和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写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初级练笔,实际就是为了照顾到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让他们也能“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适当降低作文标准,实际就是为了照顾那部分基础差的学生。
二、巧设题目,拓展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
首先,在拟题上,要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让学生的作文命题具有个性色彩。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每次命题可以多命几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其次,在表达的方式上,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习作,只要是孩子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应当予以鼓励,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孩子。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创新表达的能力才会提高。
三、分层次赏析评价,促进再练笔
为了切实照顾到不同水平差异的学生,待完成初稿后,教师从学生习作中作出写得一般的文章进行赏析,同时也找优秀篇章进行欣赏。这样分层次安排赏析,就是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跳一跳,搞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们的作文兴趣和培养其自信心。找本班学生的习作示范,目的是为了给基础处在中下的学生提供范例的。因为对质量更高的作文,这部分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好,但学不来。从身边的学生中找到范文,落后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自己作文时那有所感,却苦于无法用恰当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困惑,在欣赏同学的文章时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这样的作文指导,就是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范文里学得到,见成效。如果你单单拿“优秀生”的文章进行赏析,他们会有满足感。但是,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值得吸收借鉴的东西就少了。如果老师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向他们介绍更多、更优秀的文章让他们学习,他们会从同类文章中吸取长处,触发灵感,心有所悟,情有所动,使他们产生想说、想写、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经分层评析后,处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一种创作的冲动,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习作往往是文字通顺,生动活泼。
四、拓宽训练层面,追求创作新的内涵
对此环节,主要是积极辅导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进一步、深一层练习,鼓励他们去创造,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得到再提高、再发展。努力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创造性地提炼语言,使语文作文语言更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富有个性化。至于如何提炼语言,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训练。
1、善于推陈出新。拿《我的妈妈》这个老掉牙的题目为例,如果经过提炼,也同时能写出新意来,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一,写妈妈在生活上对自己照顾无微不至,只要经过认真提炼,题目写为《妈妈的爱是一串冰糖葫芦》,甜甜的,又酸酸的。其二,将妈妈温情的和爸爸严格的爱做比较,又可将题目定为《春风和秋风》。其三,写妈妈是位要求严格,讲原则的人,可将题目提炼为《妈妈的红绿灯》。这样的题目,无疑更贴切,更新颖,更具个性化。
2、善于创新。引导和启发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学习、积累语言,尤其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生活中的语言进行重组改造,加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三是由生活语言受到启发,产生联想,创造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举个例子,曾有个同学写自己的爸爸是个家务全包的人。他是这样安排爸爸出场的:“先来介绍我家的一家之‘煮’吧……”这里的“煮”是“煮饭”的“煮”,代替了“主人”的“主”,妙趣横生。语言添上幽默色彩,文章立刻充满了活力。
如果教师在作文指导的时候真正能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落实作文教学目标,并且积极坚持下去,每交人生文实践都能使处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所得,“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就能像上楼梯一亲,让在每个台阶上的人都向前进一个台阶,使学生“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以上几点拙见,不妥之处,请教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写作指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分析学生中“全体”的内涵。作文指导的对象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他们有特定的写作基础;二是他们有差异性,但在一般情况下差异性是比较大的,教学中简单统一的指导难以适合学生的个体的胃口;三是他们接受作文指导是带着独特的个体实际,其结果可想而知——低效或无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程作文时,应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落实习作教学目标,力求使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最终达到提高整体作文水平的目的。
一、降低习作要求,完成好初级练笔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尊重、承认、适应、利用和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写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初级练笔,实际就是为了照顾到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让他们也能“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适当降低作文标准,实际就是为了照顾那部分基础差的学生。
二、巧设题目,拓展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
首先,在拟题上,要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让学生的作文命题具有个性色彩。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每次命题可以多命几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其次,在表达的方式上,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习作,只要是孩子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应当予以鼓励,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孩子。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创新表达的能力才会提高。
三、分层次赏析评价,促进再练笔
为了切实照顾到不同水平差异的学生,待完成初稿后,教师从学生习作中作出写得一般的文章进行赏析,同时也找优秀篇章进行欣赏。这样分层次安排赏析,就是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跳一跳,搞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们的作文兴趣和培养其自信心。找本班学生的习作示范,目的是为了给基础处在中下的学生提供范例的。因为对质量更高的作文,这部分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好,但学不来。从身边的学生中找到范文,落后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自己作文时那有所感,却苦于无法用恰当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困惑,在欣赏同学的文章时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这样的作文指导,就是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范文里学得到,见成效。如果你单单拿“优秀生”的文章进行赏析,他们会有满足感。但是,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值得吸收借鉴的东西就少了。如果老师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向他们介绍更多、更优秀的文章让他们学习,他们会从同类文章中吸取长处,触发灵感,心有所悟,情有所动,使他们产生想说、想写、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经分层评析后,处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一种创作的冲动,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习作往往是文字通顺,生动活泼。
四、拓宽训练层面,追求创作新的内涵
对此环节,主要是积极辅导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进一步、深一层练习,鼓励他们去创造,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得到再提高、再发展。努力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创造性地提炼语言,使语文作文语言更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富有个性化。至于如何提炼语言,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训练。
1、善于推陈出新。拿《我的妈妈》这个老掉牙的题目为例,如果经过提炼,也同时能写出新意来,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一,写妈妈在生活上对自己照顾无微不至,只要经过认真提炼,题目写为《妈妈的爱是一串冰糖葫芦》,甜甜的,又酸酸的。其二,将妈妈温情的和爸爸严格的爱做比较,又可将题目定为《春风和秋风》。其三,写妈妈是位要求严格,讲原则的人,可将题目提炼为《妈妈的红绿灯》。这样的题目,无疑更贴切,更新颖,更具个性化。
2、善于创新。引导和启发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学习、积累语言,尤其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生活中的语言进行重组改造,加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三是由生活语言受到启发,产生联想,创造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举个例子,曾有个同学写自己的爸爸是个家务全包的人。他是这样安排爸爸出场的:“先来介绍我家的一家之‘煮’吧……”这里的“煮”是“煮饭”的“煮”,代替了“主人”的“主”,妙趣横生。语言添上幽默色彩,文章立刻充满了活力。
如果教师在作文指导的时候真正能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落实作文教学目标,并且积极坚持下去,每交人生文实践都能使处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所得,“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就能像上楼梯一亲,让在每个台阶上的人都向前进一个台阶,使学生“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以上几点拙见,不妥之处,请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