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殷锐: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开发与教学。
摘 要: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目前面临着教学模式与职业需求不符的困境,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借鉴英国BTEC模式,开发应用文写作“实践课业教学模式”。实践课业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开发、设计实践课业的通用模块、专业化模块、拓展化模块,从而带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的改变,使应用文写作课程从原来重理论学习到重写作技能养成,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课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b)-0042-02
1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的院校称《实用语文》、《实用写作》,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及访谈可知,大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有畏难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较低,课余付出时间少,学习后仍然不能掌握基本的文体和写作方法。导致这些情况主要是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内容错位
目前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仍未脱离传统教学的窠臼,为了追求知识系统性而偏重理论成分,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理论教学比重大于实践教学比重,以至于长期以来课程教授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1.2 授课教师越位
高职写作课程中,尚存在以教师视角理解课程,忽视学生基础的问题。导致学生普遍怕学写作,最后形成越怕越不爱学,越不爱学习越写不好的恶性循环。
1.3 实践教学评价缺位
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基本上还是总结性评价,以一张期末书面试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写作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但实践教学评价恰恰处于从属的、被忽略的地位。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恰当的评价手段,同时也没有把它作为教学评价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
1.4 教学资源不到位
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普遍存在实训或实践教学资源相当缺乏的状态。首先写作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缺少校外实习单位或实习项目,缺乏校内的仿真实训环境;其次,教材基本是“高四语文”的翻版,或者本科语文的缩减版,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事实上,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难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无法为专业课程提供支撑,所以对课程的改革的探索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基本上还在起跑线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合适的途径。
2 英国BTEC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针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主要观点是“针对专业特色,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以工作工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突破不适应需要的教学定式,采用实践型教学模式”等等,这些观点各有其特点,但是综观起来,它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研究,其关注点都集中在课程开发的某一方面,而缺少较为成熟的系统性的载体。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比对,英国BTEC是在现阶段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
BTEC(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是英国权威的国家学历和职业资格考试与颁证机构—— Edexcel的职教项目。该项目由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证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组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所颁发的证书获得了130多个国家的承认。
BTEC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强调职业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出通用能力(Common Skills)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重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指导、引导学生;(3)通过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的课业(实践项目)实施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4)有一整套量化的能力培养目标评价指标体系;(5)有一整套严密的教学质量反馈和控制系统。
采用BTEC的课业形式进行考核评估,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测量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以课业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而不是以最后的考试作为惟一考核依据。BTEC以平时课业(如案例研究、作业、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的项目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突出课业的重要地位。
3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课业的开发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借鉴英国BTEC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自己的“实践课业”体系,即根据专业的特点及具体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性活动方能完成的“实践课业模块”,可使写作课程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将实践性与职业性紧密连接,使学生具备职业工作中必需的写作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实践课业模块”覆盖所有教学单元,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实践课业模块课有通用模块、专门化模块和拓展模块,即有学生要普遍掌握的写作技能,又兼顾到专业的差异性,同时考虑到给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继续提升的空间。这样的“实践课业模块”开发与设计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3.1 改革教学目标,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目前众多高职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仍具有本科“学科”教育的烙印。基于BTEC理论构建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要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设立教学目标。
3.2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实践课业内容
这是改革的主体部分,主要以实践课业模块实现。课业整体将由通用模块、专门化模块、拓展模块构成。每个模块是标准化的,要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在一个课程中,“尽管每一个模块课程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但他们又是相对独立的,各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通用模块的课业是根据企业调查,找出各个职业工作所需写作技能的共同点,据此设计系列模块,这些模块组合起来就是通用模块。
作者在2010年进行企业调查,主要选取46家在杭州的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与作者院校的专业基本相对应。大致有零售百货业/连锁经营、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酒店业、服饰制造/销售、国际贸易业、汽车销售/维修、食品制造/销售、传媒/广告等。
部分参与调查的单位为行业龙头企业,如零售百货业方面合作企业有杭州大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行业方面为杭州宝荣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服饰制造/销售方面为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酒店业方面有杭州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等,这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
调查采用问卷作为主要调查工具,辅以个别访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回收率为92%。在调查对象中,以职务级别划分,经理级别样本42份,占总样本量42%,这样确保调查对象具有相当的专业经验和职业高度;以工作领域划分,人资/人事行政/培训方面样本38名,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发言更具说服力,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日常应用频率最高的文体排在前四名的是“计划、总结(60%)”、“请示、报告(51%)”、“通知、通报(28%)”、“个人述职报告(19%)”。这说明,对于非文秘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文体都有学习的价值,如在各种教材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在92份样本中,仅有两个样本做了选择。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材中,覆盖范围相当广泛的文体,其实已经不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通用模块课业”以“计划、总结、请示、报告、通知、通报、个人述职报告”为主要内容。
此外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依次为写作格式错误、文章结构混乱、WORD排版使用生疏,这三个方面也是通用模块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专门化模块的课业是每个专业在写作技能实践训练上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仍需要根据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设置符合不同职业工作的模块。这里的模块可大可小,主要根据职业工作需要而定。如针对管理类学生课开设的“行政公文模块”。
拓展模块的课业是根据不同专业或班级个别有特长的群体专门设置的。主要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课外写作特长,并通过教师个人人脉向媒体推荐作品或作者。如针对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开设的“网络写作课程模块”。
3.3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过程性评价
将实践课业评价作为基本的评价方式,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100%实践课业基本覆盖课程的每个教学单元,课程成绩是综合各个课业评价得出的,用系列课业评价取代期末一张试卷。课业作为体现学生能力的成果,使得学生实践能力难以评价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而使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于传璋,冯伟国,徐静缪.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产品”—— BTEC课程[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 王辉,李保昌.英国BTEC教育模式中实践性课业的设计与评价[J].河南农业,2009(2).
[3] 劉畅.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瓶颈及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课业教学模式”的探究》(项目编号:SCG366);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教研重点课题《基于职业工作分析的写作课实践型课业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EDC2009052)。
摘 要: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目前面临着教学模式与职业需求不符的困境,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借鉴英国BTEC模式,开发应用文写作“实践课业教学模式”。实践课业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开发、设计实践课业的通用模块、专业化模块、拓展化模块,从而带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的改变,使应用文写作课程从原来重理论学习到重写作技能养成,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课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b)-0042-02
1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的院校称《实用语文》、《实用写作》,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及访谈可知,大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普遍有畏难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较低,课余付出时间少,学习后仍然不能掌握基本的文体和写作方法。导致这些情况主要是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内容错位
目前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仍未脱离传统教学的窠臼,为了追求知识系统性而偏重理论成分,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理论教学比重大于实践教学比重,以至于长期以来课程教授内容与实际职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1.2 授课教师越位
高职写作课程中,尚存在以教师视角理解课程,忽视学生基础的问题。导致学生普遍怕学写作,最后形成越怕越不爱学,越不爱学习越写不好的恶性循环。
1.3 实践教学评价缺位
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基本上还是总结性评价,以一张期末书面试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写作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但实践教学评价恰恰处于从属的、被忽略的地位。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恰当的评价手段,同时也没有把它作为教学评价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
1.4 教学资源不到位
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普遍存在实训或实践教学资源相当缺乏的状态。首先写作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缺少校外实习单位或实习项目,缺乏校内的仿真实训环境;其次,教材基本是“高四语文”的翻版,或者本科语文的缩减版,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事实上,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难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无法为专业课程提供支撑,所以对课程的改革的探索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基本上还在起跑线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合适的途径。
2 英国BTEC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针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主要观点是“针对专业特色,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以工作工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突破不适应需要的教学定式,采用实践型教学模式”等等,这些观点各有其特点,但是综观起来,它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研究,其关注点都集中在课程开发的某一方面,而缺少较为成熟的系统性的载体。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比对,英国BTEC是在现阶段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
BTEC(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是英国权威的国家学历和职业资格考试与颁证机构—— Edexcel的职教项目。该项目由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证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组成,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所颁发的证书获得了130多个国家的承认。
BTEC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强调职业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提出通用能力(Common Skills)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重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指导、引导学生;(3)通过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的课业(实践项目)实施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4)有一整套量化的能力培养目标评价指标体系;(5)有一整套严密的教学质量反馈和控制系统。
采用BTEC的课业形式进行考核评估,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测量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以课业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而不是以最后的考试作为惟一考核依据。BTEC以平时课业(如案例研究、作业、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的项目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突出课业的重要地位。
3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课业的开发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借鉴英国BTEC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自己的“实践课业”体系,即根据专业的特点及具体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性活动方能完成的“实践课业模块”,可使写作课程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将实践性与职业性紧密连接,使学生具备职业工作中必需的写作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实践课业模块”覆盖所有教学单元,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实践课业模块课有通用模块、专门化模块和拓展模块,即有学生要普遍掌握的写作技能,又兼顾到专业的差异性,同时考虑到给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继续提升的空间。这样的“实践课业模块”开发与设计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3.1 改革教学目标,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目前众多高职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仍具有本科“学科”教育的烙印。基于BTEC理论构建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要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设立教学目标。
3.2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实践课业内容
这是改革的主体部分,主要以实践课业模块实现。课业整体将由通用模块、专门化模块、拓展模块构成。每个模块是标准化的,要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在一个课程中,“尽管每一个模块课程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但他们又是相对独立的,各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通用模块的课业是根据企业调查,找出各个职业工作所需写作技能的共同点,据此设计系列模块,这些模块组合起来就是通用模块。
作者在2010年进行企业调查,主要选取46家在杭州的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与作者院校的专业基本相对应。大致有零售百货业/连锁经营、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酒店业、服饰制造/销售、国际贸易业、汽车销售/维修、食品制造/销售、传媒/广告等。
部分参与调查的单位为行业龙头企业,如零售百货业方面合作企业有杭州大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行业方面为杭州宝荣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服饰制造/销售方面为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酒店业方面有杭州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等,这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
调查采用问卷作为主要调查工具,辅以个别访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回收率为92%。在调查对象中,以职务级别划分,经理级别样本42份,占总样本量42%,这样确保调查对象具有相当的专业经验和职业高度;以工作领域划分,人资/人事行政/培训方面样本38名,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发言更具说服力,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日常应用频率最高的文体排在前四名的是“计划、总结(60%)”、“请示、报告(51%)”、“通知、通报(28%)”、“个人述职报告(19%)”。这说明,对于非文秘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文体都有学习的价值,如在各种教材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在92份样本中,仅有两个样本做了选择。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材中,覆盖范围相当广泛的文体,其实已经不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所以“通用模块课业”以“计划、总结、请示、报告、通知、通报、个人述职报告”为主要内容。
此外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依次为写作格式错误、文章结构混乱、WORD排版使用生疏,这三个方面也是通用模块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专门化模块的课业是每个专业在写作技能实践训练上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仍需要根据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设置符合不同职业工作的模块。这里的模块可大可小,主要根据职业工作需要而定。如针对管理类学生课开设的“行政公文模块”。
拓展模块的课业是根据不同专业或班级个别有特长的群体专门设置的。主要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课外写作特长,并通过教师个人人脉向媒体推荐作品或作者。如针对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开设的“网络写作课程模块”。
3.3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过程性评价
将实践课业评价作为基本的评价方式,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100%实践课业基本覆盖课程的每个教学单元,课程成绩是综合各个课业评价得出的,用系列课业评价取代期末一张试卷。课业作为体现学生能力的成果,使得学生实践能力难以评价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而使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于传璋,冯伟国,徐静缪.英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产品”—— BTEC课程[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 王辉,李保昌.英国BTEC教育模式中实践性课业的设计与评价[J].河南农业,2009(2).
[3] 劉畅.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瓶颈及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课业教学模式”的探究》(项目编号:SCG366);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教研重点课题《基于职业工作分析的写作课实践型课业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EDC2009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