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底,《人民教育》刊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的文章《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文章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一大批教育家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杰出教育家的时代。
的的确确,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呼唤一大批教育家的出现,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名师,他们正在向着教育家的目标迈进。
申淑敏,河南省洛阳八中实验初中的数学老师、班主任,多次荣获洛阳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荣获五一劳动奖状奖励,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得主,河南省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就是这众多名师当中的佼佼者。
当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兴奋不已地向我介绍洛龙区开展全课程教育过程中强势打造名师队伍,当实验初中肖会武校长如数家珍般地推介他们学校各有特色的教师,当我怀着敬佩之情走近申淑敏老师,当我被申老师溢出心灵写在满脸的灿烂阳光所感染,当我与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深入交流,当我走进她那轻松愉悦诗意流动的课堂,当我了解了申老师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多年来,我见过一些被很多人精心“打造”出来的“名师”,虽然一时间也溢彩流光,但是,终因缺少足够的底蕴,不久就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
而申淑敏老师的独特魅力在于,从一棵稚嫩的忘忧草,到一朵娇艳的野百合,最终成为名贵的腊兰,带着不加粉饰的质朴,含着原野气息的芬芳与清新,又像一泓清澈的小溪汩汩流动而又沁人心脾。
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才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正名师!
在我的观念中,名师不是自我吹嘘出来的,不是靠讲一、两节符合某种模式、迎合几个人的口味的公开课就能奏效的,名师是学生们认可的,是同事和家长们认可的,是社会认可的。
名师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四平八稳的老师不是名师,八面玲珑的老师称不了名师,
名师讲课就像卓越的指挥家在指挥乐队演奏一曲交响乐,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而又丰富多彩,安排得紧凑而又张弛有度。
真正的名师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不将经验当成“法宝”,不以“一桶水”享用终生;他们会使教育教学永远鲜活,充满生机和灵性,从而使学生享受教育的诗意。
作为一位名师,不会只抱住本学科不放,与相邻学科死不往来。而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充实厚重的人。
申淑敏老师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富有爱心,充满激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点,在申淑敏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与许多喜欢锦上添花的人不同,申淑敏老师特别乐意雪中送炭,或许是善良的天性使然,抑或是对事业的钟爱让她这样。经她教过的学生已经难以计数,但是,那些在其他老师眼中无可救药的差生,被她的一颗爱心感化,进而成为各方面出类拔萃的孩子们心里有数,没有申老师的倾情付出,就很难有他们日后骄人的辉煌。
热情肆意,激情澎湃,构成了申淑敏老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鲜明的特点,凡是与她共事过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因为激情,她不畏惧工作中的艰辛;因为激情,她勇于探索破解教学中一切难题的妙方;因为激情,她视他人赚钱糊口的职业为乐于奉献的事业。
她,责任心强,不负众望
“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只要安排申老师去做,最后的结果,一定令人满意,而且很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学校领导对申老师的评价。
“把孩子交给申淑敏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
众口一词,好评如潮。
之所以这样出色,是与申淑敏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分不开的。因为有了责任心,申老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把事情做好。
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心,申老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要求,她绝对不一刀切,而是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措施。用她自己的话说,“成功的老师会用一百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而失败的老师则只会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所以,申老师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满意,让领导满意,更让家长满意。
她,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是一位名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申淑敏老师一贯要求自己在这些方面努力。近些年,外出考察似乎成为一道时尚,然而,同样是外出参观考察,最后取得的效果却往往不同,原因何在?因为人们的指导思想和参观考察的方法有异。
2001年暑假后,申淑敏老师获得了第一批到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机会。但是,当她抱着“取得真经再念真佛”的思想在洋思中学认真观察、听课、交流两天后,她却产生了一丝困惑:洋思中学的10分钟教法除了时间上比传统的教法“满堂灌”有区别外,其他还有什么新意?那一概念、一定理、一例题、一练习、一作业的教学模式如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对教材做自我开发的教学内容又如何让中上等学生吃得饱?既然在10分钟内老师的课堂讲解效率很高,还搞什么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这样的清法,要让谁、什么时间来清?如果让老师在课下清,很有可能助长老师降低课堂效率,把课堂内容带到课下完成。若老师放手让学生干部或学生自己清,不但清的效率不高,还可能助长学生降低课堂上的听课效率。
脑海里的一系列疑问促使申老师作出深入地反思。她认为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需要校正的问题,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照顾到全体学生,同时,申老师认为,洋思中学的这种清法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虽然时间长了也许会形成一种好习惯,但不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这样的教法,老师怎能感到遨游在艺术海洋的幸福,学生怎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在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申淑敏对自己长期实践的“板块教学”进行了改进,打破了按照教材安排授课的做法,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重新组合教材内容。这对于她本人虽然是一个挑战,需要自己对大纲、课标要求深入把握,需要提升自己对教材知识间线性的衔接及承上启下作用的把握和统筹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学情作充分了解以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之良好吻合,但是,申淑敏老师还是大胆地一边进行尝试,一边改进,最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她,乐于进取,敢超自我
目前实验初中负责德育的副校长蔚万波是一位数学教师,算得上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谈到申淑敏老师的教学,蔚校长自称从心里敬佩有加。
蔚校长说,申老师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无论导入的生活化,还是操作角度的多样化,都是许多教师难以企及的。申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多,大胆创新的东西多,申老师每堂课的讲解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更多的引导学生从一题多解的角度去思考,训练学生不同的思维。另外,申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幽默,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学生的能力提高特别显著,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位老师具有了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就会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应该是申淑敏老师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申淑敏老师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出发,积极探索“先学后讲”的教学法:第一个环节“板块预习”,即对全章内容有针对性的预习。要求学生首先带着问题预习,在预习中要求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记录下自己的疑问。第二个环节“展示环节”,这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要按课时展示。每节课又分五个步骤,即展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生生间的相互解答——贡献好题,智慧共享(即学生、老师各自按照自己在预习中的认知设计习题)——学生活动——认知升华。第三个环节“板块反馈”,这个环节是申老师在80年代的“测验四步曲”上进行的改进和提高。因为“先学后讲”教学法的展示环节中学生已经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会了选题、编题、解题。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也为了提高试题的质量,申老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出一份试卷,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可以选择出不同类型的试题,根据需要,她把各个小组的试卷分别作为作业、练习、考卷。
“先学后讲”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检测结果表明,第一学期由于在小学长期接受“讲授法”的学生不适应这种新的教法,班级成绩总落后于其他班级。但是,从第二学期开始,无论是学校还是区教育局组织的每一次大小考试,班级人均成绩从超过其他班5分、10分、20分直到30分,“先学后讲”教学法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笔者在参与写作《杜郎口旋风》的时候,曾经多次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而感叹。此次接触申淑敏老师,令我感到惊异的是,申淑敏老师的“先学后讲”教学法与杜朗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还有更胜一筹的地方,那就是,杜郎口中学是由老师出题让学生做,而申淑敏老师则是老师、学生同出题,大家共同探索,各展高招,无论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还是个性的张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的的确确,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在呼唤一大批教育家的出现,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名师,他们正在向着教育家的目标迈进。
申淑敏,河南省洛阳八中实验初中的数学老师、班主任,多次荣获洛阳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荣获五一劳动奖状奖励,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得主,河南省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就是这众多名师当中的佼佼者。
当洛龙区教育局张欣局长兴奋不已地向我介绍洛龙区开展全课程教育过程中强势打造名师队伍,当实验初中肖会武校长如数家珍般地推介他们学校各有特色的教师,当我怀着敬佩之情走近申淑敏老师,当我被申老师溢出心灵写在满脸的灿烂阳光所感染,当我与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深入交流,当我走进她那轻松愉悦诗意流动的课堂,当我了解了申老师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多年来,我见过一些被很多人精心“打造”出来的“名师”,虽然一时间也溢彩流光,但是,终因缺少足够的底蕴,不久就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
而申淑敏老师的独特魅力在于,从一棵稚嫩的忘忧草,到一朵娇艳的野百合,最终成为名贵的腊兰,带着不加粉饰的质朴,含着原野气息的芬芳与清新,又像一泓清澈的小溪汩汩流动而又沁人心脾。
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才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正名师!
在我的观念中,名师不是自我吹嘘出来的,不是靠讲一、两节符合某种模式、迎合几个人的口味的公开课就能奏效的,名师是学生们认可的,是同事和家长们认可的,是社会认可的。
名师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四平八稳的老师不是名师,八面玲珑的老师称不了名师,
名师讲课就像卓越的指挥家在指挥乐队演奏一曲交响乐,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而又丰富多彩,安排得紧凑而又张弛有度。
真正的名师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不将经验当成“法宝”,不以“一桶水”享用终生;他们会使教育教学永远鲜活,充满生机和灵性,从而使学生享受教育的诗意。
作为一位名师,不会只抱住本学科不放,与相邻学科死不往来。而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充实厚重的人。
申淑敏老师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富有爱心,充满激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点,在申淑敏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与许多喜欢锦上添花的人不同,申淑敏老师特别乐意雪中送炭,或许是善良的天性使然,抑或是对事业的钟爱让她这样。经她教过的学生已经难以计数,但是,那些在其他老师眼中无可救药的差生,被她的一颗爱心感化,进而成为各方面出类拔萃的孩子们心里有数,没有申老师的倾情付出,就很难有他们日后骄人的辉煌。
热情肆意,激情澎湃,构成了申淑敏老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鲜明的特点,凡是与她共事过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因为激情,她不畏惧工作中的艰辛;因为激情,她勇于探索破解教学中一切难题的妙方;因为激情,她视他人赚钱糊口的职业为乐于奉献的事业。
她,责任心强,不负众望
“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只要安排申老师去做,最后的结果,一定令人满意,而且很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学校领导对申老师的评价。
“把孩子交给申淑敏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声。
众口一词,好评如潮。
之所以这样出色,是与申淑敏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分不开的。因为有了责任心,申老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把事情做好。
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心,申老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要求,她绝对不一刀切,而是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措施。用她自己的话说,“成功的老师会用一百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而失败的老师则只会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所以,申老师的教育教学让学生满意,让领导满意,更让家长满意。
她,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是一位名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申淑敏老师一贯要求自己在这些方面努力。近些年,外出考察似乎成为一道时尚,然而,同样是外出参观考察,最后取得的效果却往往不同,原因何在?因为人们的指导思想和参观考察的方法有异。
2001年暑假后,申淑敏老师获得了第一批到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机会。但是,当她抱着“取得真经再念真佛”的思想在洋思中学认真观察、听课、交流两天后,她却产生了一丝困惑:洋思中学的10分钟教法除了时间上比传统的教法“满堂灌”有区别外,其他还有什么新意?那一概念、一定理、一例题、一练习、一作业的教学模式如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对教材做自我开发的教学内容又如何让中上等学生吃得饱?既然在10分钟内老师的课堂讲解效率很高,还搞什么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这样的清法,要让谁、什么时间来清?如果让老师在课下清,很有可能助长老师降低课堂效率,把课堂内容带到课下完成。若老师放手让学生干部或学生自己清,不但清的效率不高,还可能助长学生降低课堂上的听课效率。
脑海里的一系列疑问促使申老师作出深入地反思。她认为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需要校正的问题,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照顾到全体学生,同时,申老师认为,洋思中学的这种清法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虽然时间长了也许会形成一种好习惯,但不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这样的教法,老师怎能感到遨游在艺术海洋的幸福,学生怎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在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申淑敏对自己长期实践的“板块教学”进行了改进,打破了按照教材安排授课的做法,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重新组合教材内容。这对于她本人虽然是一个挑战,需要自己对大纲、课标要求深入把握,需要提升自己对教材知识间线性的衔接及承上启下作用的把握和统筹能力,需要对学生的学情作充分了解以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之良好吻合,但是,申淑敏老师还是大胆地一边进行尝试,一边改进,最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她,乐于进取,敢超自我
目前实验初中负责德育的副校长蔚万波是一位数学教师,算得上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谈到申淑敏老师的教学,蔚校长自称从心里敬佩有加。
蔚校长说,申老师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无论导入的生活化,还是操作角度的多样化,都是许多教师难以企及的。申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多,大胆创新的东西多,申老师每堂课的讲解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更多的引导学生从一题多解的角度去思考,训练学生不同的思维。另外,申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幽默,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学生的能力提高特别显著,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位老师具有了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就会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应该是申淑敏老师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申淑敏老师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出发,积极探索“先学后讲”的教学法:第一个环节“板块预习”,即对全章内容有针对性的预习。要求学生首先带着问题预习,在预习中要求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记录下自己的疑问。第二个环节“展示环节”,这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要按课时展示。每节课又分五个步骤,即展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生生间的相互解答——贡献好题,智慧共享(即学生、老师各自按照自己在预习中的认知设计习题)——学生活动——认知升华。第三个环节“板块反馈”,这个环节是申老师在80年代的“测验四步曲”上进行的改进和提高。因为“先学后讲”教学法的展示环节中学生已经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会了选题、编题、解题。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也为了提高试题的质量,申老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出一份试卷,每个小组内的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可以选择出不同类型的试题,根据需要,她把各个小组的试卷分别作为作业、练习、考卷。
“先学后讲”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检测结果表明,第一学期由于在小学长期接受“讲授法”的学生不适应这种新的教法,班级成绩总落后于其他班级。但是,从第二学期开始,无论是学校还是区教育局组织的每一次大小考试,班级人均成绩从超过其他班5分、10分、20分直到30分,“先学后讲”教学法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笔者在参与写作《杜郎口旋风》的时候,曾经多次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而感叹。此次接触申淑敏老师,令我感到惊异的是,申淑敏老师的“先学后讲”教学法与杜朗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还有更胜一筹的地方,那就是,杜郎口中学是由老师出题让学生做,而申淑敏老师则是老师、学生同出题,大家共同探索,各展高招,无论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还是个性的张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