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根据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目标,结合众多优秀教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经验,以及在网络多媒体条件下有效地实现听力教学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做了简单的分析。重点指出教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听力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 听力教学 英语教学 网络教学
听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听力首当其冲;然而,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听力是弱项,因为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诸多的制约因素:
1 听力材料
毋庸置疑,听力材料本身的一些特征,如语速、语音、词汇,以及在视觉上的支持与否等都会对听者理解话语的意义产生影响。根据对所执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调查显示,38%的学生认为,他们听力学习的最大障碍来自语音。多数南方学生以前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语音训练,所以他们有的发音不标准,甚至错误百出。
2 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的知识面和他们对英語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教育、哲学、科技、艺术、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时能起关键性的作用,例如有的听力材料中出现WatergateMfair(水门事件),因为这件有关美国总统竞选的丑闻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的学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也是缺乏背景知识的一种表现。
3 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在听音时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克拉申认为影响二语习得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信,焦虑感强会对语言输入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学习者不会主动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并使其难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妨碍语言的习得;相反,学习者学习动机强烈,又有自信心,焦虑感弱,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则很弱,可以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并易于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加强语言习得。
从两年的教学经验中得出如下应对策略:首先,教师应做到角色的改变,实现传统角色向新型角色的转变。具体是指,作为外语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教授知识的角色以外还要具备自己的特色。
教师应做语言技能的培训者: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从语言发展的规律上看,听说是第一位的,可见听更是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忙于语言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交流,即听不懂,也讲不出。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在众多的听力材料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发现并挑选合适的材料,原版的英文影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通过声音,图象,文字的结合,再现了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使用原版的影视材料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选择优秀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
第一,观看影视材料前,安排学生做相关的预习活动。影视材料不同于其它的听力材料。首先,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语言较接近生活,常见习语,俚语,不完整的句子,停顿和重复。其次,为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变化的需要,人物的对话有时语速较快。最后,电影是反映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很难理解电影表现的主题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基于影视材料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安排学生预习。第二,在影视材料的观看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影视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材料,不再是单词和词组的单纯理解,对听的要求较高。学生在第一遍观看时,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几道简单而概括的问题,如电影的中心思想,涉及到的人物,发生的时间,情节的概括等等。基于学生的预习和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教师在第一阶段设置的任务。相对简单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的观看兴趣越来越浓厚,观看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遍的观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参与者。教师可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细节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停顿或重复播放,并且讲解听到的生词,长句,俚语,俗语和难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基本完成教师在此阶段设计的问题。两遍的观看后,可以让学生第三遍观看。此阶段,学生又成为教学的主体,理解之后的观看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一种满足感。
其次,要重视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英文歌曲,既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又收获到了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类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
第一,听的过程中,填写所缺信息。此练习类似4级考试听力的section c部分。可让学生听三遍。第一遍完整听歌,对歌曲产生整体的印象。第二遍边听边写出所缺单词或短语。第三遍边听边检查所写信息。这样的训练,难免会有难词出现,学生要学会跳过这些难词,保持正常的心态。
第二,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理解歌曲大意。考察学生在听到大量消息后的综合判断力。这种练习要求教师先设计好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要根据记下的单词或短语,做出判断。
第三,听的过程中,适当停顿,让学生重复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听力练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精神,不要一遇到生词或难句就放弃,否则听力将原地踏步,不会前进。
最后,情感因素就像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灵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一线教学经历中逐渐得知,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往往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如我以前有个学生的成绩只有四十分左右,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成绩慢慢提高,于是该生信心倍增,由于努力,成绩很快提高到八九十分。而班上还有一位同学,平时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但经常犯粗心毛病,因其基础好,我对他的要求也相应的高一些。但因操之过急而没有注意方法,对他犯的错误批评得太多,有些过于严厉,以致使他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以上事例说明,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出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相反、焦虑、忧愁、挫折、失败消极情态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心理处于抑制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直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教师的爱起到了促进或抑制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
关键词 听力教学 英语教学 网络教学
听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听力首当其冲;然而,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听力是弱项,因为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诸多的制约因素:
1 听力材料
毋庸置疑,听力材料本身的一些特征,如语速、语音、词汇,以及在视觉上的支持与否等都会对听者理解话语的意义产生影响。根据对所执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调查显示,38%的学生认为,他们听力学习的最大障碍来自语音。多数南方学生以前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语音训练,所以他们有的发音不标准,甚至错误百出。
2 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的知识面和他们对英語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教育、哲学、科技、艺术、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时能起关键性的作用,例如有的听力材料中出现WatergateMfair(水门事件),因为这件有关美国总统竞选的丑闻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的学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也是缺乏背景知识的一种表现。
3 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在听音时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克拉申认为影响二语习得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信,焦虑感强会对语言输入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学习者不会主动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并使其难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妨碍语言的习得;相反,学习者学习动机强烈,又有自信心,焦虑感弱,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则很弱,可以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并易于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加强语言习得。
从两年的教学经验中得出如下应对策略:首先,教师应做到角色的改变,实现传统角色向新型角色的转变。具体是指,作为外语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教授知识的角色以外还要具备自己的特色。
教师应做语言技能的培训者: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从语言发展的规律上看,听说是第一位的,可见听更是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忙于语言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交流,即听不懂,也讲不出。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在众多的听力材料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发现并挑选合适的材料,原版的英文影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通过声音,图象,文字的结合,再现了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使用原版的影视材料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选择优秀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
第一,观看影视材料前,安排学生做相关的预习活动。影视材料不同于其它的听力材料。首先,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语言较接近生活,常见习语,俚语,不完整的句子,停顿和重复。其次,为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变化的需要,人物的对话有时语速较快。最后,电影是反映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很难理解电影表现的主题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基于影视材料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安排学生预习。第二,在影视材料的观看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力的目标。影视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材料,不再是单词和词组的单纯理解,对听的要求较高。学生在第一遍观看时,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几道简单而概括的问题,如电影的中心思想,涉及到的人物,发生的时间,情节的概括等等。基于学生的预习和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学生基本可以完成教师在第一阶段设置的任务。相对简单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的观看兴趣越来越浓厚,观看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遍的观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参与者。教师可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和细节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停顿或重复播放,并且讲解听到的生词,长句,俚语,俗语和难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基本完成教师在此阶段设计的问题。两遍的观看后,可以让学生第三遍观看。此阶段,学生又成为教学的主体,理解之后的观看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有一种满足感。
其次,要重视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英文歌曲,既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又收获到了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类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
第一,听的过程中,填写所缺信息。此练习类似4级考试听力的section c部分。可让学生听三遍。第一遍完整听歌,对歌曲产生整体的印象。第二遍边听边写出所缺单词或短语。第三遍边听边检查所写信息。这样的训练,难免会有难词出现,学生要学会跳过这些难词,保持正常的心态。
第二,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理解歌曲大意。考察学生在听到大量消息后的综合判断力。这种练习要求教师先设计好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要根据记下的单词或短语,做出判断。
第三,听的过程中,适当停顿,让学生重复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听力练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精神,不要一遇到生词或难句就放弃,否则听力将原地踏步,不会前进。
最后,情感因素就像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灵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一线教学经历中逐渐得知,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往往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如我以前有个学生的成绩只有四十分左右,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成绩慢慢提高,于是该生信心倍增,由于努力,成绩很快提高到八九十分。而班上还有一位同学,平时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但经常犯粗心毛病,因其基础好,我对他的要求也相应的高一些。但因操之过急而没有注意方法,对他犯的错误批评得太多,有些过于严厉,以致使他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以上事例说明,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出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相反、焦虑、忧愁、挫折、失败消极情态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心理处于抑制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直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教师的爱起到了促进或抑制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