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题型

来源 :语文建设·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卷在文本选择和试题设计上都有创新,在命题方向和复习教学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的试卷结构分为积累应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考试手册》将语文能力水平分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四个层级,大部分试题在落实识记、理解等能力水平上十分规范,师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训练得也很到位;还有一部分试题在运用和综合能力上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试题的设计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亮点,本文主要按照文体类型评析阅读试题。
  一、社科文章阅读题
  社科类文本的选文《艺术美的特殊价值》是一篇文艺学论文,从分析艺术美与现实美的不同来讨论艺术美的特质,没有出现过多的专业术语,思路清晰,语言通顺,考生阅读本文应无障碍。五道小题中有三道小题值得圈点,试题的指向值得关注。
  1.关注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检测
  《考试手册》对社科类文本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设定:“I-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这类试题在上海秋季高考卷中较为少见。
  试卷中的第4题是“分析第③段环形图在文中的作用”(环形图如下所示),这道3分题不能理解为“解释”,因为题干明确要求“分析”环形图在文中的“作用”,说明这道题检测的是“运用”能力,而非“理解”能力。根据《考试手册》的提示,似应纳入“Ⅱ.3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这一能力要求,即把“环形图”这一非连续性文本理解为文章采用的材料。
  社科文常常运用某种材料和方法阐释文章观点,设置要求考生分析材料如何表现观点这类试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文章结构思路的掌握水平。本题选用斯托洛维奇的环形图,将艺术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作用和各种作用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也是社科类文本采用表格图形这类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目的。当然,这个环形图的命题点还有很多,如将图中艺术价值的功用通过文字表述出来,评价该环形图对揭示艺术价值的多种功用的好处,等等。
  以上所述Ⅰ.3和Ⅱ.3两个考点都是2017年和2018年《考试手册》上的新增考点,有必要引起注意。
  2.重视对学生以熟悉的案例证实某种观点的分析能力的检测
  试题文本第⑥段谈及悲剧能发挥教育作用,第6题要求“以《红楼梦》《窦娥冤》《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部作品中的任一作品为例”,分析这种教育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运用当前文本的知识和课本学习经验,分析新情境中的问题,即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设置情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题干提及的三部作品,学生都了解故事梗概,回答时无须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只需要聚焦于悲剧的教育作用這一主题。回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提炼试卷文本的观点,即《考试手册》中的“Ⅰ.7概括文章中心、作者观点”的能力,悲剧的教育作用体现在“艺术美使欣赏者的灵魂受到陶冶”,即悲剧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引发读者的同情,让读者产生正义感,悲剧形象能“征服人心,鼓舞人心,促使人们奋发向上”。然后举文章之例分析这一作用是如何发挥的,这个能力点可归入“Ⅱ.5分析作者态度、写作意图”,即借文本阐释的原理(悲剧的教育作用),分析例证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作家描写了什么样的悲剧,为何要塑造这样的悲剧形象,读者在这个悲剧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心灵触动等。
  3.重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检测
  《考试手册》对社科类文本阅读的评价能力要求有:Ⅲ.1评价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Ⅲ.2评价文章内容、观点的意义和价值。试卷第7题指出“第⑦段论证了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的特殊价值”,要求考生对这一论证是否充分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本题对应的考点应该是Ⅲ.1。
  这类试题在过去的高考试卷中较为鲜见。选人试卷的社科类文本一般都有较强的逻辑性,现在试题要求考生对文本中的论证是否充分发表意见,不少考生可能囿于过去的阅读经验,以为这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陷阱,作答时一厢情愿地替原文作者开脱,认为试题提出的问题,看似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实则是作者巧妙的安排云云。其实,命题者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考生对文本内部的逻辑性提出自己的真实看法。譬如本题,参考答案就认为,本题并未直接论证艺术美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特殊价值,而主要采取引证的方法,阐述艺术美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个人品质与社会进步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并未展开论述,这种引证是不充分的。
  评价能力要求考生对文本提出的问题在有理有据分析的基础上自己作出价值判断,而不仅仅是得出简单的结论和观点。试题要求判断他人的文本是否存在逻辑问题,考生在表明自己观点时更应符合逻辑,充分论证。这类试题在过去的训练中并不多见,也没有简单的模式可供参考,关键是考生得有自己的判断和证明这个判断合理性的推导过程。
  二、文言文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第一篇选取了《晋书》的《桑虞传》,这是二十四史的人物传记,很规范;第二篇是明代刘基的《书善最堂卷后》,这是有关修身的论述类文章。有两道小题值得我们关注:
  1.重视对概括能力的检测
  两个文本阅读都设计了对概括能力进行检测的试题。第一个文本的第20题要求“概括第②③段所体现的桑虞的性格特点”,第二个文本的第24题要求“根据第③段,概括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
  根据《考试手册》,这两道题考查类型分别属于“Ⅰ.6概括对象特点、文章主旨、思想观点”和“Ⅰ.5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先看第20题。对传记人物性格特点的概述是最为常见的考题,但考生得分不高,很难做到精准。这里试作分析。请看原文:
  ②虞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逾垣盗之。虞以园援多棘刺,恐偷见人惊走而致伤损,乃使奴为之开道。及偷负瓜将出,见道通利,乃送所盗瓜,叩头请罪。虞乃欢然,尽以瓜与之。
  ③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然无言,便解衣偿之。主人曰:“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以疑人?”乃将脯主至山冢间寻求,果得之。客求还衣,虞投之不顾。   第②段说桑虞的果园出现偷瓜贼,由于园篱上多刺,桑虞担心小偷受惊逃走而受伤,就让奴仆打开通道。小偷被桑虞的行为感动,送回所偷的瓜,叩头請罪。桑虞看到小偷被感化,就把这些瓜全都给他了。——桑虞在此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是宽厚、仁义、大度、宽容。答案是:宽厚慷慨。而有些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有偏差,回答成“桑虞的性格特点是天真、单纯、博爱”等,就不够精准了。这里有必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以德感召人,桑虞的行为正是对此的践行,而并非天真、单纯之举。
  第③段说桑虞曾出门旅行,住在旅店中,同宿客人丢了干肉,怀疑是桑虞偷了。桑虞默默不说话,脱下衣服赔他。店主说:“这所房子多次丢失鱼肉鸡鸭,多半是狐狸野猫偷走了,你怎么能怀疑人?”就带着失主到山间寻找,果然找到了。客人请求还给桑虞衣服,他把衣服扔下看也不看。——桑虞在此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是自尊、洒脱、不纠缠。有些学生回答成“不与人争”基本正确,但不精准;有的答成“脾气倔强”或“骄傲自负”则未能理解人物举动的真实内涵。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试题,需要考生首先分析人物行动的意图,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精准概括。此类常规试题也需要反复操练,不可忽视。
  再看第二个文本的第24题。要求“概括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我们看相关段落:
  ③今夫世俗之人,……夫善未易择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世俗之人未必没有向善之心,但最后与“善”背离,原因是什么?概括原因类试题也很常见,这类试题要求我们逐段逐句概括。由以上文字可知,一种人是因为“善未易择”(分辨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并非易事),这是认识上的问题;还有一种人,心里清楚什么是“善”,但是“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缺乏的是躬行实践的能力,这种人是叶公好龙。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读懂原文,理清原文的行文脉络,文气读通了,概括才可能准确。
  2.重视对文章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的检测
  本考点是2017年颁布的《考试手册》新增内容。
  2017年春考卷第二篇文言文阅读第24题:分析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文本见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
  2017年秋考卷第二篇文言文第24题: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文本见张未《进学斋记》。
  2018年春考卷第25题:第④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请分析其作用。文本见刘基《书善最堂卷后》。
  三道题的设问方式一致,答题思路也是一致的。注意是分析手法的作用,而非赏析运用该手法的妙处,所以只需回答运用了什么手法,再分析手法运用的过程即可。如上述第25题,题干已经指出原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分析时,只要根据文本指出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引用名人名言旨在强调什么就行了。这类试题难度不高,但要指导学生分辨清楚运用(分析)和综合(赏析)两种能力水平的区别,免得答非所问。
  3.选文在“立德树人”上的导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篇选文,近几年来,有关士人读书、进学、修身的文章在上海高考语文卷中频频出现,如(明)归有光《卅有堂记》(2015年春季卷)、(明)高启《静者居记》(2015年秋季卷)、(宋)张耒《进学斋记》(2017年秋季卷)、(明)朱舜水《勿斋记》(2016年秋季卷),同是“记”体文,都与“立德树人”的主张遥相呼应,提示师生对这类文体和这类主题给予充分的关注。2018年春招卷的《书善最堂卷后》,与此前的文本选择一脉相承,特别是下面这段文字,颇堪玩味: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大意是:恭敬与谄媚相近,攻讦别人短处与忠直相告相似,小的固执会破坏诚信,小的狡猾会毁坏大智谋,刚愎自用会影响士兵临阵的英勇,不能容忍零碎的琐事则损坏仁慈美德,因此有礼或无礼,有道义或是无道义,在疑惑相似与不相似之间,就像柳下惠和盗跖的区别,怎么可以不谨慎呢?
  这种论述文已经远离空洞说教,讨论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身道理,而涉及辩证思维,即对待现实生活和个人修为方面的诸多复杂问题,不能简单判别,要仔细区分,谨慎应对。这对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思辨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和前几年试卷上的第二篇文言文阅读一样,都是十分难得的好选文。从某种意义上看,对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说理,也很有启发意义。
  三、其他试题
  古诗阅读中要求“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少年形象加以赏析”,这道题的导向作用也很明显,诗歌塑造了奔赴国难不计功名的热血少年形象,这对培养高中生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积累运用部分,结合语言运用的真实情境设计试题,旨在提示考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促进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提升。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优美,设计了两道分析题和两道赏析题,提示我们,文学类文本重在检测考生的审美欣赏能力,由于本大题的题量减少,近两年在理解能力水平上不再设计试题。
  写作题的材料是: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这道题在某种意义上承继了前几年秋季高考的命题思路,即要求考生针对两个对立的概念进行思辨,本卷的对立概念不是非常明显,但思考的重点应锁定在“个人行为的理由”和“世界不变的原则”上。近两年的秋考卷写作试题则要求对比较具象的对象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教学方法理论为依据,结合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相应教学测评的实施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  关键词:Flash;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测评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2-0046-03    Flash是一个实践性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但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施用,这样经典的故事即将被“司马光破瓮救友”所取代。真相令人不免产生疑惑,到底谁是谁非?这样经典的故事为何被文言文所“浓缩”?对语文教师而言,不仅需要明晰这两个问题,更需要把握文言文这类文章的特点,方能更好地教好这类文章,从而实现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出现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系统梳理一下,我们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里,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一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明清小说就是“下里巴人”,而这一点我们更多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去界定的。对普通大众来说,明清小说无疑更适合大家的阅读口味,故而产生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除此之外,在明清这一古典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还产生了很多部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儒林外史
摘 要:《软件工程》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文章采用CDIO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软件工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步开展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等形式学习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和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
在百鸟中,有动作敏捷的翠鸟,有会说话的鹦鹉,但我最喜欢的鸟儿身穿五彩衣,嘴巴红又尖,每天唱又叫,你知道它是谁吗?就是爸爸在花鸟市场上给我买的相思鸟!  相思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好似绿色的头巾。背上的羽毛是彩色的,像给它披上了一件五彩大褂。腹部的羽毛是淡黄的,像淡黄色的毛衣,美丽极了!它小巧玲珑,两只小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再配上一张又长又尖的红色小嘴,那真是美上加美啊。相思鸟的爪子
摘 要:用户画像在当下经济、商业、传媒领域都已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大多以此实施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营销服务,发现潜在的商业价值,实现科学运营。文章通过基于知网2010-2017年全文数据收录文献的多角度文献计量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结合定性研究方法细致梳理近年来国内用户画像及其在开放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现状、特征与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当下亟待把用户画像引入国内开放教育,实施对学习者的精准教学服务,提高教育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创客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对学生创造力在内的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中从创客教育的“道”与“术”两方面出发,分析了创客教育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最后以Arduino案例设计为例,介绍了创客教育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落地,以期为一线创客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创客教育;核心
摘要:《嘉莉妹妹》的主人公嘉莉·米贝置身于一个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繁华大都市之中。嘉莉,由一个淳朴的乡下女孩转变成了繁华都市里待价而沽的商品,自私、虚伪、拜金成了她在上流社会里的通行证。文章以欲望为主题,描述了嘉莉妹妹如何从一个乡村女孩变身为美国百老汇的明星,分析了其堕落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价值观给人类精神文明带来的冲击和危机。  关键词:《嘉莉妹妹》 物化 欲望 自我实现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为“双实外”)创建于2019年9月,是双流区为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由区委、区政府举办,双流区实验小学创办的一所“两主一参”新体制公办小学。  在“未来教育”的品牌引领下,“连接无限可能”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双实外以“办一所百科全书式的未来学校”为目标,以“培育连通世界、连接未来的幸福学子”为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學习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