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华亲历苏联援助项目谈判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u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就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援助项目到莫斯科同斯大林进行谈判。当时代表团中民用项目专家就是袁宝华。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萨布洛夫向李富春建议在谈判前先开座谈会,实际上是向这些年轻的共和国建设者们介绍如何制订计划。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14位副主席每个人都为代表团讲了一课。
  袁宝华从1949年6月调到东北工業部从事经济工作,一直是在自己的艰苦摸索中对经济工作逐步增加了解,现在抓紧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听每一堂课,记下笔记,夜晚回到住地为了消化当天的内容,常常熬到深夜。
  在讨论武钢建设项目上,苏联专家摇着头对翻译说:“你告诉他,储量只有5000万吨的大冶矿藏,不可能支持一个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袁宝华沉吟片刻,忽然想起曾见过一份关于海南某铁矿的资料,他不慌不忙地把这个铁矿的地理位置、地质储量等数据一一道来。这位专家想了想,让他把这个铁矿的有关资料整理一下再讨论。袁宝华回到住所,立刻开始查阅有关的资料,并同时给北京拍加急电报,希望尽快提供一些离武钢较近的铁矿资料,因为他敏锐地感到,海南的铁矿,就地理位置而言,对武钢不太便利。果然苏方看了这份报告后提出:海南岛的矿石过不了台湾海峡(解放初,海南岛的物资需经台湾海峡向北进长江口运往大陆,当时国民党的飞机大炮还封锁着那里)。袁宝华和李富春、宋劭文商量了一下,提出可以从湛江到广州修一条铁路,过琼州海峡后用铁路运输。这位专家还是摇头:“这太不经济,而且武汉是在台湾轰炸机飞行半径之内。”
  袁宝华很清楚,武钢是中国“一五”计划的一个重点项目,对全国重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武钢的谈判失败,对整个“一五”计划都会造成重大影响。袁宝华的心里沉甸甸的。
  正当中国代表团觉得山穷水尽时,北京有了回音:地质部最新发现除大冶铁矿外,大冶周围还有一批铁矿资源。同时,中央已派地质部副部长宋应带这批铁矿的有关资料,日夜兼程地赶往莫斯科。袁宝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立刻又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工作。
  (杨琳摘自《袁宝华文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其他文献
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中阅尽人间沧桑,尊严在支离破碎的格局中渺如草芥。乱世出英雄,千姿百态、不同凡响的声音、思索和抉择澎湃成潮,潮涌史河。萨镇冰,这个中国近代海军耆宿,一生一世在海上“随波逐流”,却又特立独行,锻造了一段风云际会的峥嵘岁月。走近萨镇冰,就是走近一部跌宕的中国近代史。乘风破浪不是梦  1859年,清咸丰九年,中国大地正在深深地思考如何抵抗英法联军的侵略。萨镇冰在
221厂(对外称国营综合机械厂或青海矿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在221厂总部担任行政处副处长。1964年3月的一天上午,我突然接到厂党委书记刁筠寿打来的电话,叫我马上到他办公室去一趟。我撂下电话,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急匆匆迈着大步从行政处办公的招待所楼赶往黄楼的厂领导办公室。  进了刁书记办公室后,他一改平时的沉稳态度,既没让座也没倒水,单刀直入地
事发于1943年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王明中毒事件”,是一起歪曲和丑化中共党史并长时间在国際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王明在其遗著《中共五十年》(原名《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徒行径》,又译作《中共半世纪与叛徒毛泽东》)中骇人听闻地诬蔑中共中央、毛泽东派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使中央医院院长傅连唪和主管医生金茂岳“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该书自1975年在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以来,王明中毒
史鉴:您大学毕业后的第六年进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担任记者。以后在您的履历中,先后在内蒙古、西藏两个自治区担任区委领导,后又在国家广电部(总局)担任副部长、总局局长。20年后您肩负新华社社长的担子又回到新华社,此时您对新华社是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田聪明:1974年组织决定将我借调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工作,在那个特殊时期里,我对当时新华社报道“不实事求是”很反感。所以,我本意不想去,只是服从组
1981年5月,中国的《读者文摘》在甘肃兰州创刊。那是37年前的事,那一年我37岁。  其实,这本杂志的筹办在此前半年就开始了。1980年夏,甘肃人民出版社调来一位总编辑,他叫曹克己,原来是甘肃日报社《甘肃农民报》的总编辑。社里的老同志都认识他,亲切地称他为“曹克”,我们年轻人则称他为“老曹”。因为早在1953年,甘肃日报社与甘肃人民出版社合署办公,是一家人,所以作为报人的曹克己先生对出版也是比较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全国人民共御外侮的伟大斗争中,海外华侨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积极捐钱、捐物,据当时国民政府统计,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当时中国军费的43%。而华侨对国内抗战的贡献,不仅仅止于出钱捐物。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一批批年轻的华人放弃了海外的安逸生活,毅然决然千里迢迢返回祖国大陆,踏上抗日救亡的前线。这些归国的华侨子弟由于受
《红旗》杂志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关怀、具体指导下创办的。早在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就指出各省市要办好刊物。1958年1月,毛主席在南宁会议上正式提出创办中央理论刊物的问题。这年3月,创办中央理论刊物的决策在成都会议上被具体化。在1958年5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五中全会上,毛主席作出创办刊物的正式决定,并定名为《红旗》。  当中央酝酿创办刊物时,一些同志请毛主席为刊物起名字,毛
1925年8月,负责广东、广西及南洋等地建党工作和革命运动的中共广东区委,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五卅运动在广西梧州等地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派中共党员龙启炎等到梧州开展组建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活动。龙启炎利用担任《梧州民国日报》总编辑之便,开展革命宣传,开办劳工夜校,在工人、青年和妇女中進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声援省港大罢工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培养工人运动骨干。
龚育之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是国内外著名的党史大家。在中央党史研究室许多人习惯地称他“老龚”,很少有人称“龚部长”、“龚主任”。我也和大家一样,对他不称头衔,而称“老龚”。如今,老龚离开我们已有七个年头了,翻阅他留下的《龚育之论中共党史》《龚育之党史论集》《龚育之文存》《党史札记》等著作,重温他的格言“人生要有追求。我追求科学,追求革命。科学是革命的力量,革命要根据于科学”,与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传统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点,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也一步步得到升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