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主力军,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层出不穷让高校团学工作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团学工作始终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发挥新媒体平台下高校团学的作用,加强对于共青团员和全体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也成为新时代“互联网+”的独特存在。
关键词:高校团学 互联网 新媒体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在互联网的用途调查中,网络娱乐用户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网络娱乐应用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正在不断扩大[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网民周平均上网时常达到了31.7个小时,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集中在搜索引擎、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及网络支付[2]。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如何在其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我们可以找到高校团的定义,高校团学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的组织。在方案中关于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的要点十分值得关注,强调了要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省级团委、高校团委成立相应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工作联动。
一.高校团学新媒体平台建设
1.团学组织建设。从团中央推行的智慧团建工作可以看出,我们的团学新媒体平台建设仅仅停留在校级是远远不够的。新媒体组织平台建设从学校落实到学院,再从学院落实到各个基层团支部,团学工作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呈现有序的组织书树形式展开。这样的组织树模式能够良好的保持上下级之间消息的迅速传递和落实,又能够将基层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去。团组织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可以有效地收集青年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团员们提供反馈诉求的渠道,并即使帮助团员们解决问题和困难,形成青年学生“紧紧抱团”“相信团”“肯定团”的良好局面。
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对于团干部自身网络素质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团干部其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是作为新媒体平台使用者中的一员,对于新媒体平台是既陌生又熟悉的。熟悉的是日常使用需求,团员干部既是互联网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传递者;陌生的则是在面对身份转换之时自身对于网络技术的缺乏、新媒体所要求的高实效性和敏感性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团干部作为高校团学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在这方面的能力短板对于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建设和发展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2.校园文化宣传。2016年7月8日上海高校新媒体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这次论坛汇集上海高校网络新媒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发掘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利用的典型案例,分享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参加论坛上海知名高校来看,现阶段高校校级的新媒体平台集中于微信订阅号、网站主页、校园应用程序、以及微博,这些平台的主要管理者也大多是以团学指导老师加学生团队的运营模式。在校级平台上分享信息服务全校师生,同时也展示学校独有的特色风貌,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名片。
新媒体平台作为媒体,其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宣传。学生们通过关注学校的新媒体平台来知晓学校的各项大事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以电子海报、短视频等各种全新的宣传方式将消息在学生群体中第一时间扩散开来。以此来提升学生走出寝室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从而避免组织者也是参赛者,好活动无人问津事后知晓的尴尬局面。学生们通过评论、点赞、转发分秒之间就能大大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知名度,新媒体平台正是借助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将宣传阵地转移到指尖。
3.专业知识学习。虽然目前青少年网民渗透率已经较高,且大多数互联网应用的渗透率均高于整体网民水平,但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明显较为缓慢,2015年青少年网民在线教育类应用渗透率仅为18.6%。从2015年开始,“云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始崭露头角,但从内容质量、更新频率、课程时效性、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来看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最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目标[3]。近年来,我们不断在强调如何应用移动终端来管理個人的碎片化时间,这也是为了应对互联网信息传递所带来的信息碎片化。大数据时代下搜索引擎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公众号的不断出现,互联网学习不再局限于将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摆脱空间带来的限制,而是在不断扩展的虚拟平台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工具让知识更具有吸引力。
二.高校团学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由于青少年时期都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期内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稳定,因此容易受到网络文化作品中传递的信息影响,而网络文化娱乐行为过去几年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使得网络文化内容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越发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于青年学生引导完善意识形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层面补齐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短板”,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宣传党的形象,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团学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分割。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共青团改革双双并行,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对于这两项工作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学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手段、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是目的,团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是目标和路径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高校团学组织在同学们的校园学习生活是最具有存在感的活动,从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到学生会各部门组织学生进行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再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正式这样多元化的平台,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从各个方面融入其中。 3.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思政教育的全新平台。新媒体对于高校团学日常工作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高校原有的团学工作平台较为受限,对于基层团组织而言不论是团日活动还是团课教育都是有着固定场所,固定主题内容的活动形式,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讨论。面对面的形式固然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和优点,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这种形式开展的频率非常有限。例如线上直播团课,优秀团日活动展播等等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不受限于固定的場所,随时随地交流感想,留言互动,充分安排空闲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对于大四毕业生团员统一协调固定时间困难而造成参与团组织生活普遍偏少的现象有着很大的帮助。思政教育应该溶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就好比溶盐于水。(2)思政教育的全新挑战。对于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少准确的判断能力。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开始正式实施,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加之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网络造谣、诽谤的司法解释,我国正在不断从法律法规层面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随着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学生在面对疑难问题时,选择放弃自己尝试转而直接求助网络,互联网不断分享信息的同时也对一部分人的创新思维产生局限[5]。按照以往的经验,加强对网络文化内容的监管,筛选更加积极健康的优质内容无疑是重要手段,但单纯采用这种方法也会降低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的辨别能力,助长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的好奇心理,进而不能达到效果。应在加强内容筛选的同时,尽快出台并完善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内容分级制度,让未成年人在早期尽可能接触积极健康的内容,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优质内容,以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内容辨别能力,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
三.总结
1.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从“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出来看,我们对于互联网平台的使用已经从个体上升集合到国家层面。从高校团学改革建设的层面来说,理应加强“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促进各类专业及理论知识的分享与传播。把新媒体作为新的舆论宣传和教育阵地。我们要完善团学组织新媒体建设的工作机制,将日常新媒体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不再是迎面问题之时再去想解决方法,而是通过前期工作的不断累积总结形成我们特有的方法路径。其次要在校园范围内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管理队伍,不能只是依靠指导老师加学生团队的方式来管理校园新媒体平台,要建立打造专属于高校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运营团队,逐渐加强其平台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我们要尊重网络媒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关规范制度,让我们的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
2.加强团学工作与思政工作的联动。共青团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坚持思想引领、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的塑造。思想引领工作,思想引领改革,共青团工作的不断更新也正是顺应了高校思政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开展日常的团学活动中深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新政,将理论用于实践。我们在团学工作的改革中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青年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在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共青团思政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新媒体对于普及思政教育来说,完善线上团学组织建设更有利于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搭建线上团支部,组织并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时刻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又能时刻听见学生们的声音。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传达给青年学生,同时也能够利用组织平台收集分析青年们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的看法,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后,能更好地增强对于学生引导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 释
[1]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 zbg/hlwtjbg/201803/P020180305409870339136.pdf
[2]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 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3]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 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4]共青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刘佳,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5]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开展学风建设的途径与思考,马伟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9月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关键词:高校团学 互联网 新媒体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在互联网的用途调查中,网络娱乐用户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文化娱乐产业进入全面繁荣期。网络娱乐应用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正在不断扩大[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网民周平均上网时常达到了31.7个小时,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集中在搜索引擎、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及网络支付[2]。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如何在其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我们可以找到高校团的定义,高校团学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的组织。在方案中关于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的要点十分值得关注,强调了要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省级团委、高校团委成立相应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工作联动。
一.高校团学新媒体平台建设
1.团学组织建设。从团中央推行的智慧团建工作可以看出,我们的团学新媒体平台建设仅仅停留在校级是远远不够的。新媒体组织平台建设从学校落实到学院,再从学院落实到各个基层团支部,团学工作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呈现有序的组织书树形式展开。这样的组织树模式能够良好的保持上下级之间消息的迅速传递和落实,又能够将基层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去。团组织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可以有效地收集青年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团员们提供反馈诉求的渠道,并即使帮助团员们解决问题和困难,形成青年学生“紧紧抱团”“相信团”“肯定团”的良好局面。
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对于团干部自身网络素质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团干部其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是作为新媒体平台使用者中的一员,对于新媒体平台是既陌生又熟悉的。熟悉的是日常使用需求,团员干部既是互联网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传递者;陌生的则是在面对身份转换之时自身对于网络技术的缺乏、新媒体所要求的高实效性和敏感性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团干部作为高校团学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在这方面的能力短板对于共青团新媒体平台建设和发展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2.校园文化宣传。2016年7月8日上海高校新媒体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这次论坛汇集上海高校网络新媒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发掘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利用的典型案例,分享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参加论坛上海知名高校来看,现阶段高校校级的新媒体平台集中于微信订阅号、网站主页、校园应用程序、以及微博,这些平台的主要管理者也大多是以团学指导老师加学生团队的运营模式。在校级平台上分享信息服务全校师生,同时也展示学校独有的特色风貌,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名片。
新媒体平台作为媒体,其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宣传。学生们通过关注学校的新媒体平台来知晓学校的各项大事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以电子海报、短视频等各种全新的宣传方式将消息在学生群体中第一时间扩散开来。以此来提升学生走出寝室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从而避免组织者也是参赛者,好活动无人问津事后知晓的尴尬局面。学生们通过评论、点赞、转发分秒之间就能大大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知名度,新媒体平台正是借助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将宣传阵地转移到指尖。
3.专业知识学习。虽然目前青少年网民渗透率已经较高,且大多数互联网应用的渗透率均高于整体网民水平,但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明显较为缓慢,2015年青少年网民在线教育类应用渗透率仅为18.6%。从2015年开始,“云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始崭露头角,但从内容质量、更新频率、课程时效性、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来看都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最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目标[3]。近年来,我们不断在强调如何应用移动终端来管理個人的碎片化时间,这也是为了应对互联网信息传递所带来的信息碎片化。大数据时代下搜索引擎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公众号的不断出现,互联网学习不再局限于将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摆脱空间带来的限制,而是在不断扩展的虚拟平台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工具让知识更具有吸引力。
二.高校团学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由于青少年时期都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期内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稳定,因此容易受到网络文化作品中传递的信息影响,而网络文化娱乐行为过去几年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使得网络文化内容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越发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于青年学生引导完善意识形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层面补齐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短板”,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宣传党的形象,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团学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分割。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共青团改革双双并行,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对于这两项工作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学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手段、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是目的,团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是目标和路径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高校团学组织在同学们的校园学习生活是最具有存在感的活动,从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到学生会各部门组织学生进行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再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正式这样多元化的平台,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从各个方面融入其中。 3.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思政教育的全新平台。新媒体对于高校团学日常工作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高校原有的团学工作平台较为受限,对于基层团组织而言不论是团日活动还是团课教育都是有着固定场所,固定主题内容的活动形式,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讨论。面对面的形式固然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和优点,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这种形式开展的频率非常有限。例如线上直播团课,优秀团日活动展播等等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不受限于固定的場所,随时随地交流感想,留言互动,充分安排空闲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对于大四毕业生团员统一协调固定时间困难而造成参与团组织生活普遍偏少的现象有着很大的帮助。思政教育应该溶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就好比溶盐于水。(2)思政教育的全新挑战。对于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少准确的判断能力。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开始正式实施,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加之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网络造谣、诽谤的司法解释,我国正在不断从法律法规层面保护网络信息安全。随着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学生在面对疑难问题时,选择放弃自己尝试转而直接求助网络,互联网不断分享信息的同时也对一部分人的创新思维产生局限[5]。按照以往的经验,加强对网络文化内容的监管,筛选更加积极健康的优质内容无疑是重要手段,但单纯采用这种方法也会降低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的辨别能力,助长青少年对不良内容的好奇心理,进而不能达到效果。应在加强内容筛选的同时,尽快出台并完善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内容分级制度,让未成年人在早期尽可能接触积极健康的内容,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优质内容,以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内容辨别能力,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
三.总结
1.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从“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出来看,我们对于互联网平台的使用已经从个体上升集合到国家层面。从高校团学改革建设的层面来说,理应加强“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促进各类专业及理论知识的分享与传播。把新媒体作为新的舆论宣传和教育阵地。我们要完善团学组织新媒体建设的工作机制,将日常新媒体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不再是迎面问题之时再去想解决方法,而是通过前期工作的不断累积总结形成我们特有的方法路径。其次要在校园范围内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管理队伍,不能只是依靠指导老师加学生团队的方式来管理校园新媒体平台,要建立打造专属于高校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运营团队,逐渐加强其平台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我们要尊重网络媒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关规范制度,让我们的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
2.加强团学工作与思政工作的联动。共青团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坚持思想引领、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的塑造。思想引领工作,思想引领改革,共青团工作的不断更新也正是顺应了高校思政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开展日常的团学活动中深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新政,将理论用于实践。我们在团学工作的改革中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青年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在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共青团思政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新媒体对于普及思政教育来说,完善线上团学组织建设更有利于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搭建线上团支部,组织并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时刻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又能时刻听见学生们的声音。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传达给青年学生,同时也能够利用组织平台收集分析青年们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的看法,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后,能更好地增强对于学生引导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 释
[1]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 zbg/hlwtjbg/201803/P020180305409870339136.pdf
[2]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 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3]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 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4]共青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刘佳,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5]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开展学风建设的途径与思考,马伟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9月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