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家将目光投向基层,当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走近基层的时候,姜淑清——一位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影,甚至没有拿过几次相机的援疆妇产科大夫的作品,记录着生活中的真实画面,总结着心灵的真实感受,向我们展示一个道理:只有真正走近生活,才能够真实地记录生活,也只有真实地记录生活,才能够艺术地表现生活。
2007年4月15日, 一项专为西部贫困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并进行救治的慈善救助计划“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在北京成立。促成这项计划诞生的是一幅摄影作品——《托合苏坦的泪》。
这是一双年轻妇女流泪的眼睛,无助地看着镜头,像是要向人们诉说自己的痛苦故事。带着感动,也带着几分想“听故事”的好奇,我采访了这幅照片的拍摄者姜淑清,向她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姜淑清说“说起这幅照片,话就长了??”
踏上援疆路
姜淑清,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作为北京市第四批援疆干部,于2002年7月,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来到新疆和田地区,开始了三年艰苦的援疆工作。
来到新疆后,姜淑清被派到国家级贫困县——和田市的策勒县,担任策勒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在这个小到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姜淑清通过与病人接触,凭着职业的敏感,发现这里是宫颈癌、子宫肌瘤、宫颈炎等妇科病的高发区,因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条件,导致妇女患妇科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由此,姜淑清萌发了在全县开展一次妇女病普查的想法。她的建议得到了策勒县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认可。
全县普查,这在策勒县是史无前例的,做起来谈何容易?姜淑清先后带领普查队员行程数万公里,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检查,并对阳性患者给予了及时的治疗。姜淑清她们为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妇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命运做了一件实事。
照片会说话
“所以说,我的相机真没有白带过去。”说到了相机、谈到了摄影,姜淑清更是兴奋而激动。“真的希望我拍的这些照片,对边疆妇女有所帮助。”
离开北京前,姜淑清特意买了一部数码相机,为的是记录下在新疆生活的情况。姜淑清说“开始的时候,就是想多拍点美丽的风光,好让家人、朋友看看。”
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让姜淑清改变了使用相机的初衷,开始使用相机记录普查中的病人资料。姜淑清说“我拍照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回北京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可以用图片遮掩我的笨嘴拙舌。”
到了新疆,更是在普查工作中,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姜淑清完全是自己对照着相机说明书一点点儿“弄明白的”。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姜淑清拍摄了上千幅策勒县病人及其病情的照片。姜淑清利用回京探亲的机会向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妇产医院的领导做了汇报并请求援助。
边疆人民面对得到的援助,惊喜万分——想不到竟是摄影带给她们这么多“幸福”。
而摄影带给姜淑清的却是更多的收获。姜淑清在用相机进行普查记录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了解了当地妇女的生活,越来越近的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她开始从单纯的拍摄一个人、一个家庭,有意识地探询她们身后的故事。
27岁的策勒县妇女托合苏坦,在普查时被检查出重度宫颈癌前病变,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贫困的家境令她一家为手术费用一筹莫展,托合苏坦更是整天泪容满面。
姜淑清从发现托合苏坦的病情以后,一直关心和帮助着她,用照片记录着她生活的变化。
姜淑清说“援疆这三年,我拍摄了上万幅照片??越拍照片就越有感觉,就越来越懂得了‘照片会说话’这个道理。”
也就是这些“会说话”的照片,让人们认识了姜淑清。通过姜淑清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美丽的西部风光、勤劳的西部人民,也看到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滞后和面临的问题,更萌发了改变西部落后面貌的想法,促成了实施“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的善举。
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说:“照相机对于我们是一种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姜淑清正是利用了这“眼睛”完成了对社会现象的记录,也成就了她作为摄影者的人生。
其实,姜淑清成就自己的摄影人生,也并非靠的是照相机这双“眼睛”,她最重要的是靠着她那份作为一名合格称职医生的美丽心灵。姜淑清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好医生。”正是由于姜淑清秉持了这一份对工作的热爱与对事业的执著,才让她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才使得她能够有机会用自己的专长为西部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才能够让我们看到那一幅感动人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才有了“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
没有一腔悲世悯人的仁慈胸怀,没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就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不会有从平凡细节中发现生活中闪亮价值的艺术造诣。
姜淑清,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好医生,她更是一心怀仁善的生活记录者。
托合苏坦的泪
托合苏坦,新疆策勒县人。由于姜淑清的拍摄和宣传,成为第一位“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救助的患病妇女。
2007年4月15日, 一项专为西部贫困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并进行救治的慈善救助计划“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在北京成立。促成这项计划诞生的是一幅摄影作品——《托合苏坦的泪》。
这是一双年轻妇女流泪的眼睛,无助地看着镜头,像是要向人们诉说自己的痛苦故事。带着感动,也带着几分想“听故事”的好奇,我采访了这幅照片的拍摄者姜淑清,向她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姜淑清说“说起这幅照片,话就长了??”
踏上援疆路
姜淑清,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作为北京市第四批援疆干部,于2002年7月,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来到新疆和田地区,开始了三年艰苦的援疆工作。
来到新疆后,姜淑清被派到国家级贫困县——和田市的策勒县,担任策勒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在这个小到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姜淑清通过与病人接触,凭着职业的敏感,发现这里是宫颈癌、子宫肌瘤、宫颈炎等妇科病的高发区,因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条件,导致妇女患妇科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由此,姜淑清萌发了在全县开展一次妇女病普查的想法。她的建议得到了策勒县县委、县政府的一致认可。
全县普查,这在策勒县是史无前例的,做起来谈何容易?姜淑清先后带领普查队员行程数万公里,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检查,并对阳性患者给予了及时的治疗。姜淑清她们为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妇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命运做了一件实事。
照片会说话
“所以说,我的相机真没有白带过去。”说到了相机、谈到了摄影,姜淑清更是兴奋而激动。“真的希望我拍的这些照片,对边疆妇女有所帮助。”
离开北京前,姜淑清特意买了一部数码相机,为的是记录下在新疆生活的情况。姜淑清说“开始的时候,就是想多拍点美丽的风光,好让家人、朋友看看。”
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让姜淑清改变了使用相机的初衷,开始使用相机记录普查中的病人资料。姜淑清说“我拍照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回北京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可以用图片遮掩我的笨嘴拙舌。”
到了新疆,更是在普查工作中,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姜淑清完全是自己对照着相机说明书一点点儿“弄明白的”。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姜淑清拍摄了上千幅策勒县病人及其病情的照片。姜淑清利用回京探亲的机会向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妇产医院的领导做了汇报并请求援助。
边疆人民面对得到的援助,惊喜万分——想不到竟是摄影带给她们这么多“幸福”。
而摄影带给姜淑清的却是更多的收获。姜淑清在用相机进行普查记录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了解了当地妇女的生活,越来越近的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她开始从单纯的拍摄一个人、一个家庭,有意识地探询她们身后的故事。
27岁的策勒县妇女托合苏坦,在普查时被检查出重度宫颈癌前病变,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贫困的家境令她一家为手术费用一筹莫展,托合苏坦更是整天泪容满面。
姜淑清从发现托合苏坦的病情以后,一直关心和帮助着她,用照片记录着她生活的变化。
姜淑清说“援疆这三年,我拍摄了上万幅照片??越拍照片就越有感觉,就越来越懂得了‘照片会说话’这个道理。”
也就是这些“会说话”的照片,让人们认识了姜淑清。通过姜淑清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美丽的西部风光、勤劳的西部人民,也看到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滞后和面临的问题,更萌发了改变西部落后面貌的想法,促成了实施“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的善举。
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说:“照相机对于我们是一种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姜淑清正是利用了这“眼睛”完成了对社会现象的记录,也成就了她作为摄影者的人生。
其实,姜淑清成就自己的摄影人生,也并非靠的是照相机这双“眼睛”,她最重要的是靠着她那份作为一名合格称职医生的美丽心灵。姜淑清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好医生。”正是由于姜淑清秉持了这一份对工作的热爱与对事业的执著,才让她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才使得她能够有机会用自己的专长为西部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才能够让我们看到那一幅感动人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才有了“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
没有一腔悲世悯人的仁慈胸怀,没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就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不会有从平凡细节中发现生活中闪亮价值的艺术造诣。
姜淑清,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好医生,她更是一心怀仁善的生活记录者。
托合苏坦的泪
托合苏坦,新疆策勒县人。由于姜淑清的拍摄和宣传,成为第一位“情暖中国西部女性阳光计划”救助的患病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