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备与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所设计规划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的有序过程,它是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所做的一种整体规划和设想。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就生物课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还应当设置足够的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配备生物学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实物标本、模型、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或生物温室),校园中的生物也是可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学校的课程资源并不只是为教师准备的,其中不少资源应当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图书馆或资料室、生物园、生物实验室等,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所需要的。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做探究性实验。
2、积极利用社会提供的课程资源
社会提供的课程资源有: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公园等。农村学校具有独特的优势,田野、树林、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上述课程资源的方式有多种。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是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的主要方式。 此外,也可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座谈等。
3、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可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在利用这些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如:生物方面的书刊、盆栽植物、饲养的小动物等。都会使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为学生学习生物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突出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突出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乐于探究生命活动,勤于动手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逐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生物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勇于探索与创新。倡导在教学中,不仅要坚持用探究的方法教,而且还要教会探究的方法。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生命活力”教师要抛弃传统的决定者的角色,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的反应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真诚地接受学生,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正确意见。实现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多向的思维交流。注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长、学校的设备和条件,设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与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基本反馈机制。教学评价应当处于“实现目标的活动一评价一调整’’的循环往复中,通过反馈,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教学评价的原则评价应以教学大纲(或课标)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或课标)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价的目的,确定不同的评价项目和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评价要公正、客观、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给予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评价应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提倡实作评价,即通过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或类似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果。提倡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评价,以适合具有不同情趣和经历的学生参与,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评价中展示才能。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班级教学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在教学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落空。 而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是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和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而且还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掌握其它学科与本学科知识交叉点、关联点,运用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为生物教学服务。提高学科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应积极掌握新型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备与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所设计规划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的有序过程,它是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所做的一种整体规划和设想。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就生物课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还应当设置足够的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配备生物学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实物标本、模型、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或生物温室),校园中的生物也是可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学校的课程资源并不只是为教师准备的,其中不少资源应当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图书馆或资料室、生物园、生物实验室等,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所需要的。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做探究性实验。
2、积极利用社会提供的课程资源
社会提供的课程资源有: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公园等。农村学校具有独特的优势,田野、树林、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上述课程资源的方式有多种。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是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的主要方式。 此外,也可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座谈等。
3、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可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在利用这些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如:生物方面的书刊、盆栽植物、饲养的小动物等。都会使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为学生学习生物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突出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突出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乐于探究生命活动,勤于动手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逐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生物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勇于探索与创新。倡导在教学中,不仅要坚持用探究的方法教,而且还要教会探究的方法。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生命活力”教师要抛弃传统的决定者的角色,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的反应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要真诚地接受学生,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正确意见。实现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多向的思维交流。注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多的实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长、学校的设备和条件,设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与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基本反馈机制。教学评价应当处于“实现目标的活动一评价一调整’’的循环往复中,通过反馈,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教学评价的原则评价应以教学大纲(或课标)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或课标)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价的目的,确定不同的评价项目和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评价要公正、客观、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给予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评价应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提倡实作评价,即通过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或类似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果。提倡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评价,以适合具有不同情趣和经历的学生参与,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评价中展示才能。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班级教学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在教学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落空。 而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是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和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而且还要认真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掌握其它学科与本学科知识交叉点、关联点,运用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为生物教学服务。提高学科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综合文化素质,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总之,中学生物教师应积极掌握新型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