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应高度重视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甚至可以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较长时间完成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农村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课外实践活动是教材的组成部分,是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践,以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外实践不仅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实现生物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弥补课堂实验时间的不足教材中的许多实验在课堂上用一两节课是无法完成的。如“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实验,一两天才会有实验的结果,但教材仅设置了1课时。笔者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将实验装置放置在开放性实验室,由实验小组成员来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课堂上由实验小组展示实验的数据,讲述实验的过程,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在学生质疑解答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有些问题是以抽象的语言阐述的,有些是实验要求选作的实验,如膝跳反射实验、肺活量测量、脉搏与心率的关系等;有些没有实验要求,如生态瓶的制作、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笔者都要求学生课下分小组在开放性实验室完成。另外,笔者带领学生到农村果园认识花芽、叶芽;嫁接期观摩酸枣嫁接大枣过程;调查滦河污染问题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以及调查结果表明,亲身实践、亲身体验比教授更直观,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教材改版,一些现有的实验仪器、教具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笔者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效果。制作标本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提高制作标本的技能。因此,笔者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在教授标本制作这一节课时,笔者在课上教学生如何采集和制作标本,在课下分组布置采集不同种类的标本。多年来,制作出一大批动植物标本,既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对农、林、牧、副、渔多方面的兴趣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适当开设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内容,如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的种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以及遗传育种的基本技术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一两项农村实用技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后传授各种实用技术打好基础。同时,这种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兴农,推进生物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延伸生物学科内涵,实现学科的整合1)与美学结合,在不同的季节,带领学生对学校的龙爪槐、侧柏、垂柳进行修剪,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不仅理解顶端优势的意义,又与美学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与语文写作结合。在校园花圃管理中,学生发现许多生物问题,如为什么草坪边缘的绿草比中间长得旺盛?为什么向阳面的九月菊比背阴面的开得早……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并不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动手、动脑思考探究,并鼓励他们撰写探究小论文,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分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加深语文写作功底。3)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认识了摄像头,在生物课上认识了显微镜。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将二者结合,制作出“土”数字显微镜,既满足了课堂教学要求,又添补了学校教学仪器的空缺。4)与科技活动结合,巧用身边废弃物,自制生物教具。如利用废泡沫制成动植物细胞模型,既能展示细胞的结构,又能体现细胞的立体性;利用废饮料瓶制成呼吸系统模拟演示装置,既能体现胸腔的横向变化,又能反映纵向变化。
通过与各个学科的整合,不仅使生物课堂丰富多彩,而且使学生拥有一片广阔的实践天地。尤其对于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课外研究活动,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不仅能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还能给生物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中心学校)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农村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课外实践活动是教材的组成部分,是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践,以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外实践不仅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实现生物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弥补课堂实验时间的不足教材中的许多实验在课堂上用一两节课是无法完成的。如“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实验,一两天才会有实验的结果,但教材仅设置了1课时。笔者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将实验装置放置在开放性实验室,由实验小组成员来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课堂上由实验小组展示实验的数据,讲述实验的过程,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在学生质疑解答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有些问题是以抽象的语言阐述的,有些是实验要求选作的实验,如膝跳反射实验、肺活量测量、脉搏与心率的关系等;有些没有实验要求,如生态瓶的制作、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笔者都要求学生课下分小组在开放性实验室完成。另外,笔者带领学生到农村果园认识花芽、叶芽;嫁接期观摩酸枣嫁接大枣过程;调查滦河污染问题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以及调查结果表明,亲身实践、亲身体验比教授更直观,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教材改版,一些现有的实验仪器、教具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笔者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效果。制作标本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提高制作标本的技能。因此,笔者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标本。在教授标本制作这一节课时,笔者在课上教学生如何采集和制作标本,在课下分组布置采集不同种类的标本。多年来,制作出一大批动植物标本,既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对农、林、牧、副、渔多方面的兴趣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适当开设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内容,如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的种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以及遗传育种的基本技术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一两项农村实用技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后传授各种实用技术打好基础。同时,这种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兴农,推进生物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延伸生物学科内涵,实现学科的整合1)与美学结合,在不同的季节,带领学生对学校的龙爪槐、侧柏、垂柳进行修剪,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不仅理解顶端优势的意义,又与美学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与语文写作结合。在校园花圃管理中,学生发现许多生物问题,如为什么草坪边缘的绿草比中间长得旺盛?为什么向阳面的九月菊比背阴面的开得早……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并不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动手、动脑思考探究,并鼓励他们撰写探究小论文,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分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加深语文写作功底。3)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认识了摄像头,在生物课上认识了显微镜。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将二者结合,制作出“土”数字显微镜,既满足了课堂教学要求,又添补了学校教学仪器的空缺。4)与科技活动结合,巧用身边废弃物,自制生物教具。如利用废泡沫制成动植物细胞模型,既能展示细胞的结构,又能体现细胞的立体性;利用废饮料瓶制成呼吸系统模拟演示装置,既能体现胸腔的横向变化,又能反映纵向变化。
通过与各个学科的整合,不仅使生物课堂丰富多彩,而且使学生拥有一片广阔的实践天地。尤其对于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课外研究活动,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不仅能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还能给生物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