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分不可思议。中学时多位老师均出自南京师范大学,他们曾带着无比眷念之情描述过这所校园。他们美好的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激发了我对这所学校的向往。后来,我也走进了这里。然而彼时已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了,所谓的校园净土已经荡然无存,加之同学间攀比之风甚重,一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小子,感觉一切皆不如人,心中不禁幽怨:所谓大学,不过如此啦。或者,还有些许失望。
神圣和庄严的感觉哪里去了?那时本科生被安置在仙林新校区,一切都是新的。而从高中考上来的年轻人仿佛只有看到古木森森,才能满足对高等学府的想象。于是,历史悠久的随园老校区是新生必去的,带有朝圣的意味。油腔滑调的师兄以“过来人”的口吻介绍,你们,可不敢小视那些晨练老人哪!你看他们,或抱一棵百年老树击打,或在回廊的栏杆上压腿,或在青青的草坪上放风筝,衣着朴素,神情木讷,貌似清扫垃圾的大爷大娘,但你切莫只看表面,他们极有可能是在某一学科有着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天龙八部》里“扫地老僧”般的神秘人物呀,现在都退休啦。想想有理。这时才知小子狂妄,而大学是深不可测的。那正是无厘头盛行的时代,每个大学生都擅长调侃,师兄讲起大师们的时候,也毫无敬意可言。
骄傲的文学院大一新生,后来又被上了一课。一名老师为我们请来了一位重量级学者——郁贤皓教授,老人家当时已年逾古稀。他是那种埋头做学问的人,耗时二十载,黑发染成霜雪,撰成300余万字的巨著《唐刺史考》,震动学界。他的这一成果让我那来自云南的兄弟感到震惊,他说,居然“空虚”到能够将全唐刺史的行迹尽数网罗,真是朵“奇葩”啊!是呀,这要翻阅多少线装书呢?叹服了。鲁迅说,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我想,这样的话就是形容郁教授的了。教授当年目光呆滞,讲话颤巍巍,一口上海话,我愣是没听懂半句。然而敬意,已由心生。自觉优秀、惯于逞才使气的文科生的我们,有啥傲气可言呢?那就老老实实念书吧。
后来,就发现了我的天堂了。南师大敬文图书馆真的不错。我本来就是个“书虫”,主修过各种课,选修过各种课,赶场子似的听过各种讲座,然而最喜欢的还是在图书馆里的自由阅读时光。那是跟随自己精神需求指向的饥渴阅读。海量的藏书和一流的设施充分地满足了我。整个大一,我几乎跑遍了图书馆七层楼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这样说,大学对每个人的意味都不同。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而言,大学是我凝望大城市的第一个窗口。我在这里熟悉大城市里发生的一切,了解这里的人与事,理解他们生活的一切规则和状态。然而我对大城市的适应很慢。我更谙熟乡村的宁静和小城的不疾不徐。大城市怪物般的高大建筑让我觉得陌生和压抑,汹涌的人流让我感觉渺小和疏离。城市生活流光溢彩,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过是一个无根的异乡人。尝试过各种新鲜事物,度过最初的兴奋和新奇,最喜欢待的还是宁静的校园,和那予我以充实的图书馆。
我的大学生活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么?好像没有。但又曾经发生过很多,那都是精神上的。我从小就是个外表淡漠、内心疯狂的小孩。图书馆最适合这样的小孩。我不喜欢与同学嬉笑玩闹,更多的时候会选择一个人去安静的地方捧一本书阅读,或者独自在某个角落静静思考。后来流行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故事,我并不熟悉。用追爱之旅的情感纠葛来概括青春年代,让我觉得好笑,起码让我觉得肤浅和不真实,好像大学校园里就那么点事似的。
我只是每天感觉到青春期的苦闷,还有无时不在的虚无。这种虚无从今天来看,当然是作为个体走向社会,最初与纷纭复杂的世界正面接触时所特有的青春状态。然而在当时的我,却是十分真实的。我迫切希望摆脱这种虚无,完成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和追寻。我确曾在大学里度过了狂飙般的心路历程。我的痛苦是我的所有激情。
我在这里阅读了大量文学、哲学、宗教书籍和文献,数千年千姿百态坎坷的生命和民族壮景一一呈现。我所寻觅的只是那些单纯、充满悲心而又一心向道的人,他们才是人类的希望。历史中有过先知、圣徒、殉道者、英雄;有过神秘直觉的人,探索真理和服务于正义的人;有挣扎过后创造了真正美丽的人;当然也有挣扎过,却最终下坠变得邪恶的人。生命是非常神秘和广阔的,必须集中所有能量来探索,而阅读让我知道了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读书并非是为求知,而是只为获得那种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思考的语境。进入这种语境,才可以进行有质量的思考。简单说来,文学艺术是情感训练,哲学是思想训练,宗教是精神训练,凭借这些,我完成了心灵的自我交战,以及不断的升华蜕变。在往后的生活里,我的精神世界没有下坠,不能不说是大学打下的底子。
不管早晚,每个人总有一段精神漂流之旅,总有一段悟道过程。王石选择在60岁的年纪游学哈佛,也是在完成这一过程。每个人都必须在他的时代,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如今身为一名教师,我更加明白了“育人者必先受教”的道理。了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才有教育的底气。所幸的是,我的大学读书生活教给了我这些。“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这首诗,很多人耳熟能详。从步入大学校门十年以后的今天回望,四年里伴随我个人心史的那种阅读,真像是一场在特定时间里经历的奢侈之梦。在这个梦中,我走过了很远的路。
大一入学报到时,是父亲送我到仙林新校区;大二时,母亲从老家来看我,是我牵着她的手走完随园老校区。新校区芳草如茵,老校区回廊曲径。这是多么美好的一路。尤其对于作为农村妇女的母亲来说,也将是她一生的美好记忆。能够由儿子领着,在儿子的校园走完这一路,对她是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
如今,我非常怀念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关于母亲的记忆融入血液,关于母校的记忆亦是如此。
(皇甫大欢,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神圣和庄严的感觉哪里去了?那时本科生被安置在仙林新校区,一切都是新的。而从高中考上来的年轻人仿佛只有看到古木森森,才能满足对高等学府的想象。于是,历史悠久的随园老校区是新生必去的,带有朝圣的意味。油腔滑调的师兄以“过来人”的口吻介绍,你们,可不敢小视那些晨练老人哪!你看他们,或抱一棵百年老树击打,或在回廊的栏杆上压腿,或在青青的草坪上放风筝,衣着朴素,神情木讷,貌似清扫垃圾的大爷大娘,但你切莫只看表面,他们极有可能是在某一学科有着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天龙八部》里“扫地老僧”般的神秘人物呀,现在都退休啦。想想有理。这时才知小子狂妄,而大学是深不可测的。那正是无厘头盛行的时代,每个大学生都擅长调侃,师兄讲起大师们的时候,也毫无敬意可言。
骄傲的文学院大一新生,后来又被上了一课。一名老师为我们请来了一位重量级学者——郁贤皓教授,老人家当时已年逾古稀。他是那种埋头做学问的人,耗时二十载,黑发染成霜雪,撰成300余万字的巨著《唐刺史考》,震动学界。他的这一成果让我那来自云南的兄弟感到震惊,他说,居然“空虚”到能够将全唐刺史的行迹尽数网罗,真是朵“奇葩”啊!是呀,这要翻阅多少线装书呢?叹服了。鲁迅说,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我想,这样的话就是形容郁教授的了。教授当年目光呆滞,讲话颤巍巍,一口上海话,我愣是没听懂半句。然而敬意,已由心生。自觉优秀、惯于逞才使气的文科生的我们,有啥傲气可言呢?那就老老实实念书吧。
后来,就发现了我的天堂了。南师大敬文图书馆真的不错。我本来就是个“书虫”,主修过各种课,选修过各种课,赶场子似的听过各种讲座,然而最喜欢的还是在图书馆里的自由阅读时光。那是跟随自己精神需求指向的饥渴阅读。海量的藏书和一流的设施充分地满足了我。整个大一,我几乎跑遍了图书馆七层楼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这样说,大学对每个人的意味都不同。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而言,大学是我凝望大城市的第一个窗口。我在这里熟悉大城市里发生的一切,了解这里的人与事,理解他们生活的一切规则和状态。然而我对大城市的适应很慢。我更谙熟乡村的宁静和小城的不疾不徐。大城市怪物般的高大建筑让我觉得陌生和压抑,汹涌的人流让我感觉渺小和疏离。城市生活流光溢彩,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过是一个无根的异乡人。尝试过各种新鲜事物,度过最初的兴奋和新奇,最喜欢待的还是宁静的校园,和那予我以充实的图书馆。
我的大学生活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么?好像没有。但又曾经发生过很多,那都是精神上的。我从小就是个外表淡漠、内心疯狂的小孩。图书馆最适合这样的小孩。我不喜欢与同学嬉笑玩闹,更多的时候会选择一个人去安静的地方捧一本书阅读,或者独自在某个角落静静思考。后来流行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故事,我并不熟悉。用追爱之旅的情感纠葛来概括青春年代,让我觉得好笑,起码让我觉得肤浅和不真实,好像大学校园里就那么点事似的。
我只是每天感觉到青春期的苦闷,还有无时不在的虚无。这种虚无从今天来看,当然是作为个体走向社会,最初与纷纭复杂的世界正面接触时所特有的青春状态。然而在当时的我,却是十分真实的。我迫切希望摆脱这种虚无,完成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和追寻。我确曾在大学里度过了狂飙般的心路历程。我的痛苦是我的所有激情。
我在这里阅读了大量文学、哲学、宗教书籍和文献,数千年千姿百态坎坷的生命和民族壮景一一呈现。我所寻觅的只是那些单纯、充满悲心而又一心向道的人,他们才是人类的希望。历史中有过先知、圣徒、殉道者、英雄;有过神秘直觉的人,探索真理和服务于正义的人;有挣扎过后创造了真正美丽的人;当然也有挣扎过,却最终下坠变得邪恶的人。生命是非常神秘和广阔的,必须集中所有能量来探索,而阅读让我知道了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读书并非是为求知,而是只为获得那种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思考的语境。进入这种语境,才可以进行有质量的思考。简单说来,文学艺术是情感训练,哲学是思想训练,宗教是精神训练,凭借这些,我完成了心灵的自我交战,以及不断的升华蜕变。在往后的生活里,我的精神世界没有下坠,不能不说是大学打下的底子。
不管早晚,每个人总有一段精神漂流之旅,总有一段悟道过程。王石选择在60岁的年纪游学哈佛,也是在完成这一过程。每个人都必须在他的时代,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如今身为一名教师,我更加明白了“育人者必先受教”的道理。了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才有教育的底气。所幸的是,我的大学读书生活教给了我这些。“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这首诗,很多人耳熟能详。从步入大学校门十年以后的今天回望,四年里伴随我个人心史的那种阅读,真像是一场在特定时间里经历的奢侈之梦。在这个梦中,我走过了很远的路。
大一入学报到时,是父亲送我到仙林新校区;大二时,母亲从老家来看我,是我牵着她的手走完随园老校区。新校区芳草如茵,老校区回廊曲径。这是多么美好的一路。尤其对于作为农村妇女的母亲来说,也将是她一生的美好记忆。能够由儿子领着,在儿子的校园走完这一路,对她是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
如今,我非常怀念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关于母亲的记忆融入血液,关于母校的记忆亦是如此。
(皇甫大欢,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