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在对前人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的角度来探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有效预防、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促进运动员积极投入训练和比赛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运动员 心理疲劳 影响因素
体育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竞技比赛的过程中,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疲劳会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有负面影响,所以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会带给运动员更持久的影响,所以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心理疲劳就成为重点问题。本文将就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有效预防、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促进运动员积极投入训练和比赛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仍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运动领域普遍采纳的是心理耗竭这一表述。Smith[1]提出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即心理耗竭是一种由于压力过度而从一项先前喜欢的活动中转化为在心理上、情绪上,甚至是实际行动上产生退缩的现象,是一种精疲力竭的心理/生理反应。
虽然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从以上各种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运动性心理疲劳不仅仅是由身体能量的消耗引起的,也是人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怠。
二、运动心理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众多,有研究者将其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刘方琳访谈调查发现,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内源性因素包括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和年龄因素,外源性因素包括社会因素、训练比赛因素和项目特点因素。
(一)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压力
有研究者提出压力模型,认为心理疲劳是因为压力而产生的,如Silva提出的“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和Smith提出的“认知-情感压力模型”。它表明任何与运动员压力水平升高的有关因素都可能引发运动性心理疲劳。
有研究发现,许多与压力有关的因素(如压力知觉、特质焦虑、角色冲突等)均是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有效预测因子。[1] 郭玉江调查发现,应激各因子与运动心理疲劳总分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高应激组与低应激组的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谭先明等[2]对残障人游泳运动员的研究也发现运动员疲劳问卷之三个维度“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对运动的消极评价”与运动心理应激的六个因子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二)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动机
动机和运动性心理疲劳关系是国内外研究者很关注的一个方面。Lemyre[2]研究发现不同的动机变化可以有效预测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动机下降组在心理疲劳总分以及各个不同维度均显著高于动机上升组。Cresswell [3]关于业余男子橄榄球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研究中发现,内在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负相关,无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成正相关。随后,他又发现内部动机与心理疲劳成负相关,外部动机与运动的消极评价和成就感降低成负相关,与情绪/体力耗竭成正相关。
(三)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指的是个体对事件结果与自身行为之间关系的看法。控制源有两种倾向,即内控与外控。内控者倾向于把自己成功或失败归于个人的能力、人格和努力等,而外控者则将之归于运气、命运和有权力的他人等。
有研究[4]发现,外控型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崔浩澜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和和心理控制源的分析表明,内控性与成就感降低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越是相信机遇、相信运气影响自己生活经历的人,越容易产生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
三、研究不足
作为衡量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重要指标,运动性心理疲劳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探讨。
首先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问题。关于运动心理疲劳,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并根据自己的定义进行研究,这难免会导致不同研究者所进行的研究没有可比性。所以,统一标准十分必要的。
其次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介绍了影响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因素,但是前人的研究很多都是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实验研究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Capel,Susan A,Sisley,Becky L,Desertrain,Gloria S(1987).The relationship of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to burnout in high school basketball coach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9(2):106-117.
[2] 郭玉江.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449-452.
[3] 崔浩澜,张连成.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37-1239.
[4] 林岭,张力为.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524-531.
摘 要 在对前人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的角度来探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有效预防、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促进运动员积极投入训练和比赛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运动员 心理疲劳 影响因素
体育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竞技比赛的过程中,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疲劳会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有负面影响,所以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会带给运动员更持久的影响,所以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心理疲劳就成为重点问题。本文将就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有效预防、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促进运动员积极投入训练和比赛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仍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运动领域普遍采纳的是心理耗竭这一表述。Smith[1]提出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即心理耗竭是一种由于压力过度而从一项先前喜欢的活动中转化为在心理上、情绪上,甚至是实际行动上产生退缩的现象,是一种精疲力竭的心理/生理反应。
虽然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从以上各种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运动性心理疲劳不仅仅是由身体能量的消耗引起的,也是人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怠。
二、运动心理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众多,有研究者将其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刘方琳访谈调查发现,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内源性因素包括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和年龄因素,外源性因素包括社会因素、训练比赛因素和项目特点因素。
(一)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压力
有研究者提出压力模型,认为心理疲劳是因为压力而产生的,如Silva提出的“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和Smith提出的“认知-情感压力模型”。它表明任何与运动员压力水平升高的有关因素都可能引发运动性心理疲劳。
有研究发现,许多与压力有关的因素(如压力知觉、特质焦虑、角色冲突等)均是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有效预测因子。[1] 郭玉江调查发现,应激各因子与运动心理疲劳总分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高应激组与低应激组的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谭先明等[2]对残障人游泳运动员的研究也发现运动员疲劳问卷之三个维度“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对运动的消极评价”与运动心理应激的六个因子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二)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动机
动机和运动性心理疲劳关系是国内外研究者很关注的一个方面。Lemyre[2]研究发现不同的动机变化可以有效预测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动机下降组在心理疲劳总分以及各个不同维度均显著高于动机上升组。Cresswell [3]关于业余男子橄榄球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研究中发现,内在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负相关,无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成正相关。随后,他又发现内部动机与心理疲劳成负相关,外部动机与运动的消极评价和成就感降低成负相关,与情绪/体力耗竭成正相关。
(三)运动性心理疲劳与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指的是个体对事件结果与自身行为之间关系的看法。控制源有两种倾向,即内控与外控。内控者倾向于把自己成功或失败归于个人的能力、人格和努力等,而外控者则将之归于运气、命运和有权力的他人等。
有研究[4]发现,外控型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崔浩澜对193名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和和心理控制源的分析表明,内控性与成就感降低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机遇对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越是相信机遇、相信运气影响自己生活经历的人,越容易产生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
三、研究不足
作为衡量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重要指标,运动性心理疲劳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探讨。
首先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问题。关于运动心理疲劳,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并根据自己的定义进行研究,这难免会导致不同研究者所进行的研究没有可比性。所以,统一标准十分必要的。
其次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介绍了影响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因素,但是前人的研究很多都是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实验研究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Capel,Susan A,Sisley,Becky L,Desertrain,Gloria S(1987).The relationship of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to burnout in high school basketball coache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9(2):106-117.
[2] 郭玉江.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449-452.
[3] 崔浩澜,张连成.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37-1239.
[4] 林岭,张力为.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5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