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完成篮球教学任务,使学生既好又快的掌握篮球投篮技术动作,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物理学理论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篮球的运动规律,从而能更好地学习掌握投篮技术动作。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这种方法的应用,实际验证了利用经典物理学原理帮助学生学习投篮技术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就如何利用物理学原理帮助学生学习、改进投篮技术动作做了深入的探讨,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同时加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关键词:物理学原理;篮球;教学;应用
一、 前言
鉴于对升学率的追求,中学的体育课内容单调,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正常的体育教育,所以,进入大学体育课堂后,对动作的领会能力欠佳。加之接触新运动技能的年龄偏大,继承自中学阶段的身體素质偏低,即使对普及率较高的篮球技术的掌握也显不足。考虑以上不利因素,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应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而且有必要结合物理学原理来讲解体育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物理学原理的基础上提高掌握体育运动技巧的效率。
二、 力的三要素的应用
在学习投篮技术的过程中,当问到学生为什么投篮总是偏离篮筐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出其中的真正原因。中学生已经习惯了不假思索的接受运动技术训练,不会主动探索其中的物理运动规律。如果能够运用经典力学中力的三要素进行解释,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用点在球的中下部,方向向上,球自然会向上抛出,但运动轨迹却并不是直线。所以按照发力的方向直线预计运动路线显然是不行的,要想让篮球准确命中篮筐,需要用大小合适的力作用在篮球某一位置以一定角度抛出篮球,使得球筐在篮球的运动轨迹上才行。通过这一分析过程,从而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角度偏差的问题。
三、 抛物线的应用
刚刚说到投篮时,篮球并未与篮筐处于一条直线上,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运动。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篮球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通过中学所学,我们知道从动力学角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其运动轨迹就是直线;否则,就是曲线。现在,不考虑空气的影响,篮球被抛出后只受重力,其所受合外力方向自然就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其运动方向,却是斜向上的,故而篮球抛出后做抛体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可运用中学物理知识做简单计算,在此不再赘述)。这样一来,要想让篮球命中篮筐自然必须要让篮筐在抛物线上,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两者直线相连,不然篮球总会偏向篮筐下方。
但事实上多数学生对抛物线和角度在实际投篮中的应用比较模糊。投球不中,他们只知道动作错误,却不知道错在哪里。运用距离和高度的知识,让学生清楚篮球空中运动的规律来实现球的入框位置计算,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掌握投篮学习效率和命中率。
四、 篮球的空中运动规律补充
我们前面考虑时排除了空气的影响,但篮球在空中运动难免受到空气的影响,比如空气阻力和气流扰动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应运动技术。篮球的旋转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例如,投篮的同时用手指拨动篮球和扣腕动作会产生怎样的旋转?旋转篮球的空中运动有什么样的优点?为什么有人投篮时篮球总会往固定的方向偏差?运用流体力学对运动物体的作用来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旋转并向前运动会造成球上部空气密度与球下部空气密度差,从而影响抛物线运动的弧度,掌握这些道理有助于学生把握拨球和扣腕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分析现场情景和掌握正确动作的能力。
五、 发力
初学投篮动作往往感觉使了很大的力气篮球却不能到位,学生对这种不能充分发力的感觉无所适从,个人体能似乎受到限制。事实上,人体运动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但是从运动机理分析,人的力量作用于物体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杠杆原理,我们要做的是把躯干、手臂变成一根完美的动力臂,把力量作用于篮球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发力的主要原因是腿、腰、躯干、臂、腕在发力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协调一致,其中不协调环节越多,发力就越困难。对学生来说,发力是一个比较难琢磨的问题,他们根本不能从杠杆原理的角度去分析。课堂上讲授这一原理后,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技术动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模仿的重要性,认识到理解动作实质的重要性,对于自己的动作有一个明确的改进目标,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 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物理学原理与技术教学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能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掌握球的运行规律,而且使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技术,所以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能锻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主动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鹰.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作用的影响和分析——以吉林大学篮球专业学生为例[D].吉林大学,2012.
[2] 刘长喜.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程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篮球选修课为例[D].首都体育学院,2015.
[3] 段然.篮球投篮运动轨迹与命中率的物理模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4] 景鹏.论篮球训练中的数理问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5).
作者简介:张金峰,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吴冰鹤,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市第一中学;张金才,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物理学原理;篮球;教学;应用
一、 前言
鉴于对升学率的追求,中学的体育课内容单调,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正常的体育教育,所以,进入大学体育课堂后,对动作的领会能力欠佳。加之接触新运动技能的年龄偏大,继承自中学阶段的身體素质偏低,即使对普及率较高的篮球技术的掌握也显不足。考虑以上不利因素,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应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而且有必要结合物理学原理来讲解体育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物理学原理的基础上提高掌握体育运动技巧的效率。
二、 力的三要素的应用
在学习投篮技术的过程中,当问到学生为什么投篮总是偏离篮筐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出其中的真正原因。中学生已经习惯了不假思索的接受运动技术训练,不会主动探索其中的物理运动规律。如果能够运用经典力学中力的三要素进行解释,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用点在球的中下部,方向向上,球自然会向上抛出,但运动轨迹却并不是直线。所以按照发力的方向直线预计运动路线显然是不行的,要想让篮球准确命中篮筐,需要用大小合适的力作用在篮球某一位置以一定角度抛出篮球,使得球筐在篮球的运动轨迹上才行。通过这一分析过程,从而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角度偏差的问题。
三、 抛物线的应用
刚刚说到投篮时,篮球并未与篮筐处于一条直线上,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运动。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篮球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通过中学所学,我们知道从动力学角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其运动轨迹就是直线;否则,就是曲线。现在,不考虑空气的影响,篮球被抛出后只受重力,其所受合外力方向自然就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其运动方向,却是斜向上的,故而篮球抛出后做抛体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可运用中学物理知识做简单计算,在此不再赘述)。这样一来,要想让篮球命中篮筐自然必须要让篮筐在抛物线上,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两者直线相连,不然篮球总会偏向篮筐下方。
但事实上多数学生对抛物线和角度在实际投篮中的应用比较模糊。投球不中,他们只知道动作错误,却不知道错在哪里。运用距离和高度的知识,让学生清楚篮球空中运动的规律来实现球的入框位置计算,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掌握投篮学习效率和命中率。
四、 篮球的空中运动规律补充
我们前面考虑时排除了空气的影响,但篮球在空中运动难免受到空气的影响,比如空气阻力和气流扰动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应运动技术。篮球的旋转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例如,投篮的同时用手指拨动篮球和扣腕动作会产生怎样的旋转?旋转篮球的空中运动有什么样的优点?为什么有人投篮时篮球总会往固定的方向偏差?运用流体力学对运动物体的作用来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旋转并向前运动会造成球上部空气密度与球下部空气密度差,从而影响抛物线运动的弧度,掌握这些道理有助于学生把握拨球和扣腕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分析现场情景和掌握正确动作的能力。
五、 发力
初学投篮动作往往感觉使了很大的力气篮球却不能到位,学生对这种不能充分发力的感觉无所适从,个人体能似乎受到限制。事实上,人体运动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但是从运动机理分析,人的力量作用于物体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杠杆原理,我们要做的是把躯干、手臂变成一根完美的动力臂,把力量作用于篮球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发力的主要原因是腿、腰、躯干、臂、腕在发力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协调一致,其中不协调环节越多,发力就越困难。对学生来说,发力是一个比较难琢磨的问题,他们根本不能从杠杆原理的角度去分析。课堂上讲授这一原理后,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技术动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模仿的重要性,认识到理解动作实质的重要性,对于自己的动作有一个明确的改进目标,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 结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物理学原理与技术教学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能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掌握球的运行规律,而且使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技术,所以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能锻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主动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鹰.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作用的影响和分析——以吉林大学篮球专业学生为例[D].吉林大学,2012.
[2] 刘长喜.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程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篮球选修课为例[D].首都体育学院,2015.
[3] 段然.篮球投篮运动轨迹与命中率的物理模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4] 景鹏.论篮球训练中的数理问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5).
作者简介:张金峰,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吴冰鹤,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市第一中学;张金才,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师范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