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中领略过渡技巧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写出一篇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就一定要讲究过渡。所谓过渡,就是指文章内容前后衔接,即由前一层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层意思,中间没有断层或跳跃。如果文章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就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有结构残缺之嫌。
  一般来说,文章以下部分都要有过渡: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或由叙入议的变换处。过渡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内容连接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与巧妙过渡是分不开的。在此,笔者谨以2017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带领大家领略作文的过渡技巧。

一、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过渡


  面对考查频率居高不下的材料作文题,写作时一定要根据材料提炼论点,不能凭空想象、无中生有或生拉硬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材料与观点之间安排过渡语句,使二者水乳交融、自然连贯。常用的表述方式有: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由此观之,我们……”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例】一位作家说过,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本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磨砺;一本是“心灵之书”,那是灵魂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就不算完美。三本大书果真都如此重要吗?经过深思熟虑,愚以为,“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读懂的书。(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请先读懂自己的心》)
  “三本大书果真都如此重要吗?”这句话承接材料,引发思考,然后给出答案,亮明观点,起到巧妙过渡的作用。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一般都要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论证,这就是论述。按照文章结构要求,由论点展开论述,二者之间应有合理的过渡。如果缺乏必要的过渡,就会出现观点与材料分离,逻辑不够严密,表意不够连贯等情况。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可以使用“由此,自然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令人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确保文气贯通。
  【例】一作家提出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对此我持赞同态度。三本大书的理论,正印证了那句话:“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每期节目开场前,她都会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講述当期主题。《中国诗词大会》上,身为主持人的她一句句诗词及其出处信手拈来,观众欣赏到的正是她的才情与气质。董卿读过的书在她身上留下了烙印,使她气质非凡。(2017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用“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自然地引出下文,看似简单的一句过渡语使上下文巧妙连接,天衣无缝。

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摆事实、讲道理是写议论文惯用的方法。写作时,理论论证纵横驰骋,使论述变得更加深刻;事实论证可以使论述显得更加具体,二者相得益彰。写作时要确保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水乳交融,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否则就会油水分离,造成逻辑上的“断层”,影响论证力度。
  由理论到实例,常用的过渡语有“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都概莫能外……”。
  由实例到理论,常用的过渡语有“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恰在于……”“这些妇孺皆知的事实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例1】鲁迅说过:“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只有拥有自信,你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创造你的梦想。美图CEO吴欣鸿成为社会瞩目的成功人士,离不开他对前途的憧憬和对梦想的坚持。两次创业失败,吴欣鸿依然坚定信念,他说:“我有一颗年轻的心,在我看来,年轻没有失败。”之后,他再次创业,成立美图网,推出美图秀秀,终获成功。(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遥有山海一梦归》)
  作者引用鲁迅的名言,先从理论上紧扣“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即拥有自信)”进行论证,接着用“只有拥有自信,你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创造你的梦想”一句过渡到举例论证,自然流畅,了无痕迹。
  【例2】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常常想:“外国人能得到世界冠军,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1958年,他在一次誓师大会上发出这样的誓言:“我要在3年内夺取世界冠军!”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他拼搏奋进,终于在一年后的第25届世乒赛中力克群雄,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后来又在第26届世乒赛上和队友一起夺取了男子团体冠军。
  理想有多大,成功的舞台就有多大。容国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仅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得益于心中远大的理想。正如魏源所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理想是心灵之光,是人生坚实的支柱。心灵之光够亮,人生支柱够高,人的成就才够大。(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也谈“成功之道”》)
  这段文字先列举名人事例,在此基础上纵深展开论证“拥有崇高理想和自强不息精神”这一中心论题。用“理想有多大,成功的舞台就有多大”这一过渡句铺路搭桥,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完美流畅。

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世间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不例外。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正反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使说理更全面、析理更透彻、论证更有力,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无论论证是由正到反还是由反到正,都必须借助过渡语巧妙连接,否则就会破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造成逻辑混乱。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或句式完成。   【例】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的创新精神……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
  然而,正如俗语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驰名商标”三鹿旗下的奶粉中有了三聚氰胺……(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一碗一筷诠中华》)
  作者先正面论述中华美食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和所承载的人们的性情,再用“然而,正如俗语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过渡到反面论述,列举奶粉中有三聚氰胺等现象,引出人们谈“食”色变,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正反对比,优劣凸显,是非分明,使人们对中华食品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五、层与层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脉络清晰、全面深刻,写作时要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議论文常见的层次结构是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各层次间一般借助“同时”“无独有偶”“物如此,人又当如何”“不只……,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等词句过渡衔接;递进关系各层次间则往往借助“更进一步说”“更有甚者”“不仅如此……而且……”“相较于……,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人如此,国家、民族更是这样”等词句过渡衔接,将论证引向深处。
  【例1】2008年8月,随着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高铁正式踏上高速发展之路……
  高铁这张名片,是当代中国科技腾飞的见证;而另一张奇特的中国名片,就是大熊猫。它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人民情感的名片,是“和善、友善的形象大使”,在国际上具有极大的知名度与亲和力。(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高铁和大熊猫——世界了解中国的两张名片》)
  上一层论述中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接着,运用“高铁这张名片,是当代中国科技腾飞的见证;而另一张奇特的中国名片,就是大熊猫”作过渡,前句承上,后句启下,转入对大熊猫传递友谊这一作用的介绍,两个部分自然顺承,成为有机的整体。
  【例2】傅雷上吊,老舍跳湖,顾圣婴自杀……也许就因在痛苦中沉默,他们最终踏上了不归路。他们的逝去让中国一度为之叹息!如果能够将痛苦宣泄出来,也许他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种模样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国家、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正视痛苦,自强不息》)
  由个人之痛延展到国家、民族之痛,逐层递进,步步深入。两层之间用“国家、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过渡,将论证引向更深的层次,使论述更深刻,立意更高远。

六、辩证过渡


  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逻辑严密,不说“过头话”,即要学会欲进先退,辩证论述。首先承认对立观点的合理性,接着语意一转,指出其瑕疵,进而亮明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观点以防论证疏漏,“进”是文章的主体;“退”是为了更有力地“进”,这样显得思维缜密,论证滴水不漏。辩证过渡常用的句式有“的确……,然而……”“诚然(固然)……,但是……”“当然……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等。
  【例】车,自古以来都是代表权势、能力的工具。古时,有钱有权的人家里有马车,出行时还会配备骖乘,何其威风;如今,小汽车特别是高档轿车,更是有钱人的座驾。纵使相隔千里,有了宝车,就可以天涯咫尺……
  诚然,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如今的人们也正在承受“以车显权”带来的恶果……(2017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车的前世今生》)
  作者先用“诚然”肯定车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是“退”;接着用“然而”将话题一转,过渡到车给人们带来的恶果,这是“进”。在这一“退”一“进”中,既凸显了中心论点,又确保了逻辑的严密性,增强了论证力度。
其他文献
找到解題套路,问题各个击破
期刊
For once, dump your fears, or someday, on your deathbed, you'll regret it. You'll remember that the letter was in your hand, taxi at the gate.  就这一次,抛开你的恐惧,要不然某天你进了棺材,你会后悔,你要记着,信在手上,出租车就在门外。  ——《3 idi
期刊
一位丹麥艺术家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创造了一系列有趣的纸张艺术,一张白纸被玩出了各种花样。  小明:“记得我曾经一无所有,一个人出门打拼,从最开始的30万到后来的200万,再到500万,直到1200万,如今,我已经对数字感到麻木了。”  小红赞叹道:“那你很厉害了。”  小明:“每一个数字对我来说都承载着那段时间的回忆,我在这里说出来,只是因为突然想到手机像素越来越高,拍出来的照片也越来越清晰了。” 
期刊
世界是一本书,在某一处落脚,就是翻开一页的欢喜。对于广西,我是先闻其名的——早早就在课本里读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听闻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这里召开。欲真正了解这个曾让徐霞客几度遗憾的地方,何不切切实实地踏上广西的土地?  了解广西,跟了解一个人大不一样。你打听,它不实;你揣摩,它不明。了解广西的唯一办法,就是捧一怀漓江的山水,洗尽浑身的疲惫,再尝一尝各式的米粉,美食配酒,举杯对饮。攀上龙脊山看
期刊
英语书面表达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思想交流。该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图表、提纲等,运用所学知识将所提示的信息组成行文连贯、文理畅通、语言得体的文章。它不仅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语言语法知识,而且要有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复合型的题型。  一、命题特点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书面表达试题呈现出如下特点:  1.
期刊
此刻,我坐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突然很想写一篇文章,就写一篇关于我坠落谷底又重新崛起的文章,把它寄给远在家乡的奶奶,也寄给正处于迷茫中的你们。  ——题记  飞机在两千多米的高空上飞行,彼时太阳正在下落,透过机舱往下看,连绵起伏的山脉像一条正在游动的鲤鱼。我的心情突然变得好起来,目光随着机翼越过层层云彩,思绪停在我人生中的21岁。  21岁的这一年,我过得一帆风顺,综合成绩在全年级排名第一,拿到了50
期刊
哪怕生命只剩最后一天,都为时不晚。  ——丁立梅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题弟侄书堂》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莎士比亚  来吧,我的朋友,寻找更新的世界尚为时不晚。我决心已定,要驶过夕阳的尽头,尽管我们不再有昔日的伟力,可以震天撼地,我们仍然有着同样的英雄般
期刊
很多人认为生物这一学科的知识点多且杂,复习起来比较花费精力,所以会忽略对生物的学习。但是在我看来,在高考时,做生物题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但是得到高分却很容易,所以我很注重生物的复习。我在复习生物的时候主要还是靠“背”,但是又不是单纯的“背”。了解规律  生物的知识点虽然多,但是并不乱,它们之间是有规律的,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其中的规律。比如细胞中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它的功能之间就有一定的规律,即不同
期刊
在高考录取中,对录取结果不满意的考生和家长占绝大多数。所以,我常常会说一句话:“高考录取结束后,是几家欢喜万家愁!”作为志愿填报老师,我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被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录取!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对高校的选择中,不同分数的考生,能够选择报考的高校就只有那么十几所。但是,专业的选择却可以有几百个。即使高校招收文史类考生的专业少,文史类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也一样有很大的难度,更不用说理
期刊
一、命题特点  2018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其中,“听懂”的标准是能够准确地理解对话和独白的主旨要义,获取具体信息,做出简单推断,理解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近年来,这些要求在高考试题中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突出真实场景。在选材方面,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材料多来源于英语国家的生活会话,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听起来自然、真实。考生只要推断出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