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用精彩、幽默、得体、和谐、适度的语言教课,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开场白,我们可以用以句脍炙人口的名诗,一首典雅的古代乐曲,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变乏味为诱人。一改上台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是某某课”这样干巴巴的起句。
关键词:有效性;专业素养;设置问题情境;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课是各中等专业学校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重要的课程。现在的历史教材时间跨度大,历史庞杂,知识体例既独立又有联系,加之主辅科心态的矛盾,使历史课堂教学陷于讲学脱节,学生学起来乏味的尴尬境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提高学习的历史课堂效率呢?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目前新课程已经在我省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一个困惑:“现在历史该怎么教,怎么教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效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的历史试题,涉及的知识面提别广,比如涉及到语文知识,特别是一些历史题的题干给的是文言文,还有古诗词,如果不能看懂题意,就无法正确解答,所以需要老师加强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现在的历史试题还很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如近几年重大科技“飞天”,天空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北斗完成亚太地区全覆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入列,使得一些国家为中国海洋大国的强势感到震撼。这些问题可以考查学生我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等等,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关注新闻,时事热点,增加自己的知识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信息都有可能灵活的出现在历史试题中,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充实自己。
二、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到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我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视频做新课导入,当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盛大的开幕式,各种震撼人心的场面,再配上讲解员的讲解。适时的画面与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浑然一体,足以使学生心驰神往。看到这么多的中国元素,我引导学生回答:“你认为谁最适合代表中国的元素?学生不约而同的说到孔子。这样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创设的历史意境融为一体,师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2、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用精彩、幽默、得体、和谐、适度的语言教课,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开场白,我们可以用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一首典雅的古代乐曲,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变乏味为诱人。一改上台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是某某课”这样干巴巴的起句。讲解事件经过时,可以把历史事件寓理于情,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更能营造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哥伦布航海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区别时,我说:西方航海,新航路的开辟是出于经济效益,为了黄金和香料,所以西方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继起的哥伦布,而中国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讲到此处时把语气加重,并拉长尾声,吸引同學的注意。)郑和就像个散财童子一样,出国更多的是炫耀国威,等到国库空虚,明政府就再无能力去远航了。学生听完后,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就这样我用生动的语言,紧紧的抓住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就达到统一。
3、加强历史课堂的师生互动
课堂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要有新颖益智的导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启迪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性的练习题设计,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精彩的课堂小结。这些都是一堂好课所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四、在教学反思中发展有效教学
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增强教学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要经常反思:课堂上是否真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予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历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历史课的教学,我认为:重点知识要讲到,难点知识要讲清,考点知识要提醒,课程重难要点明。要讲到,更要保证落实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正掌握。把握教材内容,明确课标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你的课堂就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你的学生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2]袁兆桐《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有效性;专业素养;设置问题情境;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课是各中等专业学校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重要的课程。现在的历史教材时间跨度大,历史庞杂,知识体例既独立又有联系,加之主辅科心态的矛盾,使历史课堂教学陷于讲学脱节,学生学起来乏味的尴尬境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提高学习的历史课堂效率呢?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目前新课程已经在我省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一个困惑:“现在历史该怎么教,怎么教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效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的历史试题,涉及的知识面提别广,比如涉及到语文知识,特别是一些历史题的题干给的是文言文,还有古诗词,如果不能看懂题意,就无法正确解答,所以需要老师加强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现在的历史试题还很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如近几年重大科技“飞天”,天空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北斗完成亚太地区全覆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入列,使得一些国家为中国海洋大国的强势感到震撼。这些问题可以考查学生我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等等,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关注新闻,时事热点,增加自己的知识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信息都有可能灵活的出现在历史试题中,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充实自己。
二、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
历史学习情境就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到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我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视频做新课导入,当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盛大的开幕式,各种震撼人心的场面,再配上讲解员的讲解。适时的画面与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浑然一体,足以使学生心驰神往。看到这么多的中国元素,我引导学生回答:“你认为谁最适合代表中国的元素?学生不约而同的说到孔子。这样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创设的历史意境融为一体,师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2、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用精彩、幽默、得体、和谐、适度的语言教课,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开场白,我们可以用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一首典雅的古代乐曲,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变乏味为诱人。一改上台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是某某课”这样干巴巴的起句。讲解事件经过时,可以把历史事件寓理于情,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更能营造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哥伦布航海与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区别时,我说:西方航海,新航路的开辟是出于经济效益,为了黄金和香料,所以西方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继起的哥伦布,而中国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讲到此处时把语气加重,并拉长尾声,吸引同學的注意。)郑和就像个散财童子一样,出国更多的是炫耀国威,等到国库空虚,明政府就再无能力去远航了。学生听完后,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就这样我用生动的语言,紧紧的抓住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就达到统一。
3、加强历史课堂的师生互动
课堂历史课要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会历史”。历史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要有新颖益智的导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启迪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性的练习题设计,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精彩的课堂小结。这些都是一堂好课所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切实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历史。
四、在教学反思中发展有效教学
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增强教学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要经常反思:课堂上是否真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予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历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历史课的教学,我认为:重点知识要讲到,难点知识要讲清,考点知识要提醒,课程重难要点明。要讲到,更要保证落实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正掌握。把握教材内容,明确课标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你的课堂就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你的学生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2]袁兆桐《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