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开危机,平稳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前段时间,一家研究机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研究报告。声称:“除非中国实施深层次改革,缩小其庞大的国有企业的规模,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企业,否则中国可能会面临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避开了危机
我们听惯了“国有企业效率低”、“腐败”、“垄断”等五花八门的指责,将国有企业与经济危机联系起来指责国有企业,还是第一次。这种指责颇有想象力,可以说是一大发明。可是,其想象力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只能说是一种偏见,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看到,美国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至今已近四年,迄未见底。欧盟国家只能在负增长中徘徊。政府赤字增加,债台高筑,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美国失业人数达到9%-10%,欧盟有些国家青年的失业率高达30%—40%。劳动群众示威此起彼伏,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国则是另一番景象。美欧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有所波及和影响,但由于我国迅速果断采取措施,扩大投资,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将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程度。2009—2011年,我国经济以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2倍以上。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50%。整个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工业增长超过1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高于15%,农业连年增产;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人,农民工达到2.5亿多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高于14%,人民生活明显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一片兴旺繁荣景象。人们称“中国一枝独秀”,是符合实际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走的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次美国金融危机虽然是由虚拟经济恶性发展引发的,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虚拟垄断金融资本本质的暴露和反映。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其性质和内涵都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就必然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一矛盾又表现为生产不断扩大与消费相对不足的矛盾。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发展,暴露出资本逐利的本性,逐利达到反常的程度,不仅使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激化,虚拟资本之间的矛盾激化,危机必然爆发。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马克思说:“金融资本渴求货币这一唯一的财富,就像鹿渴求清水一样。”,“如果一个囊空如洗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那必然有一千个拥有一千元的人在一日之内沦为乞丐。这种变化,神奇的交易所转瞬之间就能办到,完全不用依赖现代工业的缓慢集中财富的方式。”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阶段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阶段,金融垄断资本势力日强,玩弄神奇交易的办法更多,手法更老辣狡猾熟练,加上互联网和通信手段的进步,金融诈骗及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必然得到高度发展,金融危机就难以避免。
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制度是决定性的东西。只有消除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我国之所以蒸蒸日上,兴旺繁盛,在西方经济危机蔓延情况下平稳发展,并将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国有企业是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
说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不能离开公有制和国有企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和坚强支柱。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确保国有经济的主导支柱地位,并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產关系和物质技术基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确保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产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让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回到劳动人民手中,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才能避免经济危机。同时,国有经济是宏观调控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公有制为主体,没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为主导和支柱,作基础和后盾,我们就没有能力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无法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影响进行应对,宏观调控就会成为空话。
在这次凶猛而来的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中,人们看到,我国之所以从容应对,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宏观调控,扩大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为主导、支柱、基础和后盾。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投资、调整、健康发展和强大物质力量支持,国有银行的贷款和资金调度,对扩大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国4大国有银行拥有的资产量和营业额都高于美国银行集团、英国汇丰、法国巴黎银行或瑞士瑞银集团,且资产质量比它们高。当西方各大银行一个又一个破产崩溃,被弄得手忙脚乱的时候,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巍然不动,能拿出巨额资金,支持扩大投资,应对抵御风险。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与这些年来国有经济利润上升,上缴财政大幅度增长有直接关系。西方国家对这一点很羡慕,但做不到。奥巴马对几家私有企业进行投资救助,英国把一些银行收归国有,有人称作“国有化”,那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让西方国家国有化,无异于让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西方国家办少量国有企业,不过是一种“用国家名义装饰起来的”“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财产”,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用以挽救危机,杯水车薪,难矣哉!
盲目压缩国有企业将导致危机 回过头来再看看上述研究报告。按照这个报告开的药方,我国不仅不能应对外部危机的影响,而且必定会产生经济危机。
所谓“缩小其庞大的国有企业的规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虽然达到五六十万亿元,中央国有企业资产达到27万亿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可喜增长,但是不论从规模看。还是从水平看,都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西方资本比较,2010年我国拥有的全部国有资本总量不到2006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前30家企业资产总额的80%。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国有企业的总体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与西方跨国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对于国有经济的规模,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相对量,即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绝对量表现达到的水平和规模,相对量才能显示它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只是绝对量增长,而比重下降了,就意味着国有经济的实际地位降低了。2010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已达17.7万亿元,加上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直接投资,非公有制企业资产已超过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不论资本总量还是营业额都比国有企业增长快。2007年,私营企业的销售收入相当于国有企业的2/3,实现利润相当于国有企业的87.4%,固定资产投资比国有企业高1倍,雇佣工人比国有企业多2.4%。在GDP中,非公有制企业占2/3,国有企业仅占1/3。
所谓“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是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呢?不是。1978年前,我国国有企业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缺乏自主权,主要按诣令性计划进行生产。1978年以来,通过改革,实行两权分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全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计划指标所剩了了。它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爭,千方百计地加强管理,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供销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突出成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不能说没有问题,仍有许多值得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进行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经营水平,是要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巩固完善它的生产关系,提高它的素质和能力,使之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主导支柱作用。必须看到,国有企业不论是竞争型的,还是基础公共型的,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而且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特殊性,它在控制经济命脉、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最重要的需要等方面, 负有重大社会责任。私有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以不顾全局,不顾自然;国有企业不能这样。企业有自己的利益,但必须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即使亏本,有极大困难风险,甚至生命危险,它也必须干,并须干好。不谈这些,笼统地要“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就与私有企业没有差别了。
所谓“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的一个方面是要我们资本完全开放。近些年,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在西方资本的引诱说项下,以“寻找公有制最有效的实现形式”的名义,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改为股份公司到境外上市。改制是必要的,但缺钱的上市,不缺钱的也上市,忽视国家安全,不计品牌、市场、影响力和无形资产,剔除劣质资产,只计优质资产和低估、瞒估、不估国有资产,不惜一切拉西方垄断资本入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学习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长处,包括兴建外方独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是我们的长期政策。但是引进外资,与外资合资合作,要真正符合我国建设的需要,讲平等互利,执行我国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原则,而决不允许侵犯主权,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损害国有经济。
私有化已是明日黄花
股份制作为一种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组织社会大生产, 配置资源,调整企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促进加强企业监督管理的功能,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但股份制并不像有些人所宣传的那样抽象和万能。股份制有两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一是责任与权利不对称。股份制企业有支配股东资本的权利,却可以逃避责任。二是投资目的与投资需要的矛盾。投资者以谋利为目的,但企业经营在期内盈亏是不均衡的。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盈利状况随时投资随时撤资,亏损就不管了。前者表现为投资吸收者的缺陷,后者表现为投资者的缺陷。不同的投资者代表着不同的所有者,表明企业有不同的性质;在股份制企业中,参股与控制有很大差别,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雇佣工人之间,具有不同的地位、关系和矛盾,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资本所有与资本运用间存在矛盾。因而它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与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在生产力组织形式上没有根本差别,但在生产关系、社会属性上有根本差别。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坚持党的领导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控制作用,发挥应有职能和作用,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才能发挥公有制的应有作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要看需要和条件,着眼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而不是着眼于“多元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削弱公有制搞私有化,只会带来破坏和灾难。这是真理。一些发展中国家搞私有化,带来的严重恶果,是前车之鉴。哥伦比亚大学前不久组织几十位学者到欧亚拉美等国私有化情况作调查,结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私有化曾盛极一时,如今热情已消失殆尽,人们更倾向于谈论它败绩累累……”(罗兰:《私有化成功与失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前段时间,一家研究机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研究报告。声称:“除非中国实施深层次改革,缩小其庞大的国有企业的规模,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企业,否则中国可能会面临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避开了危机
我们听惯了“国有企业效率低”、“腐败”、“垄断”等五花八门的指责,将国有企业与经济危机联系起来指责国有企业,还是第一次。这种指责颇有想象力,可以说是一大发明。可是,其想象力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只能说是一种偏见,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看到,美国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至今已近四年,迄未见底。欧盟国家只能在负增长中徘徊。政府赤字增加,债台高筑,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美国失业人数达到9%-10%,欧盟有些国家青年的失业率高达30%—40%。劳动群众示威此起彼伏,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国则是另一番景象。美欧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有所波及和影响,但由于我国迅速果断采取措施,扩大投资,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将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程度。2009—2011年,我国经济以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2倍以上。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50%。整个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工业增长超过1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高于15%,农业连年增产;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人,农民工达到2.5亿多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高于14%,人民生活明显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一片兴旺繁荣景象。人们称“中国一枝独秀”,是符合实际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走的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次美国金融危机虽然是由虚拟经济恶性发展引发的,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虚拟垄断金融资本本质的暴露和反映。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其性质和内涵都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就必然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一矛盾又表现为生产不断扩大与消费相对不足的矛盾。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发展,暴露出资本逐利的本性,逐利达到反常的程度,不仅使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激化,虚拟资本之间的矛盾激化,危机必然爆发。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马克思说:“金融资本渴求货币这一唯一的财富,就像鹿渴求清水一样。”,“如果一个囊空如洗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那必然有一千个拥有一千元的人在一日之内沦为乞丐。这种变化,神奇的交易所转瞬之间就能办到,完全不用依赖现代工业的缓慢集中财富的方式。”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阶段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阶段,金融垄断资本势力日强,玩弄神奇交易的办法更多,手法更老辣狡猾熟练,加上互联网和通信手段的进步,金融诈骗及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必然得到高度发展,金融危机就难以避免。
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制度是决定性的东西。只有消除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我国之所以蒸蒸日上,兴旺繁盛,在西方经济危机蔓延情况下平稳发展,并将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国有企业是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
说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不能离开公有制和国有企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和坚强支柱。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确保国有经济的主导支柱地位,并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產关系和物质技术基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确保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产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让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回到劳动人民手中,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才能避免经济危机。同时,国有经济是宏观调控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公有制为主体,没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为主导和支柱,作基础和后盾,我们就没有能力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无法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影响进行应对,宏观调控就会成为空话。
在这次凶猛而来的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中,人们看到,我国之所以从容应对,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宏观调控,扩大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为主导、支柱、基础和后盾。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投资、调整、健康发展和强大物质力量支持,国有银行的贷款和资金调度,对扩大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国4大国有银行拥有的资产量和营业额都高于美国银行集团、英国汇丰、法国巴黎银行或瑞士瑞银集团,且资产质量比它们高。当西方各大银行一个又一个破产崩溃,被弄得手忙脚乱的时候,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巍然不动,能拿出巨额资金,支持扩大投资,应对抵御风险。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与这些年来国有经济利润上升,上缴财政大幅度增长有直接关系。西方国家对这一点很羡慕,但做不到。奥巴马对几家私有企业进行投资救助,英国把一些银行收归国有,有人称作“国有化”,那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让西方国家国有化,无异于让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西方国家办少量国有企业,不过是一种“用国家名义装饰起来的”“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财产”,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用以挽救危机,杯水车薪,难矣哉!
盲目压缩国有企业将导致危机 回过头来再看看上述研究报告。按照这个报告开的药方,我国不仅不能应对外部危机的影响,而且必定会产生经济危机。
所谓“缩小其庞大的国有企业的规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虽然达到五六十万亿元,中央国有企业资产达到27万亿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可喜增长,但是不论从规模看。还是从水平看,都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西方资本比较,2010年我国拥有的全部国有资本总量不到2006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前30家企业资产总额的80%。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国有企业的总体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与西方跨国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对于国有经济的规模,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相对量,即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绝对量表现达到的水平和规模,相对量才能显示它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只是绝对量增长,而比重下降了,就意味着国有经济的实际地位降低了。2010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已达17.7万亿元,加上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直接投资,非公有制企业资产已超过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不论资本总量还是营业额都比国有企业增长快。2007年,私营企业的销售收入相当于国有企业的2/3,实现利润相当于国有企业的87.4%,固定资产投资比国有企业高1倍,雇佣工人比国有企业多2.4%。在GDP中,非公有制企业占2/3,国有企业仅占1/3。
所谓“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是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呢?不是。1978年前,我国国有企业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缺乏自主权,主要按诣令性计划进行生产。1978年以来,通过改革,实行两权分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全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计划指标所剩了了。它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爭,千方百计地加强管理,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供销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突出成效。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不能说没有问题,仍有许多值得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进行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经营水平,是要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巩固完善它的生产关系,提高它的素质和能力,使之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主导支柱作用。必须看到,国有企业不论是竞争型的,还是基础公共型的,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而且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特殊性,它在控制经济命脉、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最重要的需要等方面, 负有重大社会责任。私有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以不顾全局,不顾自然;国有企业不能这样。企业有自己的利益,但必须把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即使亏本,有极大困难风险,甚至生命危险,它也必须干,并须干好。不谈这些,笼统地要“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就与私有企业没有差别了。
所谓“使它们的运营接近商业化”的一个方面是要我们资本完全开放。近些年,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在西方资本的引诱说项下,以“寻找公有制最有效的实现形式”的名义,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改为股份公司到境外上市。改制是必要的,但缺钱的上市,不缺钱的也上市,忽视国家安全,不计品牌、市场、影响力和无形资产,剔除劣质资产,只计优质资产和低估、瞒估、不估国有资产,不惜一切拉西方垄断资本入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学习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长处,包括兴建外方独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是我们的长期政策。但是引进外资,与外资合资合作,要真正符合我国建设的需要,讲平等互利,执行我国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原则,而决不允许侵犯主权,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损害国有经济。
私有化已是明日黄花
股份制作为一种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组织社会大生产, 配置资源,调整企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促进加强企业监督管理的功能,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但股份制并不像有些人所宣传的那样抽象和万能。股份制有两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一是责任与权利不对称。股份制企业有支配股东资本的权利,却可以逃避责任。二是投资目的与投资需要的矛盾。投资者以谋利为目的,但企业经营在期内盈亏是不均衡的。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盈利状况随时投资随时撤资,亏损就不管了。前者表现为投资吸收者的缺陷,后者表现为投资者的缺陷。不同的投资者代表着不同的所有者,表明企业有不同的性质;在股份制企业中,参股与控制有很大差别,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雇佣工人之间,具有不同的地位、关系和矛盾,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资本所有与资本运用间存在矛盾。因而它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与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在生产力组织形式上没有根本差别,但在生产关系、社会属性上有根本差别。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坚持党的领导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控制作用,发挥应有职能和作用,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才能发挥公有制的应有作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要看需要和条件,着眼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而不是着眼于“多元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削弱公有制搞私有化,只会带来破坏和灾难。这是真理。一些发展中国家搞私有化,带来的严重恶果,是前车之鉴。哥伦比亚大学前不久组织几十位学者到欧亚拉美等国私有化情况作调查,结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私有化曾盛极一时,如今热情已消失殆尽,人们更倾向于谈论它败绩累累……”(罗兰:《私有化成功与失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